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浦东国际机场建设 3 场道地基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浦东国际机场建设指挥部,吴祥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2352617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354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7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浦东国际机场建设 3 场道地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工程概况 3
1.1.1 工程规模 3
1.1.2 设计、施工、监理单位 5
1.1.3 完成的主要工程量 6
1.2 建设过程 6
1.3 工程质量自检情况 9
第2章 强夯加固的试验 11
2.1.1 试验区地质概况 13
2.1 试验区地质概况和地基土特征 13
2.1.2 试验区地基土的物理力学特性 15
2.2 强夯试验的概况 26
2.3 强夯加固施工工艺的试验与测试 28
2.3.1 测试项目和方法 28
2.3.2 强夯夯击试验和地面变形测试 30
2.3.3 超静孔隙水压力测试 43
2.3.4 地面加速度测试 59
2.3.5 小结 60
2.4.2 强夯垫层密实度及级配检验 65
2.4.1 检验项目和方法 65
2.4 强夯加固效果的检验 65
2.4.3 强夯垫层和填土层的强度检验 71
2.4.4 地基土检验 77
2.4.5 小结 82
2.5 地基沉降观测结果及分析 90
2.5.1 观测方法和观测点布置 90
2.5.2 地面沉降 93
2.5.3 孔隙水压力变化 96
2.5.4 地下水位变化 96
2.5.5 沉降综合分析 103
2.5.6 小结 106
第3章 排水板堆载预压试验 109
3.1 排水板堆载预压试验概况 111
3.2 排水板堆载预压加固的检验 113
3.2.1 检验项目和方法 113
3.2.2 预压处理后的地基强度检验 113
3.2.3 地基土检验 116
3.2.4 小结 133
3.3 地基沉降观测结果及分析 134
3.3.1 观测平面布置及观测方法 134
3.3.2 地面沉降 139
3.3.3 沉降变形综合分析 145
3.3.4 地下水位变化 147
3.3.5 孔隙水压力观测 148
3.3.6 小结 154
第4章 机场场道地基加固方案的决策 157
4.1 拟建场地的概况 159
4.1.1 拟建场址 159
4.1.2 拟建场址的工程地质概况 159
4.1.3 地貌 161
4.2 场道地基处理方案的决策过程 162
4.1.4 场区地质情况总体评价 162
4.3 场道地基沉降的估算 163
4.3.1 设计取用计算参数及沉降固结计算 164
4.3.2 沉降固结分析结果 165
4.3.3 机场场道地基加固需解决的问题 167
4.4 场道地基加固方案的对比试验 169
4.4.1 试验的基本思想 169
4.4.2 两种地基处理方案 170
4.4.3 现场的地基处理对比试验 172
4.4.4 试验的主要结论 175
4.5.2 施工比较 176
4.5 地基处理方案的综合比较 176
4.5.1 技术比较 176
4.5.3 经济比较 177
4.6 场道地基处理方案的最终决策 178
第5章 机场场道区详勘工程地质条件 181
5.1 概况 183
5.2 机场场道区详勘工程地质条件 184
5.2.1 场道区地基土构成及其特征 184
5.2.2 机场场道区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 187
5.2.3 机场场道区工程地质问题评述 192
5.3.2 场地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 195
5.3.3 航站楼场地工程地质问题评述 195
5.3 航站楼场地详勘工程地质条件 195
5.3.1 场地地基土构成及特征 195
5.4 小结 196
第6章 河沟和暗浜的调查与处理 205
6.1 河沟和暗浜的调查 207
6.1.1 河沟的调查 207
6.1.2 暗浜的调查目的与主要任务 207
6.1.3 暗浜的调查方法 208
6.1.4 场区内暗浜的特征 209
6.2.1 河沟浜处理步骤和方法 210
6.2 河沟浜及暗浜处理的技术要求 210
6.2.2 暗浜处理 211
6.3 河沟浜的处理与施工 212
6.3.1 河沟的处理与施工 212
6.3.2 暗浜的处理与施工 214
6.3.3 明暗浜处理中出现的几个现象的处理 214
第7章 浅部软弱下卧层的调查 217
7.1.2 调查方法 219
7.2 软弱下卧层的分布情况 219
7.1 调查的范围与方法 219
7.1.1 调查的范围 219
7.2.1 软弱下卧层顶板埋深分布情况 220
7.2.2 软弱下卧层顶板各埋深段分布情况 220
7.2.3 软弱下卧层厚度分布情况 221
7.3 小结 222
第8章 场道地基强夯加固的施工 223
8.2 强夯加固地基的施工技术要求 225
8.2.1 施工准备 225
8.1 概述 225
8.2.2 施工顺序 227
8.2.3 施工技术要求 227
8.3 强化施工质量的检验与监控体系 231
8.3.1 强夯垫层检验 231
8.3.2 地基土检验 231
8.3.3 检验的要求 232
8.4 通过试夯确定各标段的具体施工方案 232
8.4.1 试夯的目的 232
8.4.2 试夯的几种主要工艺过程 236
8.4.3 场道地基处理一期工程大面积强夯施工 249
8.4.4 夯间土的细化处理 255
8.4.5 场道地基处理二期工程大面积强夯的施工 260
8.5 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65
8.5.1 道槽及河浜处理中“弹簧土”的处理 265
8.5.2 强夯场地排水措施 265
8.5.3 提高地基强度的措施 266
8.6 跑道实测沉降结果 266
第9章 强夯加固区沉降观测资料及分析 269
9.2.2 最终沉降量推算 271
9.2.1 地面沉降观测结果 271
9.2 地面沉降 271
9.1.1 观测方法 271
9.1 观测方法和观测点布置 271
9.1.2 观测点布置 271
9.3 层组压缩量 283
9.3.1 分层标沉降观测结果 283
9.3.2 层组压缩变形比与时间关系曲线 285
9.3.3 层组最终压缩量推算 287
9.3.4 实测曲线与拟合曲线的对比 289
9.4 小结 291
第10章 排水板堆载预压区沉降观测资料及分析 293
10.2 地面沉降 295
10.2.2 最终沉降量推算 295
10.2.1 地面沉降观测结果 295
10.1 观测方法和观测点布置 295
10.1.2 观测点布置 295
10.1.1 观测方法 295
10.2.3 实测曲线与拟合曲线的对比 299
10.2.4 后期地面沉降与时间关系推算 301
10.2.5 最终沉降量预估结果比较 301
10.2.6 工后残余沉降量预估结果比较 302
10.3.1 分层标沉降观测结果 303
10.2.7 对工后残余沉降量的进一步对比分析 303
10.3 层组压缩量 303
10.3.2 层组压缩变形比与时间关系曲线 307
10.3.3 层组最终压缩量推算 311
10.3.4 实测曲线与拟合曲线的对比 312
第11章 强夯区和排水板区沉降实测与计算对比分析 315
11.1 对比分析的重点 317
11.1.1 层组对比分析的意义 317
11.1.2 土的压缩模量 319
11.2.1 应考虑的荷载 321
11.2 试验区荷载 321
11.2.2 相邻荷载影响的差异 322
11.2.3 围场河抽水荷载及其附加应力的特性 324
11.3 试验区附加应力的计算 328
11.3.1 荷载组合 328
11.3.2 不同荷载组合的附加应力 328
11.4 T1、T2区浅部层组沉降实测与计算对比 332
11.5 T1、T2区中部层组沉降实测与计算对比 335
11.6 围场河抽水对试验区沉降影响的分析 339
第12章 结论、建议及其他 347
参考文献 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