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程材料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廖慰慈编撰 著
- 出版社: 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
- ISBN:
- 出版时间:1952
- 标注页数:515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53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工程材料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 1
黎序 …………………………………………………i 1
自序 …………………………………………………iii 1
例言 …………………………………………………v 1
第一章 引言及分野 1
1-1 引言 1
1-2 由古迄今人类所用工程 1
材料之演变 1
1-3 工程材料之分野 3
2-2 原子力 5
2-1 引言 5
第二章 物性概论及名辞释义 5
7-40 表皮硬化 6
2-3 材料之平均或统计的性质 7
2-4 应力及应变(变形) 8
2-5 材料之强度 8
3-5 反覆荷重下之工作应力· 10
2-6 弹性 11
2-7 弹性系数 11
2-8 材料之物性 12
第三章 工作应力,安全因数,材料选择 15
3-1 工作应力 15
3-3 安全因数 17
3-2 材料失败之后果 17
3-4 标准容许工作应力 19
3-6 各种机器及结构物常用 20
之材料 20
第四章 金属试验 25
4-1 物理试验之目的 25
4-2 金属之理试验 25
4-3 非金属之物理试验 25
4-4 拉力试验 26
4-5 拉力试验中钢之一般动 26
态 26
4-6 商业上钢拉力试验 27
4-7 伸长之分布 30
4—8 延性试验 31
4—9 抗压强度 32
4-10 抗挠强度 32
4-11 扭转试验 33
4-12 金属之硬度试验 34
4-13 疲劳试验 36
4-14 冲击试验 37
5—2 金相学发展之经过 39
5—1 金相学之大意 39
第五章 金属之构造及组织 39
5—3 显微镜之使用 40
5—5 金属之极光检验 41
5—6 金属之结晶 41
5—4 金属之粗大检验 41
5—7 结晶之空间格子 42
5—8 溜动线 43
5—9 内聚力及附着力 43
5-10 金属及合金之组织 44
5-12 化合物 45
5-13 两层合金 45
5-11 纯金属之固化 45
5-14 平衡图 46
5-15 最低熔点合金 48
5-16 固体溶液 50
5-17 各种式别之平衡图 51
5-18 完全固体熔化之合金 51
5-19 部分固体熔化之合金 52
5-20 夭体合金之形成 54
5-21 合金之性质质 55
6—2 钢铁之分类 56
第六章 钢铁属大意,矿铁及铣铁 56
6-1 概论 56
6—3 我国铁矿储量 57
6—4 铁矿石 57
6—5 矿铁之特殊处理 58
6—6 助熔剂 59
6—7 燃料 60
6—8 鼓风炉之概论 61
6—9 鼓风炉及其机械上之设 61
备 61
6-10 鼓风炉中之工作 65
6-11 矿铁之电炉还元法 70
6-12 铣铁之分类 70
第七章 钢 72
7—1 定义 72
7—2 钢之分类 73
钢之制造 73
7—3 钢之制法 73
7—4 雪门体法 74
7—5 坩埚法 75
7—6 酸性钢及硷性钢制法 76
7—8 酸性俾色麦法 77
7—7 概论 77
俾色麦炼钢法 77
7—9 俾色麦回转炉 79
7-10 酸性俾色麦法之运用 81
7-11 加炭剂及加炭 82
7-12 去氧 82
7-13 铸造大钢锭 83
7-14 硷性俾色麦法 84
7-15 硷性法之动作 85
7-16 加炭 85
7-18 概论 86
平炉炼钢法 86
7-17 酸性与硷性之炼钢法 86
7-19 平炉及其动作 87
