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法基本问题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孙国祥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0367763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597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614页
- 主题词:刑法-法的理论-中国-研究生-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刑法基本问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刑法机能的悖论与协调 1
一、刑法三种机能的蕴意 2
(一)确定犯罪、惩罚犯罪(行为规制机能) 2
(二)维护秩序、保护利益(社会保护机能) 4
(三)规制司法、保障人权(人权保障机能) 6
二、刑法社会保护与人权保障机能的悖论 7
三、刑法机能的协调 9
第二章 罪刑法定原则的沿革与发展 16
一、罪刑法定原则的理论渊源 16
二、罪刑法定原则的主要精神 19
三、我国刑法中罪刑法定原则的体现 23
四、相对罪刑法定原则的倡导 24
(一)绝对罪刑法定原则的局限 25
(二)相对罪刑法定原则的倡导 27
五、罪刑法定原则视野下刑法溯及力的几个特殊问题 31
(一)对“处刑较轻”的理解 31
(二)跨法犯的法律适用问题 32
(三)刑法司法解释和立法解释的溯及力 33
(四)非刑事法律的溯及力 36
(五)存在中间过渡法的法律适用问题 36
第三章 刑法解释方法与选择 39
一、刑法解释的分类 39
(一)刑法的立法解释 39
(二)刑法的司法解释 40
二、刑法解释的内容 43
三、刑法解释的方法 46
(一)刑法解释方法理论 46
(二)刑法的文义解释 48
(三)刑法的论理解释 49
四、刑法解释的效力 53
五、罪刑法定与刑法解释 55
第四章 犯罪概念中实质理性与形式理性的冲突及解决 61
一、犯罪概念的类型 61
(一)形式、实质及混合意义的犯罪概念 62
(二)刑法学的犯罪概念和犯罪学的犯罪概念 64
(三)定性的犯罪概念和定性加定量的犯罪概念 65
二、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66
(一)刑法理论界对犯罪基本特征的争议 66
(二)社会危害性的刑法地位问题 68
三、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的冲突与克服 72
(一)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的对立统一 72
(二)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冲突的克服 74
第五章 犯罪构成理论与模式 82
一、犯罪构成的概念和属性 82
二、犯罪构成模式的比较 83
三、我国刑法学中的犯罪构成模式及评价 87
(一)我国刑法学中的犯罪构成理论 87
(二)我国传统犯罪构成理论的评价 88
四、犯罪构成要件的理论层次 91
(一)具体要件、共同要件和选择要件 91
(二)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 94
(三)基本的犯罪构成与修正的犯罪构成 94
(四)封闭的犯罪构成和开放的犯罪构成 95
第六章 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因果关系及其展开 97
一、危害行为概述 97
(一)危害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98
(二)危害行为的分类 102
二、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来源 108
(一)不作为犯罪特定义务来源的理论概览 108
(二)不作为犯罪作为义务的来源 109
三、危害结果的若干问题 117
(一)危害结果的界定 117
(二)危害结果的特征 118
(三)危害结果的种类 119
四、刑法中的因果关系 120
(一)因果关系的基本理论 120
(二)我国刑法理论界有关因果关系的学说 123
(三)刑法因果关系的认定 126
第七章 刑事责任能力及其认定 134
一、刑事责任能力概述 134
(一)刑事责任能力的含义和本质 134
(二)刑事责任能力的内容 137
二、年龄与刑事责任能力 139
(一)刑事责任年龄的阶段划分 139
(二)相对刑事责任年龄负刑事责任的范围 141
(三)对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的思考 142
三、精神病人与刑事责任能力 150
(一)精神病人刑事责任能力的沿革 150
(二)精神病人责任能力的认定 151
(三)限制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156
四、醉酒人与刑事责任能力 157
(一)醉酒人犯罪的刑事责任根据 157
(二)醉酒人犯罪的罪过形式 162
(三)病理性醉酒的责任能力 165
第八章 犯罪的故意和过失 168
一、犯罪故意的概念和结构 169
(一)犯罪故意的主要学说 169
(二)犯罪故意的心理构造之一——认识因素 170
(三)犯罪故意的心理构造之二——意志因素 177
