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对空情报雷达总体论证 理论与实践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对空情报雷达总体论证  理论与实践
  • 郦能敬,王被德,沈齐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805958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96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510页
  • 主题词:地面雷达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对空情报雷达总体论证 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对空情报雷达的历史与发展 1

1.1 对空情报雷达发展简史 1

1.1.1 世界对空情报雷达发展简史 1

1.1.2 我国对空情报雷达发展简史 11

1.2 对空情报雷达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17

1.2.1 对空情报雷达天线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18

1.2.2 对空情报雷达发射机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21

1.2.3 对空情报雷达低功率处理部分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23

附录 对空情报雷达发展阶段(划代)研究(摘要) 26

参考文献 30

第2章 现代战争中对空情报雷达的基本作战需求 31

2.1 现代战争中对空情报雷达的任务 31

2.1.1 担负国土防空和防天预警侦察任务 31

2.1.2 担负情报信息支援任务 31

2.2 现代战争中对空情报雷达所面临的目标环境 32

2.2.1 目标环境概述 32

2.2.2 现代战争中第三代和第四代对空情报雷达所面临的目标环境需求 32

2.3 现代战争中对空情报雷达所面临的电子战环境 33

2.3.1 电子战环境概述 33

2.3.2 现代战争中第三代和第四代对空情报雷达所面临的电子战环境需求 33

2.4 现代战争中对空情报雷达所面临的其它作战需求—阵地、气象 36

2.4.1 阵地环境需求 36

2.4.2 气象环境需求 37

参考文献 38

第3章 对空情报雷达作战使用性能论证 39

3.1 概述 39

3.1.1 必要性论证 39

3.1.2 可行性论证 39

3.1.3 作战使用性能论证的主要内容 40

3.2 主要探测性能 40

3.2.1 最大探测距离 40

3.2.2 最小探测距离 40

3.2.3 方位范围 40

3.2.4 高度范围 40

3.2.5 速度范围 40

3.2.6 仰角范围 41

3.2.7 仪表量程 41

3.3 测量性能 41

3.3.1 测量目标坐标维数 41

3.3.2 测量精度 41

3.3.3 分辨力 41

3.3.4 数据率 41

3.3.5 目标容量 42

3.4 电磁防御性能 42

3.4.1 概述 42

3.4.2 论证应掌握的问题 45

3.5 机动性能 47

3.5.1 雷达按架设状态分类 47

3.5.2 机动性能对作战使用的影响 47

3.5.3 主要指标及论证要求 48

3.6 环境适应性能 48

3.6.1 雷达主要使用环境因素 48

3.6.2 提高雷达自身环境适应能力应关注的问题 49

3.7 其它作战使用性能 49

3.7.1 概述 50

3.7.2 论证要点 50

3.8 论证中应当重视的问题 50

3.8.1 雷达联网工作能力 50

3.8.2 目标识别 50

3.8.3 软件开发应用 51

3.8.4 指标匹配性 51

3.8.5 功能指标兼容性 51

3.8.6 采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 51

3.8.7 功能指标的可检测性 52

附录 铁路装载限界图 52

第4章 对空情报雷达的技术体制论证 53

4.1 常用的技术体制 53

4.1.1 两坐标对空情报雷达 53

4.1.2 三坐标对空情报雷达 61

4.1.3 测高雷达 74

4.1.4 多功能相控阵对空情报雷达 75

4.2 抑制杂波的技术体制 83

4.2.1 在杂波中提取运动目标回波的基本原理 83

4.2.2 非相参体制雷达与全相参体制雷达 84

4.2.3 衡量动目标提取性能的主要指标 85

4.2.4 动目标显示与动目标检测技术 86

4.2.5 脉冲多普勒体制 89

4.3 扩展探测的技术体制 95

4.3.1 预警机 95

4.3.2 双/多基地雷达 99

4.3.3 天波超视距雷达 112

4.3.4 地波超视距雷达 113

4.3.5 微波超视距雷达 113

4.3.6 气球载雷达 114

4.4 成像识别的技术体制 121

