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状元笔记·教材详解 高中生物 必修3 稳态与环境 人教版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龙门书局教育研究中心丛书组编;姚登江学科主编;姚登江本册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龙门书局
- ISBN:978750881977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68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383页
- 主题词:生物课-高中-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状元笔记·教材详解 高中生物 必修3 稳态与环境 人教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章前概述 1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1
芝麻开门 1
基础知识全解 1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
1.体液 1
2.内环境 4
细胞外液的成分 5
1.细胞外液中含有的化学成分 5
2.组织液、血浆、淋巴成分的比较 5
3.血浆中成分的变化与人体的代谢和健康 6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6
1.渗透压 6
2.酸碱度 7
3.温度 9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9
1.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9
2.分析总结 9
误区·易错点·障碍点 10
1.血浆、淋巴、组织液的物质交换 10
2.内环境的判断 10
3.腺体与内环境关系 11
方法·技巧·能力 11
1.思维发散点:内环境图文转换 11
2.探究能力点:血液中的钙是否与血液凝固有关 12
教材课后习题解答 12
教材习题变式练习 13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4
芝麻开门 14
基础知识全解 14
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14
1.人的体温及其变化 14
2.内环境稳态 15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16
1.内环境的稳态是各器官、系统协调统一作用的结果 16
2.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17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18
1.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18
2.从内环境稳态的角度分析人体健康 18
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19
1.实验原理 19
2.实验材料、试剂、仪器 19
3.实验步骤 19
4.实验现象及结论 20
5.实验关键 20
误区·易错点·障碍点 22
1.补充水还是补充盐 22
2.血浆pH的调节 22
方法·技巧·能力 22
1.综合能力点:内环境与内环境稳态 22
2.探究能力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实验 23
教材课后习题解答 24
教材习题变式练习 24
单元知能整合 26
知识结构图表 26
误区·易错点·障碍点 27
对“内环境”要领的理解 27
1.内环境 27
2.区分三种环境 27
内环境(细胞外液)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27
1.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 27
2.意义及调节 27
血液pH的调节 28
1.缓冲物质 28
2.缓冲物质的调节: 28
内环境稳态相关知识 29
1.内环境稳态的事实 29
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反馈 29
3.内环境的变化是由于细胞代谢和外界环境变化引起的内环境理化性质的改变 29
4.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29
5.稳态的维持虽主要取决于内脏器官的功能,但体液的作用也很重要 29
方法·技巧·能力 30
1.思维发散点:内环境 30
2.方法技巧点:组织水肿 31
3.思想方法点:探究思路的确定 31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名题赏析 32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章前概述 37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38
芝麻开门 38
基础知识全解 38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38
1.反射 38
2.反射弧 40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42
1.兴奋的产生 42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43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46
1.突触小体 46
2.突触 46
3.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47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49
1.概念 49
2.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49
人脑的高级功能 49
1.人大脑皮层的组成和功能 49
2.人大脑皮层的语言功能 50
3.学习和记忆 51
误区·易错点·障碍点 52
1.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 52
2.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 52
3.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导 52
方法·技巧·能力 53
1.思维发散点: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的传导 53
2.方法技巧点: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 54
3.探究能力点:有机磷杀虫剂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 55
教材课后习题解答 56
教材习题变式练习 57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59
芝麻开门 59
基础知识全解 59
激素调节的发现 59
1.促胰液素的发现 59
2.激素调节 60
激素调节的实例 62
1.血糖平衡的调节 62
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66
激素调节的特点 67
1.微量和高效 67
2.通过体液运输 67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67
研究动物激素功能的常用方法 68
误区·易错点·障碍点 69
1.同一个细胞中产生的激素和酶 69
2.影响其他细胞生理功能的物质 69
3.血糖调节 69
方法·技巧·能力 70
1.思维发散点:激素的含量变化 70
2.方法技巧点:反馈调节 71
3.思想方法点:激素调节图表题的判断、分析 71
教材课后习题解答 72
教材习题变式练习 73
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75
