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行政管理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张永桃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5002879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583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603页
- 主题词:管理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行政管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 1
绪论 1
第一节 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1
行政的涵义 1
行政管理及其规律 6
行政管理学的主要内容 9
第二节 研究行政管理学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行政管理学的目的 13
研究行政管理学的现实意义 15
第三节 行政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17
研究行政管理学的指导原则 17
借鉴外国行政管理学的一些研究方法 19
怎样学习行政管理学 23
第一篇 行政理论 27
第一章 行政管理的特点和类型 27
第一节 行政管理的性质和特点 27
行政管理的二重性 27
现代行政管理的一般特点 30
我国行政管理的特点 32
第二节 行政管理的类型 34
行政管理类型的划分 34
我国行政管理类型的选择 37
第一节 行政管理的功能 40
行政管理功能的涵义 40
第二章 行政管理的功能和原则 40
行政管理的功能分类 42
第二节 行政管理的原则 46
行政管理原则及其体系 46
我国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 48
第三章 行政管理原理 52
第一节 行政管理原理概述 52
行政管理原理的涵义 52
研究和运用行政管理原理的意义 53
第二节 人主原理以及相应的几个原理 55
人主原理 55
激励原理 58
能级原理 60
领导行为原理 62
第三节 系统原理及其相应的几个原理 64
系统原理 64
整分合原理 66
封闭原理 67
反馈原理 69
第四节 弹性原理和权变原理 70
弹性原理 70
权变原理 72
第五节 优化原理和效益原理 74
优化原理 74
效益原理 75
第一节 行政组织概述 81
组织的一般涵义 81
第四章 行政组织理论基础 81
第二篇 行政组织 81
行政组织的涵义 82
行政组织的特点 83
第二节 组织理论流派 84
行政组织理论的演变 84
官僚组织理论 87
科学管理组织理论 89
传统管理组织理论 90
非正式组织理论 92
决策过程组织理论 93
系统组织理论 94
管理科学组织理论 94
第五章 行政组织设计 97
第一节 行政组织结构 97
金字塔式的结构 97
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 97
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 98
职位、权力与责任 99
第二节 行政组织设计 99
组织设计的任务 99
组织设计要以目标为依据 100
管理幅度要适当 101
有序的指挥系统 101
分设执行部门和辅助部门 102
稳定性和机动性相结合 103
组织设计中人的因素 104
组织设计要合法化 105
组织设计的程序 106
第六章 行政组织运行 108
第一节 行政组织目标 108
行政组织目标的涵义 108
目标的层次性 108
组织内个人的目标 109
行政组织目标的多重性 109
行政组织目标和协调 111
第二节 行政组织环境 111
行政组织运行与环境 111
社会环境对组织的影响 112
周围环境对组织的影响 113
行政组织的内部环境 114
组织对环境的影响 115
第三节 行政组织管理 116
计划在行政组织运行中的作用 116
控制在行政组织运行中的作用 118
第三篇 行政行为 123
第七章 行政计划 123
第一节 行政计划的涵义与意义 123
行政计划的涵义 123
行政计划的特性 124
行政计划的功能与作用 125
第二节 行政计划的种类与形式 127
行政计划的种类 127
行政计划的层次与形式 129
制定行政计划的程序 132
第三节 制定行政计划的程序与原则 132
行政计划的原则 133
行政计划失败的原因 134
第八章 行政决策 137
第一节 行政决策的涵义及其重要性 137
行政决策的涵义 137
行政决策的特点 138
行政决策的重要性 139
国外行政决策理论 140
第二节 行政决策的原则与种类 143
行政决策的一般原则 143
行政决策的种类 145
行政决策的程序 148
第三节 行政决策的程序与方法 148
行政决策的模式与方法 151
第九章 公共关系 159
第一节 公共关系概述 159
公共关系的涵义 159
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 163
公共关系的兴起和发展 164
公共关系学与庸俗关系学的区别 167
第二节 公共关系的职能及其在决策中的作用 169
公共关系的职能 169
公共关系在决策中的作用 172
第三节 公共关系的对象与程序 175
公众是公共关系的特定对象 175
公众对象的分类 176
公共关系的程序 178
第四篇 行政领导 183
第十章 行政领导者 183
第一节 行政领导与职责 185
领导和行政领导的涵义 185
行政领导的基本职责 188
第二节 行政领导班子 193
行政领导者的基本素质 193
行政领导班子的合理结构 195
第十一章 行政领导体制 199
第一节 行政领导体制的涵义和类型 199
领导体制和行政领导体制 199
行政领导体制类型 201