4.4.1 超宽带雷达 121

4.4.2 逆合成孔径雷达 122

4.5 其它技术体制 124

4.5.1 全向全时雷达与综合脉冲孔径雷达 124

4.5.2 无源雷达 126

参考文献 134

第5章 对空情报雷达的主要战术技术指标论证 135

5.1 雷达系统的战术技术参数 135

5.1.1 对空情报雷达探测威力 135

5.1.2 对空情报雷达的优选频率 144

5.1.3 对空情报雷达测量精度 153

5.1.4 改善因子和杂波中的可见度 167

5.2 雷达天馈线、发射、接收分系统的指标论证 170

5.2.1 天线分系统的指标 170

5.2.2 馈线分系统 171

5.2.3 发射分系统 171

5.2.4 接收分系统 172

5.3 信号处理分系统的指标论证 172

5.3.1 信号处理分系统的发展特点 173

5.3.2 信号处理电路的种类及相应的技术指标 173

5.3.3 其它信号处理 177

5.3.4 信号处理电路的发展探讨 178

5.4 终端分系统的技术指标 179

5.4.1 坐标录取 180

5.4.2 数据处理 180

5.4.3 数据融合 180

5.4.4 数据输出和显示 181

参考文献 181

第6章 对空情报雷达总体结构方案论证 182

6.1 雷达总体结构要求综述 182

6.1.1 雷达总体结构方案论证的内容 182

6.1.2 雷达总体结构方案论证分类 182

6.2 风与雷达结构设计 182

6.2.1 雷达抗风指标对结构设计的影响 182

6.2.2 雷达抗风指标对结构设计的影响 183

6.2.3 地面情报雷达抗风指标的确定 183

6.2.4 地面情报雷达抗风计算基本公式 183

6.2.5 减小风载荷途径、利弊、补救措施 184

6.3 机动性 186

6.3.1 概述 186

6.3.2 关于雷达机动性主要指标的内容 187

6.3.3 定量评价雷达机动性 188

6.3.4 提高雷达机动性的途径 190

6.4 雷达方舱 195

6.4.1 定义 195

6.4.2 雷达方舱特点 195

6.4.3 优越性 195

6.4.4 分类、结构、工艺和指标要求 195

6.4.5 历史和现状 196

6.4.6 发展中的问题 196

6.5 雷达电站 196

6.5.1 概述 196

6.5.2 雷达电站主要战术技术要求 197

6.5.3 对空情报雷达电站选型及发展分析 197

6.6 雷达总体结构论证中的特殊问题 200

6.6.1 防轰炸 200

6.6.2 米波雷达天线馈线受潮分析与预防措施 200

6.6.3 雷达天线防腐 207

6.6.4 关于雷达结构的标准化 218

附录 相关的国标与国军标 220

参考文献 220

第7章 对空情报雷达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要求论证与试验评价方法 221

7.1 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工程的发展 221

7.2 雷达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基本概念和参数体系 222

7.2.1 RMS基本概念 222

7.2.2 雷达RMS参数体系 233

7.3 雷达RMS要求论证程序和方法 237

7.3.1 概述 237

7.3.2 RMS要求的类别 238

7.3.3 RMS定性要求 238

7.3.4 RMS定量要求 242

7.3.5 RMS工作项目要求 242

7.3.6 说明RMS要求时应当明确的问题 245

7.3.7 可靠性、维修性要求论证程序和方法 248

7.3.8 保障性要求论证程序和方法 256

7.3.9 装备RMS指标论证程序 262

7.4 运用质量功能展开(QFD)对雷达RMS指标进行综合权衡分析 263

7.4.1 质量功能展开基本概念 263

7.4.2 QFD运作程序 264

7.5 雷达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检查、试验与评定 269

7.5.1 目的 269

7.5.2 雷达“三性”检查、试验与评定的基本概念 269

7.5.3 对“三性”检查中数据收集工作的要求 271

7.5.4 “三性.数据分析和评定 272

7.5.5 评定用统计方案 283

附录 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常用符号、缩写词和国家军用标准目录摘编 294

参考文献 306

第8章 阵地地形影响与选择 308

8.1 阵地对雷达探测性能的影响 308

8.1.1 阵地影响的重要性 308

8.1.2 地形地物阻挡 308

8.1.3 地面反射对探测性能的影响 317

8.1.4 雷达探测范围计算 336

8.1.5 用太阳做信号源测雷达天线参数 344

8.2 阵地选择 353

8.2.1 图上作业 353

8.2.2 实地察看 356

8.2.3 阵地分析 356

参考文献 358

第9章 气象影响与修正方法 359

9.1 气象条件对雷达战术技术性能的影响 359

