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心理学史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心理学史
  • 叶浩生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77039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07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420页
  • 主题词:心理学史-世界-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心理学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1

第一节 什么是心理学史 1

一、心理学史的内涵 1

二、心理学史的范围 2

三、心理学发展的动力 3

第二节 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史 4

一、欣赏历史画卷 4

二、探知兴替得失 7

三、形成历史观点 8

第三节 怎样学习心理学史 9

一、思考:重构历史的逻辑 9

二、感受:再现历史的故事 10

三、应用:领悟历史的智慧 11

第一章 西方心理学的起源与建立 14

第一节 西方心理学的哲学渊源 14

一、西方古代哲学与心理学 15

二、西方近代哲学心理学思想 21

第二节 西方心理学的科学渊源 27

一、古代医学和生理学中的心理学思想 28

二、近代生物学与心理学 28

三、近代物理学与心理学 30

第三节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33

一、科学心理学诞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34

二、心理学在德国的创立 34

第二章 冯特与德国的心理学 37

第一节 冯特的“新”心理学 37

一、冯特生平 37

二、冯特的心理科学观 40

三、实验内省法 43

四、冯特的心理学理论体系 45

五、关于冯特心理学的争论与评价 49

第二节 与冯特同时代的其他德国心理学家 50

一、布伦塔诺 50

二、艾宾浩斯 53

三、屈尔佩和符兹堡学派 56

第三章 美国心理学的兴起 63

第一节 美国的哲学心理学 64

一、道德哲学和心灵哲学阶段的心理学(1640—1776) 64

二、理智哲学阶段的心理学(1776—1886) 64

三、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心理学(1886—1896) 64

第二节 美国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65

一、美国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65

二、美国心理学的先驱 65

三、美国心理学的发展 68

第三节 詹姆斯的实用主义心理学 69

一、詹姆斯生平 69

二、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70

三、意识流学说 70

四、自我理论 73

五、习惯论与本能论 74

六、记忆理论 75

七、情绪理论 75

八、对詹姆斯实用主义心理学的评价 76

第四节 构造主义心理学 77

一、铁钦纳生平 77

二、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哲学基础 78

三、构造主义心理学的体系和方法 79

四、铁钦纳对冯特心理学思想的改造 84

五、对铁钦纳和构造主义心理学的评价 85

第四章 欧洲的机能主义心理学 91

第一节 达尔文的进化论心理学 92

一、达尔文生活的时代 92

二、达尔文生平 93

三、进化论与神创说之争 95

四、达尔文对进化心理学的研究 96

五、达尔文及其进化论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 98

六、当代进化心理学的复兴 99

第二节 高尔顿的个体差异心理学 101

一、高尔顿生平 101

二、高尔顿的心理学研究 103

三、高尔顿在心理学史上的地位 106

第三节 比纳的智力测验心理学 107

一、比纳生平 107

二、比纳对智力的研究 109

三、比纳对心理学的贡献 111

第五章 美国的机能主义心理学 115

第一节 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产生 115

一、美国机能心理学的理论渊源 115

二、历史的硝烟:构造主义与机能主义的论战 116

第二节 芝加哥大学的机能主义 119

一、杜威 119

二、安吉尔 121

三、卡尔 122

四、对机能主义芝加哥学派的简评 123

第三节 哥伦比亚大学的机能主义 124

一、卡特尔 124

二、武德沃斯 125

三、桑代克 128

四、对机能主义哥伦比亚学派的简评 129

第四节 美国应用心理学的发展 130

一、霍尔与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130

二、闵斯特伯格与工业心理学的发展 131

三、威特默与临床心理学的发展 132

第六章 早期行为主义 136

第一节 早期行为主义产生的背景 136

一、社会背景 137

二、哲学背景 137

三、自然科学背景 138

四、心理学背景 140

第二节 华生的生活与工作 143

一、早年的家庭生活 143

二、学生时代 144

三、学术生涯 145

四、商业生涯 146

五、晚年生活 147

第三节 华生的行为主义 148

一、论心理学的性质与对象 148

二、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48

三、对心理现象的行为主义诠释 150

第四节 其他的早期行为主义者 154

一、霍尔特 154

二、魏斯 155

三、亨特 155

四、拉什利 156

第五节 对早期行为主义的评价 157

一、早期行为主义的贡献 157

二、早期行为主义的局限 159

第七章 行为主义的发展 163

第一节 早期行为主义的困境与新行为主义的产生 163

一、早期行为主义的困境 164

二、新行为主义的产生 164

第二节 托尔曼的目的行为主义 165

一、托尔曼的生平 165

二、目的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 166

三、托尔曼的贡献与局限 169

第三节 赫尔的逻辑行为主义 169

一、赫尔的生平 169

二、逻辑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 170

三、赫尔的贡献与局限 172

第四节 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 173

一、“心理学界发明家”的多彩人生 173

二、斯金纳心理学的基本立场 175

三、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原理 176

四、斯金纳行为原理的应用 180

五、“心理学学科巨人”的功与过 183

第五节 社会认知行为主义 184

一、倡导“自己为自己创造机会”的心理学大师 184

二、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185

三、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 189

四、班杜拉的贡献与局限 189

五、其他的社会认知行为主义 190

第六节 新行为主义的贡献及特点 193

第八章 格式塔心理学 199

第一节 格式塔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200

一、整体观的思想传统 200

二、社会历史背景 200

三、哲学理论背景 200

四、科学背景 201

五、心理学背景 202

第二节 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204

一、韦特海默 204

二、苛勒 207

三、考夫卡 207

第三节 似动现象的研究与格式塔心理学的建立 208

第四节 格式塔心理学有关知觉的研究 209

一、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原则 209

