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土壤地理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张凤荣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73718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47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67页
- 主题词:土壤地理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土壤地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1
一、土壤发生学 1
二、土壤分类学 1
三、土壤地理学 2
四、土壤与土地的关系 3
五、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4
第一章土壤形成因素分析 5
第一节成土因素学说的建立、发展和现状 5
一、成土因素学说的建立 5
二、成土因素学说的发展 6
三、成土因素学说的现状 7
第二节气候因素的成土作用分析 8
一、气候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8
二、气候对土壤化学性质和粘土矿物类型的影响 9
三、气候变化和土壤形成 10
四、土壤地带性规律分析 10
第三节生物因素的成土作用分析 11
一、植被类型影响土壤中有机质的数量和分布 12
二、植被类型对植物营养元素和土壤酸度的影响 12
三、植被类型影响土壤淋溶与淋洗的速度 13
第四节母质因素的成土作用分析 14
一、母质的概念 14
二、母质的质地和土壤性状的关系 15
三、母质层理对土壤发育的影响 16
四、母质组成和土壤性质的关系 16
第五节地形因素的成土作用分析 17
一、地形通过影响降水和辐射的再分配而影响土壤发生 17
二、地形影响土壤形成过程中的物质再分配 18
第六节时间因素在成土过程中的作用 18
一、土壤年龄的概念 19
二、土壤发育速度 19
三、土壤发育的主要阶段 20
四、古土壤与遗留特征 20
第七节内动力地质作用对土壤发生的影响 21
一、新构造运动对土壤发生的影响 21
二、火山喷发作用对土壤发生的影响 22
第八节人类活动对土壤发生发展的影响 22
一、人为活动的特点 22
二、人为活动的两重性 23
三、人为土壤类型 23
第九节土壤形成过程 23
一、基本成土过程 24
二、形成主要土壤发生层的成土过程 27
三、地质大循环与生物小循环、地质风化过程与成土过程的关系 33
四、成土过程与土壤分类的关系 36
第十节土壤发生层的表示符号 37
一、主要土壤发生层 37
二、过渡土层与混合土层 38
三、对主要土壤发生层的修饰字母 38
四、用阿拉伯数字修饰土层 39
第十一节土壤剖面形态与土壤景观 40
一、土壤剖面形态 40
二、单个土体、土壤个体与土壤景观 40
教学要求 41
主要参考文献 41
第二章土壤分类 42
第一节土壤分类的概念与发展历史 42
一、土壤类型与土壤分类单元 42
二、分类等级 42
三、土壤分类单元与土壤实体 43
四、土壤分类的发展简史 43
五、土壤分类是逐步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44
第二节中国现行的土壤分类体系 45
一、现行中国土壤分类体系的分类思想 45
二、分类系统 45
三、命名 48
第三节世界主要土壤分类体系 48
一、美国土壤诊断分类体系 49
二、前苏联的土壤分类及其动向 52
三、西欧土壤分类 53
四、FAO/UNESCO的土壤分类 54
第四节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及其与其他土壤分类系统的对比 54
一、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概述 54
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与其他主要土壤分类体系的对应关系 55
第五节土壤分类的应用 59
一、土壤分类单元与土壤制图单元 59
二、土壤分类与土地评价 60
三、土壤分类与农业生产实践经验的交流 60
教学要求 60
主要参考文献 61
第三章中国土壤形成的地理基础 62
第一节气候因素 62
一、光热条件 62
二、水分条件 64
三、季风气候 65
四、气候分区 66
第二节地势与地貌 67
一、地势 67
二、大地构造地貌格局 68
三、中地貌 69
第三节成土母质 70
一、主要风化壳类型 70
二、河流沉积物 72
三、风成堆积物 72
第四节植被因素 73
一、自然植被的水平分布规律 73
二、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规律 74
第五节人类活动 76
一、人类活动的积极影响 76
二、人类活动的消极影响 76
第六节中国土壤的地理分布规律 76
一、土壤的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76
二、土壤的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77
三、土壤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 78
四、隐地带性土壤 78
教学要求 78
主要参考文献 79
第四章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和白浆土 80
第一节棕色针叶林土 80
一、分布与形成条件 80
二、形成过程、剖面形态特征、基本理化性状 81
三、亚类划分及其特征 83
四、与相关土类的区分 84
五、合理利用 84
第二节暗棕壤 85
