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六朝瓦当与六朝都城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六朝瓦当与六朝都城
  • 贺云翱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文物出版社
  • ISBN:7501016208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54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285页
  • 主题词:瓦当(考古)-南京市-六朝时代;都城-研究-南京市-六朝时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六朝瓦当与六朝都城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 1

上篇 六朝瓦当 3

第一章 云纹瓦当 3

第一节 出土情况 3

第二节 讨论 4

第二章 人面纹瓦当 8

第一节 出土情况 8

第二节 讨论 16

第三章 兽面纹瓦当 21

第一节 出土情况 21

第二节 讨论 28

第四章 莲花纹瓦当——兼论“南朝建康莲花纹瓦当模式” 33

第一节 莲花纹瓦当的类型 34

第二节 莲花纹瓦当的分期 48

第三节 六朝莲花纹瓦当涉及的相关问题 51

下篇 六朝都城 63

第五章 六朝都城规划建设中的人工河流因素 63

第一节 青溪 64

第二节 运渎 76

第三节 潮沟 78

第六章 六朝都城和宫城 84

第一节 建康之郭城 84

第二节 东吴都城和宫城 88

第三节 东晋宫城之建设过程 100

第四节 东晋和南朝宫城四至 105

第五节 南朝都城及宫城建设过程 119

第六节 台城之门辨 130

第七节 台城内部的主要建筑格局 135

第八节 东宫 153

第七章 都城内主要礼制建筑和太学 161

第一节 太庙 161

第二节 太社 164

第三节 太学 165

第四节 明堂 170

第八章 其他重要建筑空间的考定 173

第一节 石头城 173

第二节 西州城 186

第三节 东府城 195

第四节 东冶 198

第五节 冶城 201

附录 207

附录一 从文物考古看先秦两汉时期的南京 207

附录二 南京古都风貌特征浅析 237

本书主要参考资料 246

后记 249

图一 云纹瓦当出土地点分布图 3

图二 云纹瓦当 5

图三 洛阳出土三国~西晋时期云纹瓦当(引自钱国祥文) 6

图四 南京地区出土汉代云纹瓦当 7

图五 人面纹瓦当出土地点分布图 9

图六 人面纹瓦当——(1) 10

图七 人面纹瓦当——(2) 11

图八 人面纹瓦当——(3) 13

图九 人面纹瓦当——(4) 14

图一○ 人面纹瓦当——(5) 16

图一一 各地区各时期出土人面纹瓦当和人面纹半月形砖饰品 18

图一二 韩国出土人面纹瓦当 19

图一三 兽面纹瓦当出土地点分布图 22

图一四 A型Ⅰ式、Ⅱ式兽面纹瓦当 23

图一五 A型Ⅱ式兽面纹瓦当 24

图一六 Ba型兽面纹瓦当 25

图一七 Ba型、Bb型兽面纹瓦当 26

图一八 C、D、E型兽面纹瓦当 27

图一九 东晋金珰兽面纹摹本(南京大学北园东晋大墓出土) 29

图二○ 不同时期兽面纹瓦当标本 30

图二一 莲花纹瓦当出土地点分布图 34

图二二 Aa型Ⅰ式、Ⅱ式莲花纹瓦当 37

图二三 Ab型Ⅰ式、Ⅱ式莲花纹瓦当 38

图二四 Ab型Ⅲ式、B型莲花纹瓦当 40

图二五 C型Ⅰ式、Ⅱ式莲花纹瓦当 41

图二六 D型、E型莲花纹瓦当 42

图二七 F型Ⅱ式、G型莲花纹瓦当 44

图二八 H型、I型莲花纹瓦当 45

图二九 J型、K型莲花纹瓦当 47

图三○ 秦代莲花纹瓦当 49

图三一 南京出土隋唐时期莲花纹瓦当 49

图三二 四川乐山麻浩崖墓中的莲花纹瓦当图案 51

图三三 长江流域出土三国~东晋时期莲花纹装饰图案 53

图三四 东晋莲花纹瓦当(镇江铁瓮城遗址出土) 54

图三五 洛阳北朝莲花纹瓦当模式(引自《考古》1996年10期钱国祥文) 55

图三六 东魏、北齐莲花纹瓦当 56

图三七 韩国出土古百济国莲花纹瓦当 58

图三八 日本飞鸟时代(6~7世纪)莲花纹瓦当 58

图三九 “南朝建康莲花纹瓦当模式”传播示意图 59

图四○ 南京六朝时期古河道图 64

图四一 朱偰所绘《金陵古水道图》 66

图四二 古青溪北段南端(竺桥北一段)河道遗迹 67

图四三 古青溪南端(四象桥东南一段)河道遗迹 68

图四四 清代人所误绘的“邀笛步”古迹 69

图四五 青溪和运渎上的桥梁位置推拟图 71

图四六 六朝时期都城北潮沟一线建筑分布示意图 82

图四七 东晋、南朝建康都郭城、都城和宫城位置示意图 85

图四八 东汉晚期今南京城建筑布局示意图 89

图四九 东吴都城城垣(土垣竹篱)四至示意图 91

图五○ 朱偰所绘六朝都城及宫城位置图 92

图五一 蒋赞初所绘六朝都城及宫城位置和南京历代都城相互关系图 92

图五二 马伯伦所绘六朝都城及宫城位置图 93

图五三 卢海鸣所绘六朝都城及宫城位置图 93

图五四 郭湖生所绘六朝都城及宫城位置图 94

图五五 郭黎安所绘南朝萧梁建康城推拟图 95

图五六 东吴都城主要建筑空间布局示意图 97

图五七 东晋成帝时都城六门及东晋改东吴苑城为台城后的台城城门名称及位置图 103

图五八 东晋、南朝台城四至图 106

图五九 宋《景定建康志》所附“府城之图” 108

图六○ 南京宋建康北门址附近出土“建康都统司”铭文砖拓本 109

图六一 珠江路北侧出土南朝“太官”铭青瓷盏 110

图六二 南京大行宫出土六朝砖铺道路遗迹(此片由南京市博物院考古部提供) 118

图六三 南朝刘宋元嘉二十五年以后都城门及宫城门示意图 120

图六四 南京钟山南朝刘宋北郊坛建筑遗存(东垣几道坛墙局部) 125

图六五 六朝时期建有角楼、门楼的建筑物形象 131

图六六 朱偰所绘梁建康宫三重宫墙布局图 136

图六七 东晋~南朝台城及“禁中”布局推拟图和第一重(宫城外城)、第二重(宫城内城)城门名称及布局图 137

图六八 南京大行宫附近建筑工地出土六朝时期大型兽面纹瓦当 142

图六九 南朝东宫主要建筑布局示意图 156

图七○ 东晋、南朝太社、太庙、明堂、太学等位置图 162

图七一 东晋咸康年间国学(太学)位置推拟图 166

图七二 “中堂”及附近中央机构分布示意图 167

图七三 石头城与六朝京师城的关系图 174

图七四 石头城遗址考古调查勘探平面图 178

图七五 石头城遗址城垣遗存试掘中发现的夯层 179

图七六 石头城遗址东垣遗迹现状 179

图七七 南唐宫护龙河与运渎关系图 192

图七八 六朝西州城、东府城、东冶位置推拟图 194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