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先秦道法思想讲稿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先秦道法思想讲稿
  • 王叔岷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710105687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47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69页
  • 主题词:先秦哲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先秦道法思想讲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壹、先秦诸子之兴起 1

贰、道家思想之渊源 13

一、道与道术 13

二、道家一词之起源 14

三、司马谈论道家要指 15

四、汉书艺文志论道家 15

五、庄子论关尹、老聃之道术 16

叁、老子其人及老子书 19

一、姓名字号及里居 19

二、仕宦及退隐 20

三、老子与老莱子及太史儋 21

四、老子之学行与师承 22

五、老子与孔子之关系 26

六、老子年寿及其后代 28

七、老子书古本及早期流传 29

肆、老子思想概论 35

一、道之涵义 35

(一)道为天地万物之主宰 35

(二)道永恒存在 36

(三)道不可名状 36

(四)道运行不已 36

(五)道为实有 38

(六)道法自然 38

(七)道为德之本 39

二、人生问题 39

(一)修身 41

1.去私 41

2.重啬 42

3.知足 43

4.守和 43

(二)处世 44

1.守愚 44

2.不争 44

3.和光 45

4.重信 45

三、政治问题 46

(一)愚民 48

(二)爱民 49

(三)戒盗夸 50

(四)去文饰 51

(五)理想国 51

四、结语 53

伍、庄子其人及庄子书 57

一、名字及居邑 57

二、家境及仕宦 58

三、妻与子 59

四、师友及弟子 59

五、情感与品德 61

六、生卒年 63

七、庄子书古本 64

陆、庄子思想之渊源 67

一、庄子与老子 67

(一)论道 67

(二)论常 69

(三)论反 70

(四)论明 73

(五)论和 75

二、庄子与孔子 77

(一)扬孔 77

(二)抑孔 78

(三)扬孔之原因 79

1.实尊孔子 79

2.借重孔子 80

(四)抑孔之原因 81

1.不执著 81

2.去圣迹 82

三、庄子与杨朱 83

(一)为我与忘我 84

(二)齐生死与外生死 84

(三)众说与自说 86

(四)庄周非杨朱 87

四、庄子天下篇述庄周道术渊源 87

柒、庄子思想概论 91

一、内圣修养 91

(一)心斋功夫 91

(二)坐忘境界 92

二、养生问题 94

(一)明循环 96

(二)遣悦恶 97

(三)顺大化 97

(四)外生死 98

三、齐物观 98

(一)齐物论篇名正读 98

(二)齐物论大义 101

1.阐明忘我 101

2.破除对待 102

3.体验物化 103

(三)以论名篇问题 103

(四)齐物论与先秦诸子 104

四、处世态度 108

(一)庄子所处的时代 108

(二)人间世篇论处世之道 109

1.事君之道 109

2.避乱之道 110

(三)庄子的处世之道 111

1.顺人保己 111

2.不谴是非 112

捌、老、庄思想之比较 115

一、道的问题 116

(一)有迹与无迹 117

(二)有根与无根 117

(三)有物与非物 117

二、有无问题 118

(一)明有无与破有无 118

(二)重无与遣无无 119

三、言意问题 120

(一)言与不言 120

(二)得意忘言 121

(三)意与超意 121

四、生死问题 122

(一)存生与外生 122

(二)重生死与外生死 123

五、内圣、外王问题 124

(一)老子偏重外王 125

(二)庄子偏重内圣 125

玖、老、庄思想之影响 127

一、政治 127

西汉黄老之治 127

二、学术 129

(一)战国诸子 129

(二)两汉诸子 132

(三)魏晋三玄 136

(四)宋明理学 139

三、文学 140

(一)两汉辞赋 140

(二)晋、宋诗 141

(三)唐、宋小说与诗赋 142

(四)明、清诗文与小说 144

拾、老、庄思想之评价 147

拾壹、附论管子、关尹子及列子 151

一、管子与道家 151

(一)管子书 151

(二)管子与道家 152

1.管子与老子 153

2.管子与庄子 153

二、关尹子与道家 156

(一)关尹子书 156

(二)关尹子与道家 157

1.关尹子与老子 157

2.庄子与关尹子 158

三、列子与道家 161

(一)列子书 161

(二)列子与道家 162

1.列子与老子 163

2.庄子与列子 164

拾贰、法家思想之渊源 167

一、法与法家 167

二、庄子论法家思想之渊源 168

三、淮南子论法家思想之产生 169

四、汉书艺文志论法家思想之渊源 170

五、司马迁论法家之学本于黄、老 171

拾叁、法家三派重势之慎到 173

一、慎到其人及慎子书 173

二、慎到生卒年 175

三、慎子之学 176

(一)道家 177

1.重因循 177

2.任自然 179

3.明无事 179

4.反忠孝 180

5.齐物理 181

6.去知私 182

(二)名家 183

1.名家三派 183

2.尹文与慎到 184

(三)儒家 186

1.重德、礼 187

2.为国轻君 188

(四)法家 188

1.重法 188

2.重势 190

拾肆、法家三派重术之申不害 193

一、申不害其人及申子书 193

二、申不害生卒年 194

三、申不害之学 195

(一)本黄、老 195

(二)主刑名 197

(三)重术兼重势重法 199

(四)术与因 200

(五)法与正 202

拾伍、法家三派重法之商鞅 205

一、商鞅其人及商君书 206

二、商鞅之师承 207

(一)师尸佼 207

(二)师李悝 208

三、商鞅生卒年 208

四、商鞅之学 209

(一)重法 210

(二)重农、兵 211

(三)与道、儒、名、墨之关系 213

1.似道而反道 213

应时变法 213

阴谋权诈 213

反辩慧 214

反忠孝 215

反微妙 216

2.近儒而非儒 217

立信 217

重礼教 218

反儒家所重 218

3.合墨家之重法 220

4.同名家之定分 221

五、商鞅之成败 222

拾陆、集法家大成之韩非 227

一、韩非生平 227

(一)出身及师承 227

(二)著述 228

(三)遭遇 231

(四)生卒年 232

二、韩非之学 232

(一)出儒与反儒 232

1.阐性恶 233

2.法后王 234

3.礼与法 235

4.反儒 236

反仁义 237

反德厚 238

反尧、舜、汤、武 238

(二)本道与反道 238

1.韩非与黄、老 239

2.韩非与庄子 240

3.反道 245

反微妙 245

反恍惚恬淡 246

反慈 246

反知足 247

(三)本刑名 248

1.泛说刑名学 249

2.韩非之刑名学 250

(四)韩非与法家三派 254

1.韩非与慎到 254

2.韩非与申不害及商鞅 258

(五)韩非之政论 261

拾柒、法家总论 269

附论法家相关人物 管仲、子产、吴起、李悝、李斯等 275

拾捌、法家之影响 279

一、政治方面 280

二、学术方面 281

三、文学方面 281

拾玖、附论管子与法家 283

一、重势 284

二、重术 285

三、重法 286

后记 289

附录 291

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第三 293

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 301

群书治要卷之三十七慎子 309

群书治要卷之三十六申子 317

慎子佚篇义证 319

申子大体篇义证 337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