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野生动物传染病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野生动物传染病学
  • 王金生主编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081535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512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526页
  • 主题词:野生动物病∶传染病 传染病∶野生动物病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野生动物传染病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 1

第一篇 野生动物传染病学总论 1

第一章 病原学 1

第一节 细菌 1

一、细菌的形态和构造 1

二、细菌生理 7

三、细菌的遗传变异 12

第二节 病毒 13

一、病毒的形态和结构 15

二、病毒的增殖 17

三、病毒的干扰现象与干扰素 20

四、病毒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 22

五、病毒的分离培养 23

六、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27

七、病毒的遗传和变异 29

第三节 其他微生物 33

一、真菌 33

二、放线菌 37

三、螺旋体 38

四、支原体 39

五、衣原体 40

六、立克次氏体 42

第四节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43

一、物理因素的影响 43

二、化学因素的影响 45

三、生物因素的影响 47

第二章 传染 48

第一节 病原微生物的病原性与毒力 48

一 、构成微生物毒力的因素 48

二、毒力的测定 50

三、微生物毒力的增强与减弱 54

第二节 病原微生物引起传染的必要条件 55

一、病原微生物的毒力与数量 55

二、入侵门户(传染途径) 55

三、动物机体的易感性 55

四、外界环境条件 55

第三节 传染的类型与结局 56

一、传染的类型 56

二、病原微生物的排除途径 57

一、传染与带茵(带毒) 57

二、传染的结局 57

第四节 病原微生物在宿主体内的存在与排除途径 57

第三章 免疫学 59

第一节 免疫学概论 59

一、免疫的概念与功能 59

二、机体免疫力的基本特点 59

三、免疫学的内容及其实践意义 60

第二节 免疫系统 61

一、免疫器官 61

二、免疫细胞 65

第三节 抗原 69

一、抗原与免疫原的概念 69

二、构成免疫原的条件 70

三、抗原特异性与抗原决定簇 71

四、抗原的类属性 72

五、抗原的分类 72

六、重要的微生物抗原 73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74

第四节 抗体 74

二、各类免疫球蛋白的性状与功能 76

三、抗体的生物活性 78

第五节 非特异性免疫 79

一、防御屏障 79

二、吞噬作用 80

三、补体系统 81

第六节 特异性免疫应答 83

一、免疫应答的概念与基本过程 83

二、细胞免疫 84

三、体液免疫 86

第七节 变态反应 89

二、Ⅰ型变态反应 90

三、Ⅱ型变态反应 92

四、Ⅲ型变态反应 93

五、Ⅳ型变态反应 95

六、变态反应的防治 96

第八节 抗感染免疫 96

一、抗细菌免疫 96

二、抗病毒免疫 97

三、抗寄生虫免疫 99

第九节 自身免疫与免疫缺陷 100

一、自身免疫 100

二、免疫缺陷 102

第十节 母源抗体 102

一、胎儿免疫应答与胚胎免疫 103

二、母原抗体的转移途径 103

三、初乳和乳汁的免疫成分及其吸收 103

四、母源抗体对免疫程序的影响 104

第十一节 免疫监测 105

第四章 生物制品 107

第一节 生物制品概述 107

一、生物制品的概念 107

二、生物制品的分类 107

三、制造生物制品的基本条件 109

四、我国兽医生物制品事业的发展与成就 109

第二节 生物制品生产基本程序 111

一、菌(毒)种的选择 112

二、菌苗制造 113

三、疫苗制造 115

四、冷冻真空干燥技术及冻干保护剂 118

第三节 佐剂 121

一、佐剂概述 121

二、铝佐剂 122

三、油乳佐剂 122

四、微生物佐剂 123

五、新型佐剂 124

第四节 动物生物制品的质量控制 124

一、动物生物制品的质量管理 124

二、动物生物制品的质量检验 125

第五节 抗血清 127

一、制造免疫血清用动物的选择与检验 128

二、抗原的制备与免疫接种 128

三、血清的采集与提取 129

四、使用抗病血清的注意事项 129

第六节 诊断用生物制品 129

一、血清反应抗原 130

二、变态反应抗原 130

二、保存 131

一、运输 131

三、标记抗体 131

四、诊断血清 131

第七节 生物制品的运输、保存和应用 131

三、使用 132

第八节 生物制品的现状与发展 134

一、灭活苗与弱毒苗 134

二、联苗与单苗 136

三、细胞苗 136

四、新型疫苗 137

一、传染病的概念及特征 139

二、传染病的发展阶段 139

第一节 传染病的一般特征 139

第五章 流行病学原理 139

第二节 动物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140

一、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 141

二、疫源地和自然疫源地 145

三、动物传染病流行特征 146

四、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对流行过程的影响 147

第三节 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 147

