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单向度、超真实、内爆 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单向度、超真实、内爆  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
  • 石义彬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7307037629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61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6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单向度、超真实、内爆 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在“媒介、社会和文化”的场域中审视西方传播理论 1

第一章 单向度的传播——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传播思想 4

第一节 绝望中寻找“希望”的边缘人 4

第二节 那个时代的“理性”和失去理性的传媒 8

一、人的异化和那个时代的理性 8

二、失去理性的媒介 10

第三节 “多元决定论”与媒介意识形态 15

第四节 文化工业 25

一、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观” 26

二、“文化工业”的特征 30

三、媒介与“文化工业” 35

第五节 早期法兰克福学派传播批判理论的现实意义 39

第二章 从社会批判到理想主义——哈贝马斯的传播思想研究 44

第一节 哈贝马斯的传播思想概述 46

一、哈贝马斯的学术简历 46

二、哈贝马斯与传播学 47

第二节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 53

一、《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的写作背景 53

二、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的渊源 55

三、公共领域理论的发生史、内在矛盾 57

四、大众传媒与公共领域 66

五、公共领域的重建 69

第三节 交往行动理论 70

一、公共领域的困境及其解脱 71

二、普通语用学 74

三、交往合理性与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 77

第四节 哈贝马斯的传播学思想与当代中国 82

一、关于公共领域理论的评价 82

二、公共广播电视体制:公共领域理论的实践考察 88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民社会、公共领域、依法治国 92

四、中国传媒公共领域的历史考察:传媒领域阶段 97

五、中国传媒公共领域的形成及其发展 102

六、媒体公共领域与人大监督 108

七、对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的简单评价 112

第一节 霍尔的生平 116

第三章 “编码/解码”开启传播学研究另一扇门——斯图亚特·霍尔的传播思想研究 116

第二节 英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 120

第三节 斯图亚特·霍尔的传播思想 139

第四节 斯图亚特·霍尔传播思想的理论来源 151

第五节 对霍尔文化研究及其传播思想的一点思考 165

第四章 内爆的“地球村”——麦克卢汉的技术乌托邦主义传播思想 177

第一节 奇才或是怪物? 177

第二节 麦克卢汉的标志:独特的麦克卢汉式表述方式 181

一、“像泡澡”一样进入我的作品 181

二、艺术家的眼睛——格言警句加暗喻堆砌 183

一、媒介就是人的延伸 185

第三节 媒介即讯息 185

二、讯息就是新的尺度 187

三、媒介是什么讯息 189

第四节 地球村与内爆 198

一、地球村——时空消失的人类新部落 199

二、重新部落化——麦克卢汉的乌托邦世界 203

三、卡德穆斯降龙的牙齿——媒介技术的力量 206

四、电子媒介时代的警铃——内爆 210

第五节 弃儿重回批判理论阵营 212

一、麦克卢汉的学术认同 212

二、方法论上对批判阵营的回归 215

三、麦克卢汉的理论贡献 216

第五章 仿真、超真实、内爆——鲍德里亚的传播理论与思想 219

第一节 鲍德里亚的传播思想概述 221

一、鲍德里亚其人 221

二、鲍德里亚的理论定位 224

第二节 鲍德里亚理论的历史系谱 228

一、结构主义 后结构主义的方法论 229

二、罗兰·巴特:物的符号学 231

三、符号批判的马克思主义源流 236

第三节 鲍德里亚的符号批判理论 246

一、消费社会与物 符号体系 246

二、符号消费中构建的消费文化 249

三、符号价值与广告图腾 252

第四节 鲍德里亚的后现代性媒介分析 258

一、法国的麦克卢汉 258

二、仿真、超真实、内爆 261

三、视觉媒体与电视 266

第五节 鲍德里亚媒介观的现实意义 271

第六章 女权主义的受众观 277

第一节 女权主义的兴起 278

一、什么是女权主义 278

二、女权主义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 283

一、女权主义流派 290

第二节 女权主义流派及其受众观 290

二、女权主义的受众理论 294

三、心理分析 女权立场——后结构主义的女权主义受众观 302

第三节 受众的乐趣 积极的反抗——后现代女权主义的受众观 314

一、受众的乐趣 积极的反抗——英·昂的受众观 315

二、“密室”读者与妇女杂志——珍尼斯·温史普的受众观 326

第四节 女权主义受众理论的特征 333

一、强烈的批判色彩 334

二、立体化的研究方式 337

结语:中国的女性受众 343

主要参考文献 348

后记 360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