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教育史 第3版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孙培青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76452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15页
- 文件大小:138MB
- 文件页数:531页
- 主题词:教育史-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教育史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原始时期的教育 1
第一节 中国教育的起源 1
一、中国大地最早的人类 1
二、教育的起源 2
第二节 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 3
一、生产劳动的教育 3
二、生活习俗的教育 4
三、原始宗教的教育 4
四、原始艺术的教育 5
五、体格和军事训练 6
第三节 氏族公社末期学校的萌芽 6
一、部落显贵世袭引起教育的变化 6
二、文字的产生提出新的教育需要 7
三、学校萌芽的传说 9
第二章 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11
第一节 夏、商的教育 12
一、夏代的教育 12
二、商代的教育 13
第二节 西周的教育 16
一、西周的社会 16
二、西周的教育制度 18
三、六艺教育 22
第三节 春秋时期教育的变革 25
一、官学衰废 25
二、私学兴起 26
三、私学的历史特点 28
第四节 孔丘的教育思想 29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29
二、重视教育的作用 30
三、提倡“有教无类” 32
四、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32
五、以“六艺”为教学内容 34
六、总结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36
七、主张自觉修养德行 41
八、树立教师的典范 45
九、历史影响 47
第三章 战国时期的教育 49
第一节 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 50
一、养士之风盛行 50
二、百家争鸣 51
三、私学发展 52
第二节 齐国的稷下学宫 54
一、稷下学宫始末 54
二、稷下学宫的性质和特点 55
三、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 58
第三节 墨翟和墨家的教育思想 59
一、墨翟生平和墨家学派 59
二、论教育作用和教育目的 60
三、论教育内容 62
四、论教育方法 63
第四节 孟轲的教育思想 65
一、孟轲的生平和政治主张 65
二、“性善论”——教育理论的基础 67
三、论教育作用和教育目的 68
四、论理想人格 69
五、论教学 70
第五节 荀况的教育思想 72
一、荀况生活的时代和生平活动 72
二、“性恶论”与教育作用 73
三、论教育目的 75
四、论教育内容 75
五、论学习过程与思想方法 76
六、论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77
第六节 道家的教育思想 78
一、老庄及其道家学派 78
二、论教育的作用 80
三、论理想人格 82
四、论学习与求知 83
第七节 法家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85
一、从商鞅到韩非 86
二、绝对的“性恶论” 87
三、禁“二心私学” 88
四、“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89
第八节 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90
一、《大学》 90
二、《中庸》 93
三、《学记》 96
四、《乐记》 98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教育 102
第一节 秦朝的教育政策及其措施 102
一、统一文字 103
二、严禁私学 103
三、吏师制度 104
第二节 汉朝的文化教育政策 105
一、各家并存,推重“黄老之学”的汉初文教政策 105
二、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106
第三节 汉朝学校教育的发展和经学教育的特点 108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108
二、今古文经学之争与汉朝经学教育的特点 113
第四节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116
一、生平和著述 116
二、《对贤良策》和三大文教政策 116
三、论人性和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作用 117
四、论道德教育 118
五、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120
第五节 王充的教育思想 121
一、生平和思想特征 121
二、论人性和教育的作用 122
三、培养“文人”和“鸿儒”的教育目标 124
四、“博通百家”的教育内容 125
五、论学习 125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128
第一节 魏晋的学校教育 129
一、三国时期的官学教育 129
二、两晋时期的官学教育 131
三、魏晋时期的私学教育 134
第二节 南朝的学校教育 135
一、宋与齐的官学教育 135
二、梁与陈的官学教育 136
三、南朝的私学教育 137
第三节 北朝的学校教育 138
一、北朝的中央官学 139
二、北朝的地方官学 141
三、北朝的私学教育 142
第四节 魏晋玄学教育思潮 142
一、以顺应天性自然发展为教育旨归 143
二、以“真性”、“无为”为理想人格 144
三、顺应自然的道德教育论 145
第五节 傅玄的教育思想 147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 147
二、论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147
三、论学校教育 148
四、论道德教育 149
第六节 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150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 150
二、论士大夫教育 150
三、论儿童教育 152
四、论学习态度和方法 154
第六章 隋唐时期的教育 156
第一节 隋唐的文教政策 156
一、崇儒兴学 157
二、兼用佛道 157
三、发展科举 158
四、任立私学 159
第二节 隋唐学校教育的发展 160
一、学校受政策影响而时有起伏 160
二、中央官学 161
三、地方官学 167
四、私学 169
五、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 175
