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幸“符”家园 “西南十七走”采风笔记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幸“符”家园  “西南十七走”采风笔记
  • 杨群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ISBN:9787511235152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71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286页
  • 主题词:少数民族-民族文化-西南地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幸“符”家园 “西南十七走”采风笔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从泰戈尔先生的“问号”说起 1

幸“符”家园 2

面对少数民族同胞,即便他们不说话,不唱歌,不跳舞,光这一身行头,你就感觉他们实际上和你做着“无声的交流”。而你的“服饰语言”,又实在有一种“乏善可陈”的感觉 2

今天如果再提到“家园感”,一定和这个“符”字有密切的联系,离开这个“符”就不成家园,无“符”不成家 4

“音乐符”,恰恰是一个族群最重要的“幸运符”,最关键的“幸运符” 6

我一直感兴趣的就是,这个“幸符家园”是受到冲击、传统符号衰微;还是长期坚守,保持原貌;这样两种状态,跟最下层百姓的幸福感、幸福指数,有没有直接联系?现在得出的答案是肯定的 8

这恰恰是我们今天一体化、全球化时代,我们“物质生活提升了,非物质生活下降了”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物质生活提升了,“幸福指数”下降了的主要原因,是我们“钱越来越多了,快乐越来越少了”的主要原因 11

安菲尔德体育场传出来的歌声,他们的KOP看台,体育场里的香克利雕像,香克利门,红军球迷的队徽、队旗、围巾,他们制造的球场上的红色海洋,这都是利物浦球迷的“幸运符”。是英国人的“体育文化”,和球队、球迷一起,构筑了利物浦人的“幸符家园” 13

祖德宗功示范长 18

一方面,我们看到了这一百多年,中国的变化,世界的变化,就是七个字:天翻地覆慨而慷。另一方面,看着眼前的篝火,看着阿细跳月,阿细酒歌,阿细情歌,阿细迎客歌,送客歌,我又想到了万寿宫的对联:祖德宗功示范长 18

刘伯承元帅、张爱萍将军、李伯昭女士、闻一多先生、田汉先生、丁玲女士、沈从文先生,虽然他们已经走进了历史,但是,我们又从一个数千年不变的文明传统中,从彝族达体舞、嘉绒藏族锅庄、彝族阿细跳月、土家摆手舞这样鲜活的现实场景中,重新看到了他们的身影 22

反倒是城里人的“失衡”状态,反衬了少数民族同胞保持均衡的能力。究其原因,恐怕是我们太过于关注“天翻地覆慨而慷”了,我们长久的忽略了“祖德宗功示范长”。我们今天碰到的很多问题,都跟这个“均衡点”有直接的关系 25

无论是调整我们的个人心态,还是调整一个族群、一个社会的“集体心态”,重建我们的“社会品格”,我觉得这个“均衡点”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少数民族同胞已经给我们做出了一个非常漂亮、鲜活、光明而又充满希望的示范和榜样 27

乡音密码 31

尽管这个世界上,美声美色、美风美俗比比皆是,但是,我们“只认”家乡,“只认”乡音,除此之外,别无它美。这就是大自然造化一个很神奇的地方 31

我们在“物质生活密码”丰富、甚至“泡沫化”的前提下,我们的“精神密码-情感密码”与之相比,恰好形成了一个反差。少数民族同胞倒是没有那么多信用卡、没有那么多刷卡机会,但是他一开口,他独特的“情感密码”出来了。这还是世界上的“独一份” 33

物质生活上,是穷,但是,非物质生活上,他们从来没有“反认他乡做故乡”这种经历。所以,“印度,请停下你的脚步,等一等你的灵魂”,这种“集体感慨”,印度人会感觉很不可思议。等什么等?我们从来就没丢 38

