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双重视域 隐性采访的法律考察与伦理评价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郭赫男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44075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12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20页
- 主题词:新闻采访-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双重视域 隐性采访的法律考察与伦理评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1
一、问题的提出 1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2
三、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7
第一章 隐性采访概述 8
第一节 隐性采访的概念 9
一、隐性采访的多维概念 9
二、正确理解“隐性采访”概念 13
第二节 隐性采访的特征 14
一、采访行为的非公开性 15
二、采访行为的非常规性 18
三、隐性采访的真实性 20
四、采访效果的双重性 21
第三节 隐性采访的种类 22
一、隐性采访的多维分类 22
二、隐性采访分类的核心问题——是否参与 28
第四节 隐性采访与体验式采访 29
一、体验式采访和体验式报道 29
二、隐性采访与体验式采访的关系探微 31
第二章 隐性采访的历史与现状 35
第一节 隐性采访的历史 36
一、隐性采访在西方 36
二、隐性采访在中国 42
三、隐性采访与狗仔队 46
第二节 中国的隐性采访现状 49
一、隐性采访的现状扫描 49
二、隐性采访盛行的原因探微 54
第三节 隐性采访的负面效应 58
一、成为降低专业门槛的工具 58
二、媒体的公信力降低 60
三、误导公众,破坏法律规则 60
四、助长社会偷窥之风的蔓延 61
第四节 隐性采访争议的焦点 62
一、学术界关于隐性采访的三种态度 62
二、隐性采访的合理(法)性之争 63
第三章 隐性采访与舆论监督 69
第一节 舆论监督意义重大 70
一、新闻媒介具有监督功能 70
二、我国迫切需要舆论监督 74
第二节 隐性采访是实施舆论监督的重要手段 80
一、隐性采访的作用 80
二、隐性采访对舆论监督的突破 93
第四章 隐性采访的活动空间 100
第一节 隐性采访中的公共场所 101
一、私人场所 101
二、公共场所 104
三、公共场所的特殊情况 110
第二节 隐性采访中的公众人物 114
一、公众人物的界定及其特征 114
二、公众人物的“嫁人悖论” 118
三、公众人物的名誉权、隐私权应适当减损 119
第三节 公务活动和部分私人活动 122
第五章 隐性采访的法律问题 125
第一节 隐性采访的法律依据 125
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126
二、隐性采访的法律地位 128
第二节 隐性采访的法律禁区 133
一、涉及国家秘密 134
二、涉及商业秘密 138
三、涉及个人名誉 142
四、涉及个人隐私 147
五、涉及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 158
六、涉及侵犯肖像权 162
七、涉及侵犯人格尊严 163
八、涉及对司法的干扰 164
九、偷拍器材(工具)的违法 166
第三节 隐性采访的法律保护 167
一、相关司法解释的保护 167
二、公共利益的保护 169
第六章 隐性采访的道德评价 171
第一节 隐性采访中的记者角色 172
一、引起争议的几则案例 172
二、记者扮演的身份应有严格的限制 177
第二节 严禁“诱导”和设置“陷阱” 179
一、何为“诱导” 179
二、记者应被动介入 182
三、如何看待记者的“欺骗” 183
第三节 隐性采访中记者的角色冲突与协调 190
一、记者的角色冲突 190
二、尽量追求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的统 191
参考文献 195
后记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