第三节 隋唐科举考试与学校教育 176
一、隋代科举考试制度的产生 176
二、唐代科举考试制度的发展 177
三、科举考试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179
第四节 隋唐的中外教育交流 180
一、隋唐与新罗的教育交流 180
二、隋唐与日本的教育交流 184
第五节 韩愈的教育思想 188
一、复兴儒学与反对佛老 188
二、论人性与教育的作用 190
三、论学校教育与措施 190
四、论教学 192
五、论师道 193
第七章 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 197
第一节 宋朝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 198
一、文教政策 198
二、教育制度 200
第二节 辽金元时期的教育 206
一、辽朝的教育制度 206
二、金朝的教育制度 207
三、元朝的教育制度 210
第三节 宋元时期的书院 214
一、书院的萌芽 214
二、宋朝的书院 214
三、元朝的书院 219
第四节 宋元时期的蒙学 220
一、蒙学教育的发展 220
二、蒙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221
三、蒙学教材 222
第五节 宋元时期的科举制度 223
一、宋朝的科举制度 223
二、元朝的科举制度 226
三、宋元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227
第六节 王安石的教育思想 228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 228
二、主持“熙宁兴学” 229
三、崇实尚用的教育思想 230
四、系统的人才理论 231
第七节 朱熹的教育思想 233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233
二、关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234
三、论“小学”和“大学”教育 235
四、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237
五、论读书法 239
第八章 明朝的教育 242
第一节 明朝的文教政策 242
一、广设学校,培育人才 243
二、重视科举,选拔人才 243
三、加强思想控制,实行文化专制 243
第二节 明朝的官学制度 245
一、中央官学 245
二、地方官学 247
第三节 明朝的书院 249
一、明朝书院的发展 249
二、东林书院 251
第四节 明朝的科举制度 253
一、建立科举定式 253
二、八股文成为固定的考试文体 255
三、学校教育纳入科举体系 255
第五节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255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256
二、论教育作用 256
三、论道德教育 257
四、论儿童教育 259
第九章 清初至鸦片战争前的教育 262
第一节 清朝的文教政策 263
一、崇尚儒家经术,提倡程朱理学 263
二、广兴学校,严订学规 263
三、软硬兼施,加强控 265
第二节 清朝的官学制度 265
一、中央官学 266
二、地方官学 269
第三节 清朝的书院 271
一、清朝书院的发展 271
二、诂经精舍和学海堂 273
第四节 清朝的科举制度 274
一、科举为“国家抡才大典” 274
二、科场舞弊丛生,积重难返 276
三、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 277
第五节 黄宗羲的教育思想 277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278
二、“公其非是于学校” 278
三、论教育内容 279
四、论教学思想 280
五、论教师 282
第六节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283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283
二、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 284
三、教学思想 285
四、道德观和道德修养论 286
五、论教师 287
第七节 颜元的教育思想 288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288
二、对传统教育的批判 289
三、学校为“人才之本” 290
四、“真学”、“实学”的教育内容 291
五、“习行”教学法 292
第十章 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 294
第一节 传统教育的危机和改革派的文化教育主张 295
一、明末清初西学的输入 295
二、传统教育的困境 295
三、太平天国运动对传统教育的冲击 296
四、改革派的文化教育主张 299
第二节 教会学校的兴办和西方教育观念的引入 301
一、从英华书院到马礼逊学校 301
二、教会学校的竞相设立 303
三、教会学校的发展 305
四、从“学校与教科书委员会”到“中华教育会” 307
五、教会学校的课程 308
六、教会学校的性质和影响 310
第三节 洋务教育及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 311
一、洋务学堂的创立和发展 311
二、洋务留学教育 320
三、“中体西用”的演变与张之洞的系统阐述 324
第十一章 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329
第一节 维新教育的渐次推进 329
一、早期改良派的教育主张 329
二、维新教育实践 331
三、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333
第二节 维新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 335
一、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335
二、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338
三、严复的教育思想 342
第三节 清末新政下的教育改革 345
一、清末学制的建立 346
二、废科举、兴学堂 350
三、改革教育行政体制,厘订教育宗旨 351
四、留学教育的勃兴 352
第四节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思想和实践 354
一、批判封建教育 354
二、革命与改良政治论争中的教育定位 355
三、开展革命教育活动 356
第十二章 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 360
第一节 民国教育方针与政策 360
一、教育部的成立及对教育的维持与改革 360
二、民初教育方针的确立 361
三、封建教育的回潮 362
第二节 壬子癸丑学制 364
一、学制的形成过程 364
二、学制体系 364
三、课程标准 366
