图书介绍
戏剧理论与戏剧分析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德)曼弗雷德·普菲斯特(Manfred Pfister)著;周靖波,李安定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 ISBN:7810852531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18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48页
- 主题词:戏剧-艺术理论-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戏剧理论与戏剧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现存戏剧理论的批判性概述 1
1.1.1.规范理论和演绎理论的持续影响 1
1.戏剧与戏剧性 1
1.1.2.结构主义的缺陷 2
1.2.戏剧的话语情境与对话 3
1.2.1.叙述与戏剧性话语 3
1.2.2.叙事文本和戏剧文本的交际模式 4
1.2.3.戏剧文本的绝对性 6
1.2.4.叙事文本和戏剧文本中的时空结构 7
1.2.5.戏剧和叙事文本中的对话 7
1.3.作为多媒介表现形式的戏剧 9
1.3.1.作为场上之本的戏剧文本 9
1.3.2.符号与渠道概览 10
1.3.3.创作与接受的集体性 14
1.4.公众表演活动语境中的戏剧 14
2.1.1.书面接受与剧场接受 18
2. 戏剧与剧场 18
2.1.文学剧本与舞台演出 18
2.1.2.第一文本与第二文本 19
2.1.3.第二文本中的舞台指示 21
2.1.4.第一文本中隐含的舞台指示 21
2.1.5.舞台文本与案头文本关系的不稳定性 23
2.1.6.各符号系统间的相互关系 23
2.2.戏剧文本与舞台设计 26
2.2.1.舞台与观众席的关系 26
2.2.2.舞台区域与虚构地点 29
2.2.3.演员与虚构角色 30
2.3.戏剧与电影:几点观察 31
2.4.作为社会机构的戏剧 33
2.4.1.戏剧传播的公众特点 33
2.4.2.戏剧文本外交际系统模式 34
2.4.3.创作社会学 35
2.4.4.传播渠道的社会学 38
2.4.5.接受社会学 39
2.4.6.内容的社会学 41
2.4.7.象征形式的社会学 43
2.5.戏剧文本与观众 45
2.5.1.信息的集体接受与传递 45
2.5.2.集体性接受的社会心理学 47
2.5.3.观众对舞台的反馈 47
3.信息的发送与接受 52
3.1.内/外交际系统中的信息 52
3.2.预先信息与观众的期待视野 53
3.2.1.与戏剧类型和标题等预先信息相关的期待视野 53
3.2.2.主题性的预先信息 55
3.3.语言信息与非语言信息的相互关系 57
3.3.1.可能关系的矩阵 57
3.3.2.同一性 58
3.3.3.互补性 60
3.3.4.差异性 62
3.4.角色与观众的知悉水平 63
3.4.1.差异知悉 63
3.4.1.1.观众高级知悉 65
3.4.1.2.观众低级知悉 67
3.4.2.重合知悉 70
3.4.3.戏剧性反讽 71
3.5.戏剧文本的视角结构 73
3.5.1.作者隐含的角色视角与接受视角 73
3.5.2.角色视角的级别安排 75
3.5.3.控制及合并视角的技巧 77
3.5.3.1.非视角信息 77
3.5.3.2.角色视角的选择 79
3.5.3.3.角色视角的组合 81
3.5.4.1.非视角结构 82
3.5.4.视角结构的类型 82
3.5.4.2.锁闭的视角结构 83
3.5.4.3.开放的视角结构 84
3.6.戏剧中的叙事交际结构 86
3.6.1.戏剧中的史诗倾向 86
3.6.1.1.取消结局 86
3.6.1.2.取消中心情节 87
3.6.1.3.取消戏剧自主性 88
3.6.2.叙事交际的技巧 88
3.6.2.1.作为史诗叙述者的作者 89
3.6.2.2.由情节之外的角色引进的叙事因素 92
