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心理学 理论与实践的整合观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教育心理学  理论与实践的整合观
  • 胡谊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77050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82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395页
  • 主题词:教育心理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教育心理学 理论与实践的整合观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篇 1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1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2

一 早期的教育心理思想 2

二 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4

三 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7

第二节 教育心理研究的程序 9

一 描述性研究 10

二 教育干预研究 11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 14

一 教育心理学的核心观点 14

二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16

第一篇 学生心理 21

第二章 认知发展 21

第一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22

一 皮亚杰理论的基本观点 22

二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25

第二节 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32

一 维果茨基理论的基本观点 33

二 维果茨基理论与教育 34

第三章 社会化发展 42

第一节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43

一 心理社会发展的八阶段理论 43

二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教育含义 46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发展 47

一 自我意识的含义 47

二 不同年龄阶段的自我意识 49

第三节 自尊的发展 50

一 自尊的概述 51

二 自尊的作用 52

三 自尊的提升 53

第四节 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 54

一 父母教养方式 54

二 同伴关系 57

第四章 智力与创造力 62

第一节 智力理论与教育 63

一 经典智力理论 63

二 现代智力理论 66

第二节 创造力与教育 72

一 创造力的含义 72

二 影响创造力的因素 73

三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77

第五章 特殊学生 81

第一节 智力的异常学生 82

一 天才学生 82

二 智力落后学生 87

第二节 非智力的异常学生 90

一 学习困难学生 90

二 情绪和行为障碍学生 92

三 感觉和躯体障碍学生 94

第二篇 学习理论 100

第六章 学习的行为主义观 100

第一节 经典条件作用 101

一 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 101

二 泛化、辨别和消退 102

第二节 操作条件作用 104

一 斯金纳的研究工作 104

二 操作条件作用的理论 105

第三节 行为主义的课堂应用 110

一 课堂管理 110

二 课堂教学 114

三 新近应用 116

第七章 学习的认知观:信息加工 121

第一节 信息加工观的发展 122

一 信息加工视角之前 122

二 信息加工视角:经典观对建构主义观 124

三 信息加工模型 125

第二节 信息加工视角下的知识观 127

一 陈述性知识及其学习 127

二 程序性知识及其学习 132

第三节 信息加工视角的教学应用 136

一 针对认知编码的教学 136

二 针对认知监控的教学 139

第八章 学习的认知观:个体建构 143

第一节 认知建构的研究发展 144

一 早期的个体建构思想 144

二 认知建构思想的发展与共识 147

第二节 认知建构的学习观 149

一 知识结构观 149

二 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 150

三 生成学习理论 153

四 认知灵活性理论 154

第三节 认知建构思想的教学应用 155

一 促进认知结构获得的教学 155

二 促进认知过程发展的教学 159

第九章 学习的社会文化观 165

第一节 社会文化观概述 166

一 社会文化研究的理论渊源 166

二 学习的社会文化思想要义 169

第二节 学习的社会文化多样性 172

一 生态系统理论 172

二 多元文化教育 174

第三节 社会文化研究视野下的教学方法 175

一 促进学生之间互动的教学方法 175

二 促进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教学方法 178

第三篇 学习结果 185

第十章 复杂认知:问题解决与专长 185

第一节 问题解决 186

一 问题及问题解决 186

二 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 187

三 问题解决的策略 190

第二节 专长 192

一 专家与新手的行为差异 193

二 专家与新手差异的实质 195

三 学科专长的培养 199

第十一章 复杂认知:策略与迁移 204

第一节 认知策略 205

一 认知策略概述 205

二 促进理解材料的学习策略 207

三 促进认知加工的思维技能 210

第二节 迁移 213

一 迁移概述 213

二 迁移的内在机制 215

三 为促进正迁移而教学 219

第十二章 复杂情感:动机心理 224

第一节 动机概述 225

一 动机的含义与作用 225

二 早期的动机理论 226

第二节 动机理论:期望的视角 229

一 自我效能 229

二 内隐能力观 230

三 归因理论 231

第三节 动机理论:价值的视角 233

一 自我决定 233

二 成就目标 234

三 任务价值 236

第四节 动机理论:整合的视角 237

一 动机与自我调节 237

二 动机与意志 239

三 动机与认知 241

第十三章 复杂情感:态度心理 244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概述 245

一 态度与道德的含义 245

二 道德发展理论 248

第二节 态度学习 249

一 态度学习的过程 249

二 影响态度学习的心理条件 251

三 促进态度学习的方法 252

第三节 价值观的培养 255

一 价值观概述 255

二 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257

第十四章 复杂行为:知觉与动作 262

第一节 知觉技能的学习 263

一 知觉技能概述 263

二 知觉学习 264

第二节 动作控制与学习 265

一 闭环理论 266

二 动作编程理论 267

三 动态动作学习理论 268

第三节 动作技能的获得 270

一 认知阶段 270

二 联结形成阶段 274

三 自动化阶段 276

第四篇 教学心理 281

第十五章 教学计划 281

第一节 教学计划的过程 282

一 制订教学计划的阶段 282

二 制订教学计划的模式 283

三 影响教学计划制订的因素 285

第二节 教学计划的内容 286

一 确定教学目标 287

二 分析教学内容 291

三 安排教学事件 294

附:教学计划实例——三角比的应用问题 297

第十六章 有效教学 302

第一节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 303

一 教学特征 303

二 直接教学 304

三 讲授法 307

第二节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308

一 教学特征 308

二 发现学习 311

三 讨论法 313

第三节 运用科技的教学 314

一 教学特征 314

二 多媒体教学 315

三 网络教学 316

四 智能辅导系统 317

第十七章 课堂管理 322

第一节 课堂管理概述 323

一 课堂管理的含义 323

二 课堂管理的要求 325

第二节 课堂环境的管理 329

一 课堂物理环境设置 329

二 课堂心理环境创设 330

第三节 课堂行为的管理 333

一 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 333

二 学生不良行为的处理 334

第十八章 学习测评 341

第一节 测评理论概述 342

一 测评中的基本概念 342

二 有效测评的必要条件 343

第二节 学校教育中的测验 344

一 实施测验的基本环节 344

二 对认知目标的测量 346

三 对情感目标的测量 354

第三节 学校教育中的评价 357

一 教学评价结果的功用 357

二 对测验结果的处理 358

第五篇 教师心理 364

第十九章 教师心理 364

第一节 从新教师到专家教师 365

一 新教师 365

二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 366

三 专家教师 369

第二节 认识专家教师 371

一 专家教师—新手教师差异 371

二 教学专长 373

三 心理品质 375

第三节 成为专家教师 377

一 教师成长的影响因素 377

二 教师发展中的刻意训练 378

三 塑造完整的教学人格 380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