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区域地质志 陕西志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区域地质志  陕西志
  •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711609615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1120页
  • 文件大小:212MB
  • 文件页数:116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区域地质志 陕西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 1

第一篇 区域地层 11

第一章 概述 11

第一节 地层发育及划分情况 11

第二节 地层区划 13

第二章 新太古界—古元古界 25

第一节 概述 25

第二节 区域地层特征 25

第三章 中元古界长城系—蓟县系 46

第一节 概述 46

第二节 区域地层特点 46

第四章 青白口系 72

第一节 概述 72

第二节 区域地层特征 72

第五章 南华系—震旦系 85

第一节 概述 85

第二节 区域地层特征 85

第六章 下古生界 101

第七章 寒武系 115

第一节 概述 115

第二节 区域地层特征 116

第三节 地层对比及生物群概况 135

第八章 奥陶系 139

第一节 区域地层特征 140

第二节 地层对比及生物群概况 161

第九章 志留系 171

第一节 区域地层特征 171

第二节 地层对比及生物群概况 191

第十章 泥盆系 204

第一节 区域地层特征 204

第二节 生物群概况及地层划分与对比 223

第十一章 石炭系 226

第一节 区域地层特征 227

第二节 生物群概况及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 240

第十二章 二叠系 245

第一节 区域地层特征 245

第二节 生物群概况及地层多重划分与对比 261

第十三章 三叠系 265

第一节 区域地层特征 266

第二节 地层对比及生物群概况 281

第十四章 侏罗系 285

第一节 区域地层特征 286

第二节 地层对比及生物群概况 295

第十五章 白垩系 299

第一节 区域地层特征 300

第二节 地层对比及生物群概况 309

第十六章 古近系 315

第一节 区域地层特征 315

第二节 地层对比及生物群概况 321

第十七章 新近系 324

第一节 区域地层特征 324

第二节 地层对比及生物群概况 332

小结 334

第二篇 沉积岩与岩相古地理 339

概述 339

第十八章 中元古代—青白口纪沉积岩 340

第一节 陆源碎屑岩 340

第二节 碳酸盐岩 341

第三节 硅质岩 342

第四节 沉积相及沉积环境 342

第十九章 南华纪—中三叠世沉积岩 344

第一节 陆源碎屑岩 344

第二节 碳酸盐岩 349

第三节 其他岩类 354

第四节 沉积相及沉积环境 357

第二十章 晚三叠世—第四纪沉积岩 379

第一节 陆源碎屑岩 379

第二节 碳酸盐岩 382

第三节 其他岩类 382

第四节 沉积相及沉积环境 383

第二十一章 层序地层 387

第一节 鄂尔多斯分区层序地层 387

第二节 扬子地层区层序地层 394

第三节 南秦岭-大别山地层区层序地层 400

小结 408

第三篇 火山岩与火山作用 411

第二十二章 概述 411

第一节 概述 411

第二节 火山岩区(带)划分 413

第二十三章 中元古代—青白口纪火山岩 415

第一节 华北地块南缘及北秦岭火山岩特征 415

第二节 扬子地块北缘及南秦岭火山岩特征 421

第三节 火山作用 457

第二十四章 南华纪—早古生代火山岩 460

第一节 华北地块南缘及北秦岭火山岩特征 460

第二节 北大巴山-西倾山裂谷带火山岩特征 480

第三节 扬子地块北缘火山岩特征 496

第四节 火山作用 499

第二十五章 中生代火山岩 502

第一节 板房子火山岩(γδπK) 502

第二节 武关河火山岩(λπK) 504

第三节 陇县六盘山火山岩 504

第四节 火山作用 504

小结 505

第四篇 侵入岩与深成作用 509

第二十六章 概述 509

第二十七章 新太古代—古元古代侵入岩 514

第一节 中酸性岩类片麻岩套 514

第二节 中—新元古代片麻岩(套) 534

第三节 脉体 540

第二十八章 中—新元古代侵入岩 542

第一节 中—新元古代基性岩-超基性岩 542

第二节 中酸性岩类 554

第三节 侵入岩深成作用 580

第二十九章 早古生代侵入岩 583

第一节 早古生代基性岩-超基性岩 583

第二节 中酸性岩类 603

第三节 侵入岩的深成作用 625

第三十章 晚古生代侵入岩 629

第一节 超基性岩 629

第二节 中酸性岩 632

第三节 侵入岩深成作用 642

第三十一章 三叠纪侵入岩 644

第一节 中酸性岩 644

第二节 侵入岩深成作用 680

第三十二章 侏罗纪—白垩纪侵入岩 683

第一节 中酸性岩 683

第二节 侵入岩深成作用 693

小结 693

第五篇 蛇绿岩 697

第三十三章 概述 697

第三十四章 中—新元古代黑木林-峡口驿蛇绿岩带 698

第一节 蛇绿岩地质特征 698

第二节 蛇绿岩岩石组合 700

第三节 蛇绿岩时代证据 702

第四节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703

第五节 乔子沟火山岩(qlv) 708

第六节 蛇绿岩成因 712

第七节 对勉略构造混杂岩带蛇绿岩的讨论 712

第三十五章 北秦岭商丹古蛇绿岩带 714

第一节 蛇绿岩地质特征 714

第二节 蛇绿岩岩石组合 714

第三节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715

第四节 蛇绿岩时代和构造环境分析 716

第三十六章 早古生代商丹蛇绿岩带 717

第一节 蛇绿岩地质特征 717

第二节 蛇绿岩岩石组合 718

