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稻作新理论 水稻叶龄模式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凌启鸿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037146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330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4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稻作新理论 水稻叶龄模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 1
水稻叶龄模式史略(代序) 1
第一篇 水稻生育进程的叶龄模式 11
第一章品种生育类型划分 11
一、传统分类法 12
(一)根据水稻品种的光温反应型①划分品种类型 12
(二)根据水稻的栽培季节对品种分类 12
(三)根据形态特征对品种分类 12
(四)根据生理特性对品种分类 13
二、按主茎总叶数和伸长节间数分类 14
(一)比例型(普通型) 15
(二)稳定型 17
第二章叶的生长与叶龄 19
一、叶的形态 19
(一)叶的一般形态 19
(二)叶片的形态与诊断 21
(三)叶鞘的形态与功能 24
二、叶的生长和叶龄 27
(一)叶的分化、生长与出叶 27
(二)叶的生长规则 27
(三)叶龄及其应用 31
三、不同叶位叶片对产量形成的作用 37
(一)叶层更迭与各部器官建成的交替 37
(二)不同叶位叶片光合产物的流向 39
(三)各叶位叶片对产量形成作用 46
四、关于叶片的分组 52
第三章壮秆的形成与叶龄进程 56
一、茎秆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56
(一)茎秆形态、结构与节间单位 56
(二)茎秆的结构性状与抗倒的关系 59
(三)茎秆维管束数与穗部性状的关系 61
二、茎秆的生长及各部性状的形成 67
(一)节与节间的分化形成期 68
(二)节间伸长长粗期 68
(三)物质充实期 69
(四)物质输出期 71
三、茎秆各部性状形成的叶龄模式 72
(一)基部节间组织分化的对应叶龄期 72
(二)拔节叶龄期及地上部各节间伸长的对应叶龄期 79
(三)基部节间充实的叶龄期 81
(四)茎基部节间分化、拔节、充实的叶龄总通式 81
(五)拔节叶龄期的叶形态辅助诊断 82
第四章分蘖与叶龄进程 83
一、分蘖的形成与生长规则 83
(一)分蘖着生叶位及最大分蘖叶位数 83
(二)叶蘖同伸规则 84
(三)叶蘖的同分化规则 85
(一)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的形成与转化 87
二、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 87
(四)分蘖的养分供应 87
(二)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 89
(三)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分蘖发生的实际叶位 91
(四)无效分蘖发生叶龄期与分蘖高峰期 91
(五)“飘长叶”与最高分蘖期 92
三、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的验证 93
(一)(N-n)叶龄期的茎蘖数与最后有效穗数 93
(二)不同群体条件下,(N-n)叶龄期分蘖成穗的可靠性 94
(三)(N-n)叶龄期够苗有利于获得高产 96
四、分蘖的利用和分蘖成穗的环境条件 96
一、穗的形态 98
第五章穗的分化与叶龄进程 98
二、稻穗分化两种叶龄诊断法——叶龄指数法与叶龄余数法 100
(一)叶龄指数法 101
(二)叶龄余数法 102
三、叶龄余数法作为稻穗分化统一鉴定法的论证 104
(一)不同品种穗分化开始的叶龄余数值 106
(二)稻穗分化各期的叶龄余数值 106
(三)全穗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时间 112
(四)叶龄余数法的生理基础 113
(五)叶龄指数法的进一步剖析 116
四、稻穗分化进程的叶龄模式 118
(一)稻穗分化时期的划分 118
(一)飘长叶 120
五、稻穗分化诊断的有关形态辅助特征 120
(二)稻穗分化进程的叶龄模式 120
(二)双零叶期 121
(三)葫芦叶 121
第六章根系生长与叶龄进程 122
一、根系形态与结构 122
(一)稻根形态 122
(二)稻根结构 124
(三)根色 127
二、根系分化、发生、发展与分布 127
(一)根的分化发生 127
(二)根系发展与分布 131
(二)上、下层根划分的依据 135
三、上层根与下层根 135
(一)上层根与下层根的划分 135
(三)单株分蘖力与上、下层根组成的关系 137
(四)上、下层根作用的评价 138
四、根系生长的叶龄模式 139
(一)节根的分化、发生、分枝与叶龄 139
(二)不同生育类型品种根系生长的叶龄模式 140
