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校长成长 教师成长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马大建编著 著
- 出版社: 郑州:大象出版社
- ISBN:978753478103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32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354页
- 主题词:中小学-校长-学校管理-中国-问题解答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校长成长 教师成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校长篇 3
第一章 校长教育理念 3
1.什么是校长的专业成长? 3
2.什么是校长的核心素养? 3
3.什么是校长的理论素养? 4
4.什么是校长的专业素养? 4
5.什么是校长的政治素养? 6
6.什么是校长教育理念?校长专业发展基本理念有哪些? 7
7.什么是“立德树人”?学校应该怎样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7
8.什么是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什么要提出核心素养? 8
9.怎样理解“以德为先”的基本理念?当前加强德育工作的重点是什么? 10
10.怎样理解校长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11
11.有强烈使命感与责任感的校长有哪些特征? 12
12.怎样理解“育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14
13.怎样理解“引领发展”的基本理念? 15
14.怎样理解“能力为重”的基本理念? 16
15.什么是校长的反思能力? 16
16.怎样理解“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 17
17.什么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有哪些要素和特点? 17
18.我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政策要点是什么? 19
19.什么是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20
20.什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1
21.什么是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23
22.什么是综合创新型高中? 23
23.什么是学科特色型高中? 24
24.什么是普职融合型高中? 24
25.什么是国际特色型高中? 24
26.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在理念上需要什么样的转变? 24
27.中小学校长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理念? 25
28.什么是内涵式学校发展观? 25
29.什么是高品位育人文化观? 26
30.为什么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7
31.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28
32.中小学各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内容是什么? 29
33.什么是多样化课程教学观? 30
34.什么是专业化教师成长观? 31
35.什么是现代化的内部管理观? 31
36.什么是现代学校制度? 32
37.什么是依法治校?依法治校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33
38.学校为什么要建立家长委员会? 34
39.什么是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 35
40.什么是和谐化外部环境观? 36
第二章 校长管理理念 37
41.什么是学校管理理念? 37
42.学校管理理念在学校管理实践中有什么意义? 37
43.学校管理理念有哪些类型?什么是基础管理理念? 38
44.什么是学校层级管理? 38
45.什么是学校制度管理? 39
46.什么是学校计划管理? 39
47.什么是学校量化管理?量化管理要注意哪些问题? 40
48.什么是增效性管理理念?有哪些增效管理理念? 40
49.什么是人本管理? 40
50.什么是开放管理? 41
51.什么是文化管理? 41
52.什么是知识管理? 42
53.什么是校本管理? 42
54.义务教育学校管理基本理念有哪些? 43
55.怎样理解义务教育学校“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基本理念? 43
56.怎样理解义务教育学校“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基本理念? 44
57.怎样理解义务教育学校“安全和谐,充满活力”的基本理念? 44
58.怎样理解义务教育学校“依法办学,科学治理”的基本理念? 45
59.什么是“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45
60.什么是教育治理?学校治理与学校管理有什么区别? 45
61.学校治理结构包含哪些内容?如何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 47
62.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对校长提出了哪些新挑战? 48
第三章 校长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 50
63.校长的专业职责主要有哪些? 50
64.校长在规划学校发展方面,应该掌握哪些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50
