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蚧虫泌蜡机制与应用外源信号分子进行生物防治的研究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蚧虫泌蜡机制与应用外源信号分子进行生物防治的研究
  • 张艳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9787503866791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59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171页
  • 主题词:生物防治-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蚧虫泌蜡机制与应用外源信号分子进行生物防治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概述 1

一、蚧虫及它的经济价值 1

二、蚧虫泌蜡腺体和蜡泌物超微结构的研究 4

三、外源信号分子在蚧虫生物防治上的应用 6

四、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10

第2篇 蚧虫泌蜡腺体的发育和蜡泌物的超微结构与功能 13

Ⅰ 材料与方法 13

一、蚧虫的采集 13

二、玻片标本的制备和虫种鉴定 13

三、蜡腺和蜡泌物超微结构的扫描电镜(SEM)观察 14

四、体壁组织石蜡切片的制备与观察 14

五、试验用蚧虫种类 15

Ⅱ 研究结果 17

一、蚧科昆虫的蜡腺及蜡泌物 17

(一)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japonicus Green 17

(二)褐软蚧Coccushesperidum L. 24

(三)柑橘盔蚧Parasaissetia citricola(Kuwana) 29

(四)日本纽棉蚧Takahashia japonica Cockerell 31

(五)锡金伪棉蚧Pseudopulvinaria sikkimensis Atkinson 34

二、粉蚧科昆虫的蜡腺及蜡泌物 36

(一)白蜡绵粉蚧Phenacoccus fraxinus Tang 36

(二)康氏粉蚧Pseudococcus comstocki(Kuwana) 52

三、珠蚧科昆虫的蜡腺及蜡泌物 57

(一)澳洲吹绵蚧Icerya purchasi Maskell 58

(二)埃及吹绵蚧Icerya aegyptiaca(Douglas) 61

四、毡蚧科及胭脂蚧科昆虫的蜡腺及蜡泌物 66

(一)柿白毡蚧Asiacornococcus kaki(Kuwana) 66

(二)胭脂蚧Dactylopius confusus(Cockerell) 72

Ⅲ 讨论 77

Ⅳ 本篇总结 80

一、结论 80

二、创新点 83

第3篇 应用外源信号分子在蚧虫生物防治上的研究 86

Ⅰ 材料和方法 86

一、红点唇瓢虫对柿树不同味源的趋性反应 86

(一)林地条件 86

(二)试验时间 86

(三)样树的MeJA处理和枝叶的采集 87

(四)红点唇瓢虫的采集 87

(五)红点唇瓢虫对柿树新鲜枝叶的趋性试验方法 87

(六)红点唇瓢虫对柿叶粗提物的趋性试验方法 88

(七)应用MeJA增加红点唇瓢虫在林间的种群密度的方法 88

二、外源信号MeJA诱导的柿树挥发物化学成分变化 89

(一)柿树挥发物成分的季节、昼夜、剂量变化和持续效应的试验设计 89

(二)柿树挥发性气体的收集方法 90

(三)挥发物化学组分分析的两种方法 90

(四)红点唇瓢虫对单组分味源的趋性试验方法 92

Ⅱ 研究结果 92

一、红点唇瓢虫对不同味源的趋性反应结果 92

(一)7月份红点唇瓢虫的趋性反应结果 92

(二)9月份红点唇瓢虫的趋性试验结果 96

(三)红点唇瓢虫对柿树挥发物粗提物的趋性反应 100

(四)应用MeJA处理柿树提高红点唇瓢虫在林间的种群密度 100

二、MeJA诱导柿树挥发物成分的变化与红点唇瓢虫趋性之间的关系 101

(一)不同季节的影响 101

(二)昼夜变化的影响 118

(三)不同剂量的影响 126

(四)持续时间的影响 129

(五)红点唇瓢虫对单组分味源的趋性试验 138

Ⅲ 讨论 139

Ⅳ 本篇总结 144

一、结论 144

二、创新点 146

参考文献 149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