四、学制的调整 367
第三节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367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368
二、“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369
三、改革北京大学 371
四、教育独立思想 375
第十三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 378
第一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封建教育的批判与变革 379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379
二、新文化运动对封建传统教育的抨击 380
三、新文化运动促进教育观念的变革 381
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 384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教育思潮 387
一、平民教育思潮 387
二、工读主义教育思潮 388
三、职业教育思潮 390
四、勤工俭学运动 391
五、科学教育思潮 392
六、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394
第三节 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 395
一、现代西方教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395
二、设计教学法 396
三、道尔顿制 397
四、文纳特卡制 398
第四节 1922年“新学制” 399
一、“新学制”的产生过程 399
二、“新学制”的标准和体系 400
三、“新学制”的特点 401
四、“新学制”的课程标准 402
五、“新学制”的评价 402
第五节 收回教育权运动与教会教育的变革 403
一、教会教育的快速推进 403
二、巴顿教育调查团 404
三、收回教育权运动 405
四、教会教育的本土化和世俗化 406
第六节 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发端 409
一、新民主主义教育纲领的提出 409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教育 410
三、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办的干部学校 412
四、国共合作时期的黄埔军校 415
五、李大钊的教育思想 417
六、恽代英的教育思想 421
第十四章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426
第一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政策 426
一、“党化教育”的实施和废止 427
二、“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颁行 428
三、“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方针 430
四、《中华民国宪法》中有关教育的规定 431
第二节 国民政府的教育制度和管理措施 432
一、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试行与废止 432
二、“戊辰学制”的颁行 433
三、“整饬学风”,建立训育制度 434
四、开展童子军训练和军训 435
五、颁布课程标准,实行教科书审查制度 437
六、实行毕业会考制度 438
七、人民的民主教育运动 440
第三节 国民政府各级教育的发展 442
一、幼儿教育 442
二、初等教育 443
三、中等教育 444
四、高等教育 445
第四节 杨贤江的教育思想 447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 447
二、论教育的本质 448
三、对各种流行教育观点的批驳 449
四、“全人生指导” 451
第五节 晏阳初的教育思想 453
一、生平与教育实验活动 453
二、“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 454
三、“化农民”与“农民化” 456
第六节 梁漱溟的教育思想 457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 457
二、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理论 458
三、乡村教育的组织与实施 460
第七节 黄炎培的教育思想 461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 461
二、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462
三、职业教育思想体系 463
第八节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467
一、生平与“活教育”实验 467
二、“活教育”的目的论 468
三、“活教育”的课程论 469
四、“活教育”的教学论 470
第九节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471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 471
二、“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 472
三、生活教育理论 475
第十五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 482
第一节 苏维埃根据地的教育 483
一、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 483
二、干部教育 484
三、成人教育 485
四、普通教育 486
第二节 抗日民主根据地教育 487
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488
二、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确立 491
三、干部教育 492
四、社会教育 496
五、普通教育 497
六、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499
第三节 解放区新民主主义教育建设 503
一、解放战争时期的教育政策 503
二、中小学教育的正规化 505
三、高等教育的整顿与建设 506
第四节 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 508
一、教育为政治服务 508
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509
三、依靠群众办学 510
参考书目 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