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夏商周考古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张之恒,周裕兴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5026905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416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4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夏商周考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 1
第一章概论 1
第一节夏、商、周考古的特征 1
一 两次考古时代的更替和两次社会制度的变革 1
二 文字的产生和使用 5
三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7
第二节商周考古学简史 9
一 金石学的产生和发展 9
二 近代考古学的传入和中国考古学的萌芽 15
三 1928—1949年的商周考古学 16
四 1950—1990年的商周考古学 19
第二章夏代文化的探索和二里头文化 26
第一节夏代文化的探索 26
一 文化特征和分期 29
第二节二里头文化 29
二 青铜器的铸造和使用 32
三 石器、玉器和其他 33
四 建筑遗存 36
五 墓葬 42
第三章商代 46
第一节商文化的年代和分期 46
第二节商代的城址 48
一偃师商城遗址 48
二 郑州商城遗址 53
三 黄陂“盘龙城”遗址 58
四 安阳“殷墟” 63
第三节陶器及原始瓷器 69
一 商代陶器的特征及演化 69
二 商代的陶瓷业 74
第四节青铜器的冶铸 76
一 商代青铜器的分期 80
第五节青铜器的分期和特征 80
二 各类铜器的特征 81
第六节商代的手工业制品 92
一 玉石器 92
二 骨、角、牙器 97
三 木器、漆器、纺织品 98
第七节墓葬 99
一 二里冈期的墓葬 100
二 小屯文化期(商代后期)的墓葬 104
第八节人祭 123
一 商代早、中期的人祭遗存 123
二 商代晚期的人祭遗存 125
三 商代人牲数量的变化和人祭的方法 132
一 占卜 134
第九节占卜和文字 134
二 文字 138
第十节商代边远地区的青铜文化 140
一赣江流域的吴城文化 140
二 长江下游的湖熟文化和马桥文化 145
三 长江上游的三星堆文化 152
四 北方地区的夏家店下层文化 159
五 河西走廊地区的四坝文化 164
六 几处商代晚期的方国青铜器遗存 169
第四章西周 183
第一节西周史纲要 183
一 王系与大事 183
二分封与疆域 186
三 宗法与礼制 189
一 先周文化的探索 191
第二节先周文化 191
二 先周文化的特征 192
第三节西周文化的分期与特征 196
一 陶器的分期 197
二铜器的分期 199
第四节西周遗址与建筑遗存 204
一遗址 204
二建筑遗存 210
第五节西周墓葬 219
一 重要墓葬 219
二墓葬特征 233
第六节西周铜器和甲骨 238
一 铜器 238
二 甲骨 253
一农业 258
第七节西周农业和手工业 258
二 手工业 260
第五章春秋 279
第一节春秋史纲要 279
一 王室衰微 279
二诸侯争霸 281
三 弭兵之会与卿大夫专权 282
第二节春秋文化的分期 285
一 陶器的分期 287
二 铜器的分期 293
第三节春秋都城遗址 303
一 洛阳东周城址 303
二 曲阜鲁国故城 306
三 临淄齐国故城 307
四侯马晋城 309
五 凤翔秦都雍城 311
六楚国的城址 315
第四节春秋墓葬 317
一墓葬分区和概况 317
二墓葬的特征 346
第五节春秋盟书 349
一 侯马盟书 350
二 温县盟书 353
第六节春秋社会经济 356
一 铁器的发明及特点 356
二 铜器的采冶和铸造 359
三 金属货币的产生 364
四 玉石器、漆器及丝织品 367
第一节北方地区的青铜文化 381
一 夏家店上层文化 381
第六章周代边远地区的青铜文化 381
二 西团山文化 385
三 含青铜短剑的文化遗存 386
第二节西北地区的青铜文化 390
一 辛店文化 390
二 寺洼文化 394
三 卡窑文化 396
四 沙井文化 398
第三节西南地区的青铜文化 400
一 长江上游地区的巴蜀文化 400
二 云南地区的青铜文化 405
第四节东南沿海地区的青铜文化 407
一 闽江流域的青铜文化 407
二 粤东和闽西南地区的青铜文化 410
三 珠江流域的青铜文化 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