65.校长应该熟悉哪些教育政策与法规? 51
66.“教育公平”含义是什么? 52
67.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3
68.怎样理解“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全面创新育人模式”? 53
69.怎样理解“以促进公平为重点,多方位缩小教育差距”? 55
70.国际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55
71.什么是教育民主化? 56
72.什么是教育信息化? 56
73.什么是课程综合化? 57
74.什么是课程多样化? 57
75.什么是教育标准化? 59
76.在营造育人文化方面校长应该具备哪些知识与能力? 60
77.校长应该掌握哪些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常识? 60
78.什么是校园文化?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61
79.什么是课堂文化?为什么要重视课堂文化? 62
80.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课堂文化? 63
81.目前课堂文化建设现状如何? 64
82.在领导课程与教学方面,校长应该具备哪些知识与方法? 66
83.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应该形成什么样的教师文化? 66
84.在领导课程与教学方面,校长应该从哪些方面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专业行为? 68
85.课程与教学管理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68
86.什么是校本课程? 70
87.在引领教师成长方面,校长应该具备哪些知识与方法? 70
88.在引领教师成长方面,校长怎样提高自己专业能力? 70
89.什么是教师素养? 71
90.在优化内部管理方面,校长应该掌握哪些知识? 71
91.在优化内部管理方面,校长怎样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71
92.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有哪些基本内容? 72
93.校长应该掌握哪些调适外部环境的知识与方法? 72
94.校长应该从哪些方面提高自己调适外部环境的专业能力和行为? 73
95.中小学教育需要进行哪些结构性变革? 73
96.校长应该做好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76
97.中小学校长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气场? 78
二、教师篇 83
第四章 教师成长基本理念 83
1.什么是教师的成长?什么是教师的专业成长? 83
2.什么是教育理念? 84
3.教育理念、教育观念、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有何区别? 84
4.什么是教师专业化? 85
5.什么是教师的专业精神? 86
6.什么是教师专业标准?我国对教师专业成长有什么要求? 86
7.什么是教师的精神成长? 87
8.教师的精神成长主要途径是什么? 87
9.教师怎样获得职业幸福感? 88
10.教师应该有什么样的幸福观? 89
11.教师应该怎样获得幸福? 90
12.教师应该怎样健康地生存? 91
13.教师怎样追求有情趣的生活? 92
14.教师怎样追求高贵的生命? 93
15.教师怎样克服职业倦怠建立真正的自我? 96
16.什么是个人修养?《专业标准》对中小学教师修养提出哪些要求? 100
17.什么是教师的核心素养? 100
18.什么是教师的道德素养?当前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101
19.为什么要加强教师道德修养? 103
20.加强教师道德修养有哪些重要作用? 104
21.提高教师道德素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05
22.怎样提高教师道德素养? 107
23.什么是教师的理论素养? 108
24.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理念有哪些?怎样理解“师德为先”? 108
25.怎样理解“学生为本”? 108
26.怎样理解“能力为重”? 109
27.怎样理解“终身学习”? 109
28.什么是教师的文化素养? 109
29.什么是教师的人文素养?怎样提高人文素养? 110
30.教师人文素养与课程改革有什么关系? 111
31.教师的人文素养与教师专业成长有什么样的关系? 112
32.怎样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113
33.什么是科学素养?教师为什么要有科学素养? 114
34.怎样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 115
35.新课程与教师科学素养的关系是什么? 116
36.什么是技术素养?教师为什么要有技术素养? 116
37.中小学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教育技术能力? 117
38.什么是教育哲学素养?为什么教师要有一定的教育哲学素养? 118
39.怎样提高教师的教育哲学素养? 120
40.什么是教师的哲学眼光? 120
第五章 教师专业理念 123
41.什么是教师的专业素养? 123
42.什么是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理念? 123
43.教师应该有什么样的角色理念? 125
44.教师应该有什么样的学生理念? 125
45.教师应该有什么样的“教育本质”理念? 126
46.教师应该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过程”理念? 126
47.什么是教师的教育人格? 127
48.强调教师的教育人格有什么意义? 128
49.什么是教师的教育语言? 128
