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理论与实践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 李兰英,高扬捷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9727055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501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517页
  • 主题词:知识产权保护-刑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知识产权刑事法保护的检视与建构 1

第一节 知识产权刑事法保护的现状分析 1

一、我国当前知识产权犯罪的类型及数据情况 2

二、当前我国知识产权犯罪呈现出的特征 5

第二节 知识产权刑事法保护的立场及限度 10

一、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价值取向 10

二、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基本原则 12

第三节 知识产权刑事法保护的发展构想 15

一、知识产权刑事实体法的保护 15

二、知识产权刑事程序法的保护 20

三、加强知识产权犯罪的电子证据的取证与运用 23

四、知识产权犯罪中刑事和解的运用 25

第四节 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涉财产部分的执行问题 27

一、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涉财产执行的实践情况分析 28

二、知识产权犯罪涉财产部分执行路径探索 34

三、检察机关对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涉财产部分执行的监督与作为 39

第二章 知识产权行政与刑法的双重保护衔接问题 42

第一节 知识产权保护的“双轨模式”带来的弊端 42

一、知识产权双重保护的现状阐释 42

二、近五年知识产权案件移送的数据统计:以商标案件为例 43

第二节 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的边界 51

一、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的理论根基 51

二、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的原则 53

三、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的界分标准 55

第三节 我国知识产权行刑保护相互衔接的基本思路 58

一、内部规则的科学化 58

二、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 61

第四节 我国知识产权“两法衔接”的检察监督权的外在保障 62

一、检察机关在“两法衔接”中的功能定位 62

二、检察职能在“两法衔接”监督中的实践难题 63

三、知识产权保护“两法衔接”有效监督的构建 64

第三章 双螺旋模式下商标权刑事法保护研究 66

第一节 商标权刑事司法保护的现实图景 67

一、现实图景一:大数据流变下的商标权犯罪 67

二、现实图景二:典型案例下的商标权犯罪 74

第二节 侵犯商标权的犯罪动因研究 84

一、原因探析之一:制度架构之阻却 84

二、原因探析之二:心理曲断之思考 87

第三节 商标权刑事司法保护不力之对策 91

一、消除各利益方不良心理的制度建构 91

二、发挥检察机关的特殊作用 96

第四章 假冒注册商标罪专题研究 99

第一节 假冒注册商标罪概述 99

一、假冒注册商标罪的概念及构成要件 99

二、假冒注册商标罪认定的司法困境 101

第二节 假冒注册商标罪的法益分析 102

一、商标观念的流变 102

二、商标刑事立法的价值取向 105

三、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侵害法益 107

第三节 假冒注册商标罪的客观方面分析 109

一、本罪中“注册商标”概念的厘清 109

二、本罪中“同一种商品”的认定 110

三、本罪中“相同的商标”的内涵 112

四、对假冒注册商标罪中“使用”的理解 114

五、对无实际被假冒对象的假冒行为的分析 116

六、假冒服务商标是否构成犯罪的思考 118

第四节 假冒注册商标中单位犯罪的认定 119

一、与假冒注册商标单位犯罪相关的规定 119

二、单位犯罪的核心要件分析 120

三、假冒注册商标犯罪中的单位犯罪 123

第五节 假冒注册商标中罪数问题的认定 126

一、假冒注册商标所涉罪名的简要分析 126

二、我国罪数理论的检讨及重构 128

三、罪数理论对于前述案件之检视 132

第六节 假冒注册商标中帮助行为的认定 134

一、认定帮助行为的判决分歧 134

二、我国关于帮助行为的规范分析 136

三、帮助行为处罚认定路径之争 138

四、假冒注册商标中的帮助行为认定标准 143

第七节 互联网背景下的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研究 149

一、互联网关键字搜索的认定 150

二、网络交易平台刑事责任的判断标准 153

第五章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专题研究 160

第一节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概述 160

一、立法沿革与发展 160

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构成要件 164

三、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争议问题 165

第二节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主观罪过分析 165

一、“明知”的理解与认识 165

二、“明知”的认定 173

第三节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销售行为分析 175

一、如何理解认定本罪中的“销售” 175

二、如何理解认定本罪中的“销售行为” 178

三、本罪中“销售行为”的具体认定问题 180

第四节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销售金额认定 184

一、销售金额刑法问题的由来 184

二、销售金额的刑法规制 185

三、“销售金额”的界定 186

四、销售金额计算标准存在的问题 188

五、销售金额计算标准的完善路径 195

第五节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既未遂形态问题探析 201

