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家戏曲研究丛书 温州近百年戏剧史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沈不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ISBN:9789573614654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748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76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家戏曲研究丛书 温州近百年戏剧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 1
前言 9
【第一编】温州戏剧的历史回顾 38
壹、被遗忘的黄金时代 38
一、温州历史地理概貌 38
(一)温州的建置与沿革 38
(二)温州人文业迹掠影 41
(三)工商业繁荣促进娱乐发展 44
二、温州是中国戏剧的诞生地 46
(一)温州南戏曾有的辉煌 46
(二)南戏曾遭赵闳夫榜禁 49
(三)中国戏剧史上的明珠《琵琶记》 51
(四)南戏《刘文龙》的温州遗迹 54
三、南戏在明代以后的延续 59
(一)「花」和「雅」的分道扬镳 59
(二)明代温州南戏依旧风行 62
【第二编】近代以来的温州戏剧(1860-1911) 68
贰、瑞安高腔 68
一、瑞安高腔的来历 68
(一)瑞安高腔属于【四平腔】 68
(二)福建屏南的四平戏与温州 69
二、瑞安高腔的班社与声腔 71
(一)瑞安高腔的班社 71
(二)瑞安高腔的声腔特征 74
三、瑞安高腔的剧目 77
(一)高腔戏班的剧目结构 77
(二)「江湖十八本」探微 80
(三)瑞安高腔独有剧目《拜天顺》 82
(四)有关章纶身世的另一本高腔《断机记》 86
参、永嘉昆剧 89
一、永嘉昆剧的发展历程 89
(一)永嘉昆剧的命名与成因 89
(二)同福昆班的建立 91
(三)品玉昆班的「彩头戏」 93
二、永嘉昆剧的声腔 95
(一)永昆声腔源自南戏 95
(二)海盐腔是用浙江官话唱南曲 96
(三)「九搭头」与「三点指」 99
三、永嘉昆剧的剧目 102
(一)剧目结构的平民化 102
(二)剧本曲文的浅俗化 105
(三)新品玉特聘编剧陈翼卿 108
(四)永嘉昆剧剧目表 112
四、永嘉昆剧的表演艺术 115
(一)情与境的水乳交融 115
(二)生角表演艺术 117
(三)旦角表演艺术 119
(四)借重动物形态的舞台造型 121
(五)惊心动魄的真刀真枪 123
五、永嘉昆剧演员轶事 125
(一)多才多艺蒲门生 125
(二)阿桃儿做罗丝梦 131
(三)一代风流大娒旦 134
(四)模仿动物的蔡怀卿 136
(五)「卖拳」武生徐宝成 139
(六)为《长生殿》打谱的小生水 143
六、民间曲社的兴衰 146
(一)瑞安民间曲社:弹词班 146
(二)瑞安曲社领军人物周国琛 149
(三)温州蕙风曲社 152
肆、温州乱弹 153
一、温州乱弹的来历 153
二、温州乱弹的声腔 155
(一)乱弹 156
(二)高腔 158
(三)昆曲 158
(四)徽调 158
(五)滩黄·时调 159
三、温州乱弹的特色乐器 161
(一)尺字胡 162
(二)华篥 162
(三)板胡 163
(四)科胡 163
(五)先锋 164
(六)牛筋琴 164
四、温州乱弹的班社 165
(一)老锦秀班 165
(二)老如意班 165
(三)竹马歌班 165
(四)新益奇班 167
(五)瑞平竹马歌班 168
(六)新舞台班 169
(七)大三庆班 169
(八)大高升班 170
(九)化俗社戏馆 170
(十)新润玉班 171
(十一)瑞平润玉班 172
(十二)新紫云班 172
(十三)大庆丰班 173
(十四)新凤玉班 173
(十五)胜福连班 173
五、温州乱弹的脸谱 174
(一)脸谱与面具的由来 174
(二)温州乱弹脸谱的象征与寓意 177
(三)温州乱弹脸谱图例 181
六、温州乱弹剧目 185
(一)温州乱弹剧目概述 185
(二)传统剧目(八十五本) 186
(三)高腔小戏(七种) 187
(四)昆剧小戏(二十八种四十出) 188
(五)乱弹小戏(四十三种) 189
(六)徽调小戏(四十六种) 189
(七)滩黄时调小戏(九种) 190
七、温州乱弹演员传略 190
(一)林增理 190
(二)黄友森 191
(三)金碎乃 191
(四)叶在湄 192
(五)杨友娒 193
(六)曹陈龙 194
(七)庄碎坤 195
(八)张献珍 195
(九)翁洪淼 196
(十)金两双 196
伍、温州和剧 198
一、和剧发展的三个阶段 198
(一)「和调讨饭」的由来 199