50.教师教育语言的重要性是什么? 129
51.教师的教育语言特点是什么?应该怎样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 129
52.优秀教师有哪些专业特征? 131
53.怎样衡量优秀教师的教育效果? 131
54.教师专业发展应该追求什么样的境界? 132
55.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是什么?什么是教师自主发展? 134
56.怎样理解教师的读书学习?教师为什么要读书? 134
57.教师应该读什么样的书? 135
58.教师应该怎样读书? 137
59.什么是教育思考?教师应该有什么样的教育思考? 138
60.什么是教育研究?教师应该怎样进行教育研究? 140
61.教师教育研究的方式、方法与策略是什么? 141
62.什么是校本教研?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141
63.校本教研有哪些基本类型? 143
64.什么是教学型教研?怎样进行教学型教研? 143
65.什么是课例研究?有什么作用? 143
66.课例研究有哪些实践模式(行动模式)? 145
67.什么是研究型教研?怎样开展研究型教研? 147
68.什么是学习型教研?怎样开展学习型教研? 148
第六章 教师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 150
69.什么是教师专业知识?教师知识结构应该是怎样的? 150
70.中小学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专业知识? 151
71.中小学教师应该掌握哪些学科知识? 151
72.中小学教师应该掌握哪些教育教学知识? 151
73.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是指什么? 151
74.什么是通识性知识?中小学教师应该了解哪些通识性知识? 151
75.中小学教师应该了解哪些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152
76.教师应该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52
77.中小学教师为什么要有艺术欣赏和表现知识? 153
78.中小学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艺术欣赏和表现知识? 155
79.什么是教师专业能力? 156
80.什么是教育教学设计?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设计能力指什么? 156
81.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能力指什么? 157
82.什么是教育评价?小学教师的激励与评价能力指什么? 157
83.小学教师的沟通与合作能力指什么? 158
84.什么是教学反思?小学教师的反思与发展能力指什么? 158
85.中学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专业能力? 159
86.中学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提高教学设计能力? 159
87.怎样做好课前教学设计? 159
88.教学实施是指什么?中学教师应该怎样提高教学实施能力? 160
89.中学教师的班级管理及组织教育活动能力指什么? 160
90.中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评价能力指什么? 161
91.中学教师的沟通与合作能力指什么? 161
92.学生们最想和老师们说的心里话是什么? 162
93.中学教师的反思与发展能力指什么? 163
94.教师专业发展范式是什么? 163
95.什么是教师教学范式? 164
96.什么是教师专业行动?怎样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166
97.什么是教师课程行动?教师课程行动的方式有哪些? 167
98.什么是教师课程角色?教师的课程角色应该实现哪些转变? 168
99.课程实施中怎样开发利用教材? 169
100.什么是教材的一度开发和二度开发? 169
101.什么是教材的三度开发? 171
102.怎样在课程实施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171
三、模式篇 175
第七章 教育、教学模式 175
1.什么是模式?什么是教学模式? 175
2.什么是教育模式?它和教学模式有什么关系? 175
3.什么是教学模式的结构?包括哪些因素? 176
4.教学模式有哪些特点? 177
5.教学模式的地位如何? 178
6.教学模式有哪些作用? 178
7.教学模式与教学过程的关系如何? 179
8.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关系是怎样的? 179
9.教师在实践中怎样建构教学模式? 180
10.古代有哪些教学(教育)模式? 181
11.近代有哪些教学(教育)模式? 181
12.现代有哪些教学(教育)模式? 182
13.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82
14.从教学论的角度看,教学模式有哪些基本类型? 183
15.应用于多学科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主要有哪些? 185
16.什么是传递—接受式? 185
17.什么是自学—辅导式? 186
18.什么是探究式教学? 187
19.什么是概念获得模式? 188
20.什么是巴特勒学习模式? 189
21.什么是抛锚式教学? 190
22.什么是范例教学模式? 190
23.什么是现象分析模式? 191
24.什么是奥苏贝尔模式? 192
25.什么是合作学习模式? 192
26.什么是发现式教学? 193
27.什么是微课?微课有哪些主要特点? 194
28.什么是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 195
29.“慕课”与“微课”的实质是什么?在课堂教学中的效果如何? 197
