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大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
  • 李瑞星,周苏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ISBN:9787113242992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188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202页
  • 主题词:大学生-创造性思维-高等职业教育-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大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打开创新之门 1

【创意无限】TRIZ的40个发明原理 1

原理1:分割 3

原理2:抽取 4

原理3:局部质量 5

原理4:增加不对称性 5

课堂讨论 6

1.1 发明与创新 7

1.1.1 科学与技术 7

1.1.2 发现与发明 7

1.1.3 创造与创新 8

1.1.4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9

1.1.5 典型问题与非典型问题 9

1.2 TRIZ起源与发展 10

1.2.1 经典TRIZ的理论体系结构 10

1.2.2 TRIZ的发展历程 11

1.3 发明的五个级别 12

1.3.1 发明的创新水平 12

1.3.2 发明级别的划分 13

1.3.3 发明级别划分的意义 15

1.4 TRIZ的核心思想 16

【习题】 16

【实验与思考】熟悉创新发明的概念与五个级别 17

第2章 发明问题传统方法 20

【创意无限】发明原理5~8 20

原理5:组合(合并) 20

原理6:多功能性(多用性、广泛性) 21

原理7:嵌套 21

原理8:重量补偿 23

课堂讨论 23

2.1 思维定式的概念 24

2.1.1 四种思维定式 24

2.1.2 泛化思维视角 25

2.1.3 将传统方法与创新方法相结合 26

2.2 试错法 27

2.3 头脑风暴法 28

2.3.1 基本规则 28

2.3.2 小组成员 29

2.3.3 方法实施 30

2.3.4 使用技巧 31

2.4 形态分析法 32

2.4.1 方法的特点 32

2.4.2 方法的实施 32

2.4.3 方法的优、缺点 33

2.5 和田十二法 34

【习题】 35

【实验与思考】头脑风暴法实践与嵌套原理应用 35

第3章 创新思维技法 39

【创意无限】发明原理9~12 39

原理9:预先反作用 39

原理10:预先作用 40

原理11:预补偿(事先防范) 40

原理12:等势 41

课堂讨论 41

3.1 创造性思维方式 42

3.1.1 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 43

3.1.2 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 45

3.1.3 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 46

3.1.4 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 47

3.1.5 转换问题 48

3.2 创造性思维技法 49

3.2.1 整体思考法 49

3.2.2 多屏幕法 50

3.2.3 金鱼法 53

3.3 最终理想解(IFR)方法 56

3.3.1 理想度 56

3.3.2 理想系统 57

3.3.3 最终理想解 57

3.3.4 理想化方法的应用 58

【习题】 60

【实验与思考】创造性思维技法的实践 60

第4章 系统、功能分析与组件分析 68

【创意无限】发明原理13~16 68

原理13:反向作用 68

原理14:曲率增加(曲面化) 69

原理15:动态特性 70

原理16:未达到或过度作用 71

课堂讨论 71

4.1 系统与系统思维 72

4.1.1 系统层级 73

4.1.2 系统思维 73

4.1.3 系统分析 74

4.2 功能分析 75

4.2.1 功能 76

4.2.2 功能分解与功能结构 77

4.2.3 功能模型分析 78

4.3 组件分析 80

4.3.1 建立组件列表 80

4.3.2 建立结构关系 81

4.3.3 建立组件模型 82

【习题】 82

【实验与思考】关于眼镜的系统组件分析 83

第5章 因果分析、资源分析与裁剪 85

【创意无限】发明原理17~20 85

原理17:空间维数变化(一维变多维) 85

原理18:机械振动 86

原理19:周期性作用 87

原理20:有益(效)作用的连续性 88