9.2 大气折射的后果及其修正 359

9.2.1 折射机理和数学式 359

9.2.2 折射与天气现象之间的一般规律 361

9.2.3 探测范围的改变和修正 362

9.2.4 测量参数的修正 372

9.3 大气衰减的影响及其修正方法 380

9.3.1 概述 380

9.3.2 衰减的后果及其修正 380

9.3.3 根据衰减修正雷达最大探测距离 380

9.3.4 传播衰减值的选取 381

9.4 大气散射的影响 401

9.5 电离层反射的影响 402

9.6 有关雷达电波传播的其它内容 402

9.6.1 探测范围和测定精度的预报及战术利用 402

9.6.2 超折射(大气波导)的探测与预测 402

9.6.3 电波传播在我军雷达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404

附录 指数大气条件下雷达探测坐标图的MATLAB计算程序 405

参考文献 408

第10章 雷达目标特性 409

10.1 目标特性对雷达战技性能的影响 409

10.2 回波幅度及其起伏特性的影响 409

10.2.1 回波的幅度反映了目标的大小、材料、结构和形状 409

10.2.2 回波幅度的起伏主要反映了目标的运动状态(但也有形状的因素) 413

10.2.3 雷达对不同RCS的目标的最大探测距离换算方法 420

10.2.4 双基地雷达的目标RCS 421

10.3 回波相位及频谱特性 422

10.3.1 回波相位的影响 422

10.3.2 信号频谱的影响 422

10.4 目标的极化特性 423

10.4.1 目标的去极化特性 423

10.4.2 目标的极化散射矩阵 424

10.4.3 目标的最佳极化特性 424

10.5 飞机目标的特性 425

10.5.1 飞机目标的平均RCS 425

10.5.2 飞机目标信号的起伏特性 427

10.5.3 飞机目标信号的相位起伏 429

10.6 地、海杂波的特性 429

10.6.1 地杂波 430

10.6.2 海杂波 434

10.7 其它目标的特性 438

10.7.1 直升机的雷达目标特性 438

10.7.2 巡航导弹、战术弹道导弹弹头的雷达目标特性 438

10.7.3 舰船的雷达目标特性 438

10.7.4 无源干扰物的雷达目标特性 439

10.7.5 气象杂波的雷达目标特性 440

10.7.6 空飘气球的雷达目标特性 441

10.8 雷达目标识别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441

参考文献 442

第11章 对空情报雷达的部署和组网 444

11.1 雷达部署原则和应当考虑的问题 444

11.1.1 雷达部署原则 444

11.1.2 对空情报雷达在部署中应当考虑的问题 446

11.2 雷达组网技术和数据融合 448

11.2.1 雷达组网的意义 448

11.2.2 雷达组网技术发展简述 449

11.2.3 对空情报雷达组网的基本形式 449

11.2.4 雷达组网所用关键技术 450

11.2.5 雷达组网时的数据融合 451

11.3 雷达组网效能指标计算方法(覆盖度、情报容量、抗干扰和抗摧毁效能) 451

11.3.1 对空情报雷达网的探测覆盖度的计算方法 452

11.3.2 对空情报雷达网情报容量的计算方法 452

11.3.3 对空情报雷达网的抗干扰效能的计算方法 453

11.3.4 对空情报雷达网的抗摧毁效能的计算方法 453

11.3.5 和平时期对空情报雷达网中雷达的部署和组网方法 454

11.3.6 从提高对空情报雷达网的抗干扰效能出发研究对空情报雷达的性能参数和其部署方法 455

11.3.7 从提高对空情报雷达网的抗摧毁效能出发研究对空情报雷达的部署方法 455

参考文献 456

第12章 对空情报雷达总体效能费用比的评价 458

12.1 雷达总体效能费用比 458

12.2 雷达总体性能评价方法 458

12.2.1 雷达总体性能的评价方法 459

12.2.2 由雷达技术参数来计算雷达总体性能评价数值 459

12.2.3 对空情报雷达的本身可用度与避免损毁能力 462

12.2.4 对空情报雷达总体性能两种评价方法的比较 463

12.3 对空情报雷达效能费用比的计算与统计 463

参考文献 464

第13章 雷达总体性能检验方法 466

13.1 雷达关键电参数的测试 466

13.1.1 天线性能测试 466

13.1.2 发射机稳定性能测试 468

13.1.3 系统改善因子及杂波中目标可见度测试 472

13.2 雷达飞行检验 472

13.2.1 威力和精度检飞架次的设计 472

13.2.2 雷达反地杂波和抗干扰性能的飞行检验 485

13.3 预警机雷达检飞 485

13.3.1 预警机监视雷达的特点 485

13.3.2 预警机雷达检飞地区的选择 485

13.3.3 预警机检飞航线设计原则 487

13.3.4 目标机不同姿态角的RCS 488

13.3.5 地面杂波强度的测定 488

13.3.6 预警机雷达检飞航线与架次设计举例 491

参考文献 496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