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建设创新型国家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建设创新型国家
  • 李正风,胡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6520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01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25页
  • 主题词:科技政策-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建设创新型国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 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的战略抉择 1

一、创新型国家的特征及其实质 2

1.创新与创新型国家 2

2.创新型国家的特征 5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的战略抉择 13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14

2.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要求 17

3.应对全球化新挑战的必然要求 19

三、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抉择的重要理论贡献 21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当代的新体现 22

2.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 23

3.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 26

4.明确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纲领 28

第二章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典型案例与国际经验 31

一、美国创新发展的道路与《创新美国》 31

1.美国创新发展的三个阶段 32

2.美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特点 37

3.《创新美国》的行动倡议 41

二、日本赶超的发展道路与主要经验 43

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开启民智与科技积累 44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技术学习与技术立国 45

3.20世纪末的战略调整与“科技创新立国” 48

4.日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要经验 52

三、韩国:“从模仿到自主创新”的追赶模式 54

1.韩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程 55

2.韩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追赶模式 58

四、芬兰:从资源型国家到创新型国家 62

1.转变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 63

2.建设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 65

3.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全面转型 67

第三章 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与挑战 71

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有利条件 71

1.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 72

2.有效推动创新的巨大市场资源 74

3.富有潜力的雄厚科技人力资源 77

4.有丰富价值的传统文化和知识资源 79

二、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科技基础 80

1.基础研究国际影响力大幅提高 81

2.高技术自主研发水平逐步提升 83

3.科技攻关有力支撑经济和社会发展 85

4.稳步推进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 87

5.全社会推动科技进步格局基本形成 88

三、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面临的挑战 90

1.创新型人才缺乏 90

2.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91

3.科技投入明显不足 93

4.科技基础条件比较薄弱 93

5.科技体制改革尚不到位 94

第四章 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坚实基础 95

一、科技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95

1.科技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 96

2.重要的历史启示 99

二、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104

1.科学突破和技术进步的融合孕育新科技革命 104

2.科学技术成为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的先导力量 106

3.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愈益密切和复杂 107

4.科技资源配置模式和竞争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109

5.新科技革命为后发国家跨越发展提供了机遇 111

三、我国新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方针 113

1.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方针的变化 113

2.我国新时期科技发展的方针 118

四、我国新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任务 121

1.战略目标 121

2.总体部署 122

3.战略重点 126

第五章 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途径 128

一、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129

1.国家财富的积累主要依靠本国掌握的科学技术 129

2.知识产权成为国际产业和企业竞争的主要手段 130

3.技术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131

二、我国坚持自主创新的历史经验 132

1.第一代领导人:科技发展不能跟在别人后面爬行 132

2.第二代领导人: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 135

3.第三代领导人:必须在科技方面掌握自己的命运 138

三、准确把握自主创新的战略方针 140

1.充分认识自主创新的紧迫性 141

2.科学理解自主创新的丰富内涵 142

3.正确处理自主创新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143

四、全面落实自主创新的策略与政策 144

1.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实现重点突破 144

2.全面实施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 145

第六章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突出任务 147

一、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意义 148

1.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148

2.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150

二、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 152

1.中小科技企业正在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 152

2.我国企业依靠自主知识产权可以获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权 154

3.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156

三、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途径与政策 157

1.政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要“科学作为” 157

2.营造企业技术创新的良好生态 160

3.形成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 161

4.积极推进产学研之间的合作 166

第七章 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 169

一、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的重要意义 169

1.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是后发国家实现赶超的有效途径 170

2.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有利于体现国家战略意志 171

3.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有利于充分利用有限资源 171

4.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有利于全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172

二、国外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的主要趋向 173

1.通过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 173

2.通过重大科技专项推动官民结合和军民结合 174

3.通过重大科技专项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175

三、我国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的基本经验 175

1.国家意志明确 176

2.各方协同紧密 177

3.组织机制有效 177

4.自主精神强烈 178

四、我国新时期实施的重大科技专项 178

1.选择重点领域推进技术跨越发展 179

2.我国新时期实施的重大科技专项 182

3.新时期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的原则 183

第八章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185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与落实科学发展观 186

1.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 186

2.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助于进一步丰富科学发展观 187

3.普及科学发展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 187

二、确立以科技竞争力为核心的执政目标 188

1.战略目标:科技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189

2.体制目标:促进科技创新的制度设计 190

3.投资目标:加强创新投入和平台建设 191

4.工作重点:促进创新型企业不断成长 191

三、地方政府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典型经验 192

1.深圳模式:依托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城市创新能力 192

2.上海模式:发挥知识人力资源优势推进自主创新 194

3.大连模式: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整合创新资源 196

四、政府推动自主创新工作的主要途径 197

1.建立符合本地基础和条件的发展目标 198

2.建立以技术创新主导的产业发展模式 199

3.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199

4.建立鼓励创新的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政策体系 200

5.建立适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 200

第九章 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因素 202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与人才强国战略 202

1.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 202

2.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工作重点 204

3.建设创新型国家与人才强国战略 206

二、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意义与任务 207

1.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207

2.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则 208

三、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途径与政策 213

1.创新人才队伍能力建设的重点 213

2.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 214

3.完善创新人才政策体系与评价机制 215

第十章 发展创新文化——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精神动力 218

一、发展创新文化的意义 218

1.文化的含义及其功能 219

2.发展创新文化的意义 221

二、创新文化的基本特征 226

1.倡导创新的价值导向 226

2.创新图强的坚强意志 228

3.怀疑批判的精神气质 229

4.激励创新的制度环境 231

三、我国发展创新文化的主要任务 234

1.树立自主创新的内在精神 234

2.继承和改造我国传统文化 236

3.塑造激励创新的制度文化 237

第十一章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社会基础 242

一、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意义 242

1.科学素质与全民科学素质 243

2.提高科学素质与个人的全面发展 245

3.提高科学素质与构建学习型社会 247

4.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 248

二、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紧迫的战略任务 251

1.国际社会的共识 251

2.紧迫的战略任务 256

三、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 259

1.宗旨与目标 260

2.政府推动与全民参与 261

3.重点人群与重点任务 263

4.基本条件与基础工程 267

第十二章 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制度保障 271

一、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及其意义 272

1.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发展 272

2.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基本思想 277

二、我国创新体系建设的历程与问题 282

1.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我国创新体系 282

2.体制转型过程中的我国创新体系 285

3.我国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 289

三、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291

1.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任务 292

2.确立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 293

3.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中坚作用 295

4.建立高效的管理体制和协调的政策体系 297

5.建立知识和技术有效流动和整合的机制 298

后记 300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