什么是家乡?这就是家乡。少数民族同胞,他的“乡音密码”始终没丢。所以说,他一不需要“五四”,二不需要还乡。他一直就在家里呆着,而且这个“家”,还是先秦祖先那个“原生态”的“家”,那个“礼乐之家” 41

这些年,咱们看外人“炫自家之美”的经历太多了,看中国人“炫中国之美”的机会太少了。这些年我们的眼神,就像费老说的,放眼世界,就是以西方文化为中心。胸怀祖国,就是以汉族文化为中心。这样我们就很难打开自己的“乡关”,而“乡关不开”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找到“密码”,没找到我们的“乡音密码” 44

集体飞翔 49

这个“飞”,更多的是相对于语言和文字来说,音乐、歌声和舞蹈,就是一种“飞翔状态”。语言、文字都是行走状态 49

做了八年的“西南十七走”之后,一回想,这些年积累的十几个民族的乐舞旋律,在脑子里一过,几乎没有一个是“一个人低吟浅唱”的歌,没有一个旋律,它出现之后,你找不到它背后的“集体感”,那种“众乐乐”的集体感。甚至光能唱不能跳的歌都很罕见 53

其实很简单,就是大家聚在一起,穿自己的民族服装,唱自已的歌,跳自己的舞,享受属于自己族群“集体飞翔”的快乐和幸福。我觉得这就是少数民族同胞“快乐指数-幸福指数”很高的一个关键的地方 57

对阿细人来说,没iphone,没关系,不跳月,可就要出毛病了 60

从六合寨的踩鼓场,一直走到小水井的唱诗班,“西南十七走”,我经历了许多这样的“现场”。每一次经历都让我发现,少数民族同胞每一个祥和、光明、浪漫、多姿多彩的“文化现场”,都是靠“集体飞翔”完成的 63

“旅途”与“驿站” 67

今天我们说“旅途”这两个字,更多的意思是:人在现代化进程的旅途上。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仔细一回忆,好像一直都在旅途上。在少数民族同胞的家乡,我却发现,他们的“旅途轨迹”,却是:现代-传统-现代-传统……旅途-驿站-旅途-驿站……的精彩组合 67

在这个现场,我才读懂了:什么是家乡?这就是家乡。什么是回家?这就是回家。什么是衣锦还乡?这就是衣锦还乡。而且对在外打工的苗家妹子来说,只有“衣锦”,才真正意味着“还乡” 69

“放眼世界”暂时搁一边,这时候的主题是:胸怀祖国。这恰恰是我们胸怀祖国的时候,是我们回归家乡的时候,是我们从旅途进入驿站的时候,是我们的“爱情-亲情-友情-乡情”重新得到滋养、通融的时候,是我们重新体验血浓于水的时候 71

驿站,就是由我们共同的服饰,共同的吉祥符号,共同的音乐和共同的舞蹈,共同的祭祀礼仪,共同的信仰,共同的快乐,共同的情感表达方式,集合而成的这么一个“家乡气场” 74

我们没想到,恰恰是来自“传统”的力量,让我们对“现代化进程”充满了信心 77

云南三课 承蒙教化 82

一方面,琳琅满目现代化,另一方面,衣冠简朴古风存。巍山就像一幅织锦,现代生活的纬线,传统风俗的经线,奇异地交织在一起 82

很难相信,那个“五步三进士,对门两翰林。举人满街走,秀才家家有”的环境,跟眼前这个通宵达旦、酣歌畅舞的现场,都是一个县,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的杰作 86

我想,我们怎样回答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我们最下层社会的普通百姓,是他们,已经用自己的生活状态,对印度先哲当年的问号,做出了精彩的回答 89

在基层,在老百姓中间,眼下最需要的“文化精神”,就是“洛宾精神”。眼下最需要的文艺作品,就是城里精英和乡下草根相结合之后,我们的“乡土之风”,与“都市之雅”相结合之后,外来文化与我们的本土文化相结合之后,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创造出来的、这种雅俗共赏的、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91