芝麻开门 75
基础知识全解 75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75
1.体液调节 75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76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 77
1.体温恒定的调节 77
2.水盐平衡的调节 78
3.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分析 80
下丘脑在机体调节中的作用 81
1.感受 81
2.传导 81
3.分泌 81
4.调节 81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分类举例 82
误区·易错点·障碍点 83
1.血糖浓度变化与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变化的关系 83
2.体温调节 84
3.体液调节图形分析 84
方法·技巧·能力 85
1.思维发散点:体温调节时的生理变化 85
2.方法技巧点:神经调节、体液调节整体分析 86
3.探究能力点: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为下丘脑 87
教材课后习题解答 88
教材习题变式练习 89
第4节 免疫调节 91
芝麻开门 91
基础知识全解 91
免疫系统的组成 91
1.免疫系统的概念 91
2.免疫系统的组成 91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92
1.人体的三道防线 92
2.艾滋病 93
3.特异性免疫 94
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101
1.免疫系统的功能 101
2.免疫系统监控功能和清除功能的作用 101
3.免疫系统通过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维持内环境稳态 101
免疫学的应用 101
误区·易错点·障碍点 102
1.二次免疫 102
2.体液免疫 102
3.细胞免疫 103
方法·技巧·能力 104
1.思维发散点:抗体相关知识及曲线 104
2.综合能力点:免疫内容相关知识综合 105
3.探究能力点:体液免疫需要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共同参与 105
教材课后习题解答 106
教材习题变式练习 107
单元知能整合 109
知识结构图表 109
误区·易错点·障碍点 109
反射的细胞基础:神经元 109
1.神经元有关知识的归纳 109
2.神经纤维的种类和功能与神经元突起的关系 109
3.两种神经纤维与三种神经的关系 109
4.两种神经末梢与树突末梢、轴突末梢的关系 110
5.神经元细胞体与灰质、神经节的关系 110
6.神经元细胞体与灰质、神经中枢的关系 110
7.树突、感觉神经末梢、感受器间的关系 110
8.轴突、运动神经末梢、效应器间的关系 110
9.反射弧与神经元的关系 110
脊髓和脊神经 110
1.脊髓 110
2.脊神经 111
3.图示 111
兴奋的传导 112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的神经递质、激素、酶的比较 113
垂体与下丘脑的作用与地位 113
1.垂体 113
2.下丘脑 113
3.反馈调节 113
4.图示 113
血糖平衡的调节 114
1.血糖平衡的调节三要素 114
2.血糖平衡调节过程 114
关于水、盐、糖及体温调节的几个问题 115
1.水平衡的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115
2.盐皮质激素(醛固酮)的效应 115
3.血糖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 115
4.体温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 115
5.无论是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血糖平衡的调节.还是体温的调节,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115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比较 116
1.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比较 116
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 116
方法·技巧·能力 117
1.思维发散点: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 117
2.方法技巧点:血糖的调节 117
3.综合能力点: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 118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名题赏析 119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126
章前概述 126
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126
芝麻开门 126
基础知识全解 127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27
1.植物向光性现象 127
2.达尔文实验 128
3.詹森的实验 129
4.拜尔的实验 130
5.温特的实验 131
6.1934年 132
7.1942年 132
8.植物激素 132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132
1.产生 132
2.运输 132
3.植物茎向光性产生的原因 135
4.生长素的分布 137
误区·易错点·障碍点 137
1.去尖的胚芽鞘生长情况的判断 137
2.形态学上端和下端倒置后的生长情况判断 138
3.根生长方向的判断 138
方法·技巧·能力 138
1.思维发散点:胚芽鞘生长方向的判断 138
2.方法技巧点: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的比较 139
3.探究能力点:单侧光使生长素转移了还是将生长素分解了 140
教材课后习题解答 142
教材习题变式练习 142
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44
芝麻开门 144
基础知识全解 144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44
1.生长素的作用特点:两重性 144
2.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相关曲线 145
3.影响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因素 147
4.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原因 147
5.茎的背地性,根的向地性 148
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49
1.生长素的主要作用——促进生长(促进细胞伸长) 149
2.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149
3.促进果实发育 149
4.防止落花落果 150
5.促进菠萝开花 150
6.清除杂草 150
7.生长素类似物及其应用 151
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151
1.提出问题 151
2.作出假设 151
3.结果预测 151
4.实验原理 151
5.实验材料、用具 151
6.实验设计 151
7.实验步骤 152
8.实验现象及结论 152
9.实验关键 153
10.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153
