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1分册 机械制造工艺理论基础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机械制造工艺理论基础》编写组,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工业大学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15119·2082
- 出版时间:1980
- 标注页数:347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5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1分册 机械制造工艺理论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 机械加工精度 1
§1-1机械加工精度的概述 1
§1-2零件的形状精度 2
一、获得表面形状的机械加工方法 2
二、影响形状精度的因素 3
§1-3零件的尺寸精度 28
一、获得尺寸的机械加工方法 28
二、影响尺寸精度的因素 30
§1-4零件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 39
一、加工面相互位置的获取 39
二、定位方法和加工面相互位置的保证 40
三、影响位置精度的误差因素 43
第二章 工艺系统刚度及受力变形 48
§2-1工艺系统刚度的概述 48
§2-2机床及其部件的受力变形过程 50
§2-3工艺系统作用力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52
一、切削力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52
二、传动力、惯性力、夹紧力、重力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56
§2-4工艺系统刚度的实验测定 60
一、机床刚度的测定 60
二、夹具刚度的测定 65
三、刚度试验中的一些问题 65
§2-5接触刚度问题 66
一、接触刚度的概念 66
二、接触变形的测量 67
三、各种因素对接触变形的影响 68
§2-6提高工艺系统刚度的措施 70
一、选用合理的零部件结构和断面形状 70
二、提高连接表面的接触刚度 71
三、采用变形的转移、补偿和校正的方法 71
四、采用正确的装夹方式 74
第三章 工艺系统的热变形? 77
§3-1工艺系统热变形的概述? 77
一、热变形的重要性及其产生的原因? 77
二、热的传递、热平衡及温升的估算? 77
三、计算中常用的热参数 77
§3-2工件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及其预防措施 78
一、长圆柱体类工件加工时的热变形 78
二、板类工件单面加工时的热变形 80
§3-3刀具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及其预防措施 81
§3-4机床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及其预防措施 83
一、机床的温升与热平衡 83
二、各类机床的热变形趋势及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84
三、机床热变形的测定与分析举例 87
四、减少和防止机床热变形的措施 89
§3-5热传导、温度场及热变形的计算 90
一、热传导的基本理论 91
二、解析法 93
三、有限差分法 106
§3-6恒温与加工精度的关系 109
一、室温变化对机床精度的影响 110
二、室温变化引起误差的原因 111
三、室温的变化情况 111
四、精密加工车间和装配车间对恒温及湿度的要求 112
第四章 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 114
§4-1加工误差分析的概述 114
一、加工误差的分析研究方法 114
二、加工误差的分类 114
§4-2分布图分析法 114
一、实际分布图 114
二、理论分布图 117
一、点图的各种形式 126
三、分布图的应用 126
§4-3点图分析法 126
二、正常波动与异常波动 127
三、点图的应用 130
§4-4工艺验证 130
一、工艺验证的步骤 130
二、工艺验证的实例 132
§4-5统计检验 135
一、稳定过程的统计检验 135
二、不稳定过程的统计检验 136
§4-6相关分析法 142
一、回归直线与相关系数 142
回归直线的简易求法 148
相关分析的实例 148
一、分析解决加工误差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151
§4-7加工误差的综合分析和判断 151
二、加工误差综合分析的实例 152
第五章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175
§5-1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概述 175
一、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含义和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175
二、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控制 179
§5-2各种因素对表面光洁度的影响及提高表面光洁度的工艺措施 179
一、切削加工 179
二、磨削加工 183
三、超精研、研磨、抛光 185
§5-3机械加工表面金相组织的变化及其改善的工艺途径 188
一、磨削区温度场的理论分析 188
二、磨削烧伤问题的分析及减轻磨削烧伤的途径 194
§5-4机械加工表面层残余应力的分析及改善表面应力状况的工艺措施 200
一、机械加工表面残余应力的产生 200
三、表面强化工艺 207
二、表面残余应力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207
第六章 工艺系统的振动 214
§6-1工艺系统振动的引论 214
一、多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214
二、机器结构的动刚度及机械阻抗 234
§6-2金属切削过程中的自激振动 245
一、形成自激振动的物理条件 245
二、自振系统的传递函数及频率特性 249
三、维持自振交变力的分析及切削过程的传递函数 259
四、机床振动系统的传递函数 278
五、自振系统的动力稳定性判据 284
§6-3减小振动、提高切削稳定性的基本途径 294
一、合理选择与切削过程有关的因素 294
二、提高工艺系统本身的抗振性 296
三、减少及消除切削过程中各种干扰振源 299
四、采用阻尼装置 300
五、隔振 305
§6-4系统振动特性的测试 308
一、固有频率的测定 308
二、阻尼比的测定 308
三、振型的测定 309
四、动态响应特性的测定 313
五、机床空运转试验和切削试验 313
附录一 半无限绝热平板温度场的确定 328
附录二 统计分析中几个公式的证明 331
一、公式4-16与4-17的证明 331
二、公式4-39至4-45的证明 332
附录三 自振理论对机床系统稳定性的分析 334
一、Tlusty自振理论的应用举例 334
二、Tobias自振理论的应用举例 342
参考书刊 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