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的人事管理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当代中国的人事管理
  • 张志坚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 ISBN:7800921727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543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571页
  • 主题词:人事管理(地点: 中国 年代: 现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的人事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 1

凡例 1

序 宋平 1

绪论 1

目录 1

第一节新中国人事管理的含义和范围 2

一、人事管理的基本含义 2

二、人事管理的对象 4

三、人事管理的范围 6

一、人事管理是实现政治路线的组织保证 8

第二节新中国人事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8

二、人事管理是新中国行政管理和政权建设的核心 10

三、人事管理是促进新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11

四、人事管理是开发人才资源,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 12

第三节新中国人事管理的指导思想 13

一、人事管理指导思想的基本内容 13

二、人事管理要保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实现 15

第四节新中国人事管理的路线和指导方针 17

一、坚持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 17

二、坚持干部队伍“四化”的指导方针 20

第五节新中国人事管理的基本原则 23

一、党管干部的原则 23

二、德才兼备的原则 24

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原则 25

四、群众路线的原则 27

五、团结爱护干部的原则 28

第一章 人事管理的沿革 31

第一节 创建和发展(一九四九 ——一九五六年) 32

一、制定人事 工作的方针和政策 33

二、确立人事管理的体制 34

三、建立人事管理机构 35

四、积极开展各项人事管理工作 37

第二节 在曲折中前进(一九五七——一九六六年四) 45

一、稳定提高干部的方针 46

二、调配干部和精减下放干部 47

三、在政治运动中对干部进行审查、整顿和甄别平反 48

四、开展新的学习运动,重新教育干部 50

五、把培养和提拔新生力量作为战略任务来抓 51

六、加强执政党的干部建设 51

七、进一步加强人事制度的建设 52

第三节在严重的破坏和干扰中斗争(一九六六年五月—— 53

一九七六年十月) 53

一、大批干部遭受迫害,人事管理工作陷于瘫痪 54

二、在干部路线和人事工作中的曲折斗争 55

第四节拨乱反正与改革完善(一九七六年十一月——一九八九年) 58

一、落实干部政策,平反冤假错案 58

二、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建设领导班子 60

干部的作用 62

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和专业技术 62

四、大力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干部的政治、文化和业务水平 63

五、适应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对人事制度进行了 65

多方面改革 65

第二章 干部管理体制与管理机构 68

第一节 干部管理体制的概况 68

一、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 69

二、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部门合理分工,各司其职 69

三、实行分级和分部门管理干部的制度 70

关系 71

五、明确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党组、党委和地方党委之间在干部管理上的关系 71

