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革”文学综论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孙兰,周建江著 著
- 出版社: 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
- ISBN:780595612X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65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49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文革”文学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 1
概说 1
上篇 沉重的脚步——十年“文革”文学回顾 3
第一章 “文革”前十七年的文学概况 3
一、“宠儿”不“宠”——毛泽东所钟情的戏曲文学 3
二、艰难的历程——风雨中前进的电影事业 15
三、小说是如何演变成“反党工具”的 25
第二章 “文革”前十七年的文化思想走向 34
一、《讲话》:文艺政策的核心 34
二、十七年文学运动演变的轨迹 41
三、《纪要》成为“文革”文学的前奏 64
第三章 “文革”前期的文学活动之一——“革命”大批判开路 65
一、“文革”文学开路的急先锋——“革命”大批判 73
二、文霸作风绝不是文学批评 78
第四章 “文革”前期的文学活动之二——“样板戏”泛滥成灾 79
一、“伟大旗手”的精心策划——样板戏泛滥的背景 83
二、茫茫大地谁主沉浮——遍及全国的样板戏演出规模 88
三、搅混水的三大奇谈怪论——关于“样板戏”的理论 93
四、政治与艺术的有机融合——分析两个不同版本的《沙家滨》 100
第五章 工农兵学商,大家一起上——大规模的“文革”小说创作 101
一、“文革”小说创作概况 114
二、“文革”小说的类型 120
三、高压政策下的“地下”小说创作 126
一、狂妄思维演绎出的红卫兵战歌 127
第六章 颂歌与战歌组成的变异交响曲——“文革”时期奇特的诗歌现象 127
二、“红都女皇”的赞歌——《西沙之战》 134
三、文化怪胎:奇特的小靳庄诗歌现象 138
四、“阶级性”限定下的知识分子诗歌 143
中篇 千秋功过,谁人评说?——典型“文革”文学作品及文学现象简评第一章 评《欧阳海之歌》 154
一、宏扬时代主旋律的好作品 155
二、平凡中的伟大是小说感人魅力之 160
三、英雄的集体和集体中的英雄是小说感人魅力之二 165
四、“文革”时期改版后的遗憾 169
五、我们今天的想法 170
第二章 评《沸腾的群山》 173
一、第一部:较成功地表现了解放初在恢复生产建设过程中沸腾的矿山生活 174
二、第二部:在对矿山建设进程的描写中强化了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 186
三、第三部:完全背离了前两部的文学创作思想,成为“文革”文学政治观念化的产物 191
第三章 评《艳阳天》 200
一、《艳阳天》:一段农村历史的文化标志 201
二、演绎了一段57年夏秋时节所谓农村尖锐阶级斗争的故事 203
三、以故事形式验证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是两条路线斗争的核心”这一理论 212
四、宏扬了“硬骨头”的主流意识,却提出了“越穷越革命”的偏激观点 216
五、塑造出一批新中国农民形象,具有鼓舞人的精神力量 220
六、对《艳阳天》的艺术点评 222
第四章 评《金光大道》 226
一、《金光大道》的成功之处在于揭示了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农民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事实 227
二、《金光大道》的失败之处在于成为图解政治形势的工具 234
第五章 评《连心锁》、《海岛女民兵》 249
一、《连心锁》:以思想和艺术的魅力而获得历史的承认 251
二、《海霞》:比较客观地表现了一位女民兵的成长过程和海岛的实际生活 258
第六章 评《牛田洋》 267
一、《牛田洋》:图解“四人帮”政治企图的阴谋工具 269
二、《牛田洋》:以“样板戏”为标准划分了三类典型人物 273
三、《牛田洋》:表现“文革”政治观念的解说词 277
第七章 “文革”中的《红楼梦》研究 281
一、“文革”期间《红楼梦》研究的主要内容 282
二、评论《红楼梦》是“文化大革命”运动的有机组成 298
第八章 “文革”中的评《水浒》运动 309
一、评《水浒》运动是如何发起的? 310
二、评《水浒》的基本观点都是“四人帮”敲定的 319
第九章 林彪诗词伪作以及郭沫若文学考证失误 324
一、伪作诗词:林彪野心的大暴露 325
二、《坎曼尔诗签》:为政治需要而自圆其说 328
第十章 向封建法西斯的公开宣战——天安门诗歌运动 336
一、挽歌悲歌中交织着人民的怒吼 338
二、在无畏的高歌中追求真理 343
三、刚柔相济是天安门诗歌的主体风格 347
第十一章 恢复思维活力和理性思考——回眸“文革”文学 353
一、思维被套在早已习惯的窠臼之中 354
二、中国传统文学观念的衍变始终附着于政治观念的衍变 358
下篇 心灵的思索——新时期的文学话语第一章运动文学与运动群众——从两次奇特的农民诗歌运动谈起 366
一、用行政手段制造出了文化“运动” 368
二、文学行为及文学现象被异化为“运动”的原因 371
第二章 关于艺术本位的辩析——从“文革”小说《惊雷》看文艺功利主义 377
一、《惊雷》是“文革”时期追求政治功利性的产品 379
二、文学必须抛弃功利性而回归本位 387
第三章 英雄礼赞:文学的历史责任——透视当代文学中的英雄形象 390
一、半个世纪来关于英雄形象的探索 391
二、英雄的话题应该永远常新 394
三、英雄的赞歌应当怎样唱下去 398
第四章 当代中国文学嬗变的转折点——纵观“文革”时期到新时期的现实主义衍变 402
一、“文革”前的经典现实主义 403
二、“文革”中的伪现实主义 404
三、“文革”后的新现实主义 407
四、现实主义将以积极态度走向辉煌 411
一、历史文化的一脉相承 414
第五章 “文革”文学:从错位到恶变 414
二、民族人文精神的缺陷与重构 427
第六章 艺术品格与艺术功能的消退——评十年“文革”文学的审美价值体系 434
一、“文革”文学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全力塑造背负沉重政治使命的文学角色 435
二、“文革”文学的特征之二是生造一套政治说教式的群体化通用语言 441
三、“文革”文学的特征之三是抒情的平面化和僵硬化 445
第七章 教训·启示·超越——对十年“文革”文学的反思 451
一、继续保持对工农大众的关注 452
二、继续保持与现实主义的血肉联系 454
三、强调文学从客体到主体意识的回归 456
四、对文学表现手法的自觉借鉴和创新 459
五、正视并强化艺术本位观点 461
后记 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