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戏曲发展史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戏曲发展史
  • 李啸仓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 ISBN:7104037873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88页
  • 文件大小:194MB
  • 文件页数:51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中国戏曲发展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 1

第一编 戏曲艺术的萌芽时期 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年左右)到北宋末宣和年间(公元1119年—公元1125年) 3

第一章 引言 3

第一节 从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谈起 3

第二节 戏曲艺术形成前的三条线索 5

第二章 歌舞百戏向戏曲的演变 9

第一节 歌舞百戏发展的概况 9

一、原始社会的歌舞 9

二、奴隶社会的歌舞 11

三、周朝的歌舞 11

四、两汉的歌舞百戏 13

五、南北朝的歌舞百戏 14

六、隋唐的歌舞百戏 15

七、两宋的歌舞百戏 17

第二节 歌舞百戏向戏曲艺术演变的几种形态 20

一、“总会仙倡” 20

二、“东海黄公” 21

三、“拨头” 22

四、“代面” 22

五、“踏摇娘” 23

六、“渔父舞” 24

七、“剑舞” 27

第三章 从“优孟衣冠”到宋杂剧、金院本 28

第一节 优的出现到参军戏 28

一、“优孟衣冠”与优的讽谏 29

二、唐代的参军戏 32

第二节 宋杂剧与金元院本 34

一、宋代杂剧 34

二、金元院本 36

三、宋杂剧与金元院本的人民性 41

第三节 杂剧院本向着戏曲艺术的演变 43

第四章 说唱艺术向戏曲的演变 47

第一节 说唱艺术的悠久传统 47

一、叙事诗歌的发展与说唱艺术 47

二、唐代的说书与俗讲 49

第二节 鼓子词与诸宫调 52

一、鼓子词 53

二、诸宫调的出现与孔三传、张五牛 55

三、“诸宫调”艺术形式的大致面貌 57

四、诸宫调的演唱节目与对戏曲的影响 61

五、诸宫调的演出情况和向戏曲的演变 62

第三节 陶真、崖词与傀儡、影戏 64

第五章 各种伎艺的现实主义的发展与戏曲艺术的形成 67

第一节 从总的方面来看戏曲艺术的形成过程 67

一、戏曲艺术的形成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67

二、戏曲艺术是循着现实主义的轨道形成的 71

三、向戏曲演变中的民间艺术的发展提高过程 73

第二节 三种伎艺的特色与戏曲艺术独特风格的形成 74

第三节 戏曲舞台艺术的出现 78

第二编 戏曲艺术的形成时期 北宋宣和年间(公元1119年—公元1125年)到元末明初(公元1368年前后) 87

第一章 南戏的出现 87

第一节 第一朵戏曲之花——温州杂剧的出现与成长 87

一、南戏的出现与浙江温州 88

二、南戏的成长与杭州 89

三、南戏成长中的政治情况 92

第二节 南戏的演出形式 93

一、处理情节、人物的方法 94

二、表现手段的运用 94

三、行当脚色 99

第三节 南戏出现后的社会作用 99

第二章 宋元南戏的戏文 102

第一节 宋元南戏的演出剧目 102

一、剧本的取材与流行剧目 102

二、负心的戏 104

三、破镜重圆的戏 108

四、双渐苏卿 110

第二节 现存的戏文三种 112

一、《张协状元》 112

二、《宦门子弟错立身》与《小孙屠》 114

第三章 元杂剧的突起 116

第一节 元杂剧的出现和繁荣 116

一、杂剧的成长与平阳、大都 116

二、元杂剧成长发展中的全国政治情况 119

三、文人的参加戏曲活动 121