城市精神 98

人与人和谐相处,族群与族群,和谐相处,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加上每个人的身心和谐健康,这不正是很多大都市的城里人一直在孜孜不倦追求的“和谐社会”的真精神吗? 98

京剧是不是传承?我们的相声,是不是传承?甚至老百姓的普通小吃豌豆黄、驴打滚,是不是传承?老百姓吃的“全聚德”、“月盛斋”、“六必居”,是不是传承?老百姓穿的“内联升”、“瑞蚨祥”是不是传承?老百姓吃的中药,同仁堂,永安堂,是不是传承? 104

“亲”,不是来自外在的道德要求,而是我们发自内心、天然释放的一种本能的人性基本感情 106

这就是“稻城精神”,没有大道理,没有任何抽象符号,不是来自于“精英的归纳”,而是来自于“草根的生活”,来自于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普通百姓的真情感,真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和“天地之大美”的亚丁风光交相辉映,让人留连忘返 110

新新“三民主义” 114

从少数民族地区采风回来,我一直都在回味、反刍着自己被他们的“传统风俗”感化、开化、教化的经历 114

少数民族的传统风俗,是让百姓在自己的风俗中感到快乐,受到养育,感到内心富足。对比少数民族的人文生态,我们眼下城里许多的“传统教育”,像是在喂“北京填鸭” 118

我觉得“风俗”这两个字,才是打开我们传统经典的关键钥匙 122

家花不如野花香 126

我们有了iPhone手机,我们却没有了《在那遥远的地方》、《青春舞曲》、《半个月亮爬上来》、《达坂城的姑娘》这些美妙歌曲的原创能力 126

过年,过节,这是什么日子?团聚的日子,团圆的日子。但是我们的“团”字,却不如少数民族写得漂亮。为什么? 130

孔子说的“礼失求诸野”,是否在提醒我们,在今天这样的“社会转型期”,最需要的就是乡野传统之花和都市文明之花同时绽放 134

看不见的民居 140

看看扎西老师家,再看看他们家背后,还有一个“看不见的民居”,一个看不见的家。这就是巴塘弦子为核心的、我们巴塘藏族同胞的风俗、礼仪、乐舞。就是这个看不见的民居,安顿了我们每一个巴塘人 140

今天的城里人已经很难想象,歌,能够几天几夜连着唱,舞,能够几天几夜连着跳。城里人做梦都想不到歌和舞对每个普通人来说,能有这么大的杀伤力 143

城里人面对日月星辰、山河大地,已经不知道如何表达内心情感,已经不知道如何与家乡的群山、河流对话,并且享受这种对话,享受这种对话的节奏带来的快乐 147

物质的居所,安身民居,只要能遮风挡雨就行,不用太奢华。但是,情感上、灵性上的“安居之所”,要讲究,一定要有一个百年不坏的“灵居美宅”与你相伴一生 149

小舞圈 大写意 154

大家手拉手,围成这个舞圈,大家唱的歌声,做出来的舞蹈动作,实际上就是在和日月星辰、山河大地、雪山牧场、白云红霞做着亲密的交流 154

那时候“舞阳部落”的首领,就吹着这只地球上第一只能吹出两个八度音高的乐器,带领着整个部落成员,载歌载舞,感恩天地祖先,和谐族群,用“风雅颂”的“人性基本旋律”,塑造着每一个族群成员和整个社会的品格 156

我们汉字,就用一个字,把一个字变成两个字,两个字,变成十四个字,用这样类似核裂变的联想力,就基本上把我们华夏文明的主要脉络说清楚了 159

从整个族群的信仰,到大家共享的欢乐,都通过这个“小舞圈”,完成了这个族群核心价值观的“大写意”。土家人有句话:摆手迎吉祥。这正是普通老百姓对“族群核心价值观”的通俗表达 162