(三)不同生育类型品种抽穗后根系生理功能特点 142
第七章不同生育类型品种生育进程的叶龄模式 144
一、不同类型品种生育进程的叶龄模式 144
(一)简易模式图的扼要说明 145
(一)品种生育型的划分 148
(二)根据主茎总叶数和伸长节间数制定叶龄模式图 148
二、不同生育类型品种产量形成的叶龄模式 148
(二)生育型与产量形成的叶龄模式 149
参考文献 156
第二篇 高产群体的特征和建立途径 159
第一章提高群体抽穗后物质生产积累量 159
一、经济产量主要决定于抽穗后群体的光合生产量 160
(一)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与稻谷产量的关系 160
(二)抽穗至成熟期间的光合生产量对产量构成的直接影响 164
二、抽穗期适量的物质积累量是提高抽穗至成熟期物质生产量的基础 167
第二章高光效群体的特征 171
(一)增加总颖花数是高产的基础 172
一、具有大的库容(足够的总颖花数) 172
(二)增加总颖花数对后期物质生产的促进 174
二、具有较高的粒叶比 177
(一)品种的产量演进与粒叶比的关系 178
(二)品种内粒叶比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179
三、具有大小适宜、配置合理的高光效叶系 181
(一)单茎要保持较多的绿叶数 181
(二)群体LAI规模适当(孕穗期合理的LAI) 182
(三)抽穗前后叶层配置合理 184
(四)叶姿挺拔 189
四、具有粗壮的茎系 191
(二)平均单茎活叶鞘数多 193
(一)节间配置合理,充实度高 193
(三)平均单茎茎鞘重量较大 194
五、具有发展深广、活力旺盛的根系 196
(一)上、下层根系与产量因素形成的关系 197
(二)根系的分布与地上部光合功能及产量的关系 205
(三)颖花根活量与地上部源库关系 210
第三章“小群体、壮个体、高积累”的栽培途径 214
一、稳定适宜的穗数,主攻大穗 215
(一)有利于改善稻体营养状况,协调群体中、后期的生长发育 216
(二)有利于减少无效生长,提高粒叶比与总颖花数 218
(三)有利于提高经济系数 219
(四)关于适宜的穗数 221
二、适当减少基本苗,依靠分蘖形成壮个体 223
(一)充分发挥分蘖对壮株、增产的作用 223
(二)改善群体叶蘖动态 226
(三)增加有效源库与物质生产积累 228
三、高光效群体的茎蘖动态叶龄模式 231
(一)高产群体茎蘖动态叶龄模式的建立 232
(二)高产群体茎蘖动态叶龄模式的验证 232
参考文献 239
第三篇 叶龄模式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243
第一章叶蘖同伸的适龄秧苗及其培育 243
一、适宜播期的确定 243
(二)后季稻的临界播期 244
(一)早稻早播的临界期 244
(三)最佳抽穗结实期与单季中、晚稻的最适播期 245
二、适龄秧苗及最大秧龄限度 249
三、壮秧的统一指标——叶蘖同伸 252
四、秧田密度 256
五、秧苗不同叶龄期的肥水管理原则 258
(一)播种到2叶期 258
(二)2叶期到4叶期 259
(三)4叶期到移栽 260
六、多效唑在培育叶蘖同伸秧苗上的应用 262
(一)对叶蘖同伸壮秧的作用 262
(二)施用技术 264
第二章基本苗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267
一、中、大苗移栽基本苗计算公式 267
(一)基本苗计算公式 267
(二)基本苗计算公式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69
(三)基本苗计算公式的应用实例 270
(四)几个参数的影响因素 273
(五)基本苗计算公式在生产上的应用 277
二、直播稻和机插小苗基本苗公式 280
(一)直播稻和小苗栽插条件下稻株分蘖特点 280
(二)基本苗计算公式的建立 283
一、水稻氮、碳代谢特点与高产群体叶色变化的叶龄模式 287
(一)氮、碳代谢与叶色 287
第三章肥水运筹的叶龄模式 287
(二)高产水稻叶色变化的基本模式 290
(三)不同类型品种群体叶色“黑黄”变化的叶龄模式 291
二、按叶龄进程实施的两促施肥法 295
(一)两促施肥法的主要原则与技术 296
(二)两促施肥法的特点与增产效应 305
三、不同叶龄期的灌溉技术 308
(一)移栽至有效分蘖期以水层灌溉为主,促早发及时够苗 309
(二)有效分蘖够苗时即进行搁田,无效分蘖期分次轻搁田,优化生育动态 310
(三)穗分化形成叶龄期至抽穗期以间歇灌溉为主,促壮秆大穗形成 313
(四)抽穗至成熟期以湿润灌溉为主,养根保叶促活熟 314
(五)按叶龄灌溉法的增产效果 315
一、以叶龄差确定父母本播期差的理论依据 317
第四章叶龄模式在杂交稻制种上的应用 317
二、播期差的确定 319
(一)准确确定父本的播期 319
(二)根据叶龄差确定母本的播期 321
(三)根据穗分化形成期的叶龄进一步预测 322
花期 322
三、适宜基本苗的确定和父母本的配置 325
四、肥水运筹技术 326
(一)改进施肥技术 326
(二)改进水浆管理技术 327
五、改善授粉条件,提高结实率 327
参考文献 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