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学教育理论 基础知识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 ISBN:978780208879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18页
- 文件大小:181MB
- 文件页数:271页
- 主题词:中小学-教师-聘用-资格考核-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学教育理论 基础知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教育学 2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2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2
一、教育的概念 2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3
三、教育的本质及功能 3
四、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4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8
一、教育学的概念 8
二、教育学的产生 8
三、教育学的发展 12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8
第一节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18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8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19
第二节 教育与生产力 20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20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21
第三节 教育与科学技术 22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22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22
三、新科技革命与教育 23
第四节 教育与文化 24
一、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24
二、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 24
三、学校文化 25
四、学生文化 26
第五节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27
一、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含义 27
二、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27
三、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意义 28
第六节 教育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8
一、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基本含义 29
二、教育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作用 29
三、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 29
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 30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34
第一节 人的身心发展概述 34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34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35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35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36
第二节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38
一、遗传 38
二、成熟机制 39
三、环境 39
四、学校教育 40
五、个体主观能动性 41
第三节 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 42
一、少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42
二、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与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42
第四节 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43
第四章 教育目的 48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48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48
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49
三、教育目的的意义与作用 50
四、影响教育目的制定的因素 50
五、西方教育目的的理论 51
第二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52
一、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 52
二、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52
三、素质教育 53
第三节 我国中学教育目的及其培养目标 56
一、新中国不同时期的教育目的 56
二、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56
三、中学全面发展教育的培养目标 57
第五章 教育制度 61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61
一、教育制度的概念 61
二、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62
三、影响教育制度的因素 62
四、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历程 63
五、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64
第二节 我国现代学制的确立和发展 65
一、旧中国的学制 65
二、新中国的学制改革与发展 65
三、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66
第三节 义务教育制度与终身教育制度 67
第六章 学生与教师 73
第一节 学生 73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及特征 73
二、学生的发展阶段 75
三、学生的社会地位、合法权利及应尽义务 76
第二节 教师 77
一、教师的含义及性质 77
二、教师的角色扮演 77
三、教师劳动的特点 79
四、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81
五、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内容及发展 81
第三节 学生与教师的关系 84
一、师生关系的含义及内容 84
二、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85
三、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及建立与发展 86
第七章 中学课程 90
第一节 课程概述 90
一、课程的概念 90
二、课程的类型 91
三、制约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 92
四、几种典型的课程理论 93
五、课程的意义和作用 94
第二节 课程目标 94
一、课程目标的概念 94
二、课程目标的依据 95
三、课程目标的意义 95
第三节 课程设计 96
一、课程设计的概念 96
二、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 96
第四节 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 101
一、课程实施 101
二、课程评价 102
第五节 中学课程设置 105
一、初中课程设置 105
二、高中课程设置 107
第八章 中学教学 113
第一节 教学概述 113
一、教学的概念 113
二、教学的作用和地位 114
三、中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114
四、教学的意义 115
第二节 教学过程 116
一、教学过程的概念 116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 116
三、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117
四、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20
第三节 教学原则 121
一、教学原则的含义 121
二、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区别和联系 122
三、我国中学教学原则 122
第四节 教学方法 125
一、教学方法概念 125
二、影响教学方法的因素 126
三、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26
四、教学方法的改革 129
五、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130
第五节 教学手段 130
一、教学手段的概念 130
二、教学手段的演变 130
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展趋势 131
四、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 131
第六节 教学的组织形式 132
一、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132
二、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 133
三、班级授课制 134
四、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 137
第七节 教学评价 138
一、教学评价的概念 138
二、教学评价的功能和意义 138
三、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 139
四、教学评价的原则 140
第八节 教学模式 141
一、教学模式的概念 141
二、教学模式的结构 141
三、教学模式的特点与功能 142
四、教学模式的历史与发展 143
五、各种教学模式综述 144
第九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50
一、备课 150
二、上课 151
三、课外作业的布置与反馈 153
四、课外辅导 153
五、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154
第九章 德育 163
第一节 中学德育概述 163
一、德育概述 163
二、中学德育目标 164
三、中学德育内容 165
四、中学德育的意义 166
第二节 中学德育过程 166
一、中学德育过程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166
二、中学德育过程的规律 167
第三节 中学德育的原则、途径与方法 169
一、德育原则的概念 169
二、我国主要的德育原则 169
三、中学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170
第四节 中外德育思想与理论 173
一、中国古代德育思想 173
二、西方几个重要的道德教育思想 173
第十章 班主任与班级 180
第一节 班主任工作 180
一、班主任工作概述 180
二、中学班主任工作内容 181
第二节 班级管理 186
一、班级概述 186
二、班集体概述 187
三、班级管理的概念和功能 189
四、班级管理的模式 189
五、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90
六、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现代班级管理机制 191
第三节 班级活动 193
一、班级活动概述 193
二、班级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194
第二部分 教育心理学 200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200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作用 200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00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201
