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张岱年全集 第3卷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张岱年 著
- 出版社: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 ISBN:7202019906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689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70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张岱年全集 第3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天人五论 3
〔一〕哲学思维论(天人五论之一) 3
自序 3
第一章 哲学之职分 5
一、哲学之基本特征 5
二、哲学系统与理论探索 7
三、哲学系统之不同类型与最真确的哲学 8
四、哲学与实证科学 11
第二章 哲学命题之意谓 12
一、命题 12
二、命题之类别 13
三、基本命题 14
四、意谓之准衡 16
五、真妄与正谬 19
六、哲学之命题 21
第三章 基本的思想方法 22
一、形式逻辑与方法论 22
二、形式逻辑 23
三、归纳法 26
四、辩证法 28
五、逻辑以外之方法 29
第四章 辩证法之主要原则 32
一、唯物的辩证法与唯心的辩证法 32
二、辩证法之基本概念 32
三、辩证法之基本原则 36
四、辩证法之基本要求 46
五、辩证法诸原则之推衍 48
六、辩证法原则之性质 50
第五章 辩证法之运用 53
一、运用辩证法应注意之事项 53
二、历程诸要素之关系之类型 56
三、辩证法与演绎归纳之关系 59
四、辩证法与解蔽 60
第六章 体验,解析,会通 62
一、逻辑、科学方法与哲学方法 62
二、哲学思惟之特点 63
三、体验 65
四、解析 66
五、会通 68
六、哲学之修养 69
〔二〕知实论(天人五论之二) 71
自序 71
第一章 知识中之可疑与不可疑 72
一、人的知识 72
二、可疑者之解剥 74
三、知识中之不可疑 76
四、原给 76
五、感相与感相关系 77
六、感景与感征 79
七、感景之分野 80
八、原给与能所分别 81
第二章 能知与所知 83
一、感相之现与逝 83
二、心与感官 84
三、感境 85
四、感相之外在所待 85
五、外在所待之延续 88
六、自我与外在事物 88
七、能所关系 90
第三章 感相与事物 91
一、由感相论事物与由事物论感相 91
二、感相之有与事物之有 91
三、感相之变异 93
四、事物感相与影像感相 95
五、感相之内缘成分与外缘成分 96
六、感相与外在事物之关系 97
七、外在事物之本来容状 99
八、感相之空时与事物之空时 100
九、感相在自然中之位置 101
十、感觉之诸要素之层次 103
第四章 众知者与其共同世界 104
一、外界实在之问题 104
二、何谓实在 104
三、他身与他心 107
四、由我推人与由人推我 108
五、他事与他物 109
六、生活实践为外界实在之证明 109
七、内外之互参 110
八、众知者之共同世界 111
九、怀疑与独断 112
〔三〕事理论(天人五论之三) 114
自序 114
第一章 实有 116
一、凡有与实有 116
二、凡有之区畛 117
三、实有与存在 117
四、事 118
五、历程 118
六、相 119
七、理 119
八、性 120
九、物 120
十、我 121
十一、关系 122
十二、道 122
十三、有待与无待 123
十四、体用 124
十五、无 125
十六、真 126
十七、大一与天 127
十八、究竟与最究竟 128
第二章 事物与空时 129
一、事与物 129
二、事素、事象、事实 129
三、物体之层次 130
四、气 131
五、机构 131
六、物物之相关 132
七、功能 133
八、事物之位置 133
九、天秩与天序 134
十、空间与时间 134
十一、空时一体 136
十二、宇宙 136
第三章 延续与变化 138
一、过去、现在、未来 138
二、永延 139
三、究竟之生生 140
四、变化 140
五、动 141
六、物之多类 141
七、物之等级 142
八、新 143
九、创造 145
十、进步与发展 146
十一、大化 147
第四章 关系与关联 149
一、关系与关系事实 149
二、关系之基本类别 150
三、单关系与合关系 151
四、个体关系之类别 151
五、因果关系 152
六、全分关系 153
七、内在关系与外在关系 153
八、一与多 155
九、自同与殊绝 155
十、关联 156
十一、具象与抽象之层次 157
第五章 理与性 159
一、常 159
二、理 159
三、形式 160
四、共相 161
五、性 162
六、自性与属性 163
七、简性与赜性 163
八、尽性 164
九、性之联系 165
十、元性与大理 166
十一、性之性与理之理 166
第六章 可能与必然 168
一、性与性之诸联系 168
二、可能 169
三、新可能 170
四、必然 171
五、不可能或必不然 172
六、因果 173
七、联因与独因 175
八、一因多果与多因一果 176
九、互为因果 177
十、因果联串及其互涉 177
十一、自足系统与非自足系统 178
十二、所以然与所然 179
十三、偶然 180
十四、前定与不测 181
第七章 两一与反复 184
一、同异 184
二、对立 185
三、对立的统一关系 186
四、宇宙中之基本对立 188
五、事物之内在矛盾 189
六、反复 190
七、变化之根源 192
八、乖违与和谐 193
第八章 事理之关联 195
一、理之界域 195
二、理之实虚与类之有无 196
三、泛在 196
四、理之层次 197
五、理与无名之朴 198
六、事理孰为根本 198
七、理在事上与理在事中 200
〔四〕品德论(天人五论之四) 202
自序 202
第一章 悬衡(价值与当然) 203
第二章 诠人(生存与理想) 207
