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陵女子大学校史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金陵女子大学校史
  • 张连红主编(南京师范大学社发院)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ISBN:7214038994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69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380页
  • 主题词:金陵女子大学-校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金陵女子大学校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金陵女子大学的创建 1

第一节 晚清以来西方教会教育中的女学 1

一、新式女子教育观点的传播 1

二、教会女学的兴起与发展 3

三、教会女子高等教育的开办 6

第二节 晚清民初中国本土女学的兴起 8

一、晚清女学堂的蓬勃发展 8

二、民国初年女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10

第三节 金女大的筹建与创立 11

一、长江流域各大教会兴办女校的倡议 11

二、第一任校长人选的确定 14

三、金陵女子大学的诞生 16

第二章 早期金女大的发展 20

第一节 从绣花巷到陶谷 20

一、“百屋房”时期的苦乐岁月 20

二、陶谷新校址的规划与落成 28

第二节 创办初期学校师资状况 35

一、早期师资结构及其变化 35

二、德本康校长任期内著名师资与师生关系 41

第三节 系科初创与课程设置 52

一、学校早期运作状况与系科发展 52

二、早期教学与专业特色 57

第四节 早期学生群体与校园生活 67

一、早期学生组织及课余活动 67

二、历次政治风潮与社会变动中的表现 76

第三章 “本土化”运动与金女大 85

第一节 吴贻芳出任校长 85

一、本土化运动的背景 85

二、吴贻芳应聘出任校长 88

三、学校注册立案的风波 94

四、吴贻芳的办学理念 98

第二节 吴贻芳掌校初期的师资与学生 102

一、学校机构建设与教师的管理 102

二、学生的增加与学生管理 112

三、学生的校园生活和社会活动 116

第三节 系科发展与课程改革 126

一、系科的设置与调整 126

二、教学管理与课程改革 129

第四节 办学特色与社会声誉 138

一、学业特点与办学特色 138

二、社会声誉的提高 143

第四章 抗战时期的金女大 149

第一节 高校内迁与金女大的应变举措 149

一、日军空袭与决定迁校 149

二、武昌办学 152

三、上海分校 154

第二节 魏特琳与南京校区 157

一、危机重重的南京与不愿撤离的魏特琳 157

二、避难所与活菩萨 161

三、特殊学校的开办 166

四、魏特琳的离校和逝世 172

第三节 抗战时期的成都校区 176

一、华西坝办学 176

二、六所大学的合作办学 180

三、在日军的空袭下 183

四、社会服务工作 185

五、学生的课外活动 188

六、抗战时期的学生艰苦生活 191

七、品牌特色专业 193

八、战时不利的教学条件 195

第四节 金女大的抗战活动 198

一、抗战初期的抗日救亡运动 198

二、华西坝五大学学生战时服务团 201

三、学生抗日救亡运动的一度沉寂 204

第五章 战后复校、合并与金女院的创建 209

第一节 战后回迁与复校 209

一、战后南京校区的收回与整理 209

二、成都校区师生的回迁 213

三、复校后的恢复和发展 215

第二节 1949年前后的金女大 219

一、国共内战中的金女大 219

二、迎接新政权 226

三、新的开始 230

第三节 金女大与金大的合并 233

一、金女大与金大的合并 233

二、金女大与金大合并的数次风波 236

第四节 校友会与金女院的创建 242

第六章 金女大与中国近代女界精英群体 251

第一节 办学规模与毕业生去向 251

一、金陵女儿的人数 251

二、毕业生的专业背景 254

三、毕业生的就业去向 256

第二节 近代女界的金陵女儿 260

一、金陵要做祖国灯光 260

二、群星璀璨的金陵女儿 262

第三节 金女大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 269

一、金女大与中国教育的现代化 269

二、金女大与社会进步 271

三、金女大与中西文化交流 273

附录 275

附录一 金女大校歌和校园歌曲 275

附录二 金女大教师名录 278

附录三 金女大历届毕业学生名单(1919—1951届) 315

附录四 金女大毕业生系科人数统计表(1919—1951) 331

附录五 金女大大事记 333

主要参考文献 364

后记 367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