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走向名师 中小学名师的培养研究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走向名师  中小学名师的培养研究
  • 许泽能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812954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194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208页
  • 主题词:中小学-师资培养-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走向名师 中小学名师的培养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2

(一)国内研究现状 2

(二)国外研究现状 8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10

三、研究目标、内容及意义 10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10

(二)研究的意义 11

四、研究方法 11

(一)文献法 11

(二)调查研究法 12

(三)行动研究法 12

第一章 中小学名师培养及现实价值 13

一、中小学名师的概念 13

二、中小学名师的培养 15

(一)名师培养对象:具备卓越教师潜质的优秀教师 15

(二)培养:对名师培养对象的教育与训练 15

三、中小学名师培养的理论基础 16

(一)建构主义理论 16

(二)课程开发理论 18

(三)二次成长理论 21

四、中小学名师培养的现实价值 22

(一)有助于国家教育政策的落实 23

(二)有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24

(三)有助于教师专业的持续成长 25

(四)有助于教师队伍发展的引领 25

(五)有助于区域教育改革与创新 26

第二章 中小学名师培养中的问题及原因 27

一、中小学名师培养中的主要问题 27

(一)评选标准各异,各自为政 27

(二)培养目标泛化,引领乏力 30

(三)重评轻培,忽视培养过程 31

(四)重用轻养,缺乏专业引领 32

(五)重通识轻学科,针对性不强 34

二、中小学名师培养问题产生的原因 35

(一)对名师内涵没有达成共识 35

(二)各级名师培养没有形成梯级 37

(三)区域内名师培养资源不足 37

(四)区域内名师培养的成本较高 38

(五)名师培养缺乏制度性保障 39

第三章 中小学名师培养对象的标准与选拔 40

一、中小学名师培养对象的选拔标准 40

(一)积极向上的强烈愿望 41

(二)相对专业的教学素养 41

(三)坚持在教学一线 42

(四)具象与抽象条件结合 43

二、中小学名师培养对象的选拔程序 43

(一)广泛宣传 44

(二)多元推荐 44

(三)考核评审 45

(四)公示确认 46

第四章 中小学名师培养的目标与内容 47

一、专业精神与生命自觉的共养成 47

(一)锻造专业精神,提升职业境界 47

(二)自主开放解放,培育生命自觉 48

二、学科素养与跨界素养的并拓展 49

(一)修炼精深的学科素养,实现学科超越 50

(二)修炼宽泛的跨界素养,实现专业超越 51

三、教学主张与教学技艺的双修炼 51

(一)从课堂出思想,鲜明教学主张 52

(二)带思想回课堂,精湛教学技艺 52

四、传播交流与课程开发的齐研习 53

(一)传播主张技艺,走向教师领袖 53

(二)开发培训课程,专业影响深远 54

五、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互磨砺 55

(一)个性课题研究,提升研究能力 55

(二)理性实施课堂,磨砺创新能力 55

六、名师个体与教师群体的同超越 56

(一)漫溯专业深处,走向自我超越 56

(二)实施专业关怀,引领群体超越 57

第五章 中小学名师培养的路径与方法 58

一、用带着研习引领专业卓越 58

(一)精神激励与方法引领 58

(二)主题研习与夯实基础 59

(三)合作研习与交互共生 60

二、用自我修炼走向专业自觉 61

(一)专业阅读与专业养成 61

(二)专业改进与专业创新 62

(三)专业研究与专业写作 63

三、用示范辐射走向教师领袖 65

(一)工作室与成长共同体 65

(二)培训课程与专业传播 66

(三)示范辐射与教师领袖 67

第六章 中小学名师培养的机制与管理 69

一、健全的培养机制 69

(一)规范的培养制度 69

(二)专业的培养机构 72

二、有效的培养管理 74

(一)体现预设的计划管理 74

(二)体现合作的协同管理 75

(三)关注形成的过程管理 75

(四)关注结果的终结管理 76

第七章 L市名师培养:对象与目标 77

一、规范选拔名师培养对象 77

(一)依据荣誉称号选拔 77

(二)依据专业水平选拔 79

二、确立个性培养目标 81

(一)总体培养目标:特色教学领军人才 81

(二)年度培养目标:持续递进不断完善 83

第八章 L市名师培养:路径与活动 88

一、集中研习会 88

(一)启动集中研习会 88

(二)年度集中研习会 91

二、高端研修 93

(一)教学流派与学科素养 94

(二)工作室研修与学科课程 99

(三)教学领导力与教学风格 104

(四)行动研修与传播作业 108

三、自我修炼 109

(一)专业阅读 110

(二)专业改进 114

(三)专业研究 120

(四)专业写作 123

四、工作室研修 127

(一)工作室组建 127

(二)工作室研修 130

(三)工作室交流 133

五、名师论坛 136

(一)“名师教学与教学风格”论坛 140

(二)“学科素养与学科教学”论坛 141

(三)“教学主张与培训课程开发”论坛 145

(四)“教学主张与教学创新”论坛 150

六、示范辐射 153

(一)送教活动与交互共生 154

(二)示范辐射与培训课程 157

第九章 L市名师培养:机制与管理 161

一、健全培养机制 161

(一)建立持续培养机制 161

(二)建立协调推进机制 162

(三)构建培养管理办法 162

二、规范培养管理 163

(一)运用任务驱动 163

(二)实施动态管理 166

(三)规范投入经费 166

第十章 L市名师培养:成效与反思 168

一、L市中小学名师培养的实践成效 168

(一)教学专业知识习得效果明显 168

(二)教学反思能力明显增强 169

(三)初步形成个性教学主张 169

(四)初步构建与教学主张匹配的操作系统 171

(五)对专业成长更加自信 172

(六)专业影响在逐步扩大 174

(七)个人发展计划基本实现 175

二、对L市中小学名师培养实践的反思 177

(一)研究能力有待逐步提升 177

(二)学科针对性需进一步加强 179

(三)名师培养项目有待持续 180

结语 182

参考文献 183

附录 185

后记一 192

后记二 193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