7-20 固定炉与倾侧炉之比较· 91
7-21 炉之寿命与修理 91
7-22 硷性平炉法 91
7-23 加炭 93
7-24 浇铸大钢锭 93
7-25 酸性平炉法 93
7-26 加炭 94
7-29 概论 96
电炉炼钢 96
较 96
7-27 俾色麦法与平炉法之比 96
7-28 联用法 96
7-30 炼钢之电炉 97
7-31 硷性电炉精炼法 98
7-32 电炉法之应用及范围 99
钢铁之构造及组织 99
7-33 铁炭之平衡图 99
7-34 铁属合金之分类 100
7-35 铁之组织 101
7-36 钢之组织 102
7-37 硬化或淬火 105
7-38 回火 105
7-39 闷火 106
钢铸件 107
7-41 钢铸件 107
锭铁 107
7-42 锭铁 107
钢之物理性质 108
7-43 钢之等级及普通性质· 108
7-44 炭之影响 109
7-45 矽,硫,磷,锰之影响· 110
7-46 热处理对于钢力学性质 111
之影响 111
7-47 拉力性质 112
7-48 扭剪力 113
7-49 钢之磁性 113
第八章 锻铁(熟铁) 116
8—1 概论 116
8—2 锻铁在工程上之用途· 116
8—4 搅炼炉 117
8—3 搅炼法 117
锻铁之制造 117
8—5 所用之铁 118
8—6 炉之运用 118
8—7 挨斯登制造法 120
8—8 去滓 121
8—9 辗轧厂工作 122
8-10 海绵铁 122
锻铁之性质及用途 123
8-11 成分及组织 123
减小之关系 125
8-13 锻铁之拉力性质与断面 125
8-12 抗拉强度 125
8-14 过度变形与冷工作之影 126
响 126
8-15 锻铁之抗压强度 126
8-16 锻铁之抗剪强度 126
8-17 锻铁与钢之比较 127
8-18 疲劳抵抗 127
8-19 锈蚀抵抗 127
8-21 形成,削切,镟螺丝 128
8-22 用途 128
8-20 锻铁之焊接 128
8-23 镍合金锻铁 129
第九章 铸铁(生铁)及展性铸铁 130
9—1 概论 130
铸铁之制造 130
9—2 原料 130
熔铁炉 131
9—3 熔铁炉及其设备 131
9—4 熔铁炉之运用 133
空气炉 135
9—5 空气炉(反射炉) 135
9—6 空气炉之动作 136
9—7 优点与缺点 137
铸铁之性质 138
组织 138
9—8 铸件中之主要组织分子 138
9—9 铸铁中之炭 138
9-10 灰生铁 139
9-11 白生铁 140
物理性质 141
9-12 冷却时铁之现象 141
9-13 硬度 143
9-15 铸铁之应力变形图 144
9-14 抗拉强度 144
9-16 抗压强度 145
9-17 抗挠强度 145
9-18 高强度铸铁 146
9-19 灰生铁之热处理 146
9-20 合金铸铁 147
9-21 铸铁与锻铁性质之比较 148
展性铸铁 148
9-22 概论 148
9-23 所用原料 149
制造展性铸铁 149
9-24 熔化原料 150
9-25 展性铁之铸造法 150
9-26 石墨化之热处理 151
9-27 展性化炉之式别 153
9-28 展性化之阶段 154
9—29 展性铸铁之式别 154
展性铸件之性质 154
9—30 化学成分及组织 154
9—32 珠光体之展性生铁 155
9—31 物理性质 155
9—33 辗轧白生铁 156
第十章 金属之热施工。辗轧,蒸气鎚打,压轧,焊接,铸造 156
10—1 前言 157
辗轧厂之动作 157
10—2 辗轧概论 157
10—3 重热炉 158
10—4 辗轧厂 159
10—5 辗轧各程钢件之实例· 161
10—7 钢之结晶与热工作之效 165
果 165
蒸气鎚击 165
10—6 鎚击概论 165
10—8 加压方法之分别 166
10—9 蒸汽鎚击之方法 166
10-10 蒸汽鎚击之效果 167
压轧 169
10-11 压轧概论 169
10-12 热压 170
10-13 冷压 170
10-14 钢中疵病与热工作之关 171
系 171
10-15 压力焊接 172