第三章 辨命(自由与必然) 210
第四章 序德(人群与道德) 213
〔五〕天人简论(天人五论之五) 215
自序 215
一、天人本至 216
二、物统事理 217
三、物源心流 217
四、永恒两一 218
五、大化三极 220
六、知通内外 221
七、真知三表 222
八、群己一体 223
九、人群三事 224
十、拟议新德 225
张载--十一世纪中国唯物主义哲学家 231
一、张载的生平和他的时代 231
二、张载反对佛教唯心论的斗争 241
三、张载唯物论宇宙观的主要内容 244
(1)关于世界的物质性的学说 244
(2)关于物质的自己运动的学说 247
(3)关于物质运动变化的规律性的学说 250
(4)张载的唯物论学说的不彻底性 251
四、张载的辩证观念 254
五、张载的认识论 259
六、张载的伦理学说 263
七、张载的政治思想 270
八、张载哲学对于后来思想的影响 274
后记 278
宋元明清哲学史提纲 281
第一章 北宋时代中央集权制度加强时期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十世纪至十一世纪) 281
第一节 宋代哲学思想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 281
第二节 宋代初期的思想斗争与周敦颐、邵雍的哲学思想 286
第三节 张载的唯物主义学说 295
第四节 北宋中期功利思想与反功利思想的斗争 306
第五节 程颢与程颐的唯心主义思想 312
第二章 南宋至元末民族矛盾激化、中央集权继续加强时期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十二世纪至十四世纪中期) 327
第一节 朱熹的客观唯心主义 327
第二节 陆九渊与杨简的主观唯心主义 336
第三节 陈亮、叶适反映商人阶级要求的思想 342
第四节 宋元之际与元代的哲学思想 349
第三章 明代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时期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十四世纪中期至十七世纪中期) 353
第一节 明代哲学思想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 353
第二节 明代前期的哲学思想和罗钦顺、王廷相的唯物主义 356
第三节 王守仁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365
第四节 王艮、李贽的思想与明末的思想斗争 375
第四章 明清之际至清代中期封建制度没落时期唯物主义的发展及其反对唯心主义的斗争(十七世纪中期至十八世纪) 393
第一节 明清之际至清代中期哲学思想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 393
第二节 黄宗羲、顾炎武等的哲学观点与社会思想 396
第三节 王夫之的唯物主义 410
第四节 颜元、李塨的唯物主义思想 429
第五节 戴震的唯物主义 435
后记 446
中国伦理思想发展规律的初步研究 449
一、问题的意义 449
二、关于伦理思想的阶级本质 452
三、中国伦理思想的演变及其基本类别 464
四、宗教道德与人本主义倾向的对立 470
五、中国历史上一些基本的道德观念的分析 479
六、结论 490
中国伦理思想研究 497
序 497
第一章 总论 499
一、哲学与伦理学 499
二、中国伦理思想变迁的基本形势 501
三、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特点 503
四、如何评价中国古代伦理学说 505
第二章 中国伦理学说的基本问题 508
一、中国伦理学说所讨论的理论问题 508
二、关于伦理学的基本问题 511
三、历史上不同学派的更替 513
四、中国古代伦理学说的基本派别 514
第三章 道德的层次序列 518
一、道德的知与行 518
二、道德的纲领与条目 520
三、道德与社会风尚 527
四、道德的社会效应 530
第四章 道德的阶级性与继承性 535
一、中国古代思想家论道德的普遍性与相对性 535
二、道德的阶级性 537
三、道德的普遍性形式与特殊性内容 544
四、道德继承性--如何评价传统美德 546
第五章 如何分析人性学说 550
一、所谓人性的意义 550
二、对于人性概念的剖析 557
三、人性善恶 566
四、人性学说的评价 575
第六章 仁爱学说评析 577
一、孔子的“仁”与墨子的“兼爱” 578
二、道家对于儒、墨“仁爱”学说的批评 583
三、“博爱”与“民胞物与” 586
第七章 评“义利”之辨与“理欲”之辨 589
一、“义利”问题的演变 589
二、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 592
三、精神需要与物质需要 594
四、“理”与“欲”的对立与统一 596
第八章 论所谓纲常 602
一、先秦诸子的“君臣”观与“忠”的观念的演变 602
二、“三纲”批判 607
三、“五伦”与“五常” 610
四、礼、智、信的分析 613
五、其他道德规范 623
第九章 意志自由问题 626
一、古代关于意志的学说 626
二、“力”与“命” 630
三、“义”与“命” 632
四、“志”与“功” 633
第十章 天人关系论评析 636
一、伦理学与本体论 636
二、“天人合一”与“万物一体” 637
三、“天人之分”与“天人交胜” 646
四、天与人的区别与联系 649
第十一章 道德修养与理想人格 653
一、修身、养心 653
二、“内外”、“知行” 656
三、“仁人”、“圣人”、“至人” 659
四、如何评价古代修养论 663
第十二章 整理伦理学说史料的方法 665
一、史料的调查 665
二、史料的鉴别 667
三、史料的解释 668
四、史料的贯通 670
附录一:谈中国伦理学史的研究方法 674
附录二:引用书目 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