误区·易错点·障碍点 153
1.根、芽、茎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曲线 153
2.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 154
3.生长素的作用 154
方法·技巧·能力 155
1.思维发散点:比较侧芽生长素浓度的高低 155
2.方法技巧点:运用生长素培育无籽果实 156
3.综合能力点:生长素作用相关曲线 156
4.探究能力点:探究光照和重力两种因素对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哪个影响更大 157
教材课后习题解答 158
教材习题变式练习 159
第3节 其他植物激素 161
芝麻开门 161
基础知识全解 162
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162
1.植物激素的种类 162
2.其他植物激素 162
3.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各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 162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164
误区·易错点·障碍点 165
1.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165
2.根的向地性、向水性 166
3.植物激素曲线的判断 166
方法·技巧·能力 167
1.思维发散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167
2.方法技巧点:果实成熟过程中乙烯的作用 167
3.综合能力点:植物激素的曲线分析 168
4.探究能力点:提前解除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的措施 169
教材课后习题解答 170
教材习题变式练习 171
单元知能整合 173
知识结构图表 173
误区·易错点·障碍点 173
生长素的有关实验归纳总结 173
1.与锡箔有关的实验(或不透光的纸) 173
2.与琼脂块有关的实验(羊毛脂实验与琼脂块实验结果相同) 174
3.与云母片有关的实验(用盖玻片实验与云母片实验结果相同) 174
4.有关暗箱与旋转实验 174
5.有关胚芽鞘极性实验 175
6.有关花盆横放实验 175
酶、光合作用、生长素发现过程的比较 176
果实发育、成熟与生长素、乙烯的关系 177
1.果实发育与生长素的关系 177
2.果实成熟与乙烯的关系:乙烯促进果实的成熟 177
获得无籽果实的不同方法 177
1.用生长素或其他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 177
2.用秋水仙素诱导产生三倍体无籽西瓜 177
3.利用基因工程生产无籽果实 178
4.无籽番茄与无籽西瓜的比较 178
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的比较 179
方法·技巧·能力 179
1.方法技巧点:根生长方向的判断 179
2.综合能力点: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180
3.探究能力点: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181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名题赏析 182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188
章前概述 188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188
芝麻开门 188
基础知识全解 189
种群的概念及特征概述 189
1.种群的概念 189
2.种群的特征概述 190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90
1.种群密度 190
2.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方法 190
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192
1.样方法的一般调查实施步骤 192
2.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192
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 194
1.出生率和死亡率 194
2.迁入率和迁出率 195
3.年龄组成 196
4.性别比例 197
5.种群特征之间的联系 197
种群的空间特征 198
1.概念 198
2.类型 198
误区·易错点·障碍点 199
1.种群年龄组成的分析 199
2.种群相关曲线分析 200
方法·技巧·能力 200
1.思维发散点: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200
2.方法技巧点:种群年龄组成图谱的分析 201
3.思想方法点:种群的存活率 202
教材课后习题解答 202
教材习题变式练习 203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205
芝麻开门 205
基础知识全解 205
建构数学模型 205
1.模型 205
2.模型的形式 205
3.数学模型 205
4.建立数学模型的步骤 205
“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及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206
1.“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 206
2.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207
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208
1.实例 208
2.“S”型曲线 208
“J”型曲线和“S”型曲线比较 210
1.表格比较 210
2.“J”型曲线和“S”型曲线种群数量增长和增长率的曲线分析 210
3.两种增长方式的差异:环境阻力 211
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211
1.实例: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波动 211
2.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211
3.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 212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213
1.实验原理 213
2.提出问题 213
3.作出假设 213
4.实验材料、试剂、仪器 213
5.实验步骤 213
6.实验现象及结论 214
误区·易错点·障碍点 215
1.种群的生殖数量变化速率、死亡数量变化速率曲线分析 215
2.细菌混合培养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分析 215
方法·技巧·能力 216
1.思维发散点: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分析 216
2.方法技巧点:种群增长率 216
3.探究能力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217
4.思想方法点:曲线上点的分析 218
教材课后习题解答 218
教材习题变式练习 219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221
芝麻开门 221
基础知识全解 221
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21
1.生物群落的概念 221
2.研究群落 221
3.生物群落和生态环境的关系 221