第二节 我国行政领导体制 206
我国行政领导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206
我国现行行政领导体制的特点 209
第十二章 行政领导科学化 212
第一节 树立新的领导观念 212
行政领导科学化的内容 212
更新领导观念 213
第二节 建立科学的行政领导体制 214
领导体制的科学化 214
完善行政领导制度 215
第三节 科学的行政领导方式、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 217
选择科学的领导方式 217
运用科学的现代的领导方法 219
讲究领导艺术 222
第四节 树立为政清廉的作风 224
为政清廉是社会主义国家机关的根本作风 224
树立为政清廉的作风 225
第五篇 人事行政 233
第十三章 人事行政的基本原则及内容 233
第一节 人事行政的重要作用 233
安邦治国 233
振兴经济 234
开发人才 234
第二节 人事行政的基本原则 235
成绩为主的原则 235
适才适用的原则 236
以信待人的原则 237
赏罚分明的原则 238
第三节 人事行政的基本内容 239
人事行政内容的认识 239
人事行政的基本内容 240
第十四章 人事行政的基本制度 242
第一节 任用制度 242
任用的涵义 242
任用的原则 242
任用的方式…………………………………………(244 )第二节 职位分类制度 246
职位分类的概念 246
职位分类的作用 247
职位分类的步骤 248
工资的形式 249
第三节 工资制度 249
工资的结构 251
工资制度的主要原则 252
第四节 考核制度 254
考核的内容 254
考核的种类 254
考核的等次 255
考核的方法 256
第五节 培训制度 257
培训的规划 257
培训的途径 258
培训的评价 258
退休的意义 259
第六节 退休制度 259
退休的方式 260
退休的条件 261
退休金的计发 262
第十五章 我国古代的官吏制度和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 263
第一节 我国古代的官吏制度 263
官吏选用制度 263
科举制度的兴衰 266
考绩与奖惩制度 271
监察制度的发展 275
工资制度——秩禄制度 279
民族自治区域行政管理的原则 281
官吏的退休制度 282
第二节 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 285
文官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285
文官制度的特点 287
文官制度的发展趋势 294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干部制度 298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干部制度的基本原则 298
党对干部工作的领导原则 298
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原则 299
干部工作和干部政策民主化原则 299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干部制度的主要内容 301
干部结构科学化 301
干部的任用制度 302
干部的考核制度 304
干部调配和流动制度 305
干部的培训制度 308
干部的工资制度 310
干部的退休制度 315
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沿革 317
第三节 我国的干部人事制度及其改革 317
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 319
第六篇 部门行政 325
第十七章 经济行政及其管理 325
第一节 经济行政的性质 325
经济行政的涵义 325
经济行政运行原则 326
第二节 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 327
领导职能 327
服务职能 329
第三节 政府管理经济的方法 330
行政方法 330
经济方法 331
经济体制和经济机构的涵义 332
法律方法 332
第四节 经济体制和经济机构 332
计划体制与机构 333
第一节 行政机关概述 334
第二十章 机关行政及其管理 334
财政管理体制与机构 334
金融体制与机构 335
价格体制与机构 335
劳动工资管理体制 336
物资体制与机构 337
工商体制与机构 338
外贸体制与机构 338
第五节 财务行政 339
财务行政的涵义 339
财务行政管理的任务和原则 340
预算制度 340
会计制度 341
审计制度 341
教育行政管理的重要性 343
教育行政管理的原则 343
第一节 教育行政管理 343
第十八章 部门行政及其管理 343
教育体制 344
教育管理机构 346
第二节 科技行政管理 347
科技行政管理的必要性 347
科技行政管理的特点 348
科技管理制度 348
科技行政管理机构 350
社会主义文化与行政 351
第三节 文化行政管理 351
文化行政的行业管理 352
文化行政管理的特点 352
文化管理行政机构 354
医药卫生行政管理的涵义 355
第四节 医药卫生行政管理 355
医药卫生管理的基本制度 356
医药卫生管理机构 357
第十九章 地区行政及其管理 358
第一节 地区行政管理概述 358
行政区划和地方政府 358
地区行政管理的意义 360
地区行政管理的原则 362
第二节 城市行政管理 363
城市行政管理的意义 363
城市的结构和功能 364
城市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 365
城市行政管理的特点 366
我国城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368
第三节 乡村行政管理 370
国家对农业的宏观行政管理 370
县级行政管理 372
