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政府过程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当代中国政府过程
  • 朱光磊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ISBN:7201026305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503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526页
  • 主题词:国家行政机关-研究-中国-现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政府过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 政府过程:学说与方法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和特殊性问题 1

第一节 “政府过程”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2

一、政府过程思想和方法的萌芽阶段 4

二、“政府过程”概念的提出和政府过程学说的形成及发展阶段 7

三、政府过程理论的稳定发展和普及阶段 11

第二节 “政府过程”的方法论特征 14

一、“政府过程”中的政府是“大政府” 14

二、“政府过程”中的政府是“现实的政府” 17

三、“政府过程”中的“过程”是政府的实际运作活动 20

四、“政府过程”实际上就是“政治过程” 21

五、小结 23

第三节 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的特殊性与中国政府过程研究的意义 24

一、研究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应当从当代中国政治的实际情况出发 25

二、研究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应以“实事求是”为基本准则 27

三、关于研究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的意义 29

第一编 中国国家政治权力结构与党政关系 31

第一章 中国国家政治权力结构 33

第一节 “党”的方面 33

一、中共中央委员会 34

二、附: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 38

三、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40

第二节 “政”的方面 41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41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48

三、国务院 50

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53

第三节 “军”的方面—中央军委 55

一、中央军委的性质和组成 55

二、中央军委的地位 56

第四节 “法”的方面 57

一、最高人民法院 57

二、最高人民检察院 59

三、广义的司法机关与党的政法委员会 61

第五节 当代中国政治权力结构的地方组织状况 63

一、中央和地方政治权力结构的一体性 63

二、地方政治权力结构的构成 64

第二章 当代中国的党政关系 66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在国家生活中的领导地位 66

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66

二、党的领导地位在其与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关系中的体现 69

第二节 “党政关系”中国最基本的政治关系 71

一、“党政关系”的概念及其在中国诸种政治关系中的特殊地位 71

二、“党政不分”:正在改革中的模式 74

三、目标:逐步建立规范化的“党政关系” 76

第二编 政府过程的开端:意见表达和意见综合 82

第三章 当代中国的主要社会利益群体 84

第一节 传统型的社会利益群体 85

一、产业工人群体 85

二、官员群体 88

三、知识分子群体 89

四、农业劳动者群体 90

五、军人群体 91

第二节 新兴社会群体 92

一、个体私营群体 92

二、乡镇企业职工群体 94

三、“三资”企业职工群体 95

四、大学生群体 96

五、矛盾的意见表达者:“两栖人” 97

六、几个可能产生的社会群体 98

第四章 意见表达的主体和方式 100

第一节 意见表达个体 101

一、当代中国意见表达个体的总体特点 101

二、普遍性意见表达个体 102

三、专业性意见表达个体 106

第二节 意见表达团体 109

一、当代中国意见表达团体的总体特点 109

二、制度性意见表达团体 110

三、结构性意见表达主体 121

四、功能性意见表达主体 125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意见综合过程 127

第一节 关于“意见综合”的几个理论问题 127

一、“意见综合”与“决策”的区别 127

二、“意见表达主体”与“意见综合主体”相同一的可能性 128

三、意见综合对于决策过程的意义 129

第二节 当代中国意见综合的主体 130

一、中国意见综合的层次性 130

二、中国的意见综合主体体系 131

第三节 中共中央领导下的意见综合过程 132

一、党内民主 133

二、权威影响 135

三、政治协商 136

四、会议完成 138

五、政治动员 140

第三篇 决策和决策的施行 141

第六章 决策过程 142

第一节 立法过程 142

一、法律草案的提出 143

二、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法律草案的审议 145

三、全国人大全体会议对法律草案的审议 147

四、简短的分析 148

第二节 “施政纲领”—政府工作报告的制定过程 150

一、确定报告的主题和基调,完成报告的初稿 151

二、送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 152

三、大范围和多方面征求意见 154

四、总理定稿 155

五、全国人大全体会议审议和通过 156

第三节 国家生活中的重大事项的决定过程 157

一、国家政治中枢组织进行的决策酝酿过程 158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程序 162

