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沉积岩石学 2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沉积岩石学  2
  • 冯增昭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107924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327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34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沉积岩石学 2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四篇 其他沉积岩 1

第十六章 蒸发岩 1

第一节 概述 1

第二节 天然水的化学特征和蒸发矿物的形成 2

一、海水的化学组成和蒸发矿物的形成 2

二、内陆湖盆的化学特征和蒸发矿物的形成 4

三、蒸发矿物 5

第三节 蒸发岩的成因 5

一、海洋蒸发岩的成因 16

二、大(内)陆蒸发岩的成因 20

第四节 蒸发岩的主要类型 21

一、石膏岩和硬石膏岩 21

二、岩盐 22

三、钾镁盐岩 22

四、芒硝-钙芒硝岩 22

五、硼酸盐岩 23

六、天然卤水 23

第五节 蒸发岩与油气的关系 23

一、油气层与盐层的分布规律 23

二、蒸发岩与油气的关系 26

参考文献 27

第十七章 硅岩 28

第一节 概述 28

第二节 一般特征及分类 28

一、成分特征 28

二、结构特征 29

三、构造特征 30

四、颜色 32

五、分类 32

第三节 主要岩石类型 34

一、生物成因的硅岩类 34

二、化学及生物化学成因的硅岩类 37

三、机械成因的硅岩类 38

四、主要是化学成因的硅岩类 39

第四节 成因与演化 40

一、成因 40

二、演化 42

第五节 沉积后作用 44

一、成岩作用 44

二、硅化作用 45

三、去硅化作用 46

参考文献 47

第十八章 铁、锰、铝、磷沉积岩 49

第一节 铁沉积岩及沉积铁矿 49

一、概述 49

二、主要类型 49

三、成因 52

第二节 锰沉积岩及沉积锰矿 52

一、概述 52

二、主要类型 53

三、成因 54

四、现代海洋中的沉积锰结核 54

第三节 铝土岩及铝土矿 54

一、概述 54

二、主要类型及其成因 55

第四节 沉积磷酸盐岩及沉积磷矿 56

一、概述 56

二、成因 57

参考文献 61

第十九章 煤及油页岩 63

第一节 概述 63

第二节 煤的形成 64

一、成煤的原始物质、成煤环境及成煤作用的第一阶段——泥炭化作用、残植化作用及腐泥化作用 64

二、成煤作用的第二阶段及第三阶段——泥炭的成岩作用及变质作用 65

三、从泥炭沼泽的演化看煤的形成 66

四、地质历史中的主要聚煤期 68

第三节 煤的性质 69

一、煤的岩石学性质 69

二、煤的化学性质 71

第四节 含煤岩系 71

第五节 油页岩 72

参考文献 73

第五篇 岩相古地理 74

第二十章 碎屑岩沉积相 74

第一节 沉积相的概念及分类 74

一、沉积相的概念 74

二、沉积相的分类 75

第二节 山麓—洪积相 77

一、概述 77

二、冲积扇的形态及形成条件 77

三、冲积扇的沉积类型及亚相划分 78

四、冲积扇的鉴定标志 80

五、冲积扇实例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83

第三节 河流相 84

一、概述 84

二、河流的沉积环境及其沉积特征 86

三、河流沉积组合及垂向模式 94

四、古代河流沉积的主要鉴别标志 97

五、河流相沉积实例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100

第四节 湖泊相 101

一、概述 101

二、陆源碎屑湖泊的沉积模式及亚相类型 103

三、陆源碎屑湖泊沉积相组合 109

四、陆源碎屑湖泊相的鉴别标志 110

五、陆源碎屑湖泊相与油气的关系 112

第五节 冰川相及沙漠相 112

一、冰川相 112

二、沙漠相 115

第六节 海相组概述 118

一、海洋环境的一般特点 118

二、海相组的划分 119

三、海相组沉积的一般特征 120

第七节 滨岸相 122

一、沉积环境划分 122

二、海岸水动力学及搬运沉积特点 123

三、亚相类型及特征 127

四、滨岸相的主要鉴别标志 128

第八节 浅海陆棚相 130

一、一般特点 130

二、过渡带 130

三、滨外陆棚 130

四、浅海风暴流沉积 132

第九节 半深海及深海相 135

一、半深海相 135

二、深海相 136

三、海相组沉积与油气的关系 137

