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普通地质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黄定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55893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39页
- 文件大小:94MB
- 文件页数:35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普通地质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1
第一节 地质学的基本任务和主要特点 1
一、现在是进入过去的钥匙 1
二、现实类比与历史分析 2
三、地质时空观 2
第二节 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3
第三节 地球系统和地质作用 5
一、地球系统 5
二、地质作用 6
第四节 普通地质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安排 6
第一章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 8
第一节 宇宙起源与天体系统 8
一、宇宙大爆炸 8
二、银河系 10
三、太阳系 12
第二节 地球形成与生命演化 19
一、地球的形成 19
二、地球上的生命起源 21
三、生物圈的形成与发展 22
四、地质年代表 27
第二章 地球的物理性质和圈层结构 30
第一节 地球的密度和弹性 30
一、地球的质量和密度 30
二、固体潮与地球的弹性 31
三、地球的振荡 32
四、地球的黏性 33
第二节 地球的重力 34
一、地球上的重力分布 34
二、重力均衡 35
三、地球的压力 36
第三节 地球的磁场 37
一、地球磁场的基本特征和地磁要素 37
二、地磁场起源的成因假说 39
三、地磁场反转与大陆漂移 40
第四节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和圈层耦合 42
一、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42
二、壳—幔耦合 46
三、地核差异旋转 47
第五节 地球的能量和地震 48
一、地球的驱动力和地球过程 48
二、地球内部的温度 49
三、地球的能量 50
四、地幔部分熔融 51
五、地震 51
第三章 地球的物质组成 53
第一节 地球(地壳)中的矿物 53
一、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 53
二、矿物的分类 56
第二节 地壳中的岩石 59
一、沉积岩 59
二、岩浆岩与变质岩 61
三、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62
第三节 地球的化学组成 62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 62
二、地幔的物质组成 63
三、地核的物质组成 63
四、元素的地球化学分类 64
五、地球的化学演化 66
第四节 圈层间物质能量交换及元素迁移富集 66
一、不同圈层的能量交换 66
二、不同圈层的物质交换 67
三、地壳—地幔的元素迁移和富集 68
第四章 风化作用 71
第一节 概述 71
第二节 物理风化 71
一、冰劈作用 72
二、温差风化 72
三、盐类结晶和潮解作用 73
四、干湿变化引起的胀缩作用 73
五、层裂 73
六、根劈作用 73
七、人为机械破坏作用 74
第三节 化学风化 74
一、溶解 75
二、水解 75
三、碳酸化 75
四、氧化 75
五、生物化学风化作用 76
第四节 风化作用的产物 76
一、物理风化的产物 76
二、化学风化的产物 76
第五节 影响风化的主要因素 79
一、岩石性质对风化的影响 79
二、气候因素对风化的影响 80
三、地形对风化的影响 80
第六节 风化壳 81
一、残积物、土壤和风化壳的概念 81
二、风化壳的结构 81
三、土壤 82
四、风化壳的类型 82
第五章 风的地质作用 85
第一节 概述 85
第二节 风的剥蚀作用 86
一、吹蚀作用 86
二、磨蚀作用 87
三、风蚀作用的产物 87
第三节 风的搬运作用 89
一、风的搬运方式 89
二、风的搬运特点 90
第四节 风的沉积作用 91
一、风的沉积作用特点 91
二、风的沉积物 92
第六章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 97
第一节 地下水的贮存 97
一、岩石中的空隙 97
二、地下水的存在形式 100
三、地下水的基本类型 100
四、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104
五、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 106
第二节 地下水运动的特点 106
第三节 地下水的潜蚀作用 108
一、机械冲刷作用 108
二、化学溶蚀作用及岩溶地貌 109
第四节 地下水的搬运作用与沉积作用 114
一、地下水的搬运作用 114
二、地下水的沉积作用 115
第五节 地下水的其它地质作用 117
一、地下水在岩浆活动和岩石变质过程中的作用 117
二、地下水的成矿作用 118
三、地下水在油气田形成中的作用 119
第七章 冰川的地质作用 122
第一节 冰川的形成、类型和运动特点 123
一、冰川的形成 123
二、冰川的类型 126
三、冰川的运动特征 130
第二节 冰川的创蚀作用 133
一、刨蚀作用方式 133
二、刨蚀地形 134
