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注讲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注讲
  • 伍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ISBN:750390982X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555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57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注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1

1 清王朝在它的末期已成为一个卖国的、极端腐败的、扼杀中国的生机因而深受人民痛恨的政权 1

2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已经有过许多献身于民族进步事业的人民英雄 2

3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4

4 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伟大功绩是不可抹煞的 6

5 日本乘第一次世界大战方殷的机会提出企图独占中国的“二十一条” 8

6 袁世凯一度恢复帝制 9

7 张勋拥戴宣统皇帝复辟 11

8 国内军阀的割据和混战愈演愈烈 12

9 思想界掀起一股尊孔读经的逆流 14

10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方案并不是包治中国百病的良药 15

11 五四以前的初期新文化运动,正是新的革命风暴即将到来的预兆和前奏 16

12 “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 18

13 为什么1917年爆发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能够在中国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响 19

14 李大钊是在中国大地上举起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旗帜的第一人 20

15 当中国的思想界发生剧烈变化的时候,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在悄悄的发生深刻的变动 22

16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24

17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26

18 中国的先进分子经过反复的比较,推求,才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 27

19 问题与主义之争 29

20 初期新文化运动的思想领袖陈独秀 32

21 湖南学生运动的著名领袖人物毛泽东 33

22 抛弃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指引的道路,是相当多的中国先进分子共同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35

23 中国工人阶级政党的建立,得到了列宁领导的第三国际(即共产国际)的帮助 37

24 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中国工人阶级最密集的中心城市上海首先建立的 39

25 成立共产主义小组的地方,多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影响较深、产业工人较为集中、已经出现一批相信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的中心城市 40

26 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开始成为一股强大的思潮 42

27 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 43

28 对中共一大召开时间的考证 44

29 华盛顿会议从反面给予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实际的教育 46

30 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 48

31 党的二大第一次提出明确的民主革命纲领 49

32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50

33 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 52

第二章 在大革命的洪流中 56

1 以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为目标的大革命是一场民族民主的大革命 56

2 党在准备建立统一战线时,首先考虑同国民党合作,是很自然的 58

3 中国国民党一大的成功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64

4 国共合作实现后,以广州为中心,汇集全国的革命力量,很快开创了一个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革命新局面 67

5 国民党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体 72

6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举行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76

7 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是从1925年5月上海工人反英反日大罢工开始的 79

8 国共两党合作完成了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工作 81

9 蒋介石是一个以两面姿态出现的野心家 83

10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87

11 1926年1月1日至19日,中国国民党在广州举行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91

12 《整理党务决议方案》 94

13 北伐战争的直接打击目标是受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 96

14 五原誓师 97

15 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展,北伐军所到之处,军阀统治被推翻,工农群众运动立刻以空前的规模迅速高潮起来 100

16 党的领导机关所犯的一个重大错误,就是“在北伐的过程中,忽视了军队的争取,片面地着重于民众运动” 105

17 南方革命阵营分裂的趋势,从1926年11月北伐军在江西战场上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开始明朗化了 107

18 面对着革命阵营内部随时有可能发生破裂的严重局面,中国共产党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在这个问题上,有着两种不同的意见 110

19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13

20 四一二政变后,国内的政治局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全国形成三个政权对峙的局面 115

21 “西北学说” 117

22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7年4月27日至5月10日在武汉举行 118

23 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共产国际执行会曾通过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并给中共中央发来相应的指示(即“五月指示”) 120

24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正式同共产党决裂 122

1 工农运动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走向低沉 126

第三章 掀起土地革命的风暴 126

2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危急情况下,为了挽救革命作出的第一声响亮回答 127

3 八七会议是一个转折点 129

4 秋收起义 131

5 广州起义 132

6 1928年初,中国共产党还在全国其他一些地区先后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 134

7 共产国际代表罗米那兹作出了许多错误的指导 139

8 1927年11月召开的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 140

9 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帮助下于苏联莫斯科举行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141

10 六大以后一段时间内,党的实际负责人是周恩来 143

11 大革命失败后,集中体现中国革命正确方向的是毛泽东、朱德领导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144

12 毛泽东、朱德把红军的经验概括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 145

13 对袁文才、王佐的农民武装进行改造 146

14 赣西南和闽西的苏维埃政府相继成立,两处地方武装也有很大的发展,为后来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147

15 6月22日在福建龙岩召开的中共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围绕着要不要设立军委的问题发生的争论 150

16 古田会议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152

17 商南起义 154

18 六霍起义 155

19 百色龙州起义 156

20 南京国民党政府成立后,有过一段时间的相对稳定时期,但自1929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起,重又陷入连年不断的新军阀混战之中 157

21 陈独秀等人由于对革命前途悲观失望,逐渐变成取消主义者 159

22 中苏中东路事件 161

23 1930年蒋阎冯中原大战 163

24 9月24日至28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扩大的六届三中全会 164

25 共产国际东方部副部长米夫 166

26 从六届四中全会起,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领导机关内开始了长达四年的统治 167

