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 李连山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919968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00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15页
  • 主题词: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大气污染的基本知识 1

1.1 大气污染 1

1.1.1 大气环境 1

1.1.2 大气污染的定义 2

1.1.3 影响大气污染形成的主要因素 2

1.1.4 大气污染的影响 3

1.2 大气污染源与大气污染物 5

1.2.1 大气污染源 5

1.2.2 大气污染物 7

1.3 大气污染概况及综合防治对策 10

1.3.1 国外大气污染概况 10

1.3.2 我国大气污染状况 11

1.3.3 控制大气污染的措施与行动 12

1.3.4 推行清洁生产,减少废气污染物排放 13

1.4.1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14

1.4 大气环境质量控制标准 14

1.4.2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15

1.4.3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22

2 燃烧与大气污染 24

2.1 燃料及燃烧过程 24

2.1.1 燃料 24

2.1.2 燃料燃烧过程 27

2.2 燃烧计算 32

2.2.1 燃烧所需理论空气量 32

2.2.2 烟气量 35

2.2.3 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 36

3 大气污染扩散 38

3.1 大气组成与大气层结构 38

3.1.1 大气组成 38

3.1.2 大气层结构 39

3.2.1 主要气象要素 40

3.2 主要气象要素及大气的基本物理性质 40

3.2.2 大气的基本物理性质 42

3.3 大气的热力过程 43

3.3.1 气温直减率 43

3.3.2 气温的垂直分布 44

3.3.3 大气稳定度 44

3.4 大气污染与气象的关系 45

3.4.1 边界层的风与湍流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45

3.4.2 大气稳定度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48

3.4.3 大气度层结与大气污染 49

3.4.4 辐射和云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49

3.4.5 大气污染指数 50

3.5 大气扩散模式 50

3.5.1 高斯分布的假定条件 50

3.5.2 高斯模式的建立 51

3.5.3 几个常用的大气扩散模式 52

3.5.4 非点源扩散模式 54

3.5.5 特殊气象条件下的扩散模式 56

3.6 污染物浓度估算 58

3.6.1 烟云抬升高度的计算 58

3.6.2 大气扩散参数估算 61

3.7 烟囱高度的计算及厂址选择 68

3.7.1 烟囱高度的计算 68

3.7.2 烟囱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70

3.7.3 厂址选择 71

4 除尘技术基础 79

4.1 粉尘的粒径及粒径分布 79

4.1.1 单一颗粒的粒径 79

4.1.2 粒径分布 81

4.2.3 粉尘的润湿性 84

4.2.2 粉尘的比表面积 84

4.2.1 粉尘的密度 84

4.2 粉尘的物理性质 84

4.2.4 粉尘的荷电性及导电性 85

4.2.5 粉尘的粘附性 85

4.2.6 粉尘的安息角 86

4.2.7 粉尘的爆炸性 86

4.3 尘粒在流体中的动力特性 86

4.4 除尘器的性能 87

4.4.1 处理能力 87

4.4.2 净化效率 88

4.4.3 压力损失 90

5 机械式除尘器 92

5.1 重力沉降室 92

5.1.1 重力沉降室的工作原理 92

5.1.2 重力沉降室的设计计算 94

5.2.1 惯性除尘器的除尘机理 95

5.2 惯性除尘器 95

5.2.2 惯性除尘器的分类 96

5.2.3 惯性除尘器的应用 97

5.3 旋风除尘器 97

5.3.1 旋风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97

5.3.2 旋风除尘器的性能 100

5.3.3 旋风除尘器的结构型式 106

5.3.4 旋风除尘器设计选型 111

6 湿式除尘器 117

6.1 湿式除尘器概述 117

6.1.1 湿式除尘器的除尘机理 117

6.1.2 湿式除尘器的分类和性能 119

6.2 常用湿式除尘器举例 121

6.2.1 喷淋除尘器 121

6.2.2 水膜除尘器 123

6.2.3 洗浴式除尘器 129

7 过滤式除尘器 137

7.1 袋式除尘器的除尘原理 137

7.1.1 除尘原理 137

7.1.2 过滤速度 138

7.1.3 压力损失 138

7.2 袋式除尘器的滤料及特性 139

7.2.1 滤料的选择 139

7.2.2 滤料的种类及特性 139

7.3 袋式除尘器的结构型式 140

7.3.1 袋式除尘器的组成 140

7.3.2 袋式除尘器的结构型式 141

7.4 袋式除尘器的选择、设计、运行管理和应用 141

7.4.1 袋式除尘器的选择与设计 141

7.4.2 袋式除尘器的运行管理 143

7.4.3 袋式除尘器的应用 146

7.5 颗粒层除尘器 148

8 电除尘器 151

8.1 电除尘器的分类和特点 151

8.2 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153

8.2.1 电晕放电和气体电离 154

8.2.2 悬浮粒子荷电 154

8.2.3 被捕集粉尘的清除 155

8.3 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156

8.3.1 荷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驱进速度 156