焊接法 172
10-16 熔化焊接法 173
10-17 焊接之检查与试验 176
10-18 焊接与铆接之比较 176
10-19 焊接须知 177
铁之铸造法 177
10-20 铸造概论 177
10-21 模及制模 178
10-22 型与核心 179
10-23 骤冷之铸件 180
10-25 浇灌熔铁 181
10-24 铸件之设计 181
10-26 清理铸件 182
第十一章 非铁金属及其合金 183
非铁之纯金属 183
11—1 工业上重要之非铁金属 183
铜 187
11—2 铜之来源及商品铜 187
11—3 矿铜之提炼 188
11—4 铜之性质及其用途 191
11—5 锌之分类及商品锌 194
11—6 矿锌之提炼 194
锌 194
11—7 锌之性质及用途 195
铅 196
11—8 铅之分类及商品铅 196
11—9 铅之提炼法 198
11-10 铅之性质及用途 198
锡 200
11-11 锡之来源及商品锡 200
11-12 矿锡之冶炼 200
11-13 锡之性质及用途 200
11-15 铝之提取 201
11-14 铝之来源及商品铝 201
铝 201
11-16 铝之性质及用途 203
镁 204
11-17 镁之来源及商品镁 204
11-18 镁之提取 205
11-19 镁之性质及用途 205
镍 206
11-20 镍之来源及商品镍 206
11-21 镍之提取 206
11-22 镍之性质及用途 206
11-23 分类 207
主要之非铁合金 207
铜合金 208
11-24 平常青铜 208
11-25 普通黄铜 212
11-26 特殊黄铜 215
11-27 铜铝合金 218
11-28 鋊铜合金 218
铝之合金 219
11-29 概论 219
11-30 铝锌合金 219
11-31 铝铜合金 220
11-33 铝矽合金 222
11-32 铝铜锌合金 222
11-34 强铝合金 223
11-35 铝之次要合金 224
11-36 镀铝之钢铁 225
镁之合金 225
11-37 镁之合金 225
镍之合金 226
11-38 蒙纳合金 226
11-39 镍银(德国银) 227
11-41 锌之硬模铸件合金 228
11-42 铝之硬模铸件合金 228
硬模铸合金 228
11-40 硬模铸件 228
11-43 镁之硬模铸件合金 229
11-44 黄铜之硬模铸件 229
承托金属及易熔合金 230
11-45 特殊之承托或抗磨合金 230
11-46 低熔点之合金 231
第十二章 特殊合金钢 232
12—1 定义及分类 232
12—2 钢号系统 233
三合金钢 234
12—3 镍钢 234
12—4 矽钢 237
12—5 铜钢 239
12—6 锰钢 240
12—7 铬钢 241
12—8 钨钢 245
12—9 钼钢 247
12—10 钒钢 248
四合金钢 250
12-11 铬镍钢 250
12-12 铬钒及铬钼钢 253
12-13 铬矽及锰矽钢 254
12-14 铝钢 255
12-15 加氮 256
第十三章 金属之业务需要 257
13—1 概论 257
13—3 破裂之一般性质 258
破裂 258
13—4 破裂所生之损害 258
溜动 258
13—2 溜动 258
13—5 随溜动而来之破裂 259
13—6 反覆应力下之破裂,“疲 259
劳”之失败 259
13—7 局部应力之逐渐的发展 260
13—8 反覆应力之忍耐限度· 261
13—9 忍耐限度之短时检定法 262
13-10 试验速度之影响 263
13-11 剪力之忍耐限度 264
13-12 大小及形状之影响 264
响 265
13-13 休息对于疲劳强度之影 265
13-14 应力范限对于忍耐限度 266
之影响 266
13-15 钢之化学成分,热处理, 267
及疲劳强度 267
13-16 冷轧及冷拉之影响 268
13-17 低应力与超应力对于疲 268
劳强度之影响 268
13-18 高温度下之疲劳强度· 270
13-19 忍耐限度与其他物性之 271
相互关系 271
之应力集中 273
