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美学全史 第1卷 论美学、美与中国古代美学精神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祁志祥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8152151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87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422页
- 主题词:美学史-中国-现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美学全史 第1卷 论美学、美与中国古代美学精神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中国美学史的历史演变与时代特征 1
一、先秦两汉:中国古代美学的奠基期 1
二、魏晋南北朝:中国古代美学的突破期 5
三、隋唐宋元:中国古代美学的发展期 6
四、明清:中国古代美学的综合期 10
五、近代至当代:中国现代美学学科的转型期 17
第一编 论美学、美与中国古代美学精神 23
第一章 “美学”的学科定义及中国美学史的考察范围 23
一、鲍姆嘉通:美学是感觉学、情感学 24
二、黑格尔:“美学”是“艺术哲学” 27
三、各国辞典最初对“美学”的定义:研究现实和艺术中的美的哲学分支 30
四、现代“美学”定义的转向:研究审美关系、审美活动的“审美学” 31
五、美学是研究美及其审美经验的哲学学科 33
第二章 论“美”是有价值的乐感对象 38
一、“美”的基本义项:美是“愉快的对象”或“客观化的愉快” 40
二、美的完整语义:美是有价值的五官快感对象和心灵愉悦对象 48
三、“美”的客观标准:乐感的普遍有效性 63
四、“美”为一切有感觉功能的动物体而存在 67
第三章 中国古代美论的五大互补形态 78
一、以“味”为美:中国古代关于美本质的哲学认知 80
二、以“心”为美:中国古代关于美本质的价值界定之一 88
三、以“道”为美:中国古代关于美本质的价值界定之二 99
四、以“文”为美:中国古代关于形式美的理论认知 114
五、同构为美:中国古代关于美的心理本质的界说 127
第四章 儒家美论:中国古代主要哲学派别特殊美论之一 140
一、“比德”为美:儒家论自然美 140
二、“风骨”为美:儒家论人格美 153
三、“中和”为美:儒家论社会美 157
四、“节情”为美:儒家论情感美 166
五、“沉郁”为美:儒家论艺术内涵美 180
六、“中的”为“工”:儒家论文艺形式美 183
第五章 道家美论:中国古代主要哲学派别特殊美论之二 193
一、以“无”为美:道家论至美在无限 193
二、以“妙”为美:道家论美在有中通无 209
三、以“淡”为美:道家论大浓化淡之美 220
四、以“柔”为美:道家论以退为进的人生美 229
五、“自然”为美:道家论美的无意识性 232
六、“生气”为美:道家论美在生命 246
七、“适性”为美:道家论美的自主性和自由性 256
第六章 佛教美论:中国古代主要哲学派别特殊美论之三 264
一、色即是空:佛教对现实美的基本否定 264
二、“涅槃极乐”:佛教对本体美的独特肯定 271
三、“甘露”“醍醐”:佛教对味觉美的变相肯定 291
四、“光明”为美:佛教对视觉美的变相肯定之一 295
五、以“圆”为美:佛教对视觉美的变相肯定之二 304
六、以“十”为美:佛教对视觉美的变相肯定之三 310
七、以“相”为美:佛教对视觉美的变相肯定之四 316
八、“法音”为美:佛教对听觉美的变相肯定 320
九、以“香”为美:佛教对嗅觉美的变相肯定 324
十、“莲花”为美:佛教对世俗美的变相肯定 326
十一、“七宝”为美:佛教对功利美的变相肯定 329
第七章 中国文学与美的关系的历史考察 334
一、中国古代:美并非文学的必备特征 334
二、中国古代存在着丰富的关于文学的美学思想 338
三、近代以来:文学与美结下不解之缘 341
第八章 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的主体表现精神 345
一、创作过程论中的主体精神 346
二、文学作品论中的主体精神 348
三、作品鉴赏论中的主体精神 350
第九章“意象”说:中国古代艺术审美特征论 353
一、“意象”说的历史演变脉络 353
二、“意境”范畴的审美意涵 358
三、“意境”与“形象”“典型”的异同 359
第十章 中国古代的美感特征论 362
一、美感的愉乐性 362
二、美感的直觉性 366
三、美感的主观性 368
四、美感的客观性 370
五、美感的真实性 372
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的审美方法论 376
一、“咀嚼回味”的“体味”方法 376
二、“以物观物”的“静观”方法 379
三、“以我观物”的“情观”方法 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