第十节 三角洲相 138

一、概述 138

二、三角洲的主要类型 141

三、三角洲相的亚相类型及特征 146

四、三角洲沉积相组合及沉积旋回 150

五、三角洲相的鉴别标志 153

六、三角洲相与油气的关系 154

第十一节 泻湖、障壁岛、潮坪、河口湾相 155

一、概述 155

二、泻湖相 157

三、障壁岛相 159

四、潮汐通道和潮汐三角洲相 160

五、潮坪相 161

六、河口湾相 163

七、泻湖、障壁岛、潮坪沉积组合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165

参考文献 166

第二十一章 重力流沉积及沉积相 168

第一节 概述 168

第二节 沉积物重力流形成的基本条件和类型 169

一、形成条件 169

二、基本类型 171

第三节 重力流沉积物(岩)的基本特征 174

一、岩石学特征 174

二、成分特点 177

三、结构特征 178

四、构造特征 181

第四节 重力流沉积相及相模式 182

一、复理石相模式 182

二、扇相模式 183

三、槽相模式 186

参考文献 189

第二十二章 碎屑岩岩相古地理研究 191

第一节 相标志 191

一、岩性标志 191

二、古生物标志 206

三、地球化学标志 217

第二节 剖面相分析 220

一、相分析的进展 220

二、相分析的流程 225

三、剖面相分析 227

第三节 陆源碎屑沉积盆地的岩相古地理条件分析 234

一、沉积物来源的分析 234

二、古水动力条件的分析 237

三、水体深度及古地形的分析 243

四、古气候条件的分析 248

五、水介质物化条件的分析 251

六、岩相古地理条件的基本控制因素 254

七、碎屑沉积盆地岩相古地理图的编制 254

八、陆源碎屑沉积体系和砂体类型 256

参考文献 261

第二十三章 礁与礁相 264

第一节 概述 264

一、礁的概念 264

二、礁的特征 265

三、礁的分类 265

第二节 现代礁 267

一、现代珊瑚礁形成的条件 267

二、礁的生物 268

三、原生骨架 269

四、次生骨架 269

五、机械的和生物的破坏作用 270

六、内部沉积物 271

七、礁的胶结作用 271

八、南海现代珊瑚礁 271

第三节 礁复合体和礁相 273

一、礁骨架相 274

二、礁顶相 275

三、礁坪相 275

四、礁后砂相 276

五、泻湖相 276

六、礁斜坡相 276

七、近侧塌积岩相 277

八、远侧塌积岩相 277

第四节 礁发育的一般规律 278

一、礁的发展 278

二、礁间沉积和礁与蒸发岩的“争夺” 280

三、控制礁的因素 281

四、地质历史中的礁和造礁生物 282

参考文献 283

第二十四章 碳酸盐岩岩相古地理研究 286

第一节 绪言 286

第二节 国外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及岩相学研究概述 286

一、两种浅海——陆表海及陆缘海 286

二、陆表海清水沉积作用及其能量带 287

三、潮汐作用相带模式 289

四、综合模式 292

五、关于深水模式 296

第三节 国内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及岩相古地理学研究概述 298

一、刘鸿允的《中国古地理图》 298

二、卢衍豪等的中国寒武纪古地理研究 298

三、《中国大地构造纲要》中的岩相研究 298

四、《大巴山西段早古生代地层志》中的岩相古地理研究 299

五、贵州泥盆纪岩相古地理研究 299

六、关士聪等的《中国海陆变迁海域沉积相与油气》 300

七、王鸿祯等的《中国古地理图集》 302

第四节 当前碳酸盐岩岩相古地理学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及拟采取的一些主要措施 302

一、一些问题 302

二、拟采取的一些主要措施 305

第五节 单因素分析综合作图法——岩相古地理方法论 306

第六节 华北地台下奥陶统岩相古地理研究及编图 307

一、华北地台下奥陶统冶里组单因素基础图件 307

二、华北地台早奥陶世冶里期岩相古地理 310

三、华北地台早奥陶世亮甲山期岩相古地理 315

参考文献 317

第六篇 结论 319

第二十五章 沉积作用的控制因素 319

第一节 大地构造作用 319

一、最重要的外部控制因素 319

二、两种沉积区 319

三、地槽学说简介 320

四、板块学说与沉积作用 320

五、关于沉积盆地 321

第二节 海平面升降作用 322

第三节 气候 324

第四节 地质历史中的沉积作用 325

一、大气圈和水圈的演化与沉积作用 325

二、生物的演化与沉积作用 326

参考文献 327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