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事诉讼法解释问题研究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刑事诉讼法解释问题研究
  • 孙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99484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30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276页
  • 主题词:刑事诉讼法-法律解释-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刑事诉讼法解释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 1

一、刑事诉讼法解释之必要性 1

(一)法律解释对于刑事诉讼法发展之必要性 1

(二)法律解释对于深化刑事诉讼法学理论研究之必要性 3

(三)法律解释对于提升程序法地位之必要性 5

二、刑事诉讼法解释之基础设施 8

三、刑事诉讼法解释之方法 12

(一)方法论上的严重匮乏 12

(二)文义解释之难题 14

(三)目的解释中之目的 17

(四)体系解释中之体系 19

四、解释与立法之关系 21

第一章 刑事审判对象的解释与适用——兼论诉因制度不可能适用于我国之原因 24

一、审判对象之概念及功能 24

二、审判对象之特定性 26

(一)含义 26

(二)法律后果 27

三、审判对象之同一性 30

(一)“公诉事实”与“罪”的区分 31

(二)同一性标准 32

(三)同一性的法律效力 35

四、诉之追加、变更与起诉法条之变更 37

(一)追加、变更起诉 37

(二)变更起诉法条 39

五、审判对象与诉讼模式之关系 41

(一)公诉事实与诉因制度之真正区别 42

(二)审判对象与诉讼模式关系之内在原理,以及我国审判对象制度的选择 43

第二章 公诉权规制之实质解释 47

一、起诉法定主义之程序控制原理 47

(一)起诉法定主义与起诉便宜主义之含义 47

(二)现行刑事诉讼法之再认识 51

(三)必要性与正当性之考量 56

(四)小结 61

二、撤回公诉之审查标准 62

(一)现行司法解释之疑问 62

(二)不变更原则之由来 63

(三)撤诉事由之探讨 65

(四)结论 70

三、审判阶段检察官是否可以再行调查取证?——兼论法庭审判阶段的补充侦查 71

(一)人民检察院在审判阶段强制调查之弊端 72

(二)起诉审查程序——检察官依职权补充调查证据的专门阶段 74

(三)证据申请——正式审理过程中,检察官补充提供证据的途径 77

(四)结论 79

第三章 刑事证据基本概念之解释与适用 81

一、从证据概念到证据法基本概念体系 81

(一)证据概念诸学说 82

(二)学说检讨 83

(三)证据法基本概念 89

(四)我国证据法基本概念体系之选择 96

(五)结论 102

二、从法定证据种类到法定证据方法 103

(一)证据种类概念之不足 103

(二)比较法之考察 107

(三)证据方法概念之运用 111

三、证据申请及其裁决 113

(一)问题之提出 113

(二)证据申请之含义与条件 116

(三)证据申请之裁决标准 119

(四)证据申请之救济途径 124

(五)结论 126

第四章 刑事证明基本概念之解释与适用 128

一、证明对象——从案件事实到要件事实 128

(一)理论争点及传统研究方法之检讨 128

(二)构成要件与要件事实 132

(三)犯罪构成在要件事实证明过程中的作用 135

(四)方法论之研讨 138

二、证明责任——从综合考量说到法律要件分类说 141

(一)辩方承担证明责任不等于辩方举证 142

(二)刑事诉讼中法律要件分类方法有别于民事诉讼 146

(三)所谓“综合考量说”之不足 150

(四)犯罪构成体系与刑事证明责任 154

第五章 不强迫自证其罪条款之实质解释 158

一、问题之提出 158

二、禁止非法讯问方法、如实陈述义务与沉默权 159

(一)不强迫自证其罪与禁止非法讯问方法之区别 159

(二)如实陈述义务之限缩解释及沉默权之确立问题 161

三、行政执法领域适用之可能性 162

(一)适用范围 162

(二)适用方式 165

四、对相关取证规则解释适用之影响 167

(一)不强迫自证其罪与强制处分 167

(二)搜查 168

(三)人身检查 169

五、非法证据排除之不同方案 170

(一)以直接强制方式获取之供述 171

(二)以直接强制方式获取之实物证据 171

(三)以间接强制方式获取之供述和实物证据 172

六、结论 173

第六章 侦查阶段辩护律师阅卷权之实质解释 174

一、问题之提出 174

二、法律依据 175

三、具体环节 176

(一)逮捕 176

(二)其他环节 177

四、与侦查秘密原则之权衡 179

五、欧洲人权法院相关裁判之考察 181

六、结论 183

第七章 刑事上诉审构造之实质解释 184

一、刑事上诉审构造之含义 184

二、刑事上诉审构造之要素与模型 189

(一)上诉审构造之构成要素 189

(二)上诉审构造之基本模型 192

(三)不同模型之选择 194

三、我国刑事上诉审构造现状之分析 196

(一)事实不清发回重审 197

(二)二审审理方式 199

(三)事后审查之可能性 201

四、我国刑事上诉审构造疑难之破解 204

(一)相继模式与择一模式 204

(二)择一模式下的分流标准 205

(三)立法论上的遗留问题 208

第八章 刑事和解程序之解释论考察及完善 210

一、问题之提出 210

二、重复建设之本质及其后果 211

(一)重复建设之本质 211

(二)实践后果——作茧自缚之效应 213

(三)理论后果——问题学说之产生 214

三、制度创新之恰当路径 216

(一)从制度到现象 216

(二)逮捕、酌定不起诉及量刑环节对和解及类和解现象的考量重点 218

(三)其他制度环节之可能性 220

四、结论 222

参考文献 224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