群落的物种组成 222
1.群落的物种组成 222
2.不同群落物种组成的差异 222
群落中生物之间的关系 223
1.种内关系 223
2.种间关系 223
群落的空间结构 225
1.群落结构概念、形成的原因及意义 225
2.垂直结构 225
3.水平结构 227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227
1.实验原理 227
2.实验材料、试剂、仪器 227
3.实验步骤 227
4.实验现象及结论 228
误区·易错点·障碍点 230
1.种间关系实例分析 230
2.种内斗争和竞争并存时的分析 230
3.生物防治捕食关系曲线分析 231
方法·技巧·能力 231
1.思维发散点:竞争关系曲线分析 231
2.方法技巧点:混合播种或混合饲养情况分析 232
3.综合能力点:种间关系及曲线 233
教材课后习题解答 234
教材习题变式练习 234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237
芝麻开门 237
基础知识全解 237
群落演替的概念 237
1.概念 237
2.概念分析 237
3.例子 237
群落演替的类型、过程、意义 238
1.初生演替 238
2.次生演替 239
3.初生演替、次生演替比较 240
4.群落演替的其他分类 241
5.群落演替的过程 241
6.研究群落演替的意义 241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241
1.群落演替的原因 241
2.人类活动影响着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242
3.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242
误区·易错点·障碍点 243
1.群落演替曲线的分析 243
2.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丰富度的变化 243
3.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之间的关系分析 244
4.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中生物的影响 244
方法·技巧·能力 245
1.思维发散点:群落演替过程分析 245
2.思想方法点:对比学习法 245
教材课后习题解答 245
教材习题变式练习 246
单元知能整合 248
知识结构图表 248
误区·易错点·障碍点 248
个体、种群、物种和群落的关系 248
1.个体 248
2.种群 248
3.物种 248
4.群落 248
5.由个体到种群是质的飞跃 249
6.同一物种可包含若干个种群 249
7.群落以种群为单位,是各个种群的集合体 249
外来物种对生物群落的影响 250
1.外来物种 250
2.外来入侵种的负面影响 250
方法·技巧·能力 250
1.思维发散点:种群数量变化的关系曲线 250
2.方法技巧点:群落中不同生物的数量变化分析 252
3.思想方法点: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53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名题赏析 253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章前概述 260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261
芝麻开门 261
基础知识全解 261
生态系统的范围 261
1.生态系统的概念 261
2.生态系统的范围 262
3.生态系统的类型 262
4.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262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 263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264
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265
误区·易错点·障碍点 268
1.食物链(网)中某种生物数量变化对其他生物的影响 268
2.食物网分析 268
方法·技巧·能力 269
1.思维发散点:食物网分析 269
2.方法技巧点:食物链中生物数量变化分析 269
3.思想方法点:竞争关系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70
教材课后习题解答 270
教材习题变式练习 271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272
芝麻开门 272
基础知识全解 272
能量流动的概念及过程 272
1.能量流动的概念 272
2.能量流动过程及分析 273
3.能量的分流图解 274
能量流动的特点 275
1.能量流动特点及原因分析 275
2.能量传递效率 276
3.生态金字塔 277
能量流动的计算 279
1.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计算 279
2.食物网中能量流动的计算 279
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280
误区·易错点·障碍点 282
1.能量流动计算 282
2.食物网中的判断 282
3.生态农业图分析 282
方法·技巧·能力 283
1.思维发散点:能量流动图分析 283
2.方法技巧点:根据能量流动判断食物链或生物成分 284
3.综合能力点:食物网中成分判断、计算等的综合 285
4.思想方法点:数学方法在生态平衡中的应用 285
教材课后习题解答 285
教材习题变式练习 286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88
芝麻开门 288
基础知识全解 288
碳循环 288
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概念分析及特点 288
2.碳循环 289
3.碳在生态系统中循环不平衡引起的生态效应:温室效应及人类可采取的对策 291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 292
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292
1.提出问题 292
2.作出假设 293
3.设计实验 293
4.实验原理 293
5.实验材料、试剂、仪器 293
6.实验步骤 293
7.实验现象及结论 293
8.实验评价 293
9.实验关键 293
10.实验问题探讨 294
误区·易错点·障碍点 294
1.生态系统的成分在碳循环过程中的关系 294
2.碳循环中碳素转移量分析 294
3.不同生态系统微生物分解作用的比较 295
方法·技巧·能力 295
1.思维发散点:碳循环简图分析 295
2.综合能力点:碳循环与能量流动的整合 296
3.探究能力点:探究不同生态系统的土壤微生物分解能力 297
教材课后习题解答 297
教材习题变式练习 298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299
芝麻开门 299
基础知识全解 299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299
1.信息的概念及种类 299
2.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途径 300
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01
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301
2.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301
3.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01
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03
1.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 303