30.“慕课”与“翻转课堂”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吗? 198
31.“慕课”和“微课”的积极作用与适用范围应该是什么? 199
32.我国学者及教师研究并应用于中小学的某一学科教学的教学模式主要有哪些? 200
33.张思明的高中数学“导学探索、自主解决”教学模式是怎样的? 201
34.邱学华的“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尝试教学法是怎样的? 202
35.李吉林的中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是怎样的? 203
36.张思中的“十六字”外语教学法是怎样的? 204
37.顾泠沅的数学“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教学模式是怎样的? 205
38.卢仲衡的初中数学自学辅导教学法是怎样的? 205
39.黎世法的“异步”教学法是怎样的? 206
40.张熊飞的中学数学“诱思探究”教学法是怎样的? 207
41.王敏勤的“四环节”课堂和谐教学模式是怎样的? 208
42.马承的英语“三位一体”教学法是怎样的? 209
43.我国新课改以来用于多学科的中小学教学模式主要有哪些? 209
44.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是什么? 209
第八章 课程模式、育人模式和培训模式 212
45.什么是课程模式?课程模式与教学模式的关系如何? 212
46.北京十一学校的课程模式是怎样的? 213
47.上海建平中学的课程模式是怎样的? 216
48.什么是育人模式?育人模式与教育模式及教学模式是什么关系? 218
49.雷夫老师的育人模式是怎样的? 219
50.潍坊广文中学的育人模式是怎样的? 220
51.魏书生老师的育人模式是怎样的? 221
52.李镇西老师的班级管理模式是怎样的? 222
53.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主要有哪些? 223
54.什么是“经验-故事”培训模式? 224
55.什么是“问题-思考”培训模式? 225
56.什么是“问卷-反思”培训模式? 226
57.什么是“案例-建构”培训模式? 227
58.什么是“问题-建构”培训模式? 227
59.什么是“钥匙-工具”培训模式? 228
四、标准篇 231
第九章 制度与标准 231
1.什么是制度和制度化管理?中小学应该有哪些必备的规章制度? 231
2.什么是学校章程?为什么要制定章程?怎么制定章程? 232
3.什么是标准?什么是教育标准和教育标准化? 232
4.教育标准化有什么意义? 233
5.目前我国教育标准建设情况如何? 234
6.什么是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 235
7.什么是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 236
8.什么是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237
9.什么是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237
10.什么是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什么是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 238
11.为什么要推进高中多样化发展? 239
12.什么是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 240
13.中小学教学卫生基本标准有哪些基本内容? 241
14.什么是课程标准? 242
第十章 规范与常规 244
15.什么是常规?它与规范和标准是什么关系? 244
16.什么是规范和规范化? 244
17.由国家和省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有关中小学教育的规范(规程)有哪些? 244
18.什么是《家长教育行为规范》? 245
19.什么是中小学德育常规? 246
20.什么是教学常规? 247
21.中小学教学管理有哪些常规? 247
22.学校课程管理有哪些常规? 247
23.教学计划管理常规有哪些? 248
24.课程表编排有哪些常规要求? 248
25.课程表编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250
26.中小学教学过程管理常规有哪些? 252
27.听课(观课)有哪些基本要求? 252
28.评课有哪些常规? 253
29.布置学生作业有哪些常规? 254
30.学校教学监督检查有哪些常规要求? 256
31.考试常规要求有哪些? 257
32.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有哪些常规要求? 258
33.中学生学习有哪些常规? 260
34.小学生有哪些学习常规? 263
五、细节篇 267
第十一章 教师教育教学细节 267
(一)教师个人修养的71个细节 267
(二)教师服装的细节 275
(三)教师课堂管理的79个细节 276
(四)班主任应该注意的33个问题 294
(五)关于教学卫生的10个细节 299
(六)优秀教师每天应该做的事情 301
(七)教师修养十忌 302
(八)教师应该戒掉的不良习惯 304
六、歌诀篇 309
第十二章 教育歌诀 309
1.立德树人 309
2.能力为重 310
3.全面发展 310
4.和谐成长 310
5.教育五大工作方针 311
6.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三个重点 312
7.教学原则歌 313
8.教学模式歌(五种基本教学模式) 314
第十三章 教师修养歌诀 315
9.“6.2 4”幸福歌 315
10.教师成长三字诀 318
11.养生歌 320
12.君子成人之美 321
13.君子坦荡荡 321
14.君子之交 322
15.君子求诸己 322
16.中庸之道 322
17.做人使命 323
18.生命使命教育 324
19.铭记与忘记 325
20.新“励学篇” 325
附录一 参考书目 327
附录二 参阅文件 330
后记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