(四)犯罪故意的种类 177
二、犯罪过失的概念、分类和结构 180
(一)新旧过失论的理论分野 180
(二)犯罪过失的分类 183
(三)犯罪过失的认定 185
(四)信赖原则与过失的认定 190
三、复合罪过形式之否定 192
(一)复合罪过的概念 193
(二)复合罪过之否定 194
第九章 规范责任中的期待可能性、严格责任 196
一、期待可能性 196
(一)期待可能性的概念和源流 196
(二)期待可能性的理论基础 197
(三)期待可能性的性质 200
(四)期待可能性在犯罪论体系中的地位 202
(五)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标准 204
(六)期待可能性的借鉴 206
二、严格责任 209
(一)严格责任犯罪的概念和特点 209
(二)我国刑法中严格责任犯罪的地位 211
第十章 刑法中的认识错误 216
一、违法性认识错误 216
(一)关于违法性认识的基本理论 216
(二)相关立法例的立场 220
(三)对“违法性认识不要说”和“违法性认识必要说”的反思 222
(四)对违法性认识错误的处理 223
二、对象错误 226
(一)对象错误刑事责任的理论比较 227
(二)对象错误对刑事责任影响的具体分析 228
三、打击错误 232
(一)打击错误性质之争议 232
(二)打击错误的处理原则 233
(三)打击错误与对象错误的区别 236
(四)共同犯罪中的打击错误认定 237
第十一章 单位犯罪 239
一、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概述 240
(一)法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基础 240
(二)单位犯罪的责任范围 243
(三)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的实现方法 245
二、单位犯罪的构成特征 247
(一)单位犯罪的主体 247
(二)单位犯罪的客观方面 252
(三)单位犯罪的主观方面 254
三、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区别 259
(一)“公司设立瑕疵”的主体性质 259
(二)公司的法人格否定与主体性质 261
(三)非法人型企业的主体性质 263
(四)境外公司、企业的主体性质 264
(五)单位分支机构的主体性质 265
(六)个人承包、租赁企业的主体性质 266
(七)单位犯罪后公司、企业资产重组(分立、合并)或者破产 267
(八)一人公司的主体性质 268
第十二章 正当防卫 270
一、防卫权的性质 270
二、正当防卫的起因 272
(一)不法侵害的含义、范围 272
(二)正当防卫与假想防卫 278
三、正当防卫的时间 282
(一)关于不法侵害的开始 282
(二)关于不法侵害的结束 283
(三)正当防卫与防卫不适时 284
(四)正当防卫与防卫设置 285
(五)正当防卫与自救行为 287
四、正当防卫的主观要件 290
(一)防卫认识 291
(二)防卫目的 291
(三)正当防卫与相互侵害 292
(四)正当防卫与防卫挑拨 293
(五)偶然防卫(偶合防卫) 293
五、正当防卫的对象 294
(一)对单位实施的不法侵害能否进行防卫 294
(二)对共同不法侵害人的防卫 295
(三)动物能否成为防卫的对象 296
六、正当防卫的限度务件 296
(一)防卫限度的历史发展 296
(二)我国刑法理论中关于正当防卫“必要限度”的基本观点 298
(三)必要限度和防卫过当的具体判断 299
(四)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 302
七、特殊防卫 304
(一)特殊防卫名称之争 304
(二)对特殊防卫制度的评价 305
(三)特殊防卫的构成 306
(四)特殊防卫认定中若干争议问题辨析 307
第十三章 犯罪未遂、中止形态的理论及相关问题 312
一、犯罪未遂认定中的相关问题研究 313
(一)犯罪未遂的概念辨析 313
(二)关于犯罪“着手”的理论与认定 314
(三)犯罪未得逞的认定标准 322
(四)“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之原因分析 325
(五)犯罪既遂类型与犯罪未遂认定 327
(六)不能犯 336
(七)间接故意犯罪有无未遂 341
二、中止犯及其认定 345
(一)刑法设立中止制度的原因 345
(二)中止自动性的含义及不具有自动性的情况 345
(三)中止的分类 353
(四)危险犯防止实害结果发生的性质 355
(五)不能犯的中止问题 358
(六)个别共犯中止及认定 360
第十四章 共同犯罪基本问题研究 367
一、“共谋”的共犯性质 367
(一)理论渊源及分歧 367
(二)分析和立场 369
二、实行过限及其责任认定 371
(一)实行过限的理论分析及立法沿革 371
(二)实行过限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 373
(三)非实行过限的几种情况 375
三、共同过失犯罪 377
(一)共同过失犯罪的理论和立法 378
(二)共同犯罪与共同过失犯罪的区别 380
(三)共同过失犯罪的构成要件 380
(四)共同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 384
四、“片面共犯”的性质与处理 385
(一)“片面共犯”的理论争议 386
(二)“片面共犯”的成立范围 388
五、对合犯与共同犯罪 389
(一)对合犯的共同犯罪性质辨析 389