第二节 元杂剧的演出形式 122

一、元杂剧艺术形式的特点 123

二、元杂剧的表演 126

三、行当脚色 127

第三节 风起云涌的剧作家和表演艺术家 127

一、剧作家 127

二、表演艺术家 129

第四章 元杂剧的演出剧目 132

第一节 元杂剧的题材与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132

一、元杂剧的取材与十二科 133

二、元杂剧剧目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135

第二节 两种态度、两种表现 139

一、斗争的态度冲激出灿烂的艺术火花 139

二、逃避的态度带来的是艺术上的虚假与贫乏 146

第五章 元杂剧的主要作家和作品(上) 152

关汉卿和他的作品 152

一、《窦娥冤》 154

二、《鲁斋郎》、《蝴蝶梦》与《五侯宴》 156

三、《救风尘》、《金线池》与《调风月》 159

四、《拜月亭》、《望江亭》和《单刀会》 163

五、关汉卿思想上的局限性 166

第六章 元杂剧的主要作家和作品(下) 168

第一节 王实甫和他的《西厢记》 168

一、从《莺莺传》到杂剧《西厢记》 168

二、三个杰出的艺术形象 172

第二节 其他作家和作品 177

一、纪君祥和他的《赵氏孤儿》 177

二、高文秀和他的水浒戏 178

三、郑光祖和他的《倩女离魂》 179

四、张国宾和他的《汗衫记》 181

五、白朴和他的《梧桐雨》 182

六、马致远和他的《汉宫秋》 183

七、其他作家作品 184

第七章 宋元戏曲扮演情况 186

第一节 宋元戏班的组织和活动情况 186

一、戏班组织情况 186

二、宋元戏班活动情况 188

第二节 宋元戏曲演出场所 189

一、勾栏 189

二、戏台布置 190

三、演出时的一般情况 191

四、宋元时期乡村戏台 191

第三节 宋元时期戏曲的化装、服装、砌末 192

一、化装 192

二、服装 194

三、砌末 195

第三编 戏曲艺术的发展时期 元末明初(公元1368年前后)到明朝万历末(公元1620年) 199

第一章 南戏的新发展 199

第一节 杂剧的衰落和南戏的复兴 199

一、明初杂剧的宫廷化 201

二、南戏的复兴 202

第二节 高则诚和他的《琵琶记》 205

一、《琵琶记》的时代意义 206

二、《琵琶记》的艺术成就 208

第三节 这一时期的其他优秀剧作 210

一、《拜月亭》、《荆钗记》、《白兔记》与其他 211

二、这一时期戏曲艺术的成就 212

第二章 四大声腔的争胜与昆山腔的兴起 214

第一节 四大声腔的出现与争胜 214

一、海盐腔的盛行与四腔争胜的概况 214

二、四腔兴盛起来的社会经济条件与政治条件 217

第二节 昆山腔的兴起 221

一、昆山腔的改进与魏良辅、梁伯龙 221

二、昆山腔兴起的社会原因 225

第三章 明传奇的艺术形式与搬演概况 233

第一节 传奇的艺术形式特点 233

一、分出的运用 234

二、曲调与念白的运用 236

第二节 搬演概况 241

一、演出场所与当时戏曲演出的情景 241

二、行当的划分与表演 245

三、脸谱与服装 247

四、砌末的运用 250

第三节 表演艺术家 252

一、周全 252

二、颜容 252

三、马锦 253

四、朱楚生 254

五、商小玲 254

六、其他名演员 255

第四章 明传奇的作家和作品 256

第一节 海盐腔盛行时期的作家和作品 256

一、《五伦全备记》与《香囊记》 257

二、《精忠记》与《绣襦记》 259

第二节 四大声腔争胜时期的作家和作品 262

《宝剑记》、《鸣凤记》与《南西厢》 262

第三节 昆山腔兴盛时期的作家和作品 265

一、剧作家的三个流派 265

二、昆山派与吴江派的作家和作品 267

三、汤显祖和他的作品 270

四、其他优秀剧作 273

第五章 弋阳腔在民间的演变与发展 277

第一节 弋阳腔的演变与流布概况 277

一、嘉靖万历年间的弋阳腔发展概况 277

二、明末清初的弋阳腔发展概况 280

第二节 弋阳腔在发展中的艺术特色 282