3.6.2.3.由情节之内的角色引进的叙事因素 95
3.6.2.4.非语言的叙事倾向 104
3.6.2.5.叙事技巧概览 105
3.7.2.戏剧开端的信息传递 107
3.7.1.同时与连续 107
3.7.信息的连续性及其传递 107
3.7.2.1.情节介绍与戏剧序幕 108
3.7.2.2.孤立的与整体的情节介绍 109
3.7.2.3.时间指涉的主要形式 110
3.7.2.4.独白与对白中的情节介绍 112
3.7.3.戏剧结尾的信息传递 118
3.7.3.1.锁闭式结尾 118
3.7.3.2.开放式结尾 120
3.7.4.信息与悬念 121
3.7.4.1.悬念与部分知悉 122
3.7.4.2.悬念的范围 122
3.7.4.3.短悬念与长悬念 125
3.7.4.4.悬念能否度量 126
4.语言交际 132
4.1.戏剧语言与日常语言 132
4.1.1.两个层次的重叠 132
4.1.2.差异的范围 133
4.2.1.多功能性 135
4.2.戏剧语言的多功能性 135
4.2.2.指称功能 136
4.2.3.表现功能 141
4.2.4.呼吁功能 143
4.2.5.寒暄功能 146
4.2.6.元语功能 148
4.2.7.诗学功能 150
4.3.话语交际与行动 152
4.3.1.话语和行动的一致 152
4.3.2.话语和行动的不一致 152
4.3.2.1.与行动相关的话语 152
4.3.2.2.与行动无关的话语 153
4.4.1.话语和戏剧角色相一致上的限制 154
4.4.1.1.附加在表现功能之上的诗学功能 154
4.4.话语交际与戏剧角色 154
4.4.1.2.附加在角色指称上的叙事交际结构 155
4.4.1.3.附加在角色指称之上的情境指称 156
4.4.2.语言中的性格刻画 159
4.4.2.1.直接的自我展示 159
4.4.2.2.隐含的自我展示 159
4.5.1.独白与对话 161
4.5.1.1.情境与结构的差异 161
4.5.独白话语 161
4.5.1.2.自语与独白体;对白与对话体 163
4.5.1.3.对话中的独白倾向 164
4.5.1.4.自语中的对话倾向 166
4.5.2.自语 168
4.5.2.1.成规与行动方式 168
4.5.2.2.预设的形式与即兴表演 171
4.5.2.3.行动与思考性独白 173
4.5.3.1.独白式旁白:成规与合理动机 174
4.5.3.旁白 174
4.5.3.2.面向观众的旁白 176
4.5.3.3.对话式旁白 177
4.6.对白式话语 178
4.6.1.规范性和描述性的对白诗学 178
4.6.2.数量关系 179
4.6.2.1.二人对白与多人对白 179
4.6.2.2.中断的频率与台词的长度 179
4.6.3.时间关系:历时性和共时性 182
4.6.3.1.单句对话间的关系 182
4.6.3.2.对话之间的关系 185
4.6.4.对话的语段分析 186
4.6.4.1.对话的各个部分是如何互相关联的 186
4.6.4.2.角色语言与该角色以前的语言的关系 186
4.6.4.3.角色语言与其他角色以前的语言的关系 187
——伦理品德ethos 194
——激情展示pathos 194
4.6.5.1.戏剧与修辞 194
4.6.5.2.议事论证logos 194
4.6.5.对话修辞 194
4.6.5.3.隐喻性台词 197
5.剧中人物和戏剧角色 205
5.1.情节与角色的相互依赖 205
5.2.戏剧角色的地位 206
5.2.1.角色与人 206
5.2.2.戏剧角色刻画上的限制 207
5.2.3.作为对比和呼应的聚焦点的角色 209
5.3.人物表、人物配置与格局 210
5.3.1.人物表 210
5.3.1.1.规模 211
5.3.1.2.主要的数量关系 211
5.3.1.3.性质上的同一与矛盾 212
5.3.2.作为相互作用的动态结构的角色群 217
5.3.3.配置 218
5.3.3.1.单个配置的规模及持续时间 219
5.3.3.2.配置结构 219
5.4.角色构思与塑造 224
5.4.1.角色构思 225
5.4.1.1.三个维度 225