(二)对合犯刑事责任类型与共同犯罪 390
(三)对合犯中的居间行为的定性 395
六、教唆犯的性质 397
(一)关于教唆犯性质的理论分歧 397
(二)教唆犯定罪的独立性和量刑的从属性 398
七、间接正犯的性质 399
(一)间接正犯的基本理论 399
(二)间接正犯的特征 401
(三)间接正犯的范围 402
(四)教唆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者犯罪之性质 403
八、身份犯与共同犯罪的认定 406
(一)有身份者与无身份者共同实施犯罪的定罪 406
(二)不同性质的身份犯共同实施犯罪的定罪 409
(三)无身份者能否成为身份犯的实行犯 411
九、单位犯罪与共同犯罪 415
(一)单位共同犯罪的认定 415
(二)单位与自然人共同犯罪的认定与处理 417
第十五章 罪数形态 420
一、罪数判断标准的理论 420
(一)罪数判断的一般标准之争 420
(二)罪数认定的综合标准 421
(三)对罪数认定标准的思考 422
二、继续犯 423
(一)继续犯的特征 423
(二)继续犯的处理 424
(三)继续犯与状态犯的区别 425
三、想象竞合犯 426
(一)想象竞合犯的罪数性质 426
(二)想象竞合犯的特征 428
(三)想象竞合犯的处理 429
四、法条竞合与法条竞合犯 430
(一)法条竞合犯的特征 430
(二)法条竞合的类型 431
(三)法条竞合的原因 432
(四)法条竞合犯的处理 433
五、结果加重犯 436
(一)结果加重犯的基本特征 437
(二)结果加重犯的刑事责任 440
六、转化犯 441
(一)转化犯的特征 441
(二)转化犯认定中的几个争议问题 443
七、合并犯 447
(一)合并犯的立法例 448
(二)合并犯的罪数性质辨析 449
(三)合并犯的特征 451
(四)合并犯的刑事责任 452
(五)对合并犯立法的评价 453
八、连续犯 455
(一)连续犯的特征 455
(二)我国现行刑法对连续犯的处理 458
(三)连续犯的存废之争 460
九、牵连犯 463
(一)牵连犯的特征 463
(二)牵连犯的立法和存废争议 465
(三)现行刑法中牵连犯的处断模式 466
第十六章 刑罚目的的中国选择 469
一、刑罚目的的概念 469
(一)刑罚目的的概念 469
(二)刑罚功能与刑罚目的 470
(三)刑罚属性与刑罚目的 471
二、中外刑法理论关于刑罚目的的学说 471
(一)报应主义、目的主义和折中主义的刑罚目的理论 472
(二)我国刑法理论界关于刑罚目的之争 478
三、刑罚报应主义和预防主义的理性思考 479
(一)报应是刑罚目的的应有之义 479
(二)预防是刑罚目的的积极追求 483
四、报应与预防统一的基础与选择 486
(一)报应与预防统一的基础 487
(二)统一论下我国刑罚目的的应然选择 488
第十七章 死刑存废之争与我国废除死刑的路径 491
一、死刑存废的主要观点及理论依据 491
(一)废除死刑的主要观点和依据 491
(二)保留死刑的主要观点和依据 494
二、我国刑法理论界关于死刑存废的争论 496
(一)我国死刑的立法及死刑存废的理论之争 497
(二)我国尚不具备废除死刑的基础 498
三、我国现行刑法对死刑的限制 500
四、我国废除死刑之路前瞻 502
(一)关于彻底废除死刑的时间表 503
(二)关于立法废除死刑的先后顺序和步骤 504
(三)司法严格控制死刑适用的途径 507
(四)废除死刑与民智的启迪和超越 510
第十八章 自首与立功 513
一、自首制度的理论与实务认定 513
(一)自首的本质 513
(二)自动投案的认定 514
(三)“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认定 523
(四)余罪自首(准自首)的认定 525
(五)共犯自首的认定 529
(六)单位自首的认定 531
二、“坦白从宽”的适用 533
三、立功的认定 536
(一)立功制度的沿革和价值评述 536
(二)立功的条件 538
(三)立功的分类 541
(四)立功司法认定中的几个争议问题 542
(五)犯罪单位的立功 546
第十九章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罚制度改革 553
一、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 553
(一)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基本含义 553
(二)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运用 555
二、对“严打”刑事政策的反思 557
(一)“严打”的法理基础 557
(二)“严打”的价值评判 559
(三)对“严打”的基本态度 561
三、非刑罚化 563
(一)非刑罚化的理论基础 564
(二)非刑罚化的途径 567
(三)非刑罚化在我国的实践与思考 569
四、恢复性司法 572
(一)恢复性司法与犯罪本质的认识 572
(二)恢复性司法与刑罚的目的和种类 574
(三)恢复性司法与刑事诉讼程序 575
(四)恢复性司法之倡导 577
五、社区矫正 579
(一)社区矫正的理念基础 580
(二)我国现阶段社区矫正的主要方法 581
(三)我国现阶段社区矫正存在的主要问题 582
(四)推进社区矫正应注意协调的关系 584
六、刑事和解 587
(一)刑事和解的价值冲突及评述 587
(二)刑事和解的制度架构 590
主要参考文献 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