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唯物辩证法大纲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李达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2001·171
- 出版时间:1978
- 标注页数:501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51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唯物辩证法大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页 1
引言 1
第一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精神武器 5
前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一科学和彻底革命的哲学 5
第一章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 9
第一节 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9
划分哲学上两大党派的唯一标准 9
唯物论的根本论纲 12
唯心论的根本论纲 13
二元论和折衷论 15
第二节 唯物论与唯心论两军对战的社会阶级根源和认识论根源 18
唯物论与唯心论对立的社会阶级的根源 18
唯物论与唯心论对立的认识论的根源 20
唯物论与科学联盟 23
唯心论与宗教联盟 25
第二章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 30
第一节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可知论的基本观点 30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对立同唯物论和唯心论对立的关系 30
绝对唯心论的可知论 31
旧唯物论的可知论和辩证唯物论的可知论的区别 33
第二节 不可知论的基本观点 35
休谟和康德的不可知论 35
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哲学的不可知论 37
第三章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42
第一节 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42
关于发展的两种见解 42
两种发展观互相对立的焦点 43
两种发展观斗争的历史根据 48
第二节 两种发展观的斗争 48
唯物辩证法与现代形而上学的斗争 52
发展观与哲学基本问题的关系 55
第四章 唯物辩证法的对象及其一般特征 58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的对象 58
哲学的对象 58
唯物辩证法的对象 60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的一般特征 63
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63
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的统一 64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66
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68
第二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认识史的唯物的辩证的综合 73
前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认识史的积极成果的批判的总结 73
原始的思维 80
第一章 唯物辩证法的前史 80
第一节 原始时代的人类认识 80
原始的宗教的世界观 81
第二节 古代哲学中的辩证法和唯物论 82
古代自然哲学发生的历史根据 82
泰勒斯与赫拉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中的辩证法 84
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唯物论 85
古代自然哲学的积极意义 88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哲学中的逻辑学 89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 91
第三节 中世纪哲学中积极的成分 94
中世纪阿拉伯哲学中的唯物论 94
唯名论与二重真理论的积极意义 96
第四节 西欧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哲学中的积极成分 97
十六——十七世纪英国的唯物论 97
十七世纪西欧大陆各国的哲学 100
十八世纪法国唯物论 103
第五节 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辩证法和唯物论 106
德国古典哲学的历史根据 106
康德哲学中的辩证法 108
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 109
黑格尔学派的分裂和费尔巴哈唯物论的出现 113
第二章 唯物辩证法的创立和发展 117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创立的历史根据 117
十九世纪前半期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上的矛盾 117
十九世纪前半期资本主义社会政治上的矛盾 118
十九世纪前半期意识形态上的矛盾 120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创立的过程 122
费尔巴哈唯物论的缺陷的克服 122
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改造 126
辩证的唯物的自然观的形成 129
唯物史观创立的过程 132
唯物史观的创立和哲学革命的实现 136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 138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 138
列宁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 142
毛泽东同志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 149
第三篇 世界是物质统一体的无限发展过程 163
前言 唯物辩证法是彻底的物质一元论 163
第一章 物质、运动、空间与时间 166
第一节 物质 166
物质的范畴 166
物质范畴同物质结构观念的区别和联系 169
物质同物质形态的区别和联系 175
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性 177
第二节 运动 177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 184
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相互关系 187
运动的守恒性 190
第三节 空间与时间 193
空间和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193
空间和时间的客观性 199
空间和时间的无限性 202
空间的三维性和时间的一维性 207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的统一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210
第一节 世界是物质的统一体 210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 210
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 212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高级发展阶段 215
世界无限发展原理的意义 216
第二节 世界是无限发展的过程 216
从地球的产生到人类社会的出现 217
第三节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21
由低级的反映形式到高级的反映形式的发展 221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225
意识对物质世界的反作用 229
第四篇 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 235
前言 唯物辩证法的规律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235
第一章 对立统一规律 241
第一节 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 241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 241
两种发展观根本分歧的焦点 242
理解辩证法的钥匙 245
学习唯物辩证法的目的 247
矛盾的普遍性 248
第二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248
矛盾的特殊性 252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 255
第三节 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257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 257
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 262
第四节 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265
矛盾双方的同一性 265
矛盾双方的斗争性 270
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275
第五节 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 279
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及其解决方法 279
矛盾性质的转化 282
质 284
第一节 质、量、度 284
第二章 量变质变规律 284
量 290
度 293
第二节 量变和质变 297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运动的两种状态 297
由量变到质变 298
由质变到量变 302
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 303
质变过程中的量的扩张 306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308
第三节 飞跃的形式 312
飞跃的形式取决于事物的性质和条件 312
飞跃是一个过程 316
事物内部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 318
第一节 肯定和否定 318
第三章 肯定否定规律 318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 320
唯物辩证法否定观的实践意义 321
第二节 由肯定到否定,由否定到肯定 325
波浪式的前进运动 325
对曲解这一规律的若干论点的批判 328
这一规律的实践意义 330
第三节 新生事物的不可战胜性 333
新生事物的概念 333
新生事物的不可战胜性 335
这一原理的实践意义 337
第一节 本质与现象 343
唯物辩证法的诸成对范畴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化形态 343
第四章 唯物辩证法的诸成对范畴 343
本质与现象 345
本质与现象的辩证关系 348
第二节 内容与形式 352
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 352
这一原理的实践意义 355
第三节 原因与结果 363
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363
因果联系的辩证法 367
因果性原理的实践意义 370
第四节 必然性与偶然性 374
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根据 374
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 377
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80
关于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反唯物辩证法的见解 381
必然性与偶然性原理的实践意义 384
可能与现实的一般涵义 386
第五节 可能与现实 386
由可能性向现实的转化 392
第五篇 当作认识论和逻辑学看的唯物辩证法 399
前言 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的同一性 399
第一章 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是科学的革命的认识论 413
第一节 反映论 413
认识的唯一泉源是物质世界 413
认识能够提供客观世界的正确映象 414
第二节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418
实践观点 418
辩证观点 421
第一节 实践的概念 424
马克思主义以前哲学中的实践概念 424
第二章 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 424
唯物辩证法的实践概念 425
第二节 认识依赖于实践 427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427
实践决定认识的内容 429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432
第三章 认识的低级阶段——感性认识 437
第一节 感性认识的形式 437
感觉 437
知觉 439
表象 440
第二节 感性认识的地位和作用 442
感性认识的重要性 442
感性认识的局限性 446
概念 449
第四章 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 449
第一节 理性认识的形式 449
判断 453
推理 455
第二节 思维方法 457
归纳和演绎 457
分析和综合 462
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 466
第五章 认识的检验和发展 470
第一节 由认识到实践 470
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470
认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473
第二节 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 474
对于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过程 474
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 478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群众路线 481
第六章 真理论 486
第一节 真理的客观性 486
真理是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 486
对真理的客观性的歪曲 487
第二节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489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 489
对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的歪曲 490
第三节 真理的具体性和普遍性 493
真理的具体性 493
真理的普遍性 495
第四节 真理在斗争中发展 497
真理发展的规律 497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