一、滚调的运用与现实主义的戏曲艺术的发展 282

二、弋阳诸腔的表演艺术 288

第六章 弋阳诸腔的演出剧目 298

第一节 弋阳诸腔的传奇 298

一、时事戏 299

二、表现民族气节的戏、三国戏与水浒戏 301

三、民间传说戏等 303

第二节 连台大戏 307

一、《岳飞传》 309

二、《三国传》 313

三、《封神传》 313

四、《西游记》 315

五、《目连传》 317

六、《观音传》 318

第三节 改编的传奇 318

一、《金印记》 319

二、《玉簪记》 319

三、其他 320

第七章 明代杂剧 321

第一节 明代杂剧总的趋向 321

一、关于剧作内容 322

二、关于形式 323

三、明代杂剧的演出 324

第二节 明初的杂剧作品 325

一、以朱有燉为代表的宫廷杂剧 326

二、康海和王九思的杂剧 329

第三节 明代后期的杂剧作品 331

一、徐渭的《四声猿》与《歌代啸》 331

二、《郁轮袍》、《真傀儡》、《一文钱》 333

三、孟称舜的《桃花人面》 335

第四编 民间戏曲艺术的繁盛时期 明朝天启(公元1621年)到清朝同光年间(公元1862年—公元1908年) 339

第一章 昆腔戏的新发展 339

第一节 大动荡的年代与昆腔戏 340

一、明末清初的社会政治形势 340

二、在新形势下面的昆腔戏 342

第二节 昆腔戏的艺术发展概况 345

一、昆腔戏的新发展与弋阳腔 345

二、昆腔戏的流行情况与后来单折戏的盛行 347

第二章 传奇剧作的新繁荣 351

第一节 明末清初时期的传奇概况 351

一、新的社会问题与新时代情绪 351

二、反映在剧作上的两条道路的斗争 355

第二节 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家和作品 360

一、李玉和他的作品 360

二、孔尚任和他的《桃花扇》 363

三、洪昇和他的《长生殿》 366

四、朱素臣与朱佐朝的剧作 370

第三章 昆腔戏的艺术成就 373

第一节 昆腔戏在艺术上的成就 373

一、编剧技巧 373

二、表演 378

三、谱曲 384

四、戏曲服装与砌末 386

第二节 表演艺术家 389

一、陈明智 389

二、乾隆时期的名演员 391

第四章 地方戏曲的繁盛与五大声腔系统的形成 396

第一节 民间地方戏曲的蓬勃发展 396

一、弋阳腔的变化与新兴声腔的繁盛 397

二、诸腔繁盛的社会条件 402

第二节 梆子、皮黄、弦索的兴起与五大声腔系统的形成 404

一、秦腔的兴起 404

二、二黄与西皮的合流和皮黄戏的出现 407

三、民间小戏的流行与弦索系统声腔的出现 410

四、五大声腔系统的形成与各大剧种的出现 413

第三节 在残暴统治下的成长 415

一、禁看 415

二、修改、禁演与分化 417

第五章 梆子诸腔的演出剧目与艺术特色 422

第一节 梆子诸腔的演出剧目 422

一、批判忘本负心的戏 423

二、杨家将的戏 427

三、歌颂犯上作乱的戏 432

第二节 梆子诸腔的艺术特色 435

一、板腔体的唱腔 435

二、分场形式的新运用 439

三、表演 440

第六章 京剧的兴起 444

第一节 京剧的形成和初期的发展概况 444

一、徽调与汉调的进京 445

二、各种艺术流派的蓬勃发展与京剧艺术特色的出现 447

第二节 京剧的演出剧目 454

一、有代表性的一些剧目 455

二、表现在剧目上的政治思想斗争 460

第三节 京剧的艺术成就 463

一、行当与表演 464

二、场面 466

三、脸谱 467

四、服装与砌末 469

第七章 清代的案头剧 471

第一节 清代的杂剧作品(上) 471

一、清代杂剧概况 471

二、吴伟业的《通天台》 472

三、尤侗的《读离骚》 473

四、嵇永仁的《续离骚》 473

五、徐石麟的《大转轮》 474

六、张韬的《续四声猿》 475

第二节 清代杂剧作品(下) 476

一、杨潮观的《吟风阁》 476

二、桂馥的《后四声猿》 479

参考书目 481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