第三节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719

第四节 蛇绿岩形成时代和构造环境 725

第三十七章 北秦岭二郎坪蛇绿岩带 726

第一节 蛇绿岩地质特征 726

第二节 蛇绿岩岩石组合 727

第三节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729

第四节 蛇绿岩构造环境分析 731

小结 734

第六篇 变质岩 737

第三十八章 概述 737

第三十九章 变质岩 741

第一节 变质作用类型划分 741

第二节 区域变质岩 746

第三节 热接触交代变质岩 770

第四节 碎裂(动力)变质岩 774

第四十章 区域变质作用 778

第一节 变质单元的划分 778

第二节 变质相及相系(型)划分 780

第三节 区域变质作用期次的划分 813

小结 815

第七篇 岩石圈结构构造 819

概述 819

第四十一章 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 820

第一节 区域布格重力异常 820

第二节 自由空气重力异常特征 824

第三节 航空磁力异常特征 824

第四节 地电结构 828

第四十二章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829

第一节 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概况 829

第二节 地球化学背景特征 840

第四十三章 岩石圈结构构造 861

第一节 均衡重力异常特征 861

第二节 地壳结构及厚度变化 862

第三节 莫霍界面结构特征 865

第四节 居里面及地热流特征 865

第五节 区域地壳呈立交桥式结构 867

小结 868

第八篇 区域地质构造 873

第四十四章 概述 873

第一节 区域地质构造概况 873

第二节 构造理论、方法 873

第三节 陕西省构造区划沿革 874

第四十五章 构造旋回与构造层 877

第一节 构造旋回划分 877

第二节 重要构造运动界面特征 877

第三节 构造层划分 886

第四十六章 构造单元划分及主要特征 888

第一节 构造区划原则 888

第二节 陕西省综合构造区划 889

第三节 陕西省动态构造区划 896

第四节 中秦岭侧向增生造山模式 914

第四十七章 重要构造带形变特征 918

第一节 商丹地壳对接带 918

第二节 重要板内结合带 925

第三节 重要断裂带 944

第四十八章 构造变形期与变形序列 947

第一节 构造变形期与变形序列划分 947

第二节 伸展构造群落 947

第三节 穹隆构造 949

第四节 碰撞造山期基底物质的构造穿刺特征 951

小结 952

第九篇 第四纪地质与地貌 957

概述 957

第四十九章 第四纪地层 958

第一节 区域地层特征 959

第二节 地层划分对比及生物群、古气候概况 974

第五十章 第四纪沉积物成因类型 981

第五十一章 第四纪地貌成因、形态类型 985

第一节 地貌成因 985

第二节 地貌形态类型 987

第五十二章 第四纪新构造运动及活动构造 991

第一节 新构造运动特征 992

第二节 主要活动构造 995

第五十三章 地震活动 1003

小结 1005

第十篇 区域地质演进过程 1009

第五十四章 概述 1009

第五十五章 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原始陆壳形成阶段(2800~1800Ma) 1011

第一节 新太古代(2800~2500Ma) 1011

第二节 新太古代—古元古代早期(2500~2300Ma) 1012

第三节 古元古代中—晚期(2300~1800Ma) 1012

第五十六章 中元古代—青白口纪原始陆壳裂解与拼合及过渡基底形成阶段(1800~780Ma) 1013

第一节 中元古代—青白口纪晚期(1800~940Ma) 1013

第二节 青白口纪晚期—南华纪早期(940~725Ma) 1015

第五十七章 南华纪—晚三叠世早期超大陆裂解和增生造山板块构造阶段(780~227Ma) 1020

第一节 南华纪—震旦纪(780~541Ma) 1020

第二节 寒武纪—志留纪(541~416Ma) 1021

第三节 泥盆纪(416~359Ma) 1024

第四节 石炭纪—晚三叠世早期(252~220Ma) 1027

第五十八章 晚三叠世晚期—全新世上叠盆地和陆内造山阶段(227Ma—现代) 1031

第一节 晚三叠世晚期—侏罗纪(200~145Ma) 1031

第二节 早白垩世—古新世(145~55.8 Ma) 1032

第三节 始新世—全新世(55.8 Ma-现今) 1033

小结 1036

第十一篇 重要矿产成矿背景和成矿规律 1041

第五十九章 概述 1041

第一节 陕西省矿产资源概况 1041

第二节 成矿区带划分 1041

第六十章 成矿地质背景 1044

第一节 沉积作用与沉积矿产 1044

第二节 岩浆作用与岩浆矿产 1045

第三节 变质作用与成矿 1047

第四节 区域构造与成矿 1052

第六十一章 主要成矿带的成矿类型 1053

第六十二章 重要矿床成矿作用 1057

第一节 能源矿产成矿作用 1057

第二节 金矿成矿作用 1057

第三节 钼矿成矿作用 1061

第四节 铜铅锌汞锑矿成矿作用 1062

第五节 铁锰矿成矿作用 1065

第六节 几个重要的非金属矿产成矿作用 1067

第六十三章 重要矿产区域成矿规律 1069

第一节 重要矿产区域成矿规律 1069

第二节 两期板块汇聚作用与区域成矿的关系 1069

小结 1070

结束语 1071

参考文献 1080

附录1 部分断代岩石地层时代按新、旧中国地层指南划分的对照表 1089

附录2 1090

表1陕西省1:5万区域地质调查完成图幅一览表 1090

表2陕西省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完成图幅一览表 1095

表3陕西省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完成图幅一览表 1097

摘要 1098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