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三峡先秦考古文化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三峡先秦考古文化
  • 杨华编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出版社
  • ISBN:7543028034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38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35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三峡先秦考古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三峡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概括 1

第二节 三峡地区文物考古工作的开展 3

第三节 各阶段考古发现的资料概括 5

一、旧石器时代考古发现资料简述 5

二、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资料简述 7

三、夏商周时期考古发现资料简述 8

四、西周时期考古发现资料简述 10

五、春秋、战国时期考古发现资料简述 11

第四节 三峡地区文物考古工作面临着艰巨任务 13

第二章 旧石器时代考古文化 17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各阶段文化遗存 17

一、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 17

二、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存 22

三、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 29

第二节 三峡地区其他一些旧石器地点的发现情况 39

第三节 三峡地区旧石器时代人类居住的情况 42

第四节 本章的归纳和认识 46

第三章 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 51

第一节 人类对居址的选择 51

第二节 考古学文化资料的发现情况 54

第三节 瞿塘峡以东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56

一、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 56

二、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存 68

三、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 76

第四节 瞿塘峡以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85

一、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 87

二、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存 89

三、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 91

第五节 对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内涵的认识 103

一、文化发展序列及其年代 103

二、地层堆积叠压的关系情况 107

三、大溪文化的彩陶及刻划符号 111

四、新石器时代洞穴居住遗址 119

五、农业生产经济方面的情况 121

六、渔猎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位置 122

第六节 房屋建筑 123

第七节 古城建筑遗迹的线索 126

第八节 三峡西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与周邻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关系 136

一、与川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关系 136

二、与东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关系 141

三、对成都平原原始文化的影响 145

第九节 本章的归纳和认识 149

第四章 夏商时期考古文化 156

第一节 夏时期文化遗存的发现 156

第二节 商时期文化遗存的发现 165

第三节 青铜器的发现 177

一、夏时期青铜器 178

二、商时期青铜器 181

第四节 房屋建筑 184

一、夏时期房屋建筑 185

二、商时期房屋建筑 187

第五节 埋葬习俗文化 194

第六节 夏商时期文化渊源及与周邻地区文化的关系 202

第七节 本章的归纳和认识 209

第五章 西周时期考古文化 216

第一节 文化遗存的发现 216

第二节 青铜器的发现 223

第三节 建筑、水利及水田 227

第四节 西周时期的陶印章 233

第五节 文化渊源及周邻地区文化的关系 237

一、三峡西部地区 237

二、三峡东部地区 239

第六章 春秋、战国时期考古文化 245

第一节 文化遗存的发现 245

一、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考古发现 246

二、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考古发现 249

第二节 青铜器的发现 261

一、青铜器出土的情况 263

二、青铜器上的铭文和符号 268

第三节 铁器的发现 274

一、铁器的发现 276

二、楚与三峡地区的铁器 280

三、巴人冶铁业技术 285

第四节 房屋建筑 287

第五节 城市(址)建筑遗迹的讨论 307

第六节 与周邻地区同时期文化的关系 316

后记 331

《三峡文化研究丛书》总后记 337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