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欧洲中世纪大学 增订版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欧洲中世纪大学  增订版
  • 张磊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07156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34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46页
  • 主题词:高等教育-教育史-欧洲-中世纪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欧洲中世纪大学 增订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 1

一、研究缘起 1

二、本书主要内容和观点 2

三、思考 4

四、致谢 5

第一章 最初的大学——大学之名与大学之实 7

一、关于中世纪大学 7

1.关于“大学”的名称 9

2.关于中世纪大学的研究 17

二、中世纪大学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23

1.中世纪时期的欧洲——大学得以发展起来的社会历史背景 23

2.关于大学得以发展起来的几种观点 28

第二章 中世纪大学的起源——几所著名大学的个案 36

一、萨莱诺大学 37

1.作为欧洲医学教育中心的萨莱诺 37

2.萨莱诺为何具有这么大的吸引力? 39

3.萨莱诺的衰落 40

4.萨莱诺在组织结构上属于“异类” 41

二、博洛尼亚大学——典型的学生大学 42

1.博洛尼亚大学吸引了欧洲各地的师生 42

2.大学(universitas)这一行会组织的形成 45

3.博洛尼亚大学(universitas)的生存环境与生存方式 51

4.博洛尼亚大学的师生关系 55

三、巴黎大学——典型的教师大学 59

1.巴黎的“universitas” 59

2.大学师生与城市当局之间的冲突 62

3.大学教师与主教及其代理人之间的冲突 64

4.修会势力对巴黎大学的渗透与大学的学术自由 72

5.教会大分裂与巴黎大学的“裂变” 77

第三章 中世纪大学的设置与认可 81

一、大学的办学实践与“办学许可权” 81

1.大学的“设置认可”(chartering) 81

2.大学“设置认可”(chartering)的历史发展 83

二、最早的大学与设置认可 84

1.自然形成的大学与被设置的大学 84

2.“被创办”出来的大学 85

三、13世纪末以后的大学设置认可 88

1.设置认可从“可有可无”演变为“拥有最好” 88

2.“设置认可”变得必不可少 92

四、获得设置认可的目的是要成为“泛欧大学” 95

1.“studium”与“studium generale”的差别 95

2.“studium generale”颁发的学位 100

3.设置认可与特权的授予 102

4.设置认可的获得 104

5.申办者之间的相互竞争 106

6.拥有设置认可权的教皇 109

7.教皇的特许(认可)成为必不可少之物 111

附表:1200~1500年期间获得设置认可(charter)的大学 114

第四章 中世纪大学的内部组织及其管理 116

一、大学的名称与大学的类型 116

1.作为“场所”的大学和作为“团体”的大学 116

2.中世纪大学的类型 118

二、大学的内部组织 127

1.各种组织的名称 127

2.大学内部各种组织 131

三、大学内部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143

1.学部 143

2.“基础学部”(the faculty of arts) 145

3.学寮(collegium,college)的出现 147

4.学寮(学院)制度的发展 149

5.学术性“行会”的形成和成长 152

四、校长的产生方式与大学管理的基本原则 155

1.校长这一角色 155

2.校长的管理职责 158

3.中世纪大学内部的权力分配 160

4.大学的内部管理 162

附表:巴黎大学和博洛尼亚大学的组织结构简图 165

第五章 中世纪大学的教学及其管理 167

一、修学的过程 168

1.学习者身份 168

2.不同学位的修学年限 172

3.学校教学活动安排 175

二、中世纪大学的教学 179

1.课程类型 179

2.教学模式 183

3.课程与教学安排 187

4.课堂教学 192