13-21 理论之应力集中及有效 273
13-20 计算之应力与实在之应 273
力;应力之集中因数 273
13-22 疲劳失败之外貌 274
13-23 失败前疲劳裂痕之检验 274
13-24 服务中应力之循环次数 274
13-25 非金属材料之疲劳失败 275
蠕动 275
13-26 蠕动 275
13-27 钢之蠕动 276
13-28 高温度对于延性之影响 277
13-30 蠕动限度 278
13-29 断裂之式别 278
冲击 279
13-31 概论 279
13-32 冲击试验之目的 279
13-33 冷脆 279
13-34 试样之式别 280
13-35 切口棒之冲击试验 280
13-36 温度对于脆性之影响· 280
磨损 281
13-39 磨损之特性 281
13-38 铁属之选择 281
13-37 变形速度之影响 281
13-40 加速磨损试验 283
锈蚀 283
13-41 锈蚀概论 283
13-42 电化理论 284
13-43 主要与次要之反应 284
13-44 麻壑 285
13-45 水管之锈蚀 285
13-48 预防之方法 286
13-47 温度对于锈蚀之影响· 286
响 286
13-46 锈蚀对于忍耐限度之影 286
第十四章 胶结材料 287
14—1 概论 287
石膏墁料 288
14—2 定义及分类 288
14—3 石膏 289
石膏粉之制造法 289
14—4 概论 289
14—5 烘烧之理论 289
14—6 烘烧之方法 290
14—7 烘烧后之加剂 291
14—8 凝固 292
石膏涂料之性质及用途 292
14—9 石膏涂料之强度 293
14-10 各种石膏涂料之用途· 293
14-11 石膏产品之试验 295
14-12 我国石膏之产地 296
第十五章 石灰 297
15—1 定义及分类 297
15—2 石灰石 298
石灰之制造 298
15—3 烧炼石灰之理论 298
15—4 烧炼石灰之方法 300
15—5 烧炼后之处置 302
石灰之性质及用途 302
15—6 石灰之分类 302
15—7 水化 302
15—8 塑性,掺沙量及产量· 304
15—9 废料 305
15-10 硬度,凝固时间及收缩 306
15-13 充水石灰 307
15-12 成分示范 307
充水石灰 307
度 307
15-11 石灰浆之抗拉及抗压强 307
15-14 性质及用途 309
15-15 充水石灰与寻常石灰之 309
比较 309
第十六章 各种水泥 311
16—1 概论 311
天然水泥 311
16—2 定义 311
16—4 锻烧 312
16—3 天然水泥石 312
16—5 水泥球 313
16—6 天然水泥之性质 313
16—7 天然水泥之用途 314
波特兰水泥 314
16—8 历史 314
16—9 定义 315
16-10 工程材料之水泥 315
原料 316
16-11 概论 316
16-12 石灰石 317
16-14 泥石灰 318
16-13 土质石灰石(水泥石)· 318
16-15 黏土,页岩及石版岩 319
16-16 鼓风炉之铁滓 320
波特兰水泥之制造 320
16-17 主要步骤 320
16-18 湿法及干法 320
16-19 岩石之开采,轧碎及烘 321
干 321
16-20 原料之粗磨,混合及细 322
磨诸工作 322
16-21 原料之配合 323
16-22 湿法制造 324
16-23 矿质析分法 326
16-24 锻烧 326
16-25 锻烧水泥之混合物 326
16-26 水泥球之处理 328
16-27 加入缓凝剂 328
16-28 储藏及装袋 329
16-29 我国最新式之水泥厂· 329
水泥之组织 331
16-30 化学成分 331
16-31 水泥中化合物之性质 332
16-33 二石灰氧化矽 333
16-32 三石灰氧化矽 333
16-34 三石灰氧化铝 334
16-35 四钙铁氧化铝 334
16-36 早期强度水泥(快硬水 334
泥) 334
16-37 加气水泥 335
16-38 低温水泥 336