一、未遂形态是否存在之争 202

二、未遂形态的具体认定 206

三、已销售与未销售并存情形定罪量刑的认定 210

第六节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竞合犯认定 220

一、本罪与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区分及竞合 220

二、本罪与非法经营罪的区分及竞合 223

三、本罪竞合犯的认定 225

第七节 微商中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认定 228

一、微商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界定 228

二、微商中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犯罪的特点 229

三、微商中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犯罪的司法认定难点 232

四、微商中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犯罪的认定对策 239

第六章 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专题研究 245

第一节 概念厘清与问题所在 245

一、本罪相关概念的厘清 245

二、争议问题概览 247

第二节 “造假自用”行为的性质纠葛 248

一、本罪与假冒注册商标罪之间是牵连犯关系 248

二、本罪与假冒注册商标罪之间是吸收犯关系 249

三、数罪并罚 249

第三节 本罪客观方面注册商标标识的数量认定 255

一、“独立载体说”“实际数量说”及其缺陷 255

二、使用样态与主观认识综合说之提倡 261

第四节 本罪的未遂形态 263

一、如何理解犯罪构成与分则罪状之间的关系 264

二、犯罪情节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及法律性质 265

三、情节犯能够成立未遂 267

第五节 本罪的共犯问题 270

一、本罪教唆犯与共谋共同正犯问题 270

二、本罪的帮助犯 275

第七章 假冒专利罪专题研究 279

第一节 假冒专利罪的司法形势 279

一、认定本罪“情节严重”标准较高 280

二、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对“假冒”外延界定的差异 281

三、对《刑法》第216条罪状性质的认识分歧 282

第二节 假冒专利罪客观行为及其认定 284

一、“假冒他人专利”的理解 284

二、非法实施他人专利的行为不是假冒专利罪的实行行为 289

第三节 冒充专利是否构成假冒专利罪 296

一、冒充专利侵犯法益分析 296

二、《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对冒充专利行为的定性 299

三、“假冒”语义对“冒充”的涵摄 301

四、冒充行为入罪对法律漏洞的填补 304

第四节 假冒专利罪的司法回应 307

一、行刑衔接的路径选择 307

二、罚金刑的确定与司法选择 311

三、从业禁止的适用之提倡 313

第八章 侵犯著作权罪专题研究 316

第一节 侵犯著作权罪概述 316

一、侵犯著作权罪的概念和特征 316

二、侵犯著作权罪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317

第二节 侵犯著作权罪“以营利为目的”的认定 317

一、“以营利为目的”的司法判断 317

二、“以营利为目的”的存废之争 321

第三节 侵犯著作权罪“复制发行”的认定 324

一、对“复制”的理解 324

二、对“发行”的理解 327

第四节 侵犯著作权罪既未遂的认定 330

一、侵犯著作权罪是否存在犯罪未遂 330

二、侵犯著作权罪既未遂的判断标准 332

第五节 侵犯著作权罪与相关犯罪的区分与竞合 336

一、侵犯著作权罪与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区分与竞合 336

二、侵犯著作权罪与假冒注册商标罪的区分与竞合 339

三、侵犯著作权罪与非法经营罪的区分与竞合 342

第六节 非法制售、使用“外挂”与侵犯著作权罪 344

一、“外挂”的界定 344

二、非法制售“外挂”的刑法规制 345

三、使用非法“外挂”的刑法规制 350

第七节 网络游戏“私服”与侵犯著作权罪 352

一、网络游戏“私服”的界定 352

二、架设、运营网络游戏“私服”的刑法规制 353

三、网络游戏“私服”玩家的刑法规制 356

第八节 网络链接与侵犯著作权罪 357

一、网络深度链接的刑法规制 357

二、擅自在他人网站上加挂链接的刑法规制 361

第九节 规避著作权技术保护措施与侵犯著作权罪 363

一、对规避著作权技术保护措施的理解 363

二、规避著作权技术保护措施的刑法规制 364

第十节 网络环境中侵犯著作权罪的“数额”认定 369

一、侵犯著作权罪“数额”认定在网络环境中面临的挑战 369

二、应对的方法 370

第九章 侵犯商业秘密罪专题研究 375

第一节 侵犯商业秘密罪概述 375

一、商业秘密的保护现状 375

二、刑法介入商业秘密保护的必要性和有限性 376

三、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本质特征 377

四、我国对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法律规定 378

第二节 侵犯商业秘密罪“商业秘密”的认定 379

一、商业秘密成立要件之解析 379

二、商业秘密“秘密性”的认定 379

三、商业秘密“价值性”的理解 388

四、商业秘密“保密性”的界定 390

第三节 侵犯商业秘密罪主观方面的认定 395

一、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罪过形式争论 395

二、推定“应知”的主体是司法机关 396

三、侵犯商业秘密罪是否包括过失的应然追问 397

第四节 侵犯商业秘密罪“复合法益”之探析 402

一、“法益识别”的司法意义 402

二、本罪“秩序法益”的辨别 404

三、本罪“个人法益”的甄别 406

四、本罪“秩序法益”与“个人法益”之间的关系 408

第五节 侵犯商业秘密罪“不法行为”之定型 409

一、“不法行为”类型化的实践意义 409

二、“不法行为”类型化的建构思路 412

三、“不法行为”类型化的重新建构 414

第六节 侵犯商业秘密罪“重大损失”之评价 418

一、“重大损失”认定的实务困境 418

二、“重大损失”的评价范围 419

三、各类不法行为“重大损失”的评价路径 424

四、“重大损失”评价路径的实践应用 456

主要参考文献 458

参考法条 477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