三、中世纪大学开设的科目 197

1.基础学部的课程 197

2.高级学部的课程 203

四、教学方法 205

1.基本教学方法——讲读(lectio)与讨论(disputatio) 205

2.最具特色的讨论课 206

第六章 中世纪大学的教师 210

一、教师的资格 210

1.不需要资格证书的时代——从松散管理到行会管理 210

2.教师行会与主教之间的冲突 215

二、教师的挑选与教师的学术声望 221

1.教师的类型 221

2.教师人选的标准与限制条件 225

3.从事基础科目教学的文法教师 227

4.法学教师的权威与名望 229

5.教师向官员的“位移” 231

三、教师的工作 236

1.教师最初靠什么吃饭? 236

2.师生关系及同僚关系 241

3.注重讨论的教学模式 244

四、教师的生活实态 246

1.文法教师的经济状况 246

2.招生中的明争暗斗 248

3.对财富的追逐 251

4.教师的葬礼与墓地 255

第七章 中世纪大学的学生 258

一、中世纪时期的文化教育资源 258

1.11~12世纪的文化复兴 258

2.阿尔卑斯山南北两个区域之间的异同 262

3.可供人们选择的学校与城市 263

4.“穷学生”的人生选择:成为教士 265

5.艰辛的求学之旅 267

二、入学与注册 272

1.入学阶段的各种手续(报名、注册、交费等) 272

2.入学宣誓 275

3.注册收费 277

三、学习过程 280

1.大学学习的预备阶段——文法教育 280

2.大学阶段的修学过程 283

3.考试——有关要求与费用 287

四、大学生活的酸甜苦辣 289

1.入学之后的大事——融入学生群体 289

2.学生的租房 291

3.靠乞食为生的学生 295

4.中世纪时期大学生与家庭的书信往来 297

五、学生群体的基本情况 304

1.大学生的自然状况——大学入学年龄 304

2.大学生的社会状况 308

3.学生的基本开支与生活状况 315

第八章 中世纪后期大学的历史演变 323

一、中世纪后期大学的增加 323

1.大学增加的主要方式之一:迁校(secession) 324

2.大学的另一种增加方式:创办大学 326

二、教会大分裂与德意志大学的大量出现 329

1.教会大分裂及其影响 329

2.布拉格大学的创办 330

3.教师主导体制下“学部型”大学的雏形 332

三、德国的大学 334

1.“学术中心”能否随强权者的意志而转移 334

2.公会议运动中大学所发挥的作用 337

3.新设置的大学向族群利益倾斜 341

4.德意志境内的新大学受创办者控制 343

四、中世纪时期的大学与社会 346

1.学生的出路——学位与未来人生 346

2.向“国家化”转变的大学 349

3.从中世纪传承下来的大学传统 353

附表:中世纪大学名单(按出现时间排列) 356

第九章 中世纪大学的教师薪俸制度 365

一、教师薪俸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368

1.大学形成初期的教师薪俸及其制度化趋势 368

2.教师薪俸制度形成过程解读 374

二、关于中世纪大学教师薪俸制度的思考 385

1.教师薪俸制度为什么会发展起来? 385

2.大学教师薪俸制度的历史意义 387

附一 从学部制度看早期德国大学模式 392

一、德国境内的“大学设置运动” 393

1.德语圈最早的大学——布拉格(Prague)大学 393

2.德国境内的“大学设置运动” 394

二、德国大学的学部组织 396

1.德国大学里“学部”一词的含义 396

2.德国大学内部组织结构的演变:“学部”组织形态的单一化和固定化 396

3.德国早期大学的权力结构:外受领主控制,内部权力掌控在教师手中 398

三、学部成员的阶层化与正教授对学部权力的垄断 400

1.学生在学部中的地位 400

2.教师群体的分化——“现职教师”与“非现职教师” 401

3.作为特权教师群体的正教授对教授会的垄断 402

四、“教授治校”——“平等”理念与“权力”理念的共存 404

附二 也谈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兼与陈伟博士商榷 408

代结语:如何理解中世纪的大学? 417

1.“大学”之“名” 417

2.universitas的基本规则——充分体现了平等的“对等性”原则 418

3.校长的选举与校长的职权 420

4.“大学行会”(universitas)的特权 422

主要参考文献 426

一、大学史类文献 426

二、文史类文献 428

后记 433

精品推荐