(二)从花鼓戏到马灯调 202
(三)正式成为温州地方剧种 203
二、和剧的声腔和剧目 205
(一)定型后的和剧声腔 205
(二)和剧剧目与演出方式 207
三、和剧剧目表 210
(一)传统剧目八十四本 210
(二)移植剧目五十二本 212
(三)中小型徽调剧目一○一本 214
(四)中小型乱弹剧目三十本 214
(五)中小型滩黄、时调剧目六十三本 215
(六)中小型高腔、昆曲剧目四本 215
陆、温州木偶戏 216
一、木偶戏的来历与与祖师供奉 216
(一)木偶戏的来历 216
(二)木偶戏的祖师 218
二、木偶的制作工艺 221
(一)木偶头的制作 221
(二)泰顺县的古代木偶头 223
三、木偶戏的宗教依托 227
(一)相对固定的庙会额子戏 227
(二)驱魔捉鬼的演出仪式 228
(三)《临水平妖传》的演出仪式 229
四、木偶戏的组织与剧目 231
(一)木偶戏班的组织与演出方式 231
(二)木偶戏的剧目 234
五、木偶戏的种类 237
(一)提线木偶 237
(二)杖头木偶 238
(三)布袋木偶 239
(四)铁枝木偶 240
(五)药发木偶 241
六、木偶戏班社 243
(一)平阳县木偶戏班 243
(二)泰顺县木偶剧团 247
七、木偶戏艺人小传 249
(一)平阳县木偶艺人 249
(二)泰顺县木偶艺人 258
【第三编】温州戏剧的发展与革新(1911-1949) 266
柒、共和带来的发展机遇 266
一、知识分子的觉醒 266
二、瑞安高腔的求生变革 269
三、孙棣超接班后的新品玉 272
(一)广纳贤才,与时并进 272
(二)颠覆传统的立体布景 274
(三)特种服饰的象征意义 277
(四)别出心裁的砌末道具 280
(五)神奇魔幻的烟彩 282
(六)孙公棣超功德碑 283
四、江南春昆班异军突起 284
五、废除官戏与捐资办学 286
六、温州第一代女演员 287
(一)历史上的女性演员 287
(二)乱弹第一代女旦王兰香 289
(三)新品玉第一代女旦孙彩凤 290
(四)新同福第一代女旦周云娟 292
七、戏曲行头名扬海内 294
(一)大高桥下盔头 294
(二)金乡张炳富朝靴 295
(三)金乡夏益锦盔头 296
捌、温州京剧 298
一、本地京班拔地而起 298
(一)中国第二个京剧科班尚武台 298
(二)瑞安琴娱社 301
(三)平阳文明舞台 303
(四)永嘉金福连 303
(五)新声舞台与群芳女班 305
二、沪上名角纷至沓来 307
三、连台本戏与机关布景 309
四、温州京剧票房 311
(一)时社 312
(二)国剧研究社 312
(三)珊珊票房 312
五、京剧曲谱温州独占鳌头 314
(一)郑剑西与《二黄寻声谱》 314
(二)陈小鲁与《皮黄琴谱》 317
六、温州京剧闻人剪影 319
(一)汉宫秋 319
(二)曹胜元 321
(三)余凤波 321
(四)刘筱艳 322
(五)刘隐笙 323
(六)许思言 325
玖、温州话剧 328
一、温州早期的文明戏 328
(一)民鸣社拉开温州文明戏序幕 328
(二)温州早期文明戏团体 331
(三)文明戏的表演方式 334
(四)福禄林游艺场演出的文明戏 335
(五)学校戏剧与温籍剧作家 337
(六)《杜隐园观剧记》所录文明戏演员 339
二、抗战时期的救亡戏剧运动 342
(一)温州话剧是抗日宣传的主力军 342
(二)全民总动员下的温州话剧 345
三、烽火中诞生的温州剧人 347
(一)陈楚淮 347
(二)尹庚 348
(三)董每戡 349
(四)董辛名 350
(五)夏野士 352
(六)池宁 353
(七)马骅 355
(八)黄宗江 356
(九)姚易非 357
(十)林斤澜 358
(十一)胡今虚 359
四、抗战时期的温州演剧团体 360
(一)永嘉战时青年服务团演剧社 360
(二)前哨剧团 361
(三)陆军一○七师抗敌剧团 363
(四)永嘉民众教育馆国防剧团 364
(五)瓯光抗敌剧团 364
(六)海鸥剧团 365
(七)永嘉县社会服务处业馀剧团 365
(八)永嘉县中心剧团 366
(九)瑞安县中心剧团 366
(十)乐清县民众剧团 366
(十一)乐清县星火剧团 367
(十二)新生剧团 368
(十三)瓯江小学国防剧团 369
(十四)温州中学温中剧团 369
(十五)永嘉县立中学永中剧团 372
(十六)瓯海中学瓯中剧团 376
(十七)永嘉建国高级商业学校高商剧团 377
(十八)浙江省第一巡回戏剧歌詠团 378
(十九)浙江青年边疆工作队 379
五、温州话剧的成熟 380
(一)从抗日宣传转向经典名剧 380
(二)讽刺喜剧的现实意义 383
拾、温州越剧 387
一、温州越剧的开端 387
二、姚水娟在温州的轰动 389
(一)《盘夫索夫》与《碧玉簪》 389
(二)举世震惊的被刺谣言 392
三、越剧在温州的发展 393
(一)抗战时期的温州越剧 393