人需要家 167

一个民族,包括他的支系,越是坚持保持自己的本色,外人对他的感觉反倒越好。相反,就感觉不以为然。这尤其是今天这个一体化时代一个有趣的现象 167

恰恰是他们穿自己的民族服装,唱自己的歌,跳自己的舞,吹自己的民族乐器,相信自己的传统信仰,坚持自己的传统祭祀仪式,坚持自已民族的情感表达方式,我们才会来到他们的家乡,跟他们一起分享“家”的感觉 170

每个人光为了自己物质的“小家”,而社会没有为每一个“小家”建设一个无形的“非物质生活”的“大家”,这就是整个社会的失职 175

一想到“人需要家”,想到“儒家”,眼下立马就想到了少数民族同胞的 178

“家”,想到了传统的节日、风俗、礼仪、乐舞,想到了祭、祖、社、风、雅、颂、歌、舞、酒、礼、乐、仁,想到了吉祥的祥字,想到了“祥”字左右两半分开之后的一系列联想:祖社祭礼祈福祉,群仪义养美善祥 178

侗族大歌并不都是欢歌,里面有很多“伤心调”,“伤情歌”。尽管生活不是你想象中的“始终是艳阳高照”,但是在经历风雨的时候,让你的“情伤”得到宣泄,让你得到及时的痊愈,让你重新振作,让你感觉到有许多人和你在一起走,风里雨里,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觉得一个文明做到这个份儿上,已经相当漂亮了 180

小动作 大情怀 185

按照嘉绒藏族的风俗,这个动作就是感恩的意思。端起酒来,一是感谢天,二是感谢地,三是感谢父母 185

藏族传统乐舞就是以“礼乐文明”为核心。长期跳锅庄,你就是在接受着中华民族“礼乐文明”的基础教育。作为个人,你就是在为自己整个的生命旅途,做好了“基础设施”的建设 187

我们“前文字时代”的老祖先,在没有文字的时代,他们就是靠这样的“乐舞教育”,一代一代,把我们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传承下来,后来有了文字,双流汇合,把华夏文明一直传承到今天 190

同是彝族,四川凉山州的彝族姑娘,不这么走路。同是云南人,楚雄州的彝族姑娘,不这么走路。同是红河州,元阳的彝族姑娘,不这么走路。可见这“小动作”,透露出来的是“身份证上的大信号” 194

我们整个文明的基础,都跟先秦祖先当年的“肢体语言”密切相关。我们的礼仪、信仰,族群感情的表达,从信仰到快乐,从“风”到“雅”到“颂”,都是通过音乐带动肢体,带动行为,通过族群成员集体载歌载舞的方式完成的 197

负负得正 203

什么时候见过一群姑娘和一群小伙子在一起,集体唱失恋歌,而且一唱就是几个小时?唱完了大家居然眉飞色舞,心情舒畅?没见过。这只有在少数民族地区,在神奇的黔东南,在大山深处的侗寨里,我们才能见到这种“负负得正”的场面 203

这时候我们就看到了,三千年前,老祖先是用怎样一种心态,面对和宣泄、疏导负面情绪。他们是如何恰到好处地运用了“负负得正”这个数学公式 206

你的苦情,这是“负”数。我的苦情,这是“负”数。大家把各自的苦情集中到一起,通过歌声,集体释放,跟当年“诗经时代”的祖先一个做法,这就是“负负得正” 210

“文明和人性”,两者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文明不光是永远令人眼花缭乱、今天就要把昨天推翻、明天又要把今天推翻的“永无休止的变革”,永远在与时俱进。恰恰相反,文明的基本面,和人性的基本面一样,它恰恰是“不与时俱进”的。它的基本特点就是:与时俱在 212

吉祥三俗 216

西南十七走,我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城里老百姓和少数民族百姓日常生活状态的对比上。主要关注的是三个点:一个是少数民族的“酒桌”,和我们城里人“酒桌”的对比。一个就是少数民族的婚礼,和我们城里人婚礼的对比。一个就是少数民族的节日,和我们城里人节日的对比 216

