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第2版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第2版
  • 邝孔武,王晓敏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56072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68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8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系统思想 1

1.1 系统的概念 1

1.1.1 系统是什么 1

1.1.2 系统的分类 2

1.2 系统的特性 4

1.2.1 系统的整体性 4

1.2.2 系统的层次性 5

1.2.3 系统的目的性 6

1.2.4 系统的稳定性 7

1.2.5 系统的突变性 7

1.2.6 系统的自组织性 7

1.2.7 系统的相似性 8

1.3 系统思想的发展 8

1.3.1 古代朴素的系统思想 8

1.3.2 系统思想的淹没 9

1.3.3 现代系统思想的兴起 10

习题 12

第2章 管理系统 13

2.1 管理的概念 13

2.2 管理的基本职能 15

2.3 管理理论的发展 17

2.3.1 从“科学管理”到“管理科学” 17

2.3.2 从“人群关系”到“行为科学” 19

2.3.3 决策理论学派 21

2.3.4 系统理论学派 21

2.4 企业管理系统的构成 22

2.4.1 按功能结构分析系统 22

2.4.2 按管理活动的层次划分 23

2.5 管理系统的特点 26

习题 28

3.1.1 信息的定义和性质 29

3.1 信息的概念 29

第3章 信息系统 29

3.1.2 人作为信息处理器的特点 31

3.2 信息与决策 32

3.2.1 信息是管理的基础 32

3.2.2 决策过程 33

3.2.3 结构化决策与非结构化决策 34

3.2.4 各管理层的决策特点 34

3.3 管理信息系统 35

3.3.1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35

3.3.2 管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 36

3.3.3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36

3.3.4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39

3.3.5 管理信息系统的实例 46

3.4 信息系统的发展 49

3.4.1 信息系统发展的三个阶段 49

3.4.2 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50

习题 51

第4章 信息系统建设概论 52

4.1 信息系统建设是复杂的社会过程 52

4.1.1 信息系统建设的复杂性 52

4.1.2 信息系统开发是一个社会过程 53

4.2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54

4.2.1 系统规划阶段 54

4.2.2 系统分析阶段 54

4.2.3 系统设计阶段 56

4.2.4 系统实施阶段 56

4.2.5 系统运行和维护阶段 56

4.3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概述 56

4.3.1 早期开发方法的不足 56

4.3.2 结构化方法的产生 58

4.3.3 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思想 59

4.3.5 面向对象方法 60

4.3.4 原型法的基本思想 60

4.3.6 软件开发工具 61

4.4 系统开发的组织管理 64

4.4.1 信息系统发展的诺兰模型 64

4.4.2 建立信息系统的基础条件 65

4.4.3 系统开发的准备工作 67

4.4.4 选择开发方式 68

4.4.5 系统开发的计划与控制 69

习题 70

第5章 系统规划 71

5.1 系统规划的任务与特点 71

5.1.1 系统规划的任务 71

5.1.2 系统规划的特点 72

5.1.3 系统规划的原则 72

5.2.1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内容 73

5.2.2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方法 73

5.2 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 73

5.3 企业系统规划法 75

5.3.1 总体规划的准备工作 75

5.3.2 组织机构调查 76

5.3.3 定义管理目标 77

5.3.4 定义管理功能组 77

5.3.5 定义数据类 79

5.3.6 定义信息结构 81

5.3.7 计算机逻辑配置方案 84

5.4 可行性研究 85

5.4.1 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85

5.4.2 可行性分析报告 87

习题 88

第6章 系统分析 89

6.1 系统分析的任务 89

6.2 作业流程图 91

6.3.1 数据流程图的基本成分 93

6.3 数据流程图 93

6.3.2 数据流程图的画法 95

6.3.3 画数据流程图的注意事项 98

6.4 数据字典 101

6.4.1 数据字典的各类条目 102

6.4.2 数据字典的使用与管理 105

6.5 表达处理逻辑的工具 107

6.5.1 结构化语言 107

6.5.2 判定树 109

6.5.3 判定表 109

6.5.4 三种表达工具的比较 113

6.6 数据查询应用分析 114

6.6.1 数据存取要求的基本类型 115

6.6.2 数据立即存取图 117

6.7 新系统逻辑模型的提出 118

6.8.1 系统说明书的内容 119

6.8 系统说明书 119

6.8.2 系统说明书的审议 120

习题 120

第7章 系统设计 122

7.1 系统设计的任务要求 122

7.1.1 评价信息系统的标准 122