二、接近或邻近原则 210

三、相似原则 210

四、封闭的原则,有时也称闭合的原则 211

五、好图形的原则 211

六、共方向原则,也有称共同命运原则 211

七、简单性原则 212

八、连续性原则 212

第五节 格式塔心理学的其他研究 212

一、学习理论 212

二、创造性思维 216

第六节 勒温的拓扑心理学 216

一、勒温的心理动力场理论 217

二、勒温的团体动力学及其发展 221

三、对勒温理论的评价 223

第七节 格式塔心理学的历史地位 224

一、格式塔心理学的贡献 225

二、格式塔心理学的局限 225

第九章 精神分析 228

第一节 精神分析产生的历史背景 228

一、社会背景 228

二、思想背景 229

三、心理病理学背景 230

第二节 弗洛伊德的生活和工作 231

一、早年的家庭生活 231

二、求学过程 231

三、工作经历 232

第三节 弗洛伊德的基本观点 233

一、潜意识与人格理论 233

二、人面下的兽心:本能论 233

三、人格发展理论 234

四、梦论 235

五、皇帝的新衣:焦虑与心理防御机制 235

六、社会文化理论 237

第四节 弗洛伊德的历史地位 237

一、弗洛伊德思想对心理学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237

二、弗洛伊德思想的不足 239

第五节 精神分析的分裂 240

一、分裂的开始: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240

二、“王储”的出走: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242

第十章 精神分析的发展 247

第一节 精神分析的演变 248

一、精神分析的早期分支 248

二、精神分析的后期发展 249

第二节 自我心理学的建立与发展 251

一、自我心理学的建立 251

二、埃里克森与自我心理学的转向 256

第三节 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 259

一、社会文化学派的建立 259

二、霍妮的文化神经症理论 260

三、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 262

四、文化与人格的相互作用理论 266

五、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 268

第四节 精神分析的现状 270

一、作为临床治疗技术的精神分析 270

二、精神分析的跨学科研究 271

三、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272

第十一章 皮亚杰理论 276

第一节 皮亚杰的生平与工作 277

第二节 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理论 278

一、智力的本质 279

二、认知结构的几个基本概念 279

三、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282

四、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理论 285

第三节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292

一、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内涵 292

二、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生成 292

三、发生认识论的实质 293

四、研究发生认识论的重要意义 295

第四节 皮亚杰理论的发展 296

一、新皮亚杰学派的兴起 296

二、新皮亚杰学派对皮亚杰理论的发展 296

三、新皮亚杰学派对皮亚杰理论的超越 298

第五节 皮亚杰理论的历史地位 300

一、皮亚杰理论的特点 300

二、皮亚杰理论的贡献 301

三、皮亚杰理论的影响 303

四、皮亚杰理论的局限性 304

第十二章 认知心理学 310

第一节 认知心理学的兴起 310

一、认知心理学兴起的历史背景 310

二、认知心理学的历史溯源与发展历程 315

三、认知心理学的内涵 320

第二节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 321

一、信息加工论的基本理论观点 322

二、信息加工论的目标与研究方法 324

三、信息加工论简评 325

第三节 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 326

一、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假设与特征 326

二、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观点与方法论 327

三、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简评 328

第四节 活动主义认知心理学 329

一、活动主义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假设 329

二、活动主义认知心理学的理论观点、基本目标、方法与主要研究内容 333

三、活动主义认知心理学简评 334

第五节 认知心理学的现状 334

一、认知心理学的困境 335

二、认知心理学的积极意义 336

第十三章 人本主义心理学 339

第一节 心理学的第三思潮:人本主义心理学 339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的思想渊源及社会历史背景 340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和建立 344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主张 345

第二节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心理学 347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348

二、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 349

三、马斯洛的高峰体验论 350

四、对马斯洛的简要评价 351

第三节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352

一、罗杰斯的人性观 353

二、罗杰斯的自我论 353

三、罗杰斯的心理治疗观 355

四、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观 356

五、对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评价 357

第四节 罗洛·梅的存在心理学 358

一、罗洛·梅的存在心理学观点 359

二、罗洛·梅的人格理论 360

三、罗洛·梅的焦虑理论 361

四、对罗洛·梅存在心理学的评价 362

第五节 超个人心理学 362

一、超个人心理学的产生 363

二、超个人心理学的基本主张 364

三、超个人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及应用 365

四、对超个人心理学的简要评价 366

第六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历史地位 367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贡献 367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局限 368

第十四章 中国心理学史 371

第一节 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 371

一、普通心理学思想 372

二、应用心理学思想 379

第二节 中国近代心理学史 387

一、中国近代心理学的启蒙与发端 387

二、中国近代心理学的展开 389

主要参考文献 403

后记 406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