乡镇级行政管理 373
特别行政区的行政管理 376
第四节 特区行政管理 376
经济特区行政管理 378
第五节 民族自治区域的行政管理 379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必要性 379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 380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机关 382
国家行政机关的涵义 384
行政机关的类型 385
国家行政机关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387
行政机关之间的相互关系 387
机关管理的涵义 388
第二节 机关行政管理的意义 388
机关管理的意义 389
第三节 机关管理的主要内容 393
机关文书档案管理 393
机关会议管理 400
机关事务管理 403
第七篇 行政立法和行政监督 406
第二十一章 行政立法 406
第一节 行政立法 406
行政立法的涵义 406
西方国家的委任立法 407
我国的行政立法 412
第二节 行政法规 415
行政法规的涵义及其分类 415
行政法规的生效要件 416
行政法规的效力范围 418
行政法规的效力等级 419
第二十二章 行政监督 421
第一节 行政监督 421
行政监督的涵义及其必要性 421
行政监督的连续性 423
行政监督的广泛性 424
第二节 审计监督 431
审计机关 431
审计分类 432
我国的审计监督 433
第三节 行政诉讼 434
行政诉讼的涵义及其主体 434
行政诉讼原则 435
我国的行政诉讼 436
第四节 行政处罚 438
行政处罚的罚则 438
行政处罚的程序 439
第八篇 行政方法与行政技术 443
第二十三章 行政方法 443
第一节 行政方法概说 443
行政方法的定义 443
行政方法的发展 444
行政方法的分类 445
第二节 行政方法 447
运用行政方法的依据 447
行政方法的科学化 448
第三节 法律方法 450
法律方法及其特点 450
法律方法的作用与实质 451
第四节 思想教育方法和经济方法 454
思想教育方法 454
行政管理工作的经济方法 455
第一节 系统管理 457
系统科学思想 457
第二十四章 行政技术 457
系统管理原则 460
系统工程 463
第二节 管理数学方法 464
管理的数学化趋势 464
主要管理数学方法及其作用简介 466
计划评审技术 471
第三节 管理信息系统 473
电子计算机应用于行政管理的必然性 473
现代化管理信息系统 474
办公室的自动化 476
第二十五章 行政程序 477
第一节 行政程序概述 477
行政程序及其分类 477
行政程序的基本特点 480
行政工作程序化的必要性 482
第二节 行政程序优化 484
行政程序的设计原则 484
简化行政程序的标准与方法 486
优化行政程序的若干技术方法 489
第九篇 行政效率和行政改革 492
第二十六章 行政效率………………………………………(492 )第一节 行政效率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492
行政效率的涵义 492
行政效率的层次 495
行政效率的地位和作用 496
第二节 行政效率的评价与测量 497
衡量行政效率的困难和目的 497
行政效率的社会性评价 499
行政效率的技术性测量 500
第三节 行政效率的提高 502
影响行政效率的因素 502
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与方法 503
第二十七章 行政体制改革 505
第一节 行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及内容 505
行政体制的涵义 505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507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内容与方向 510
第二节 我国政府机构的改革 512
我国政府机构的现状 512
政府机构改革的内容和关键 515
行政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520
第一节 行政管理学的产生 520
第二十八章 西方行政学的产生和发展 520
第十篇 行政学史 520
行政学科学体系的形成 524
第二节 行政管理学发展的几个阶段 526
行政管理学发展阶段的划分 526
科学管理时期的行政管理学 528
行为科学时期的行政管理学 532
现代化管理时期的行政管理学 538
第二十九章 当代西方行政学主要流派 540
第一节 管理过程学派 540
第二节 现代行为科学学派 542
第三节 社会系统学派 548
第四节 决策理论学派 551
第五节 权变理论学派 553
第六节 系统管理学派 557
第七节 管理科学学派 560
第八节 经验主义学派和新公共行政学派 562
第三十章 社会主义行政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565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行政管理的理论 565
社会主义行政管理理论的来源 565
列宁的国家行政管理理论 568
第二节 苏联东欧国家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 571
苏东国家行政管理的理论研究状况…………………(571 )苏东国家的行政管理原则……………………………(572 )苏东国家行政管理机构 573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行政管理理论在我国的实践 576
革命根据地时期的行政管理 576
社会主义时期的行政管理 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