一、分布与形成条件 85
二、形成过程、剖面形态特征、基本理化性状 86
三、亚类划分及其特征 88
四、与相关土类的区分 89
五、合理利用 89
第三节白浆土 90
一、分布与形成条件 91
二、形成过程、剖面形态特征、基本理化性状 92
三、亚类划分及其特征 94
四、与相关土类的区分 95
五、合理利用与改良途径 95
教学要求 96
主要参考文献 97
第五章棕壤与褐土 98
第一节棕壤 98
一、分布与形成条件 98
二、形成过程、剖面形态特征、基本性状与诊断特征 99
三、亚类的划分及其特征 102
四、与相关土类的区分 103
第二节褐土 103
一、分布与形成条件 103
二、形成过程、剖面形态特征、基本性状与诊断特征 103
三、亚类划分及其特征 107
四、与相关土类的区分 109
第三节棕壤与褐土的合理利用 110
一、农业利用 110
二、发展温带果树 111
三、林业利用 111
教学要求 112
主要参考文献 112
第六章黄棕壤与黄褐土 113
第一节黄棕壤 113
一、分布与形成条件 113
二、形成过程、剖面形态特征、基本理化性状 114
三、亚类划分及其特征 116
四、与相关土类的区分 117
第二节黄褐土 118
一、分布与形成条件 118
二、形成过程、剖面形态特征、基本理化性状 119
三、亚类划分及其特征 121
四、与相关土类的区分 122
第三节黄棕壤与黄褐土的合理利用 123
一、农业利用 123
二、适地适树,发展林业 124
三、搞好水土保持林 125
教学要求 125
主要参考文献 125
第七章红壤、黄壤、砖红壤及燥红土 126
第一节红壤 126
一、分布与形成条件 126
二、形成过程、剖面形态特征、基本理化性状 127
三、亚类划分及其特征 129
四、与相关土类的区分 130
第二节黄壤 130
一、分布与形成条件 131
二、形成过程、剖面形态特征、基本理化性状 131
三、亚类划分及其特征 132
四、与相关土类的区分 133
第三节砖红壤 133
一、分布与形成条件 133
二、形成过程、剖面形态特征、基本理化性状 134
三、亚类划分及其特征 135
四、与相关土类的区分 136
第四节燥红土 136
一、分布与形成条件 136
二、形成过程、剖面形态特征、基本理化性状 137
三、亚类划分 138
四、与相关土类的区分 138
第五节红黄壤类土壤的利用 138
一、红黄壤类土壤在利用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138
二、红黄壤类土壤的合理开发利用 139
教学要求 141
主要参考文献 141
第八章黑土、黑钙土、栗钙土 142
第一节黑土 142
一、分布与形成条件 142
二、形成过程、剖面形态特征、基本理化性状 143
三、亚类划分及其特征 147
四、与相关土类的区分 148
五、合理开发利用 148
第二节黑钙土 149
一、分布与形成条件 149
二、形成过程、剖面形态特征、基本理化性状 150
三、亚类划分及其特征 153
四、与相关土类的区分 155
五、合理利用 155
第三节栗钙土 156
一、分布与形成条件 156
二、形成过程、剖面形态特征、基本理化性状 157
三、亚类划分及其特征 158
四、与相关土类的区分 160
五、合理利用 160
教学要求 161
主要参考文献 161
第九章棕钙土、灰钙土与荒漠土壤 163
第一节棕钙土 164
一、分布与形成条件 164
二、形成过程、剖面形态特征、基本理化性状 165
三、亚类划分及其特征 166
四、与相关土类的区分 168
第二节灰钙土 168
一、分布与形成条件 168
二、形成过程、剖面形态特征、基本理化性状 169
三、亚类划分及其特征 170
四、与相关土类的区分 171
第三节荒漠土壤 172
一、荒漠土壤的成土过程、剖面形态特征、基本理化性状 173
二、荒漠土壤中灰漠土、灰棕漠土与棕漠土的划分及其特性 174
第四节棕钙土、灰钙土与荒漠土壤的开发利用 180
一、棕钙土、灰钙土与荒漠土壤的共性 180
二、棕钙土、灰钙土与荒漠土壤的开发利用 180
教学要求 181
主要参考文献 182
第十章潮土、草甸土、砂姜黑土、沼泽土与泥炭土 183
第一节潮土 183
一、分布与形成条件 184
二、形成过程、剖面形态特征、基本理化性状 184
三、亚类划分及其特征 187
四、与相关土类的区分 189
五、利用与改良 189
第二节草甸土 190
一、分布与形成条件 190
二、形成过程、剖面形态特征、基本理化性状 191
三、亚类划分及其特征 192
四、与相关土类的区分 194
五、合理利用 194
第三节砂姜黑土 194
一、形成过程、剖面形态特征、基本理化性状 195
二、亚类划分及其特征 197
三、利用与改良 198
第四节沼泽土与泥炭土 198
一、分布与形成条件 198
二、沼泽土和泥炭土与相关土类的区分 199
三、沼泽土与泥炭土的形成过程、剖面形态特征、基本理化性状 199
四、沼泽土和泥炭土的亚类划分 201
五、沼泽土和泥炭土的利用与改良 202
教学要求 202
主要参考文献 203
第十一章盐碱土 204
第一节盐土 204
一、分布与形成条件 205
二、形成过程、剖面形态特征、基本理化性状 206
三、盐土的类型划分 210
四、与相关土壤的区分 215
第二节碱土 216
一、分布与形成条件 216
二、形成过程、剖面形态特征、基本理化性状以及碳酸钠对作物的为害 216
三、亚类划分及其特征 219
四、与相关土类的区分 222
第三节盐碱土的改良利用 222
一、盐碱土的改良利用原则 222
二、盐碱土的治理措施 223
三、碱土的改良利用 225
四、酸性硫酸盐土开发利用 226
五、滨海盐土开发利用 226
六、漠境盐土开发利用 226
教学要求 227
主要参考文献 227
第十二章初育土壤 228
第一节冲积土 228
一、分布与形成条件 228
二、形成过程、剖面形态特征、基本理化性状 228
三、亚类划分及其特征 229
四、与相关土类的区分 230
五、冲积土的利用 230
第二节风沙土 230
一、分布与形成条件 230
