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伦理学通论 上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伦理学通论  上
  • 焦国成著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 ISBN:7544011011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496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50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伦理学通论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 1

绪论 1

一 2

二 5

三 8

四 16

五 21

第一章天人论 33

一、天人概说 33

二、尊天事鬼论 36

1.初民的灵物崇拜与绝地天通 37

2.夏代的尊天孝鬼 41

3.殷商时代的敬天事鬼 44

1.周人的以德配天观 54

三、以德配天论 54

2.墨家的天志爱民说 63

四、远天重人论 68

1.春秋时期诸开明卿大夫的万事由人观 69

2.孔子的重人尚义论 71

3.思孟学派的天人相通论 75

4.荀子学派的明于天人之分论 80

五、因顺自然论 84

1.老子的崇道论 84

2.庄子的听命论 89

3.阴阳家的顺天论 93

第二章人性论 100

一、人性概说 100

二、人性善恶无定论 105

1.世子等人的人性有善恶论 105

2.告子的性无善恶论 108

三、人性超善恶论 111

1.老子的本性至美论 112

2.庄子的人性自由论 116

四、人性善论 118

1.人性善论的渊源 119

2.孟子的性善论 125

五、人性本恶论 135

1.荀子的性恶论 135

2.韩非子的人皆自为论 144

第三章义利论 150

一、义利概说 150

二、以义制利论 153

1.孔子的以义制利论 153

2.荀子的以义制利论 159

三、贵义贱利论 166

1.墨家的贵义贱利论 166

2.孟子的何必日利论 174

四、超越义利论 181

1.老子的超越义利论 182

2.庄子的绝义弃利论 184

五、公私论 187

1.儒墨的以私从公论 188

2.法家的以公灭私论 192

第四章人伦论 198

一、人伦概说 198

二、人伦规范论 201

1.夫妇之伦 201

2.父子之伦 210

3.君臣之伦 222

4.长幼之伦 232

5.朋友之伦 236

三、人伦原理论 241

1.礼以正名论 242

2.孝悌为本论 247

3.通权达变论 252

4.人伦即天理论 256

5.人伦批判论 260

第五章人我论 267

一、人我概说 267

二、贵己论 270

1.巫马子的利己主义 270

2.杨朱学派的为我主义 275

三、爱人论 283

1.儒家的仁爱论 283

2.墨家的兼爱论 292

四、无我论 297

1.老子的不争论 297

2.道家的无我论 302

一、治世概说 307

第六章治世论 307

二、治道论 312

1.德治论 313

2.无为论 323

3.礼治论 328

4.法治论 342

第七章观人论 350

一、观人概说 350

二、观人方法论 354

1.卜相观人论 354

2.以态观人论 359

3.循礼观人论 364

4.志功合一论 372

5.以功观人论 373

一、修身概说 381

第八章修身论 381

二、为善去恶论 385

1.修身目的 385

2.学思省过 388

3.存心养气 395

三、日损论 401

1.为道日损 401

2.心斋坐忘 404

四、境界论 411

1.回归自然的境界 412

2.献身义务的境界 414

第九章祸福论 420

一、祸福概说 420

二、祸福论 425

1.福善祸淫论 425

2.命定祸福论 433

3.人定祸福论 442

三、忧乐论 448

1.天乐论 449

2.德乐论 454

第十章生死论 459

一、生死概说 459

二、生死论 462

1.贵生说 462

2.齐生死说 470

3.生死以义说 473

三、人生不朽论 479

1.人生不朽论的理论渊源 480

2.精神的不朽 481

3.德业的不朽 489

附录本书主要引用及参考典籍版本 495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