5.4.1.2.静态与动态的角色构思 225
5.4.1.3.单维与多维的角色构思 227
5.4.1.4.拟人化——类型化——个性化 228
5.4.1.5.开放型与锁闭型的角色构思 229
5.4.1.6.超心理学的与心理学的构思 231
5.4.2.性格化 233
5.4.2.1.性格化技法概览 233
5.4.2.2.外显的角色性格化技巧 234
5.4.2.3.隐含的角色性格化技巧 241
5.4.2.4.外显的作者性格化技巧 246
5.4.2.5.隐含的作者性格化技巧 247
6.故事与情节 252
6.1.故事,情节与情境 252
6.1.1.故事 252
6.1.1.1.作为戏剧和叙事文本基础的故事 252
6.1.1.2.故事与情节(mythos) 253
6.1.2.行动 256
6.1.2.1.行动——行动系列——行动片段 256
6.1.2.2.行动和故事 256
6.1.2.3.行动和事件 257
6.2.故事的表现 258
6.2.1.对故事表现的限制 258
6.2.1.1.连续的原则 259
6.2.1.2.集中的原则 259
6.2.1.3.剧场和社会限制 260
6.2.2.1.场景表现与叙述中介 261
6.2.2.表现的技术 261
6.2.2.2.叙述中介的类型 266
6.2.2.3.多次表现 268
6.3.系列组合 271
6.3.1.系列的协调 272
6.3.1.1.连续与并置 272
6.3.1.2.情节与次情节 272
6.3.1.3.连系手法 275
6.3.1.4.功能 277
6.3.2.系列的叠加 281
6.3.2.1.梦境的嵌入 281
6.3.2.2.戏中戏 285
6.4.分割与拼合 294
6.4.1.故事分割与故事表现 294
6.4.2.戏剧表现的段落划分 299
6.4.2.1.段落划分的标准和标志 299
6.4.2.2.段落划分单位 301
6.4.3.剧作 304
6.4.3.1.锁闭模式 306
6.4.3.2.开放模式 308
7.时空结构 318
7.1.戏剧时空的真实性与虚构性 318
7.2.时间与空间的开放结构和锁闭结构 322
7.2.1.规范的理论 322
7.2.1.1.作为规范的时间和地点一致 322
7.2.1.2.时间和地点一致的扬弃 323
7.2.2.戏剧实践 326
7.2.2.1.锁闭的时空结构 326
7.2.2.2.开放的时空结构 328
7.2.2.3.时空结构中的不一致 330
7.3.空间的结构与表现 331
7.3.1.空间的语义阐释 331
7.3.1.1.单一地点中的各种关系 332
7.3.1.2.前台与后台的关系 333
7.3.1.3.多个地点之间的关系 334
7.3.1.4.虚构的地点与真实的空间语境 335
7.3.1.5.地点与事件 336
7.3.2.空间的构思 338
7.3.2.1.中性——风格化——现实化 338
7.3.2.2.功能 341
7.3.3.确定地点的技巧 344
7.3.3.1.语言手段确定地点的技巧 344
7.3.3.2.非语言手段确定地点的技巧 346
7.4.时间的结构及其表现 353
7.4.1.时态:即时性和距离感 353
7.4.2.连续性和同时性 354
7.4.3.时间的表现 358
7.4.3.1.确立时间顺序 359
7.4.3.2.虚构时间和实际演出时间 362
7.4.4.时间的观念 368
7.4.4.1.客观的时间测定与主观的时间感知 368
7.4.4.2.前进与静止 369
7.4.4.3.线性运动与循环运动 370
7.4.5.速度 372
7.4.5.1.文学文本与演出文本 372
7.4.5.2.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 372
7.4.5.3.文本的整体速度 373
7.4.5.4.速度变化、节奏与悬念 374
结束语 379
索引 381
1.作品 381
2.理论与批评 387
作者索引 411
译后记 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