二、形成过程、剖面形态特征、基本理化性状 231
三、亚类划分及其特征 232
四、与相关土类的区分 233
五、防治沙漠化和风沙土的保护、利用及改良 233
第三节黄绵土 234
一、分布与形成条件 234
二、形成过程、剖面形态特征、基本理化性状 234
三、分类 235
四、与相关土类的区分 236
五、黄绵土的开发利用 236
第四节石灰(岩)土 236
一、分布与形成条件 237
二、形成过程、剖面形态特征、基本理化性状 237
三、亚类划分及其特征 239
四、合理利用 240
第五节紫色土 240
一、分布与形成条件 240
二、成土特点 240
三、剖面特征 241
四、基本理化性质 242
五、亚类划分及其特征 242
六、开发利用 243
第六节磷质石灰土 243
一、成土特点 243
二、剖面特征 243
三、基本理化性质 244
四、亚类划分及其特征 244
第七节火山灰土 245
一、成土特点 245
二、剖面特征 245
三、基本理化性质 245
第八节石质土 246
一、成土特点 246
二、剖面特征 246
三、基本理化性质 246
四、石质土亚类及其特征 246
第九节粗骨土 247
一、成土特点 247
二、剖面特征 247
三、基本理化性状 247
四、粗骨土亚类及其特征 247
教学要求 248
主要参考文献 248
第十三章山地土壤 250
第一节山地土壤的特点 250
一、山地土壤的垂直地带性 250
二、山地土壤侵蚀与土壤的薄层性 252
三、山地土壤的母岩继承性 253
第二节中国主要山地土壤类型 253
一、高山寒漠土 253
二、山地草甸性土壤 254
三、山地草原性土壤 256
四、山地森林土壤 257
第三节山地土壤的开发利用 257
一、保持水土 257
二、综合、立体开发 258
三、发展山区的土宜作物 259
教学要求 259
主要参考文献 259
第十四章水稻土、灌淤土与菜园土 261
第一节水稻土 261
一、分布与形成条件 261
二、与相关土类的区分 261
三、形成过程、剖面形态特征与基本理化性状 262
四、亚类的划分 265
五、水稻土的水、肥管理及培肥改良 266
第二节灌淤土 267
一、分布与形成条件 267
二、形成过程、剖面形态特征、基本理化性状 268
三、亚类划分及其特性 268
四、与相关土类的区分 269
五、灌淤土的利用 270
第三节菜园土 270
一、菜园土的熟化发育及剖面层次分化 270
二、剖面特征与理化特性 271
三、亚类划分及其特性 272
四、菜园土的保护 272
教学要求 273
主要参考文献 273
第十五章 土地评价 274
第一节 土地评价的目的、原则和程序 274
一、土地评价的目的 274
二、土地评价的原则 274
三、土地评价的程序 275
第二节土地评价系统 276
一、美国土地能力分类系统 276
二、FAO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 278
第三节土地评价的数值法 279
一、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279
二、评价方法 281
教学要求 283
主要参考文献 284
第十六章区域土地资源及其合理开发利用 285
第一节区域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 285
一、因地制宜 285
二、正确处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辨证关系 285
三、将区域土地资源特性和土地利用需求相结合 286
四、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286
五、以系统论指导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287
六、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287
第二节土地资源利用分区 287
一、分区原则 287
二、分区依据 288
第三节东北区的土地资源及其合理开发利用 289
一、气候条件 289
二、地形与土壤 289
三、河流与水资源 289
四、植被与种植制度 289
五、土地利用结构 290
六、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290
第四节黄淮海区的土地资源及其合理开发利用 291
一、气候条件 292
二、地形与土壤 292
三、河流与水资源 292
四、植被与种植制度 292
五、土地利用结构 292
六、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293
第五节长江中下游区的土地资源及其合理开发利用 294
一、气候条件 294
二、地形与土壤 294
三、河流与水资源 295
四、植被与种植制度 295
五、土地利用结构 295
六、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295
第六节江南区的土地资源及其合理开发利用 296
一、气候条件 296
二、地形与土壤 296
三、河流与水资源 296
四、植被与种植制度 297
五、土地利用结构 297
六、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297
第七节华南区的土地资源及其合理开发利用 298
一、气候条件 298
二、地形与土壤 298
三、河流与水资源 298
四、植被与种植制度 299
五、土地利用结构 299
六、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299
第八节内蒙古高原及长城沿线区的土地资源及其合理开发利用 300
一、气候条件 300
二、地形与土壤 300
三、河流与水资源 300
四、植被与种植制度 301
五、土地利用结构 301