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303
3.有害动物的几种防治方法比较 303
误区·易错点·障碍点 303
1.信息传递类型的判断 303
2.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04
3.信息传递模式图分析 304
方法·技巧·能力 304
1.方法技巧点:与光照有关的生物行为 304
2.探究能力点:探究光的有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05
教材课后习题解答 306
教材习题变式练习 306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08
芝麻开门 308
基础知识全解 308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308
1.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308
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主要表现 308
3.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 308
4.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 309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10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10
2.抵抗力稳定性 310
3.恢复力稳定性 310
4.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 311
5.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和总稳定性的关系 312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13
1.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313
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313
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313
1.实验原理 313
2.实验材料、试剂、仪器 313
3.实验步骤 314
4.实验现象及结论 314
5.实验关键 314
误区·易错点·障碍点 315
1.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大小的判断 315
2.外来物种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 315
3.模型分析 316
方法·技巧·能力 316
1.思维发散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判断 316
2.方法技巧点:抵抗力稳定性大小判断 317
3.探究能力点:探究不同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317
教材课后习题解答 319
教材习题变式练习 319
单元知能整合 321
知识结构图表 321
误区·易错点·障碍点 321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包含生物种类列举 321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计算 322
1.计算需要的基础知识 322
2.按各营养级能量的分配比例进行的计算 323
碳循环、硫循环、氮循环图形对比 324
1.碳循环 324
2.硫循环 324
3.氮循环 325
信息传递、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325
方法·技巧·能力 326
1.思维发散点:能量流动情况分析 326
2.方法技巧点:不同生物的种间关系分析 327
3.综合能力点:生态缸实验分析 328
4.思想方法点:分析比较法 329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名题赏析 329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337
章前概述 337
第1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37
芝麻开门 337
基础知识全解 337
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337
1.我国的人口现状 337
2.计划生育 338
3.我国的人口发展目标 338
4.人口增长与其他生物种群消长规律的比较 338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39
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39
2.分析:从图中看出人口增长会对生态环境带来压力 339
3.保护生态环境,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途径 339
误区·易错点·障碍点 341
1.出生率、死亡率与人口增长率 341
2.人口种群大小与粮食产量关系曲线分析 342
方法·技巧·能力 342
1.思维发散点: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42
2.综合能力点:人口、粮食、自然资源、工业污染变化曲线分析 343
教材课后习题解答 343
教材习题变式练习 344
第2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345
芝麻开门 345
基础知识全解 345
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345
1.温室效应 346
2.水资源短缺 346
3.臭氧层破坏 347
4.酸雨与硫循环 347
5.土地荒漠化 348
6.海洋污染 348
7.生物多样性锐减 348
保护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 349
1.生物多样性 349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349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349
4.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 351
误区·易错点·障碍点 351
1.生态系统受到污染后,生物成分数量的变化 351
2.杀虫剂杀虫的作用曲线分析 352
方法·技巧·能力 352
1.思维发散点:关于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352
2.方法技巧点:环境污染相关知识 353
3.探究能力点:不同pH的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354
教材课后习题解答 355
教材习题变式练习 356
单元知能整合 358
知识结构图表 358
误区·易错点·障碍点 358
富营养化 358
1.概念 358
2.污染源 358
3.水华或赤潮现象 358
4.预防措施 358
5.图示 358
生态农业 359
1.概念 359
2.原理 359
3.实例 359
4.调节 359
防治环境污染 360
1.生物净化 360
2.绿色食品 361
方法·技巧·能力 361
1.思维发散点: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361
2.方法技巧点: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362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名题赏析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