27 何孟雄、林育南、李求实 170

28 罗章龙等在反对四中全会的名义下擅自成立“中央非常委员会”,进行组织第二党的分裂活动 172

29 红军反“围剿”的胜利 173

30 江西宁都起义 176

31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军国主义者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又是他们为把中国变成日本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严重步骤 177

32 东北军将领马占山、李杜等在东北抗日 179

33 日军进攻上海时,蒋光鼐、蔡廷锴指挥的第十九路军奋起抵抗,给了日军沉重打击 180

34 冯玉祥在张家口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遭到南京政府的阻挠和破坏 182

35 已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并同党一直有着亲密关系的鲁迅 184

36 “罗明路线” 186

37 邓(小平)、毛(泽覃)、谢(唯俊)、古(柏)的“江西罗明路线” 187

38 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189

39 坚持南下并同党中央分裂的张国焘 191

40 瓦窑堡会议是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的伟大转折时期中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 193

41 从抗日反蒋到逼蒋抗日,这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阶级关系变化的实际状况而作出的一个重大政策变动 194

第四章 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 198

1 芦沟桥事变 198

2 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200

3 宋哲元 201

4 李济深等领导的中华民族革命同盟从一度反蒋抗日转到拥蒋抗日的立场 202

5 国家社会党、中国青年党、中华职业教育社、乡村建设派等一致表示拥护政府抗战和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204

6 以陈嘉庚为主席的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 205

7 抗日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 207

8 苏联明确地支持中国抗战,但它更看重的是国民党的力量,把它看作抗日战争的主力 208

9 抗日战争时期的国民政府仍然是国民党一党的专政的政府,而不是民族民主统一战线的政府 210

10 英、美采取两面政策 211

11 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 214

12 洛川会议 215

13 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 216

14 国民党政府首都--南京在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日本军国主义者进行了长达六周的骇人听闻的血腥大屠杀 217

15 国民党军队先后进行了平津、淞沪、晋北、徐州以及保卫武汉等战役,并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219

16 山西新军 221

17 忻口战役 222

18 东北抗日联军 224

19 中共中央长江局 225

20 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227

21 法国共产党“一切为了人民阵线,一切经过人民阵线”的经验 228

22 六届六中全会基本上纠正了王明的右倾错误 230

23 抗日战争逐渐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232

24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233

25 中共中央南方局 235

26 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主要责任 236

27 陕甘宁边区首届参议会 237

28 减租减息 239

29 1939年、1940年间,日军对国民党正面战场也发动了一些规模较小的进攻战役 240

30 制造多起磨擦事件 242

31 国民党顽固派掀起了第一次反共高潮 243

32 蒋介石集团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 245

33 中国远征军进军缅甸支援反法西斯同盟国作战 246

34 精兵简政 248

35 制止第三次反共高潮 249

36 史迪威 251

37 赫尔利 252

38 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果夫)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 254

39 国民党战场出现大溃败的局面 256

40 国民党统治区爱国民主运动高潮 257

41 “毛泽东思想”的概念 259

42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61

43 “抢救失足者运动” 262

第五章 争取民主革命的全国性胜利 265

1 国内各派政治力量的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 265

2 国际上,英、美、苏三国当时都表示不赞成中国发生内战 266

3 “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268

4 一二·一运动 270

5 九三座谈会 272

6 马歇尔作为杜鲁门总统特使赴华“调停”内战 273

7 会议期间,中共代表经常同民盟代表等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事先协商,取得一致,采取共同行动 275

8 “中国和平民主新阶段” 276

9 较场口事件 278

10 《五四指示》 279

11 在敌军重兵围困下,中原军区主力由司令员李先念、政治委员郑位三率领,于1946年6月26日晚间分两路突围 281

12 7月11日,国民党特务在昆明暗杀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李公朴……接着在同月14日,西南联大教授、诗人、文学家闻一多又被用同样的手段暗杀 282

13 苏联领导人对形势作了悲观的估计 284

14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286

15 粟裕指挥华中野战军在苏中地区七战七捷 287

16 所谓“国民大会” 289

17 一切和平谈判之门都被国民党当局封死 290

18 孟良崮战役 292

19 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已被粉碎 293

20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295

21 美军暴行 296

22 一场声势浩大的抗议驻华美军暴行的群众运动 298

23 1947年2月28日,台湾人民为反抗国民党当局的暴政举行武装起义 299

24 民变……“抢米”风潮 301

25 内蒙古自治运动 302

26 新疆北部伊梨、塔城、阿尔泰三区革命运动 304

27 土改运动广泛发动后在一个时期内曾发生“左”的偏向 305

28 中共中央发现这些问题后,立刻采取坚决措施加以纠正,逐步引导土地改革运动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307