六、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301
第九节黄土高原区的土地资源及其合理开发利用 302
一、气候条件 302
二、地形与土壤 303
三、河流与水资源 303
四、植被与种植制度 303
五、土地利用结构 303
六、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304
第十节四川盆地区的土地资源及其合理开发利用 304
一、气候条件 305
二、地形与土壤 305
三、河流与水资源 305
四、植被与种植制度 305
五、土地利用结构 306
六、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306
第十一节云贵高原区的土地资源及其合理开发利用 307
一、气候条件 307
二、地形与土壤 307
三、河流与水资源 308
四、植被与种植制度 308
五、土地利用结构 308
六、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308
第十二节横断山区的土地资源及其合理开发利用 309
一、气候条件 309
二、地形与土壤 310
三、河流与水资源 310
四、植被与种植制度 310
五、土地利用结构 310
六、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311
第十三节西北区的土地资源及其合理开发利用 311
一、气候条件 311
二、地形与土壤 311
三、河流与水资源状况 312
四、作物与种植制度 312
五、土地利用结构 312
六、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312
第十四节青藏高原区的土地资源及其合理开发利用 314
一、气候条件 314
二、地形与土壤 314
三、河流与水资源状况 314
四、植被与种植制度 315
五、土地利用结构 315
六、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315
思考题 316
主要参考文献 316
第十七章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与措施 317
第一节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与措施 317
一、依靠法律、政策保护耕地 317
二、搞好大生态环境的建设,为农业生产创造生态屏障 318
三、兴修水利,建设基本农田 318
四、改造土壤障碍因素,培肥土壤 318
第二节林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与措施 318
一、坚持把植树造林、绿化祖国、保护扩大森林资源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319
二、加快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和新的运行机制 319
三、继续加大林业法规的宣传与执法力度,推动林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319
四、搞好营林造林规划设计 320
五、选择合适的造林树种 320
六、适地适树 321
七、森林抚育 321
第三节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与措施 322
一、依法治草,落实有偿承包责任制 322
二、按草地的地域性特征开发利用草地资源 322
三、确定合理的载畜量 323
四、实行科学的放牧制度 323
五、加强牧区冬春饲草贮藏,减少家畜的冷季损失 323
六、调整畜群结构,发展季节性草地畜牧业 324
七、加强草地的保护 324
八、因地制宜,改良草地 325
九、进行牧区基本建设 325
第四节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与措施 325
一、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国家政策 326
二、综合开发利用湿地资源 326
第五节后备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 327
一、开发与整治相结合,实现后备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 327
二、做好后备土地资源开发规划 328
三、明晰和稳定产权 328
思考题 329
主要参考文献 329
第十八章土壤资源保护技术措施 330
第一节土壤次生盐渍化及其防治 330
一、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发生 330
二、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防治 330
第二节水土流失及其防治 331
一、水土流失的发生 331
二、水土保持技术措施 332
第三节土壤风蚀沙化与防治 333
一、土壤风蚀的发生 333
二、土壤沙化防治 333
第四节土壤污染与防治 335
一、土壤污染起因与形势 335
二、土壤污染防治 336
教学要求 336
主要参考文献 336
第十九章世界土壤地理简介 337
第一节全球土壤形成背景条件 337
一、大气环流、海陆分异对地带性特征的影响 337
二、世界主要气候带与土壤的地带性特征 337
第二节世界主要地带性土壤的地理分布 339
一、高纬度地带的土壤 340
二、中纬度冷温气候带的土壤 341
三、中纬度温暖气候带的土壤 342
四、低纬度地带的土壤 343
五、各大陆土壤分布 344
思考题 345
主要参考文献 345
后记 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