8.3.2 粒子的捕集效率——德意希方程式 156

8.3.3 有效驱进速度 157

8.3.4 影响电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因素 157

8.4 电除尘器的结构与供电 159

8.4.1 电除尘器的结构 159

8.4.2 电除尘器的供电 163

8.5.1 电除尘器的选型 164

8.5.2 电除尘器的设计 164

8.5 电除尘器的选型、设计、运行和管理 164

8.5.3 电除尘器的运行和管理 166

9 气态污染物的净化方法 170

9.1 液体吸收净化法 170

9.1.1 吸收的基本原理 171

9.1.2 吸收设备及计算 175

9.1.3 吸收净化工艺配置 188

9.2 吸附法净化方法 189

9.2.1 吸附过程 189

9.2.2 吸附理论 191

9.2.3 吸附装置的设计计算 195

9.3.1 催化作用 202

9.3 催化净化法 202

9.3.2 催化剂 203

9.3.3 催化剂的性能 203

9.3.4 气固催化反应器计算 204

9.4 其他净化方法 209

9.4.1 燃烧法 209

9.4.2 冷凝净化法 211

9.4.3 膜分离法 211

9.4.4 等离子体净化法 212

9.4.5 生物净化法 213

10 二氧化硫的净化与利用 215

10.1 大气中SO2的来源及烟气脱硫现状 215

10.1.1 二氧化硫烟气的来源 215

10.1.2 二氧化硫烟气脱硫现状 216

10.2.1 燃煤锅炉烟气脱硫工艺 217

10.2 常见的几种废气脱硫流程、运行与管理 217

10.2.2 吸收法净化生产工艺含硫尾气 225

10.2.3 吸附法净化烟气中SO2 232

10.2.4 SO2气体的催化净化 234

11 NOx废气的净化方法 236

11.1 大气中NOx来源及废气治理现状 236

11.1.1 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来源 236

11.1.2 氮氧化物度气的治理现状 237

11.1.3 氮氧化物污染控制方法概述 237

11.2 含NOx废气的净化方法 238

11.2.1 低NOx燃烧技术 238

11.2.2 气相反应法 242

11.2.3 液体吸收法 248

11.2.4 吸附法 253

12.1.1 直接燃烧 258

12.1 燃烧法 258

12 含有机化合物废气的净化方法 258

12.1.2 热力燃烧 259

12.2 催化燃烧法 260

12.3 吸附法 263

12.3.1 吸附剂 263

12.3.2 活性炭吸附及再生流程 264

12.4 吸收法 264

12.5 冷凝法 265

12.6 生物法和脉冲电晕法 266

12.6.1 生物法治理有机度气 266

12.6.2 脉冲电晕法治理有机废气 267

13 其他常见气态污染物的净化方法 268

13.1 硫化氢的治理 268

13.1.1 干法脱硫 268

13.1.2 湿法脱硫 270

13.2.1 干法净化技术 271

13.2 含氟废气的治理 271

13.2.2 湿法净化技术 272

13.3 氯气的治理 274

13.3.1 碱液中和法 275

13.3.2 硫酸亚铁或氯化亚铁吸收法 275

13.3.3 溶剂吸收法 275

13.3.4 水吸收法 276

13.4 氯化氢废气的治理 276

13.4.1 水吸收法 276

13.4.2 碱液吸收法 277

13.4.3 联合吸收法 277

13.4.4 冷凝法 277

13.5 含汞废气的治理 278

13.6 恶臭的治理 278

13.7.3 吸附法 279

13.7.4 吸收法 279

13.7 沥青烟的治理 279

13.7.2 电捕法 279

13.7.1 燃烧法 279

14 汽车尾气污染与控制 280

14.1 汽油发动机污染物形成与净化 280

14.1.1 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280

14.1.2 汽油发动机污染物的形成 282

14.1.3 汽油机排气污染物控制措施概述 287

14.1.4 汽油机尾气的净化方法 290

14.1.5 转化器与净化流程 302

14.1.6 我国在用汽车尾气污染的控制对策 303

14.2 柴油发动机污染形成与净化 305

14.2.1 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305

14.2.2 柴油机排放污染物的形成 306

14.2.3 柴油机尾气净化方法 307

15 净化装置的选择、设计、运行与管理 323

15.1 净化系统及选择原则 323

15.1.1 局部排气净化系统的组成 323

15.1.2 局部排气净化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 325

15.1.3 净化系统的选择原则 326

15.2 集气罩的设计 327

15.2.1 局部集气罩的基本型式 327

15.2.2 集气罩的设计 331

15.2.3 集气罩的设计方法 336

15.3 管道系统设计 336

15.3.1 管道系统配置 336

15.3.2 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 338

15.4 净化装置及其选择 348

15.4.1 除尘装置及其选择 348

15.4.2 吸收装置及其选择 350

15.4.3 吸附装置及其选择 354

15.4.4 净化装置的费用 357

15.4.5 净化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362

15.5 净化系统的运行与管理 363

15.5.1 试运行 363

15.5.2 净化系统的正常运行管理 364

15.5.3 净化系统的防腐、防磨与防爆 364

附录实验与课程设计 370

附录1 粉尘真密度、分散度和比电阻的测定 370

附录2 烟(废)气净化装置性能的测定 378

附录3 袋式除尘器性能的测定 381

附录4 碱液吸收气体中SO2实验 385

附录5 活性炭吸附气体中氮氧化物实验 390

附录6 柴油车烟度的测量 394

附录7 废气治理设备课程设计 396

参考文献 399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