三、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202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203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203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203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203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204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205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205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205
第二章 中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212
第一节 中学生心理发展概述 212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 212
二、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213
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214
第二节 认知发展与教育 214
一、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214
二、认知发展阶段与教学的关系 216
三、最近发展区 216
第三节 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217
一、人格的发展 217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220
第四节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220
一、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220
二、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222
第三章 学习理论 228
第一节 学习概述 228
一、学习的概念 228
二、学习的分类 230
第二节 联结学习理论 231
一、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 231
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232
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233
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234
第三节 认知学习理论 235
一、苛勒的完形—顿悟学习理论 235
二、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 236
三、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237
四、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239
第四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39
一、建构主义知识观 239
二、建构主义学生观 239
三、建构主义学习观 240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当前教育实践的启示 240
第五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41
一、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241
二、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241
第四章 学习动机 246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246
一、动机与学习动机 246
二、学习动机的分类 249
三、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 249
四、我国中学生学习动机发展的特点 250
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理论 250
一、行为主义强化理论 250
二、需要层次理论 251
三、成就动机理论 251
四、成败归因理论 252
五、自我效能感理论 253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253
一、学习动机的培养 253
二、学习动机的激发 254
第五章 学习迁移 260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 260
一、学习迁移的概念 260
二、学习迁移的作用 261
三、学习迁移的类型 261
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263
一、早期迁移理论 263
二、现代的迁移理论 264
第三节 学习迁移与教学 265
一、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 265
二、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 267
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 272
第一节 知识学习概述 272
一、知识的概念及类型 272
二、知识学习的类型 273
三、知识学习的作用 275
第二节 知识的获得 276
一、知识直观 276
二、知识概括的类型及措施 278
第三节 知识的保持 280
一、记忆系统的分类 280
二、知识的遗忘 281
三、知识的保持 283
第七章 技能的形成 289
第一节 技能概述 289
一、技能的定义及特征 289
二、技能的分类 290
三、技能的作用 292
第二节 操作技能的形成 292
一、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292
二、操作技能的培养要求 294
第三节 心智技能的形成 296
一、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论 296
二、心智技能的学习过程 297
三、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298
第八章 学习策略 304
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 304
一、学习策略的概念 304
二、学习策略的特征 304
三、学习策略的分类 305
四、研究学习策略的意义 305
第二节 典型的学习策略 305
一、认知策略 305
二、元认知策略 309
三、资源管理策略 310
第三节 学习策略的训练 311
一、影响学习策略掌握和运用的因素 311
二、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 312
三、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 312
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318
第一节 问题解决概述 318
一、问题及问题解决 318
二、问题解决的过程 319
三、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320
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321
第二节 创造性及其培养 323
一、创造性的含义和特征 323
二、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324
三、创造性的培养方法 325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332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332
一、态度 332
二、品德 333
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335
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335
一、品德形成的基本理论 335
二、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337
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338
一、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 338
二、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339
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340
一、有效的说服 340
二、树立良好的榜样 341
三、利用群体约定 341
四、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342
五、价值辨析 342
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347
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347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347
二、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 348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350
第二节 心理评估 351
一、心理评估及其意义 351
二、心理测验 351
三、心理评估的方法 352
第三节 心理辅导 353
一、心理辅导概述 353
二、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354
第十二章 教学测量与评价 360
第一节 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意义和作用 360
一、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 360
二、教学评价的分类 361
三、教学评价的功能 361
四、教学评价的原则 362
第二节 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方法和技术 363
一、标准化成就测验 363
二、教师自编测验 363
三、非测验的评价技术 365
四、教学评价结果的处理与报告 365
第十三章 教学设计 371
第一节 设置教学目标 371
一、教学目标及其意义 371
二、教学目标的分类 372
三、教学目标的表述 374
四、任务分析 375
第二节 组织教学过程 375
一、教学事项 376
二、教学方法 377
三、教学媒体 379
四、课堂教学环境 379
第三节 选择教学策略 380
一、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380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381
三、个别化教学 383
第十四章 课堂管理 388
第一节 课堂管理概述 388
一、课堂管理及其功能 388
二、课堂管理的影响要素 389
三、课堂管理的目标 390
第二节 课堂群体的管理 390
一、群体的概念、特征及功能 390
二、群体动力的要素 391
三、非正式群体 393
第三节 课堂纪律的管理 394
一、课堂纪律的含义及功能 394
二、课堂结构与课堂纪律 395
三、问题行为与课堂纪律 396
四、维持课堂学习纪律的基本策略 399
第十五章 教师心理 404
第一节 教师的心理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404
一、教师的心理特征 404
二、学生喜欢的教师特征 405
三、教师的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405
四、教师的期望对学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406
第二节 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比较研究 406
一、课时计划的差异 407
二、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 407
三、课后评价的差异 409
第三节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409
一、教师成长的历程 409
二、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409
第四节 教师的心理健康 411
一、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411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