一、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51

第四节 传染病的防制措施 151

二、传染病的扑灭措施 152

第二篇 野生动物传染病学各论 156

第六章 细菌性传染病 156

第一节 巴氏杆菌病 156

第二节 鼠疫 162

第三节 土拉伦斯病 164

第四节 结核病 167

第五节 副结核病 173

第六节 伪结核病 176

第七节 布氏杆菌病 180

第八节 鼻疽 184

第九节 类鼻疽 188

第十节 水貂假单胞菌性肺炎 190

第十一节 丹毒 192

一、哺乳动物的丹毒病 193

二、禽类的丹毒病 196

第十二节 李氏杆菌病 197

第十三节 大肠杆菌病 200

第十四节 沙门氏杆菌病 203

一、野生动物沙门氏杆菌病 204

二、禽副伤寒 208

第十五节 炭疽 210

第十六节 肉毒梭菌毒素中毒 215

第十七节 坏死杆菌病 217

第十八节 泰泽氏病 221

第十九节 葡萄球菌病 223

一、猴的葡萄球菌病 224

二、野兔葡萄球菌病 225

三、禽类的葡萄球菌病 226

第二十节 弯杆菌病 227

第七章 病毒性传染病 229

第一节 狂犬病 229

第二节 犬瘟热 234

第三节 牛瘟 241

第四节 新城疫 246

第五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251

第六节 黄热 254

第七节 东方脑炎和西方脑炎 256

第八节 森林脑炎 258

第九节 口蹄疫 260

第十节 猫传染性腹膜炎 266

第十一节 犬冠状病毒感染 268

第十二节 蓝舌病 269

第十三节 野生反刍动物出血病 271

第十四节 轮状病毒感染 273

第十五节 呼肠孤病毒感染 275

第十六节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276

第十七节 犬病毒性肠炎 280

第十八节 水貂病毒性肠炎 282

第十九节 水貂阿留申病 288

第二十节 伪狂犬病 293

第二十一节 恶性卡他热 296

第二十二节 鸭瘟 298

第二十三节 疱疹病毒感染 302

一、猿猴B病毒感染 302

二、象疮疹病毒感染 303

二、猴痘 304

第二十四节 痘病毒感染 304

一、骆驼痘 304

三、象痘 305

四、痘疮 305

五、禽痘 307

第二十五节 粘液瘤和纤维瘤 310

一、粘液瘤 310

二、野兔纤维瘤 313

三、松鼠纤维瘤 313

第二十六节 犬传染性肝炎 314

第二十七节 鹌鹑交气管炎 318

第二十八节 非洲猪瘟 319

第八章 其他传染病 322

第一节 支原体病 322

一、禽支原体病 322

二、牛传染性胸膜肺炎 326

第二节 衣原体病 329

一、禽衣原体病(鸟疫) 330

二、麝鼠和美洲兔的流行性衣原体病 334

一、Q热 336

第三节 立克次氏体病 336

二、心水病 338

三、无形体病 338

第四节 螺旋体病 340

一、钩端螺旋体病 340

二、兔螺旋体病 347

三、禽螺旋体病 348

第五节 放线菌感染 349

一、放线菌病 349

二、嗜皮菌病 352

第六节 曲霉菌病 354

第七节 球孢子菌病 356

第八节 组织胞浆菌病 359

第九节 癣 360

第十节 霉菌毒素中毒 362

一、黄曲霉毒素中毒 362

二、镰刀菌毒素中毒 364

第一节 概论 365

一、寄生虫和宿生的类型 365

第九章 野生动物寄生虫病 365

二、寄生虫与宿主的互相影响 366

三、寄生虫病的流行规律 366

第二节 野生动物吸虫病 367

一、片形吸虫病 369

二、岐腔吸虫病 372

三、华枝睾吸虫病 373

四、肺吸虫病 374

五、血吸虫病 375

第三节 野生动物的绦虫病 378

一、棘球蚴病(包虫病) 379

二、脑多头蚴病 382

三、细颈囊尾蚴病 383

四、裂头蚴病 384

五、犬复殖孔绦虫病 385

第四节 野生动物线虫病 386

一、蛔虫病 388

二、旋毛虫病 392

三、血矛线虫病 394

四、肾膨结线虫病 396

五、丝虫病 397

第五节 野生动物的原虫病 398

一、锥虫病 399

二、弓形虫病 401

三、梨形虫病 403

四、泰勒原虫病 406

五、球虫病 408

第六节 体外寄生虫病 409

一、蜱和螨 410

二、蚤和虱 417

第三篇 实验室诊断技术 422

第十章 实验室诊断技术 422

第一节 细菌学检查技术 422

一、细菌形态学检查法 422

二、培养基的制造 425

三、细菌培养法 427

四、细菌生化试验 429

第二节 病毒分离培养技术 431

一、实验动物培养法 432

二、鸡胚培养 433

三、组织培养 436

第三节 血清学检查技术 439

一、凝集反应 439

二、沉淀反应 443

三、补体结合反应 445

四、荧光抗体检查法 448

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453

六、酶联A蛋白的酶联兔疫吸附试验(PPA-ELISA) 456

七、电泳 457

八、中和试验 461

九、红细胞凝集(HA)和红细胞凝集抑制(HI)反应 464

第四节 病理技术部分 467

一、尸体剖检技术 467

二、病理组织切片的制作技术 479

附录:病理切片制作中常用固定液及染色液的配制 483

一、病理组织材料固定液 483

二、苏木素 483

三、伊红 485

一、蠕虫病的实验诊断技术 486

第五节 野生动物寄生虫病的实验诊断技术 486

二、原虫病的实验诊断技术 490

三、螨病实验诊断技术 491

四、蠕虫标本的采集、固定和保存方法 491

附录一:常用染色液的配制 493

附录二:培养基制造 494

一、牛肉水 494

二、培养基酸、碱值(pH)的测定 494

三、特殊培养基 495

附录三:细菌接种技术 502

附录四:生化试验试剂 503

附录五:组织培养试剂 503

附录六血清学试剂 508

一、间接血凝 508

二、1%鸡红细胞悬液 508

三、免疫电泳 508

四、补反GVB液 509

五、荧光抗体用试剂 509

六、绵羊红细胞 510

七、酶标试剂 510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