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北京官话方言岛研究 清东陵和清西陵的满族汉语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北京官话方言岛研究  清东陵和清西陵的满族汉语
  • 王远新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600245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79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395页
  • 主题词:北京话-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北京官话方言岛研究 清东陵和清西陵的满族汉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1

一、清东陵、清西陵北京官话方言岛的形成 3

二、方言岛的界定及其发展前景 9

三、清东陵、清西陵方言岛概况 15

四、研究述评 31

五、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37

六、理论依据及调查研究方法 40

七、调查词表和问卷的制定 42

八、调查阶段及调查内容 44

九、发音合作人基本情况 47

十、本研究使用的音标符号及说明 51

第一章 语音 53

第一节 东陵话语音系统 53

一、声母 53

二、韵母 54

三、声调 56

四、声韵配合 57

五、连读变调 57

六、轻声 59

七、儿化韵 60

八、东陵话新老派对比 62

九、东陵话的词汇和语法特点 65

第二节 西陵话语音系统 65

一、声母 65

二、韵母 67

三、声调 68

四、声韵配合 69

五、连读变调 70

六、轻声 71

七、“X-儿”形式 72

八、西陵话新老派对比 77

第三节 遵化话语音系统 79

一、声母 79

二、韵母 80

三、声调 83

四、声韵配合 83

五、连读变调 84

六、轻声 86

七、儿化韵 87

第四节 易县话语音系统 89

一、声母 89

二、韵母 90

三、声调 91

四、声韵配合 92

五、连读变调 93

六、轻声 94

七、“X-儿”形式 95

第五节 小结 99

第二章 音系比较 100

第一节 东陵话与遵化话音系比较 101

一、声母 101

二、韵母 101

三、声调 102

四、连读变调 102

五、轻声 103

六、儿化韵 104

第二节 西陵话与易县话音系比较 105

一、声母 105

二、韵母 105

三、声调 105

四、连读变调 106

五、入声字的派分 106

六、轻声 107

七、“X-儿”形式 107

第三节 东陵话与北京话音系比较 111

一、声母 111

二、韵母 112

三、声调 112

四、连读变调 112

五、轻声 113

六、儿化韵 113

第四节 西陵话与北京话音系比较 117

一、声母 117

二、韵母 118

三、声调 118

四、连读变调 118

五、轻声 119

六、“X-儿”形式 119

第五节 文白异读对比 124

一、东陵话和遵化话的文白异读 125

二、西陵话和易县话的文白异读 129

第六节 小结 132

第三章 儿化词专项调查 134

第一节 发音人儿化词调查 134

一、确定调查词项 134

二、调查方法 135

三、调查结果 136

第二节 儿化词使用的社会差异调查 143

一、确定调查词项 143

二、调查方法 144

三、抽样及主调查对象 145

四、调查结果 149

第三节 小结 201

第四章 影响东陵话和西陵话发展演变的因素 202

第一节 影响东陵话发展演变的因素 203

一、语言掌握及掌握程度 203

二、语言习得及习得环境 208

三、语言使用现状 212

四、语言态度及其对语言使用的影响 218

五、族际通婚及其对语言使用的影响 226

六、媒体和旅游等因素对语言使用的影响 229

第二节 影响西陵话发展演变的因素 232

一、语言掌握及掌握程度 234

二、语言习得及习得环境 239

三、语言使用现状 242

四、语言态度及其对语言使用的影响 247

五、族际通婚及其对语言使用的影响 253

六、媒体和旅游等因素对语言使用的影响 254

第三节 小结 256

结语 257

一、研究结论 257

二、研究方法的思考 260

三、本研究的不足 263

参考文献 265

附录 272

附录一、同音字表 272

附录二、长篇语料 308

附录三、声韵及单字调调查表 322

附录四、零声母专项调查字表 324

附录五、入声字专项调查表 328

附录六、轻声词专项调查表 330

附录七、儿化专项调查词表 333

附录八、连读变调专项调查词表 340

附录九、文白异读调查词表 344

附录十、语言使用、语言态度调查问卷 347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