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
  • 龚学增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ISBN:7503518324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380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8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1

目 录 1

民族问题篇 12

第一章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理论 12

一、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理 12

论的体系 12

二、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理论的 18

丰富和发展 18

贡献 27

三、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理论的重要 27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纲领、政策与实践 37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民族纲领的演变 37

及实践 37

二、建国以来党的民族政策与实践 42

三、建国以来民族工作的基本经验 61

第三章爱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64

一、中华民族凝聚力问题的提出及其含义 64

二、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和发展 70

三、弘扬爱国主义,振兴中华民族 83

一、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大意义 90

第四章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90

二、正确认识民族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存 92

在的发展上的差距 92

三、进一步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100

第五章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12

一、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确立及特征 112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关系 118

三、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26

一、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创举 135

第六章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35

二、我国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及经验 141

三、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47

第七章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53

一、精神文明建设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战略地位 153

二、少数民族地区的思想道德建设 159

三、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事业 169

四、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问题 177

一、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的大趋势 185

第八章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 185

二、近代以来中国各民族反帝反民族分裂的斗争 191

三、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 202

宗教问题篇 206

第九章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问题理论 206

一、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宗教问题理 206

论的体系 206

二、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宗教问题理论的 224

丰富和发展 224

理论 235

三、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 235

第十章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与实践 241

一、中国共产党宗教政策的演变 241

二、中国共产党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 245

三、建国以来宗教工作的实践及基本经验 253

第十一章当代中国宗教的演变及发展趋势 264

一、当代中国宗教的演变 264

二、当代中国宗教的社会性质 282

三、世纪之交中国宗教的状况及发展趋势 285

第十二章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长期存在的根源 297

一、社会根源和自然根源 298

二、认识根源和心理根源 311

第十三章当代中国宗教的社会作用 317

一、宗教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317

二、宗教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323

三、宗教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29

四、宗教与我国的对外友好往来 335

一、少数民族宗教问题的特点 339

第十四章正确处理少数民族地区的宗教问题 339

二、新时期少数民族宗教状况的良好局面 346

三、进一步做好少数民族地区的宗教工作 349

第十五章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358

一、“相适应”的根据 358

二、“相适应”的涵义和政治基础 363

三、促进“相适应”的措施 366

四、“相适应”是一个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 376

后记 380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