课堂讨论 89

5.1 因果分析 90

5.1.1 五个为什么 90

5.1.2 鱼骨图分析 92

5.1.3 三轴分析法 93

5.2 资源分析 94

5.2.1 资源的特征 94

5.2.2 资源的分类 95

5.2.3 资源分析方法 96

5.2.4 使用资源的顺序 98

5.3 裁剪分析 99

5.3.1 裁剪原理和过程 100

5.3.2 裁剪对象选择 101

5.3.3 基于裁剪的产品创新设计过程模型 102

【习题】 103

【实验与思考】关于温水阀的系统裁剪分析 104

第6章 技术系统进化与S曲线 106

【创意无限】发明原理21~24 106

原理21:减少有害作用的时间(快速通过) 106

原理22:变害为利 106

原理23:反馈 107

原理24:借助中介物 107

课堂讨论 108

6.1 技术系统的定义 108

6.2 技术系统进化规律 109

6.3 S曲线 110

6.3.1 婴儿期 111

6.3.2 成长期 112

6.3.3 成熟期 112

6.3.4 衰退期 112

6.3.5 S曲线族 113

6.4 技术预测 113

【习题】 113

【实验与思考】深入理解S曲线及其应用 114

第7章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116

【创意无限】发明原理25~28 116

原理25:自服务 116

原理26:复制 116

原理27:廉价替代品 117

原理28:机械系统替代 117

课堂讨论 118

7.1 法则的概念 119

7.2 三条生存法则 119

7.2.1 完备性法则 120

7.2.2 能量传递法则 121

7.2.3 协调性法则 122

7.3 五条发展法则 124

7.3.1 提高理想度法则 124

7.3.2 动态性进化法则 124

7.3.3 子系统不均衡进化法则 125

7.3.4 向微观级进化法则 125

7.3.5 向超系统进化法则 126

7.4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的本质 127

【习题】 128

【实验与思考】技术系统进化法则的分析与运用 129

第8章 技术矛盾与矛盾矩阵 132

【创意无限】发明原理29~32 132

原理29:气动与液压结构 132

原理30:柔性壳体或薄膜 132

原理31:多孔材料 133

原理32:颜色改变(拟态) 133

课堂讨论 133

8.1 TRIZ中的矛盾 134

8.2 技术矛盾 135

8.3 39个通用工程参数 137

8.4 矛盾矩阵 140

8.5 利用矛盾矩阵求解技术矛盾 141

8.5.1 分析技术系统 141

8.5.2 定义技术矛盾 142

8.5.3 解决技术矛盾 142

【习题】 145

【实验与思考】应用矛盾矩阵获取问题解决方案 146

第9章 物理矛盾与分离方法 150

【创意无限】发明原理33~36 150

原理33:同质性(均质性) 150

原理34:抛弃和再生 150

原理35:物理或化学参数改变 150

原理36:相变 151

课堂讨论 151

9.1 物理矛盾 152

9.1.1 定义物理矛盾 153

9.1.2 物理矛盾的定义步骤 154

9.1.3 技术矛盾与物理矛盾的关系 155

9.2 分离方法 155

9.2.1 时间分离 156

9.2.2 空间分离 157

9.2.3 条件分离 158

9.2.4 系统级别上的分离 159

9.3 利用分离方法求解物理矛盾 160

9.3.1 分析技术系统 160

9.3.2 定义物理矛盾 161

9.3.3 解决物理矛盾 162

9.4 将技术矛盾转化为物理矛盾 162

9.5 用发明原理解决物理矛盾 163

【习题】 164

【实验与思考】用分离方法解决物理矛盾 165

第10章 用TRIZ解决发明问题 168

【创意无限】发明原理37~40 168

原理37:热膨胀 168

原理38:强氧化剂(使用强力氧化剂、加速氧化) 168

原理39:惰性环境 169

原理40:复合材料 169

课堂讨论 170

10.1 TRIZ方法的步骤 170

10.2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技术进化 171

10.3 飞机机翼的进化 172

10.3.1 问题描述 173

10.3.2 问题分析 173

10.3.3 设计思路 174

10.3.4 最终方案 174

10.4 汽车的外形设计 175

10.4.1 问题描述 175

10.4.2 问题分析 175

10.4.3 问题解决 175

【习题】 176

【课程学习与实验总结】 177

附录A 部分习题及实验与思考参考答案 181

附录B 39×39矛盾矩阵 187

参考文献 187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