16-39 概论 337
16-40 凝固与硬化 337
波特兰水泥之性质 337
16-41 比重 338
16-42 研磨之细度 338
16-43 凝固时间 339
16-44 净水泥之抗拉强度 340
16-45 标准黄沙水泥灰浆之抗 341
拉强度 341
16-46 抗压强度 342
16-47 健全性 342
16-48 水泥及灰浆之膨胀及收 343
缩 343
16-49 水泥规范书 345
16-50 水泥及灰浆之附着力· 346
16-51 充水石灰 347
氧化铝水泥 348
16-52 氧化铝水泥 348
氧氯化锌(或镁)水泥 348
16-53 概论 348
16-54 制造法 349
16-55 性质及用途 349
17—1 工程材料之混凝土 351
第十七章 混凝土 351
混凝土之材料 352
17—2 水泥 352
17—3 水 352
17—4 细粒料之沙 352
17—5 粗粒料 355
混凝土混合物之比例 357
17—6 适当比例之重要 357
17—7 武断估定之比例法 357
17—8 机械分析之配合 358
17-10 用水量之影响 359
17—9 绝对容积之配合 359
17-11 工作性及稠度 360
17-12 “水灰比”之配合法 361
17-13 分批尝试法 364
17-14 工地尝试法之配合 365
17-15 结论 366
材料之量法 366
17-16 水泥之量法 366
17-17 水之量法 367
17-18 粒料之量法 367
17-19 各材料计算法举例 368
拌和混凝土 370
17-20 手制与机制之比较 370
17-21 手制之法 370
17-22 拌和机及用机拌和 370
混凝土之浇灌法 371
17-23 模壳 371
17-24 混凝土之运送与浇灌· 372
17-25 震动之混凝土 373
17-26 混凝土之出水 375
17-27 水中浇灌混凝土 375
17-28 旧上加新 376
17-30 混凝土之墙面 377
17-29 混凝土面砑光之方法 377
17-31 冬冻时做混凝土 378
混凝土之养护 380
17-32 结合水与非结合水 380
17-33 养护之原理 380
17-34 养护之方法 381
防水 382
17-35 混合物之配合与养护· 382
17-36 防水剂之采用 383
保护及特殊处理 384
17-39 海水对于混凝土之作用 384
17-38 敷涂防水剂 384
17-37 防水材料之隔层 384
17-40 防阻海水损害之补救法 385
17-41 硷类对于混凝土之影响 385
17-42 坚化地面 386
17-43 真空混凝土法 387
17-44 建筑用之混凝土磨光面 388
混凝土制品 388
17-45 概论 388
17-47 抗压强度 389
17-46 混凝土制品之养护 389
混凝土之物理性质 389
17-48 抗拉强度 392
17-49 抗挠强度 393
17-50 抗剪强度 393
17-51 弹性之性质 393
17-52 弹性系数 394
17-53 Ec/Es之比 394
17-54 应力变形曲线 395
17-56 混凝土与钢之附着力· 396
17-55 混凝土之疲劳 396
17-57 钢之防锈保护 397
17-58 收缩与膨胀 398
17-59 塑性流动 399
17-60 混凝土之重量 399
17-61 抗火之性质 399
17-62 透水试验 400
第十八章 建筑石料及石圬工 402
建筑用之石料 402
18—1 供工程用之石料 402
18—2 岩石之分类 402
18—3 花岗岩 403
18—5 石灰岩 404
18—4 片麻岩 404
18—6 沙岩 405
18—7 石版岩 406
18—8 暗黑岩 406
18—9 方整石 407
18-10 方整石之形成法 407
18-11 建筑石料之选择 412
18-12 各种岩石之性质 412
建筑石料之性质 412
石圬工 415
18-13 石圬工 415
第十九章 砖及泥土产品 417
19—1 普通分类 417
19—2 砖用黏土 418
工程用黏土产品 420