三、简短的分析 164

第四节 国家预算的编制和审议程序 165

一、国家预算的基本制度 166

二、国家预算的编制形式和收支范围 170

三、国家预算的编制程序 173

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国家预算草案的审查和批准 175

第五节 人事决策过程 177

一、“党管干部”—人事安排的基本管理机制 177

二、国家机关领导人人事安排的酝酿决策过程 179

三、全国人大关于国家机关领导人的选举、决定程序 183

第七章 政府决策的施行过程 186

第一节 党内的执行系统 186

一、党内执行系统的基本构成形式 187

二、中共中央领导机构的职能部门 188

三、各人民团体系统 191

第二节 国务院实施党和国家决策的活动 194

一、指导 195

二、服务 198

三、提取 199

四、分配 201

五、协调 203

六、管制 204

七、象征 204

第三节 中国党政系统实施重大决策的基本方式和步骤 205

一、传达 205

二、试点 207

三、计划 209

四、组织 210

五、指挥 211

六、协调 211

七、总结 212

第四节 “两院”的执法工作 212

一、中国司法体制建设概略 212

二、公检法机关之间的相互制约和执法工作过程 213

三、中央司法机关与地方各级执法机关的关系 215

四、执法机关工作运行的主要特点和问题 218

第五节 国家预算的执行 222

一、国家预算的执行机关 222

二、国家预算收入的执行 223

三、国家预算支出的执行 224

四、国家预算在执行中的调整 225

第四编 政府过程的保障机制:信息传输与监督 228

第八章 信息传输过程 229

第一节 80年代之前:单通道的信息传输与反馈机制 229

一、单通道信息传输体制的概念和特点 229

二、单通道信息传输体制在中国(80年代以前)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231

三、中国(80年代以前)单通道信息传输体制的主要弊端 234

第二节 80年代以来:“四位一体”的混合型信息传输体制 237

一、信息传输体制的转轨 237

二、党政信息系统的主导地位 238

三、思想—信息库初具规模 239

四、新闻媒介信息网络高速发展 244

五、非党政系统的信息机构开始出现 247

六、“四位一体”的混合型信息传输体制的总体特征分析 250

第三节 中国政府的政务信息工作 253

一、政务信息、政务信息工作和政务信息工作机构 253

二、政务信息的构成和来源 255

三、当代中国政务信息工作的发展趋势 257

第九章 中国政府过程中的监督体系 262

第一节 中国政府过程中的监督体系的基本框架 263

一、当代中国监督体系的形成过程 263

二、当代中国监督体系的基本框架 264

第二节 法律监督系统和法律监督程序 266

一、宪法监督 266

二、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 268

三、检察监督 272

第三节 政治监督系统和政治监督程序 274

一、党的监督 274

二、行政监督 278

三、政治协商监督 282

四、关于政治监督中几个值得注意和研究的问题 283

第四节 社会监督系统和社会监督程度 284

一、公民的社会监督 285

二、人民团体和群众组织的社会监督 287

三、新闻舆论监督 288

第五编 中国政府过程与国家经济、社会生活 291

第十章 中国政府的若干经济行为 293

第一节 中国政府的投资行为 293

一、中国政府投资行为的基本情况 293

二、中国政府投资行为的主要特点 297

三、中国政府投资行为的总体格局和投资体制改革的思路问题 300

第二节 中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303

一、政企关系的历史演变 303

二、关于“政府—企业共同性垄断”的有关问题 306

三、建立政府行业管理的新机制 308

第三节 中国政府的财政补贴 312

一、财政补贴的概念和当代中国财政补贴的特点 312

二、财政补贴的内容 313

三、中国政府支出财政补贴的量化分析 315

四、发展与稳定:财政补贴的正面作用 317

五、负担与异化:财政补贴的副作用 318

第四节 中国政府的国有资产管理 321

一、中国“国有资产”和“国有资产管理”的概念 321

二、中国政府传统国有资产管理机制的局限性 322

三、改革过渡期的政府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与内容 324

四、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和机制的改革趋势 326

第十一章 政府过程中的“第二财政” 329

第一节 “第二财政”的缘起及其相关政府行为 329

一、问题的提出:“第二财政”的缘起和扩展 330

二、“第二财政”的主要来源 331

三、“第二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 333

四、现行的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 335