7.1.2 系统设计的目标 124

7.1.3 系统设计的内容 124

7.2 结构化设计的基本概念 125

7.2.1 模块 125

7.2.2 结构图 125

7.2.3 模块间的联系 126

7.2.4 模块间的耦合 127

7.2.5 模块的内聚 129

7.2.6 作用范围与控制范围 132

7.2.7 模块的扇入与扇出 133

7.2.8 实例:病人监护系统 134

7.3 从数据流程图导出结构图 139

7.3.1 变换分析 139

7.3.2 事务分析 141

7.3.3 数据流程图层次的转换 142

7.4 一体化设计方法 143

7.4.1 基本概念 144

7.4.2 选单树初步设计 144

7.4.3 事务设计 147

7.4.4 事务的结构化描述 149

7.4.5 数据库模式设计 150

7.5 代码设计 153

7.5.1 代码的作用 153

7.5.2 代码的种类 154

7.5.3 代码的类型 155

7.5.4 代码校验方法 156

7.5.6 代码设计的步骤 157

7.5.5 代码设计的原则 157

7.6 输出设计 158

7.7 输入设计 158

7.7.1 输入设计的原则 158

7.7.2 输入设计的内容 159

7.7.3 数据记录格式设计 160

7.7.4 输入数据的校验方法 162

7.8 人机对话设计 163

7.8.1 人机对话设计的原则 163

7.8.2 人机对话的方法 164

7.8.3 图形用户界面设计 165

7.9 计算机处理过程的设计 166

7.10 计算机系统的选择 169

7.11 系统设计说明书 170

习题 171

8.1.1 实施阶段的主要活动 172

第8章 系统实施 172

8.1 系统实施阶段的任务 172

8.1.2 系统实施阶段的特点 173

8.2 自顶向下的实现方法 173

8.3 编程方法 175

8.3.1 好程序的标准 175

8.3.2 结构化程序设计 176

8.3.3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177

8.3.4 可视化编程技术 178

8.3.5 程序的内部文档 179

8.3.6 编程风格 180

8.4 系统测试 182

8.4.1 测试的概念 182

8.4.2 测试的原则 184

8.4.3 测试用例设计 185

8.4.4 排错 188

习题 189

8.5 系统的交付使用 189

第9章 系统维护与管理 191

9.1 系统维护 191

9.1.1 维护的内容 191

9.1.2 维护的类型 192

9.1.3 系统维护的管理 192

9.2 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193

9.2.1 系统的可靠性 193

9.2.2 系统的安全性 193

9.3 系统监理与审计 194

9.3.1 系统监理 194

9.3.2 系统审计 195

9.4 系统评价 196

习题 197

10.1.1 面向对象方法的发展 198

第10章 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 198

10.1 概述 198

10.1.2 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概念 199

10.1.3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和统一建模语言 203

10.2 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过程 209

10.3 识别信息系统的目标和系统边界 210

10.3.1 识别信息系统的目标 210

10.3.2 明确信息系统的边界 211

10.3.3 案例:门诊系统的需求说明 212

10.4 用例与用例图 213

10.4.1 什么是用例 214

10.4.2 如何识别用例 215

10.4.3 构建用例模型 217

10.4.4 案例:门诊系统的用例模型 218

10.5 对象与类图 219

10.5.1 识别对象 220

10.5.2 识别属性 221

10.5.3 识别服务 222

10.5.4 对象分类 222

10.5.5 识别对象关联 225

10.5.6 构建逻辑模型——类图 228

10.5.7 永久对象与关系数据库 229

10.6 交互图 231

10.6.1 顺序图 231

10.6.2 协作图 233

10.6.3 门诊系统的交互图 233

小结:面向对象方法的优点及不足 233

习题 234

第11章 原型法和软系统方法 235

11.1 原型法 235

11.1.1 原型法的基本步骤 235

11.1.2 原型法的优缺点 236

11.2.1 “硬”系统方法的实质 237

11.2 软系统方法的由来 237

11.2.2 “硬”系统思想在“软”问题中的应用 238

11.3 “软”系统方法论概要 239

11.3.1 案例 240

11.3.2 “软”系统方法论的轮廓 242

11.3.3 “硬”、“软”系统思想的比较 244

11.4 “软”系统方法在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应用 244

11.4.1 多视点方法的目标 245

11.4.2 多视点方法的轮廓 246

11.4.3 人类活动系统分析 248

11.4.4 信息分析 249

11.4.5 社会-技术方面的分析与设计 249

11.4.6 人机界面设计 250

11.4.7 技术方面的设计 251

习题 251

12.1.1 BPR 的定义 252

第12章 企业经营过程重组 252

12.1 什么是企业经营过程重组 252

12.1.2 典型案例 253

12.1.3 BPR 的特点 255

12.1.4 BPR 对企业的影响 256

12.2 企业经营过程分析 256

12.2.1 企业经营过程模型 257

12.2.2 IDEFO 活动模型 257

12.2.3 开发企业活动模型的步骤 260

12.3 企业经营过程重组的实施 261

12.3.1 实施 BPR 的有关人员 261

12.3.2 BPR 的工作阶段 262

习题 263

附录:关于课程设计的建议 264

参考文献 267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