19—3 主要制法之特点 420
19—4 硬泥法 421
19—5 软泥法 422
19—6 干压法 423
19—7 烘干 424
19—8 烘烧 425
19—9 窑 426
19-10 产品之分类及用途 427
沙灰砖 428
19-11 概论 428
19-12 原料 429
19-13 制造法 429
铺路砖之制造 430
19-14 概论 430
19-15 所用之黏土 430
19-18 建筑用赤陶,赤陶板,空 431
心砖,防火砖 431
19-16 模制及烘干 431
赤陶 431
19-17 烘干闷火及分类 431
19-19 屋瓦 433
19-20 墙面砖 434
19-21 地面砖 434
19-22 排水瓦管 434
19-23 沟管 434
19-25 抗压强度 435
19-26 吸水量 435
砖,赤陶及瓦之性质 435
19-24 概论 435
19-27 抗挠强度 436
19-28 抗剪强度 437
19-29 弹性系数 437
19-30 墙面出硝 438
指定之试验及分类 438
19-31 概论 438
19-32 房屋砖 438
19-34 沟渠砖及沟管 439
19-33 铺路砖 439
19-35 面砖及洩水管 440
砖圬工 441
19-36 概论 441
19-37 灰浆接缝 441
19-38 叠砌法 443
19-39 砖工之抗压强度 444
19-40 国产砖之性质 446
20—3 火砖制造 448
20—1 概论 448
20—2 耐火材料之分类 448
第二十章 耐火及隔热材料 448
耐火材料 448
20—4 耐火物之试验 450
隔热材料 451
20—5 概论 451
20—6 隔热材料之分类 452
20—7 成分及用途 452
20—8 热传导系数 453
20-10 抗火 455
20-11 空气间隙 455
20—9 抗汽 455
20-12 标准试验 456
第二十一章 木材 457
21—1 概论 457
木材生长及构造之特征 457
21—2 树木之种类 457
21—3 外长树 458
21—4 内长树 458
21—5 木之组织 458
21—6 每年之生长轮,春木及 461
夏木 461
21—7 边木及心木 462
21—8 平锯面及辐锯面 463
木材之物理特性 463
21—9 木材之疵病 465
21-10 重量 466
21-11 木之含水量 467
21-12 伐木季节 467
21-13 木之干燥 467
21-14 干燥时之收缩,挠曲,及 468
开制诸现象 468
木材之力学性质 470
21-15 概论 470
21-18 抗弯强度及刚度 471
21-16 抗拉强度 471
21-17 抗压强度 471
21-19 斜纹 472
21-20 水分及强度 473
21-21 重量与强度 474
表二 普通工程材料之比重,重量及膨胀系数 474
21-22 生长率与强度 475
21-23 试验木料之时间因数· 475
21-24 木材之一般强度 478
21-25 木材之弹性性质 478
21-35 胶之大概性质 478
21-27 木材之防护 479
耐久性,朽烂及木材之处理 479
21-26 木材之耐久性及朽烂· 479
之影响 481
21-29 白蚁 481
21-28 防护处理对于木材强度 481
21-30 海水蛀虫 483
21-31 我国商用木材 485
胶—薄木—夹板 486
21-32 概论 486
21-33 胶之分类 486
21-34 用时之制备与注意 487
21-36 层状构造 488
21-37 薄木片 489
21-39 最常用之木 490
21-40 夹板之普通及特殊性质 490
21-38 夹板 490
21-41 抗湿之处理 491
表一 每平方吋磅数化为每平方公分公斤数 493
表三 重要拉力之弹性系数 495
表四 摄氏华氏及华氏摄氏温度换算表 496
表五 英美制与公制长度换算简表 497
表六 各种火焰可得之热度(熔化或焊接用) 497
译名对照表 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