四、明确上下级党委、干部管理部之间在干部管理上的 71

六、对科技干部的管理 72

第二节 干部管理体制的演变 73

一、各级党委组织部高度集中统一管理干部的体制 73

(一九四九——一九五三年) 73

二、在中央及各级党委统一领导下,在中央及各级 76

党委组织部统一管理下的分部分级管理干部的体制 76

(一九五三年底——一九五六年) 76

三、下放干部管理权限(一九五七——一九五九年) 79

一九六五年) 80

四、收回干部管理权限,强调统一管理(一九六○—— 80

五、干部管理体制遭受严重破坏(一九六六—— 83

一九七六年十月) 83

六、干部管理体制的拨乱反正和恢复加强(一九七六年 83

十一月——一九八二年) 83

七、改革干部管理体制(一九八三——一九八九年) 84

第三节 干部管理体制的改革 84

一、下放干部管理权限,改革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 85

二、 调整和改进干部管理办法,提高干部管理效率 86

三、加强和改善对干部工作的宏观管理 88

四、建立后备干部管理制度 89

五、进行干部分类管理的改革探索 90

第四节党、政、群团的干部管理机构 95

一、中国共产党的干部管理机构 95

二、国家机关的人事管理机构 101

三、群众团体的人事管理机构 110

第五节企业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机构 111

第三章干部吸收录用 116

第一节干部吸收录用工作概述 116

十月——一九五二年) 119

第二节干部吸收录用工作的历史发展 119

一、为建立新政权大量吸收录用干部(一九四九年 119

二、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吸收录用干部(一九五三—— 124

一九五六年) 124

三、在严格控制中吸收录用干部(一九五七——一九六五年) 127

四、干部吸收录用工作遭到严重破坏(一九六六—— 132

一九七六年) 132

五、干部吸收录用工作的拨乱反正(一九七七—— 132

一九七九年) 132

一九八九年) 135

六、干部吸收录用工作逐步走上正轨(一九八○—— 135

第三节 干部吸收录用制度的建设与改革 138

一、干部吸收录用制度的建立 138

二、干部吸收录用制度的改革 143

第四章 大、中专毕业生的分配与接收 157

第一节 大、中专毕业生分配作概述 157

一、大、中专毕业生分配与接收的基本程序 158

二、大、中专毕业生分配与接收工作的重要作用 160

第二节 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工作的历史发展 164

一、新中国成立后到一九五八年的分配工作 164

二、一九五九年到“文化大革命”前的分配工作 167

三、“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分配工作 173

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分配工作 175

第三节 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工作的原则和政策 184

一、学用一致的原则 184

二、择优分配的原则 190

三、鼓励到基层和边远地区工作的政策 193

四、照顾实际困难和合理要求的政策 196

五、严肃处理不服从分配的毕业生的政策 199

六、实行见习期和劳动实习制度的政策 201

管理体制的改革而逐步改革 204

第四节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工作的主要经验 204

一、大、中专毕业生的分配制度必须随同经济体制和人事 204

二、大、中专学校培养的人才要与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 208

三、到基层和实践中去,是大、中专毕业生成才的必由之路 209

第五章军队转业干部安置 214

第一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概述 214

第二节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的沿革 216

一、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的初创阶段(一九五○— 217

一九五四年) 217

(一九五五——一九六五年) 218

二、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走上正规化的阶段 218

三、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遭受破坏的阶段(一九六六——一九七四年) 219

四、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恢复和逐步完善的阶段 219

(一九七五——一九八九年) 219

第三节 军队十部转业的形式与交接工作 221

一、军队干部的转业形式 221

二、军队转业干部的交接工作 223

第四节 军队转业干部的安置分配 224

一、安置分配的总原则 224

二、安置分配的方针 224

三、安置分配的去向 225

四、安置分配的基本程序 226

第五节军队转业干部的待遇 227

一、军队干部转业时的福利待遇 228

二、军队干部转业后的工资待遇 230

三、军队转业干部随迁家属的安置 235

四、军队转业干部的住房 236

第六节军队转业干部培训工作 238

一、新中国成立后到一九五四年的培训工作 238

二、一九五五年到“文化大革命”前的培 训工作 239

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培训工作 240

第七节 军队转业干部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42

一、军队转业干部在国家政权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42

二、军队转业干部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创造了光辉业绩 244

三、军队转业干部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 250

重要作用 250

第六章干部选拔任免 254

第一节 干部选拔任免工作概述 254

一、干部选拔任免工作在人事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254

一、 干部选拔任免工作应坚持的原则 256

第二节 干部任免权限变化的历史沿革 257

一、建立制度、划定对各级干部任免的权限 258

二、干部任免权限的下放与上收 260

三、干部任免权限的规定遭受破坏 261

四、从“下管两级”改为“下管一级” 262

五、党管干部和依法任免干部 266

第三节干部选拔工作的历史发展 268

一、大量选拔干部(一九四九——一九五六年) 269

二、有控制地选拔干部(一九五七——一九六二年) 272

三、突出培养选拔新生力量(一九六三——一九六五年) 276

四、对干部选拔工作的破坏(一九六六——一九七六年) 281

五、干部选拔工作的改革与发展(一九七七——一九八九年) 283

第七章干部调配 291

第一节干部调配工作的基本内容、原则和作用 291

一、干部调配工作的基本内容 291

二、干部调配工作的基本原则 293

三、干部调配工作的作用 294

第二节干部调配工作的历史发展 297

一、大量调配干部的时期(一九四九——一九五七年) 298

(一九五八——一九六五年) 303

二、为适应经济形势的曲折起伏而调配干部的时期 303

三、干部调配工作遭受严重破坏的时期(一九六六—— 308

一九七六年) 308

四、干部调配工作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的时期(一九七七——一九八九年) 310

第三节干部调配工作的几点思考 322

一、干部调配工作必须坚持为中共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 322

三、必须把严格干部调配纪律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密切 323

结合起来,以保证干部调配的顺利进行 323

干部的专长、志趣和实际困难,尽可能把者统一起来 323

二、干部调配必须在保证工作需要的前提下,充分考虑 323

四、必须不断改革干部调配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具有 324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干部调配制度 324

第八章干部教育 327

第一节干部教育工作概述 327

一、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干部教育 327

二、做好干部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330

第二节干部教育工作沿革 331

一、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干部教育(一九四九——一九五六年) 332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干部教育(一九五七—— 337

一九六六年四月) 337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干部教育(一九六六年五月——一九七六年九月) 341

(一九七六年十月——一九八九年) 343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干部教育 343