第二节 “第二财政”及其相应政府行为的规范问题 338

一、控制收入来源,规划收入总量 338

二、严格管理好预算外支出 340

三、克服失控状态,杜绝相关不规范政府行为 341

四、加强人大监督,提倡司法监督 342

第三节 对治理不规范财政及相关政府行为的理论分析 344

一、根本原因的再分析:传统体制的自我探索 344

二、预算外政府行为的利弊分析 345

第十二章 “单位”的政府职能及分解 348

第一节 单位的概念和单位所分担的政府职能 348

一、研究单位问题的政治学意义 348

二、单位的基本概念 349

三、单位分担的政府职能 351

第二节 单位分担政府职能的历史根源和现实局限性 354

一、单位分担政府职能的历史根源和理论基础 354

二、单位分担政府职能的现实局限性 356

第三节 单位的政府职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分解 358

一、单位的政府职能将复归于政府 358

二、单位的社会——政府职能将复归于社会 360

三、单位的政治——政府职能要加以调整 361

第六编 中央——地方政府过程 364

第十三章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一) 366

第一节 关于“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基本指导思想 366

一、历史沿革 367

二、维护中央权威 370

三、尊重地方利益 371

第二节 实现“两个积极性”的基本机制 373

一、法制统一与“二级立法”体制 374

二、“全党服从中央”与“下级服从上级” 375

三、“条条”管理和“块块”管理 376

四、“党管干部”与“下管一级” 378

五、中央计划管理与地方经济自主性 379

六、统一财税管理与分税制 381

七、民族团结统一与民族区域自治 382

八、“一个国家”与“两种制度” 384

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385

第十四章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二) 386

第一节 中央——省政府过程 387

一、省制沿革 387

二、省政治权力结构 389

三、中央和省的政治关系 393

四、中国省政府过程的主要特点 394

第二节 中央——自治地方政府过程 397

一、中央与自治区的关系和自治区政府工作的主要特点 397

二、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 400

第十五章 中国农村政府过程 403

第一节 县制沿革与县政特点 404

一、县制沿革 404

二、县的政治权力结构 406

三、中国县政的主要特点 410

第二节 省——(地、市)——县政府过程 412

一、地区行政公署的政治地位和中间作用 412

二、“市管县”体制 416

第三节 县——乡(镇)政府过程 421

一、乡和镇的建制、机构 421

二、县对乡(镇)的领导机制 425

三、县人民政府部门与乡(镇)的“七所八站” 426

四、区公所的设置 428

五、“镇管乡”和“镇管村”模式 429

第四节 村民委员会 429

一、村民委员会的组织、任务和性质 429

二、村民委员会与政府的关系 431

第十六章 中国城市政府过程 436

第一节 市制的基本状况和主要特点 436

一、市制沿革和城市化进程 436

二、中国城市的政治类型 440

三、城市的政治权力结构 442

四、城市政府过程的主要特点 444

第二节 市——区政府过程 446

一、市辖区的基本状况和主要特点 446

二、区政的主要特点与“市——区”关系 448

三、区际关系 453

第三节 “市辖区——街”政府过程 453

一、街道办事处的性质、地位和组成 454

二、区人民政府对街道办事处的领导 456

三、街道经济工作 458

四、城市政府结构的改革问题 463

第四节 居民委员会 467

一、居民委员会的性质和地位 467

二、居民委员会的新问题和新任务 469

三、街道办事处对居民委员会工作的指导 470

结语 关于中国政府过程的总体分析 473

第一节 中国政府过程的总体特点 473

一、由革命斗争所造成的三个特点 474

二、由传统和国情所造成的三个特点 478

三、由改革开放所造成的三个特点 482

第二节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考 486

一、适时规范“党政关系” 487

二、完善人大“双重结构”的运行模式 488

三、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490

四、强化税制改革 491

五、拓宽、规范意见表达和信息传输的渠道 492

六、减少“条条”数量,缩小“条条”权限 494

七、发展社会中介组织 495

八、规范行政区划 496

九、简短小结 497

主要参考书目录 499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