敢情这些少数民族朋友跟咱们不一样的地方,恰恰是他们的“乐舞表现力”,他们的信心大本营在这里,所以,他们传递出来的信号,就更多的是良性信号,给人感觉到的是“正能量”。他们跟我们正好相反,思维是形象的,表达是音乐的,调子是金色的 220

少数民族的酒桌上,有一个“圆心”,他是真正的团圆感觉。恰恰是当地的民歌,把大家的心思聚拢在一起。这就是“吉祥三俗”的一个“吉祥点”,一个“吉祥气场” 221

这些文明风俗,是我们先秦祖先、汉唐祖先那个时代所有百姓生活的日用品,而不是少数人独享的奢侈品。恰恰是宋明以后,理学和“心学”盛行,我们的吉祥“三俗”,渐渐丢失了,尤其是老百姓能歌善舞的能力,渐渐弱化了。我们的先秦风俗,汉唐风俗,渐渐“走了样” 224

游玩耍闹 227

这四个汉字,如果放在我们汉族地区,尤其是城里,那就有点不可思议。这些汉字,让我们本能的想到一个词,就是:玩物丧志。这就是我们和少数民族两个人文生态之间,一个很重要的反差 227

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要学诗”,他希望他们都能成为“世上的盐”。学好 230

“诗歌乐舞”,对创造整个社会的祥和文明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230

你再听听城里人唱的那些歌,已经没有这种感觉。你听不到天地的感觉,山川的感觉,虫鸣鸟叫的感觉,鸡鸣犬吠的感觉,完全是“人声”,似乎世界上除了人,没有其它生命 233

经典不是在我们的“生命之外”,而是在我们的“生命之内”,在我们的 236

“生命之中”。就像每天喝水一样,这才是经典跟每个人的正常关系。所以,苗家人说:苗歌是苗家人的命。侗家人说:饭养身,歌养心 236

飛:比翼双飞 240

这些年咱们没少讲这个“腾飞”,但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腾飞”?看来我们要向“繁体字”请教了。光有经济腾飞,一鸟独飞,这算不算腾飞?看到了老祖先留下的“原生态”的飛字,我们就琢磨,今天这个时代,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比翼双飞? 240

想一想咱们的节日都是怎么过的?城里的老百姓,有没有在节日里重温咱们的集体信仰?有没有在节日里共享咱们的集体快乐?恰恰是这两条,六合寨的老百姓办的利利索索,重温信仰,共享欢乐,都摆在你的眼前 243

反过来一琢磨咱们的文化生态,跟简体汉字一个感觉,一鸟独飞。咱们倒是有钱了,可除了钱,咱们还有什么? 247

站在跑马山上,你就体会到,“大雅”为什么会贯通着“大俗”。而且,节日的核心,是一个“礼”字,正是这个汉字,既支撑起我们信仰的天空,又给我们创造了一片集体狂欢的土地 249

你自已就要琢磨了,还不是咱一个人的问题,咱们背后那么多人,城里人,都没有“礼服”。礼从何来?从节日来。节日在哪里?没了。这就是咱们的尴尬,但我的感觉,还算是一种“甜蜜的尴尬” 252

我们应该怎样过孔子的生日 257

一个古代先哲和一个节日,在许多国家的文化传统中,往往起着“支撑一个国家文脉”的重要作用 257

“五伦之序”与“六伦之美” 261

孔子说的这句话,这三个简单的汉字,其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孔子本人,超越了中国人的祖先、超越了中国人这样的范畴,已经升华为全人类的“普世价值” 264

“六伦之美”为“人性的大美”做了充足的见证 265

这时候,我们就更深地体会到,为什么我们的先秦祖先在《乐记》里说,“生民之道,乐为大焉”;为什么孔子会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266

后记 269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