第三节干部教育工作格局 350

一、干部教育的多种方式 350

二、干部教育的多种类型 352

三、干部教育的多种渠道 355

四、干部教育的领导体制 358

第四节搞好干部教育工作的几点启示 359

一、必须坚持正确的干部教育指导思想 359

三、实现干部教育的规范化 360

二、要完善干部教育制度 360

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提高培训质量 361

五、加强培训基地建设,提高办学效益 361

第九章干部考核 362

第一节干部考核概述 362

一、新中国的干部考核制度 362

二、干部考核的主要原则和重要作用 366

第二节 干部考核的沿革 367

一、干部考核初建时期(一九四九——一九五六年) 367

二、干部考核曲折发展时期(一九五七——一九六六年四月) 371

一九七六年九月) 374

四、干部考核恢复、改革和发展时期(一九七六年十月——一九八九年) 374

三、干部考核全面瘫痪时期(一九六六年五月—— 374

第三节干部考核的特点 383

一、干部考核工作始终服务于中共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进行 383

四、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广泛发扬民主 384

机制 384

五、逐步使干部考核成为健全干部管理的一种竞争、激励 384

三、坚持从实践中考核干部 384

客观地考察和识别干部 384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历史、 384

第十章干部审查 386

第一节干部审查工作概述 386

一、干部审查工作的目的与任务 386

二、干部审查工作的作用 389

三、干部审查工作是革命斗争的历史产物 390

第二节 干部审查工作的历史发展 391

一、清理“中、内层”和结合“三反”、“整党“审查干部(一九四九年十月——一九五三年) 392

二、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审查干部的工作(一 九五四——一九五七年六月) 395

四月 397

三、审干工作转入经常(一九五七年七——一九六六年) 397

四、审干工作受到严重破坏(一九六六年五月—— 398

一九七六年九月) 398

五、平反冤假错案和清理”三种人”(一九七六年十月——一九八九年) 399

第三节审干工作的基本经验 402

一、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以事实为依据 402

二、坚持辩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全面历史地分析 404

干部的问题,公道地看待干部 404

三、采取正确的审查方法,严禁逼供信 405

四、对人的处理要十分慎重,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407

五、有错必纠 408

六、坚持五条标准,保证结论和处理的正确 410

第十一章 干部奖惩 413

第一节干部奖惩工作的地位与作用 413

一、干部奖惩工作在人事管理中的地位 413

二、干部奖惩工作的重要作用 414

第二节 干部奖惩工作的沿革 417

一、干部奖惩制度的创建时期(一九四九——一九五七年) 418

二、干部奖惩工作的曲折发展时期(一九五八—— 421

一九六五年) 421

(一九六六 ——一九七六年) 422

三、干部奖惩工作遭受破坏时期 422

一九八九年) 423

四、干部奖惩制度的恢复与与发展时期(一九七七—— 423

第三节 干部奖惩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429

一、干部奖惩工作的基本原则 429

二、干部奖惩制度的主要内容 432

第四节 干部奖惩工作的基本经验和展望 440

一、进一步加强奖惩法规的建设 440

二、建立健全有关的配套制度,使奖惩工作成为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效激励机制 441

四、改进奖励工作的宏观管理,适度控制表彰活动 442

三、提高奖惩干部队伍的素质 442

第十二章干部监督 443

第一节 干部监督工作概述 443

一、新中国的干部监督是革命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443

二、干部监督的重要作用 445

第二节 干部监督的历史沿革 448

一、建立和发展时期(一九四九——一九五六年) 448

二、曲折前进时期(一九五七——一九六五年) 453

三、遭到严重破坏时期(一九六六——一九七六年) 456

四、恢复和逐步完善时期(一九七七——一九八九年) 458

一、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463

第三节干部监督工作体系 463

二、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467

三、司法机关的监督 468

四、行政监督 471

五、政协组织和民主党派的监督 473

六、社会监督 474

一、必须正确认识干部监督在整个干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 478

地位,高度重视干部监督工作 478

第四节 干部监督工作的几点经验 478

二、完善干部监督机构,强化监督职能 479

三、加强干部监督的制度、法规建设,做到依法监督 481

四、提高群众的监督意识和监督地位,增强干部监督的 482

民主程度 482

五、加强领导,充分发挥监督机构的整体效能 484

第十三章干部退休 486

第一节干部退休制度概述 486

一、干部退休制度的基本特点 486

二、实行干部退休制度的重要作用 487

一、干部退休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490

第二节干部退休制度的建立和演变 490

二、老干部离职休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498

三、干部退职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501

第三节干部退休、离休、退职条件和待遇的规定 504

二、离休的条件和待遇 507

三、退职的条件和待遇 510

第四节离休、退休干部的管理 511

一、管理机构 511

三、安置办法 513

二、管理经费 513

四、管理服务 514

五、发挥离休、退休干部作用 517

第五节干部退休制度的完善 521

一、坚持干部退休的制度化 522

二、健全和完善干部退休制度 522

三、为实现退休干部的社会化管理创造条件 523

四、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干部的退休养老工作 524

英文目录 525

一、退休的条件和待遇 5004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