(二)瓦版的越剧唱词与路头戏 395
(三)观众看好的演员与剧目 398
拾壹、温州戏班的组织与经营 404
一、温州戏班的经济结构 404
二、温州戏班的经营方式 406
(一)市场竞争与戏贾 406
(二)斗台与打台面 408
(三)戏班演出的广告宣传 411
三、温州戏班的角色行当 413
(一)白脸门(生行) 413
(二)包头门(旦行) 414
(三)花脸门(净行) 415
拾贰、温州戏剧演出场所 417
一、温州戏台概貌 417
(一)温州戏台的分布与特点 417
(二)旧永嘉县城区庙台统计(共七十五所) 419
(三)《杜隐园观剧记》所载的演出场所 423
(四)《杜隐园观剧记》所载的戏班名称 428
二、永嘉城区的剧院 431
(一)黄金大戏院 431
(二)温州大戏院 432
(三)中央大戏院 433
(四)南市大戏院 434
(五)建军堂剧场 435
(六)温州福禄林游艺场 435
三、演出点的管理方式 437
【第四编】建国后的温州戏剧(1949-1964) 442
拾参、温州戏剧进入新时代 442
一、温州戏剧的大破大立 442
(一)整顿戏剧队伍,建立新秩序 442
(二)净化舞台形象,制订舞台守则 444
二、建国后的剧院建设 445
(一)温州东南剧院 446
(二)温州剧院 446
(三)新东瓯剧院 447
(四)和平剧院 447
(五)永嘉剧院 447
(六)东门菜场临时演出点 448
三、从戏班到剧团 448
(一)温州市越剧团 448
(二)温州京剧团 452
(三)温州瓯剧团 457
(四)温州和剧团 461
(五)温州市业馀京剧研究社 466
(六)乐清越剧团 467
(七)瑞安越剧团 467
(八)平阳县越剧团 467
(九)平阳京剧团 468
(十)永嘉昆剧团 472
(十一)永嘉京剧团 476
四、建国后的文艺宣传团队 476
(一)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476
(二)温州军分区文工团 478
(三)温州地委文工团 478
(四)温州市文工团 479
拾肆、戏改带来的社会影响 480
一、戏曲改革与禁戏 480
(一)温州历史上的禁戏与改戏 480
(二)戏改的核心是禁戏 482
(三)「双百方针」与剧目开放 486
二、温州乱弹的剧目记录 490
(一)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 490
(二)从失落到回归 492
三、剧团的社会主义改造 493
(一)行头归公与国营化 493
(二)外来剧团在温州 495
四、戏曲会演与剧本创作 499
(一)会演促进戏曲繁荣 499
(二)一九五七年温州地市会演暨浙江省二届会演获奖名单 501
(三)《高机与吴三春》推动剧本创作 505
(四)《阳河摘印》异军突起 507
(五)《英雄泪》与因人设戏 508
(六)一曲〈见娘〉惊剧坛 510
五、艺人福利机构与接班人培养 512
(一)从戏业公会到艺人之家 512
(二)温州戏曲学员训练班 515
(三)温州戏剧学校 517
拾伍、温州戏剧的文化特征 520
一、温州戏剧与观众 520
(一)温州戏剧的观众心理 520
(二)社会公正的永恒主题 522
(三)审美意识的改变与剧种偏爱 524
二、戏剧与曲艺的互动 527
(一)戏曲与曲艺的题材互通 527
(二)曲艺表演的戏剧借鉴 529
(三)吹打班与温州戏剧 532
三、民俗活动中的温州戏剧 535
(一)鬼神信仰与庙会 535
(二)温州演戏的民俗传统 539
(三)彩戏与「打八仙」 542
(四)开台与洗台 547
四、温州戏剧的谚语与行话 549
(一)温州演员的称谓 549
(二)戏剧谚语的多样性与趣味性 552
(三)一代名优与独有剧目的谚语 555
(四)温州戏曲班社行话 557
五、生活中的戏剧元素 559
(一)民居建筑中的戏剧装饰 559
(二)家具上的戏剧场景 561
(三)异彩纷呈的工艺品 564
六、宗祠庙观与戏剧文化 568
(一)戏彩堂的文化背景 568
(二)戏台的建筑与装饰 571
(三)戏台对联的文化内涵 575
(四)水台:水网地带的戏剧特色 578
七、温州古戏台 582
(一)永嘉县城隍庙戏台 582
(二)温州东郊蒲州玄坛庙戏台 583
(三)永嘉县上塘镇孝佑宫戏台 584
(四)平阳县腾蛟镇带溪忠训庙戏台 584
(五)苍南县桥墩镇碗窑村三官庙戏台 585
(六)苍南县云岩乡鲸头村杨府殿戏台 586
【第五编】温州戏剧史论 590
壹、《祖杰》戏文与《对金牌》传奇 590
贰、爱国剧作家洪炳文 607
参、瑞安剧作家薛锺斗 657
肆、《蝴蝶梦》传奇及其作者陈一球 669
伍、「温州腔」新论 682
附录一:温州戏剧大事记 707
附录二:温州学人戏剧论著索引 739
参考书目 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