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豫晋陕史前聚落研究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豫晋陕史前聚落研究
  • 许顺湛著 著
  • 出版社: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 ISBN:753484131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556页
  • 文件大小:259MB
  • 文件页数:565页
  • 主题词:聚落地理-研究-中国-远古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豫晋陕史前聚落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1

壹 河南篇 29

第一章 旧石器时代聚落觅踪 29

第一节 豫西三门峡地区 30

第二节 豫西南地区 31

第三节 太行山区——小南海洞穴聚落 34

第四节 环嵩山地区(含洛阳盆地) 36

第二章 裴李岗文化聚落鹤立鸡群 47

第一节 裴李岗文化聚落发现情况 47

第二节 裴李岗文化聚落遗址内部情况举例 52

第三节 对裴李岗文化聚落的总体评说 67

第三章 河南仰韶文化聚落群研究 73

第一节 豫北地区仰韶文化聚落群 74

第二节 豫东地区仰韶文化聚落群 76

第三节 豫南地区仰韶文化聚落群 77

第四节 豫西地区仰韶文化聚落群 79

第五节 总体评析 87

第四章 河南仰韶文化聚落个例观察 89

第一节 仰韶村与庙底沟聚落遗址 90

第二节 灵宝西坡聚落遗址 92

第三节 淅川下王岗聚落遗址 97

第四节 郑州大河村聚落遗址与西山古城 103

第五节 濮阳西水坡聚落遗址 112

第六节 总体评说 113

第五章 河南龙山文化聚落群研究 119

第一节 豫北地区龙山文化聚落群 119

第二节 豫东地区龙山文化聚落群 122

第三节 豫南地区龙山文化聚落群 125

第四节 豫西地区龙山文化聚落群 130

第五节 总体评说 140

第六章 河南龙山文化聚落、古城个例观察 143

第一节 陕县庙底沟聚落及早期龙山文化 143

第二节 后岗类型聚落遗址 145

第三节 王油坊类型聚落遗址 149

第四节 下王岗类型聚落遗址 154

第五节 王湾类型聚落遗址 155

第六节 孟庄类型聚落遗址与古城 157

第七节 煤山类型聚落遗址与古城 160

第八节 总体评说 172

贰 山西篇 177

第一章 山西旧石器时代聚落觅踪 177

第二章 晋西南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聚落群研究 189

第一节 临汾市辖区聚落群 189

第二节 运城市辖区聚落群 193

第三节豫、晋、陕金三角对比观察 196

第三章 晋中南仰韶文化晚期聚落群研究 201

第一节 晋西南地区西王村类型聚落群 201

第二节 晋中地区义井类型聚落群 206

第三节 总体评说 210

第四章 晋中南庙底沟二期聚落群研究 212

第一节 晋中地区庙底沟二期聚落群 212

第二节 晋西南临汾辖区庙底沟二期聚落群 214

第三节 晋西南运城辖区庙底沟二期聚落群 218

第四节豫、晋、陕金三角庙底沟二期聚落群比较观察 220

第五章 晋中南龙山文化晚期聚落群研究 223

第一节 临汾辖区龙山文化陶寺类型聚落群 223

第二节 运城辖区龙山文化三里桥类型聚落群 231

第三节 晋东南龙山文化小神类型聚落群 236

第四节 晋中龙山文化白燕类型聚落群 240

第六章 龙山文化聚落群的归宿 256

第一节 晋西南地区夏文化聚落群 256

第二节 晋东南地区夏文化聚落群 261

第三节 晋中地区夏文化聚落群 264

第四节 对夏文化聚落群的推测 271

第七章 晋西南是古代文明的宝地 274

叁 陕西篇 287

第一章 陕西旧石器时代聚落觅踪 287

第二章 老官台文化聚落独霸一方 294

第一节 老官台文化的发现与分布 294

第二节 总体评说 300

第三章 陕西仰韶文化聚落群研究 305

第一节 关中平原仰韶文化聚落群 306

第二节 陕北、陕南地区仰韶文化聚落群 321

第三节 总体评说 331

第四章 陕西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聚落的启示 334

第五章 半坡类型聚落遗址鸟瞰 341

第一节 居住的房子 341

第二节 窖穴、圈栏和壕沟 344

第三节 生产工具 346

第四节 日常生活用具 348

第五节 文化艺术 350

第六节 科学技术 353

第七节 信仰与葬俗 358

第八节 总体评说 359

第六章 姜寨聚落遗址透视 361

第一节 文化遗迹发现概况 361

第二节 文化遗物发现概况 368

第三节 总体评说 373

第七章 陕西龙山文化聚落群研究 379

第一节 关中平原龙山文化聚落群 379

第二节 陕北、陕南地区龙山文化聚落群 387

第三节 总体评说 399

第八章 陕北龙山文化聚落群引发的思考 401

第一节 榆林辖区聚落变化情况 401

第二节 延安辖区聚落变化情况 404

第三节 不能不思考的问题 407

肆 联想篇 415

三皇五帝解读 415

太昊少典与考古学文化联想 425

五帝时代与考古学文化 441

从黄帝铸鼎原谈起 448

黄帝都有熊与大河村类型文化 460

对西山古城的推测 465

五帝时代的邦国文明 471

五帝年寿质疑 484

从濮阳龙山文化聚落群想到颛顼 490

帝喾居毫的地望 496

黄帝文化与中华民族 500

炎黄文化研究的回顾 507

对学术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514

神话中的历史真谛——《山海经》中的邦国、部落解读 521

说几句心里话 556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