第三节 冰川的搬运作用 136
一、冰碛物来源和分布 136
二、冰川搬运力、搬运量和搬运方式 136
第八章 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 142
第一节 地面流水的分类和运动特点 142
一、地面流水的来源和种类 142
二、流水的动能 142
三、水动力因素与底形(床砂形态) 143
四*流水运动特点 146
第二节 地面暂时流水的地质作用 147
一、雨蚀作用 147
二、面流的地质作用 147
三、洪流的地质作用 149
第三节 河流的侵蚀作用 150
一、河流概述 150
二、河流的垂直侵蚀作用(下蚀作用) 153
三、河流的向源侵蚀作用 156
四、河流侧向侵蚀作用 157
第四节 河流的搬运作用 159
一、机械搬运作用 160
二、化学搬运作用 161
第五节 河流的沉积作用 162
一、河漫滩及其冲积物特征 162
二、心滩及其冲积物特征 164
三、三角洲及其冲积物特征 164
第六节 影响河流地质作用的因素 168
一、气候与地理因素对河流的影响 168
二、地壳运动及海平面变化对河流的影响 168
三、人类活动对河流的影响 171
第四节 冰川的沉积作用 137
一、冰碛物特点 137
二、冰碛地形 137
第五节 冰水的地质作用 139
一、冰水的来源与分布 139
二、冰水的沉积物与沉积地形 139
第六节 冰期和间冰期 140
第九章 海洋的地质作用 174
第一节 海水的动力 174
一、海水的机械动力 174
二、海水的化学动力 181
三、海水的生物动力 183
第二节 海洋环境分区 184
一、滨海 184
二、浅海 185
三、半深海 185
四、深海 186
第三节 海洋的剥蚀作用 186
一、基岩海岸的剥蚀作用 186
二、浅海、半深海和深海的剥蚀作用 189
第四节 海洋的搬运作用 190
一、进流、退流和沿岸流的搬运作用 190
二、潮流和洋流的搬运作用 190
三、浊流和风暴流的搬运作用 191
第五节 海洋的沉积作用 191
一、滨海的沉积作用 192
二、浅海的沉积作用 197
三、半深海的沉积作用 201
四、深海的沉积作用 202
第十章 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 206
第一节 湖泊的地质作用 206
一、湖泊的分类 206
二、湖泊地质作用特点 208
三、湖泊沉积作用 209
第二节 沼泽的地质作用 215
一、沼泽的分类 216
二、沼泽的地质作用 217
第十一章 岩石圈板块运动与地质作用 219
第一节 板块运动的发现 219
一、垂直运动与槽台学说 219
二、水平运动与大陆漂移 220
三、海底扩张与板块运动 223
第二节 板块运动的基本理论 225
一、板块理论的要点 225
二、板块运动的威尔逊旋回 225
三、板块的边界类型 228
第三节 板块运动的机制 228
一、地幔对流 229
二、质疑地幔对流 229
三、热点的发现和解释 230
四、超地幔柱模型 231
五、内核偏移与圈层耦合模型 232
第十二章 构造运动及地质构造 235
第一节 构造运动及其一般特征 235
一、构造运动的概念 235
二、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 236
第二节 构造运动的证据 237
一、测量证据 237
二、地貌标志 237
三、地质证据 238
第三节 地质构造 240
一、地质构造空间位置的测定 241
二、水平构造 244
三、倾斜构造 244
四、褶皱 245
五、断裂 247
第四节 地震构造 251
一、概述 251
二、地震的震级和烈度 252
三、地震的成因类型 253
四、地震发生的断层弹性回跳模型 254
五、地震效应 255
六、地震的地理分布 258
七、地震的预防和预报 258
第十三章 岩浆作用 261
第一节 岩浆及岩浆作用的概念 261
一、概述 261
二、岩浆的基本特征 262
第二节 火山作用 264
一、火山喷发 264
二、火山 271
三、火山岩的产状 275
第三节 侵入作用 277
一、岩浆侵入的证据 278
二、岩浆的形成和侵入 279
三、侵入岩产状 281
第四节 火成岩 284
一、火成岩的简略分类和最常见类型 284
二、火成岩的基本特征 285
三、代表性的火成岩 288
四、火山碎屑岩 289
第十四章 变质作用 292
第一节 变质作用的基本概念 292
一、变质作用的定义 292
二、变质作用机制 293
三、变质作用因素 295
第二节 变质作用的基本类型 297
一、动力变质作用 298
二、接触变质作用 298
三、区域变质作用 298
四、混合岩化作用 298
第三节 变质岩 298
一、变质岩的基本特征 298
二、代表性的变质岩 302
第十五章 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 304
第一节 环境地质系统的主要特性 304
一、环境、环境问题、环境地质与可持续发展 304
二、研究环境与地质灾害的重要意义 305
三、环境地质工作的主要特点 306
第二节 主要环境与环境地质问题 307
一、环境污染问题 308
二、水资源问题 309
三、土地沙漠化与水土流失问题 309
第三节 发生地质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 310
一、地形因素 311
二、地质因素 311
三、气象因素 311
四、人类工程活动 311
第四节 主要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措施 312
一、滑坡 312
二、崩塌 315
三、泥石流 317
四、地面沉降 319
五、我国的地质减灾对策与行动 320
中英文词汇对照表 323
参考文献 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