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法物权 第1册 通则·所有权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民法物权  第1册  通则·所有权
  • 王泽鉴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021864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60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7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法物权 第1册 通则·所有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款 物权法的意义 1

第一节 物权法的意义和性质 1

第一节 物权法的意义和性质 1

第二款 物权法的性质 2

第一款 “民法”物权编 4

第二节 物权法的体系 4

第二节 物权法的体系 4

第二款 物权的特别法 10

第三款 物权法与“宪法” 11

第一款 物权法上的自由和效率 14

第三节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14

第三节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14

第二款 私有财产制度 15

第三款 物权法上的私法自治 17

第四款 物权法的结构原则 20

第五款 物权法的解释适用 21

第一款 物权法与台湾地区社会变迁 26

第四节 物权法的发展 26

第四节 物权法的发展 26

第二款 物权法的演变 29

第三款 “民法”物权编的修正 33

第一款 物权的概念 36

第一节 物权的意义 36

第二章 物权通论 36

第二章 物权通论 36

第一节 物权的意义 36

第二款 物权与债权 38

第二节 物权的种类 44

第一款 物权法定原则 44

第二节 物权的种类 44

第二款 物权的类型体系 48

第三节 物权的客体 52

第三节 物权的客体 52

第四节 物权的效力 60

第四节 物权的效力 60

第五节 物权的保护 64

第一款 私法上的保护 64

第五节 物权的保护 64

第二款 公法上的保护 67

第一节 基本理论 69

第一款 物权变动和法律事实 69

第一节 基本理论 69

第三章 物权变动 69

第三章 物权变动 69

第二款 立法原则和规范模式 71

第三款 例题解说 75

第二节 物权行为 77

第二节 物权行为 77

第一款 物权物为的意义、体系构成适用法律 78

第二款 物权行为独立性与无因性 85

第三节 不动产物权变动 91

第一款 公示、公信原则与土地登记制度 91

第三节 不动产物权变动 91

第一项 公示原则与公信原则 92

第二项 土地登记制度 92

第二款 依法律行为而生的不动产物权变动 100

第一项 法律行为(物权行为) 100

第二项 登记 107

第三款 非基于法律行为而生的不动产物权变动 112

第一项 不动产物权的取得与处分 112

第二项 不动产物权的消灭 119

第三项 不动产物权的善意取得 121

第四项 预告登记 126

第四节 动产物权的变动 132

第一款 依法律行为而生的动产物权变动 132

第一项 动产物权的让与 132

第四节 动产物权的变动 132

第二项 动产物权的抛弃 141

第二款 非依法律行为而生的动产物权变动 142

第五节 体系构成及综合实例 143

第五节 体系构成及综合实例 143

第一款 所有权的意义、功能和保障 149

第一节 概说 149

第四章 所有权 149

第一节 概说 149

第四章 所有权 149

第二款 所有权的权能及限制 153

第一项 所有权的权能 153

第二项 所有权的限制 155

第三项 所有权概念的再思考 161

第三款 基于所有权而生的请求权 163

第一项 所有物返还请求权 164

第二项 所有权妨害除去请求权 178

第三项 所有权妨害防止请求权 183

第四项 “民法”第767条规定的准用及类推适用 183

第四款 所有权和其他财产权的时效取得 185

第一项 时效取得制度的意义、性质和功能 186

第二项 动产所有权的时效取得 188

第三项 不动产所有权的时效取得 194

第四项 其他财产权的时效取得 197

第五项 物权编修正草案关于财产权时效取得的规定 206

第二节 不动产所有权 207

第一款 土地所有权的范围 207

第二节 不动产所有权 207

第二款 不动产相邻关系 209

第一项 概说 209

第二项 邻地损害的防免 216

第三项 排水及用水关系 218

第四项 邻地的利用 221

第五项 侵入他人的土地 226

第六项 越界建筑 228

第七项 越界竹木技根及果实自落于邻地 235

第三款 建筑物区分所有与公寓大厦的管理 237

第一项 概说 238

第二项 民法上的建筑物区分所有 238

第三项 “公寓大厦管理条例” 240

第四项 区分所有的公寓大厦 243

第一目 区分所有的意义、发生及消灭 248

第五项 公寓大厦的区分所有、专有部分及共用部分 248

第二目 专有部分 249

第三目 共用部分 254

第六项 公寓大厦住户的权利义务 259

第七项 公寓大厦的管理 261

第八项 实务上争议问题在“公寓大厦管理条例”的规范 265

第九项 “民法”物权编修正草案 274

第三节 动产所有权 276

第三节 动产所有权 276

第一款 善意取得 276

第二款 先占 277

第三款 遗失物之拾得 281

第一项 现行“民法”的规定 281

第二项 “民法”物权编修正草案关于“遗失物拾得”的规定 289

第四款 埋藏物的发见 292

第五款 添附 295

第一项 概说 295

第二项 不动产附合 298

第三项 动产之附合 301

第四项 混合 302

第五项 加工 303

第六项 债权法上的求偿关系 307

第六款 综合实例研讨 311

第七款 “民法”物权编修正草案关于添附的规定 316

第四节 共有 321

第一款 共有制度与社会变迁 321

第四节 共有 321

第二款 分别共有 324

第一项 公别共有的意义、发生和规范体系 324

第二项 应有部分 325

第三项 分别共有的内部关系 334

第四项 分别共有的外部关系 353

第五项 分别共有物的分割 355

第三款 公同共有 374

第一项 公同共有的意义及发生 375

第二项 公同共有的“应有部分” 377

第三项 公同共有人的权利义务 379

第四项 公同共有的消灭与公同共有物的分割 388

第四款 准共有 389

第五款 “民法”物权编修正草案关于共有制度的修正 395

附录一:“民法”物权编部分条文修正草案条文对照表 403

附录一:“民法”物权编部分条文修正草案条文对照表 403

附录二:土地权状及登记誊本 446

附录二:土地权状及登记誊本 446

附录三:事项索引 454

附录三:事项索引 454

主要参考书目 458

主要参考书目 458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