29 1947年下半年,战局发生了对蒋介石不利的根本变化 309

30 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在1948年陷于绝望的崩溃状况 311

31 反迫害斗争 312

32 曾在一部分民主人士和中间阶层中有过影响的“中间路线”(即“第三条道路”)的政治主张迅速走向破产 314

33 国民党的民主派开始实行革命的联合 316

34 蒋介石下野 317

35 侵入中国内河长江的“紫石英”号等四艘英国军舰先后驶向人民解放军防区,妨碍渡江,中英双方发生武装冲突 319

第六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321

1 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人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的篇章 321

2 在经济上,新中国所继承的是一个十分落后的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322

3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324

4 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326

5 没收官僚资本 328

6 稳定物价和统一财经的工作是新中国成立后在财政经济战线上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胜利 330

7 1950年6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332

8 中国人民志愿军 334

9 从1950年冬到1953年春,在新解放区占全国人口一多半的农村领导农民完成了土地制度的改革 335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37

11 镇压反革命运动 338

12 帝国主义的封锁禁运,阻碍了中国的对外开放 340

13 我国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大规模水利建设 342

14 合理调整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 344

15 “三反”运动 346

16 “五反”运动 348

17 新中国成立后,党主张“有步骤地谨慎地进行旧有学校教育事业和旧有社会文化事业的改革工作,争取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 351

18 1951年在报刊上展开了一场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353

19 1954年,毛泽东从支持两位青年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批评文章开始,又领导发动了一场对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广泛批判 355

20 1955年,又展开了一场对胡风的文艺思想的批判 358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60

22 着重整顿党的干部的整风学习 362

23 1951年春天,中共中央召开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决定对全党的基层组织进行一次普遍的整顿 363

24 统购统销 365

25 党对资本主义商业的政策,概括为“利用、限制、改造” 367

26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同民族资产阶级建立联盟,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继续保持联盟。这种历史背景加上现实的需要和可能,使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的历史上第一次有效地实行了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 370

第七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373

1 我党先后发表《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两篇文章,表明自己的原则立场 373

2 党注意到急躁冒进的情况并且着手加以纠正 375

3 《论十大关系》一文的写作,是我党为寻找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进行的一次理论探索 378

4 八大正确的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在今后的根本任务 380

5 八大以后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进一步探索 382

6 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 384

7 在八届中三全会上改变了八大一次会议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矛盾的判断 387

8 1958年1月和3月,毛泽东先后在南宁和成都召开有部分中央和地方领导人参加的工作会议,更加严厉地批判反冒进 389

9 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劝,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391

10 北戴河会议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迅速推向高潮 394

11 从第一次郑州会议起,毛泽东首先提出并带头纠正已经觉察到的“左”倾错误 395

12 陈云受毛泽东和中央书记处的委托,落实钢铁生产指标 398

13 经过八九个月的紧张努力,“共产风”、浮夸风、高指标和瞎指挥受到初步的遏制 400

14 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反右倾斗争 402

15 1960年11月中央发出《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 405

16 毛泽东要求全党恢复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作风 407

17 1961年1月八届九中全会正式通过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410

18 农业六十条 412

19 手工业三十五条 415

20 商业四十条 416

21 工业七十条 418

22 高教六十条 420

23 文艺八条 422

24 科研十四条 424

25 对我国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重新作出科学判断 426

26 七千人大会 428

27 中南海西楼会议 431

28 七千人大会以后,在农业生产的家庭承包责任制方面从下到上进行了相当规模的大胆探索 433

29 检查纠正在统战工作和民族工作中的“左”的错误 435

30 对在“反右倾”等运动中受过批判和处分的干部和党员进行甄别平反工作 438

31 八届十中全会 440

32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442

33 在意识形态领域里也开展了过火的、错误的批判和斗争 444

34 继续调整的三年 446

第八章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 449

1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的发表,成为“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导火线 449

2 《人民日报》发表由毛泽东批示在全国广播的北京大学聂元梓等人攻击北京大学党委和北京市委的大字报 452

3 1966年5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8月八届十一中全会,是“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标志 453

4 1967年1月,首先在上海、然后在全国掀起了一场由造反派夺取党和政府各级领导权的狂暴行动 459

5 老一辈革命家的二月抗争 461

6 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464

7 党的九届二中全会 465

8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467

9 邓小平受命于危难之际,他不顾刚刚出来工作,困难重重的处境,以高屋建瓴、势如破竹的革命魄力,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领导才能,很快扭转了局势 469

10 “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 472

11 天安门事件 474

第九章 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478

1 祸国殃民的“四人帮”终于垮台 478

2 平反“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 481

3 1978年5月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485

4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490

5 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 494

6 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 496

7 1980年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500

8 1980年8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通过了邓小平关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 503

9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508

10 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 512

11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又一次修改宪法 514

12 1983年10月十二届二中全会作出关于整党的决定,开始全面整党 519

13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523

14 党的十三大系统地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确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526

15 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 529

16 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 533

17 在党着重纠正“左”倾错误的时候,社会上出现了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 535

18 十三届四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党在制止动乱、平息反革命暴乱这场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斗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538

19 中央通过了《关于坚持和改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 541

20 1990年3月召开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544

21 1990年12月举行的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 548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